那曲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句子。完成练习。

爷爷戴着老花眼镜在灯下看书,感到十分吃力.他感慨地对贪玩的孙子说:“你们是①读书,却不②读书,我们是③读书,却不④读书。”

(1)爷爷的话中四次提到了“好”,其中________读音一样,________读音一样。(填序号)  

(2)说说你对爷爷的话的理解以及今后你将怎样做。

2、细读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骆驼咀嚼时是什么样子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写下来。

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①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痴如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步履______ 望洋______ ______燃萁 ______百顺

雷声______ 变化______ ______之处 ______桃花

血迹______ 奔腾______ ______深长 ______撩人

雪白______ 文思______ ______其烦 ______逆志

华山______ 一鼓______ ______日晕 ______泻绿

5、根据提示,写出含有“看”的意思的字或词语。

(1)抬起头向上看:_____ (2)从高处往下看:_____

(3)向四周看:_____   (3)暗中偷偷地看:_____

(5)聚精会神地看:____ (6)目光迅速的向四周看: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几处谁家能否换成处处家家”?请谈谈你的着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黄鸡”的本意是什么?在词中是指什么?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

2下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 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请指出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并具体谈谈你对此诗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8分)

在治水过程中,最艰巨的工程是开凿龙门。龙门是一座大山,高高地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的去路,河水只好绕道从山脚下一条狭窄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地干着。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流畅地流向了大海。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个个兴奋不已,围着大禹欢呼雀跃。大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1)选文的构段方式是 。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汗流浃背——

欢呼雀跃——

(3)选文描写了大禹治水过程中 ,我们从中体会到大禹那种   的精神品质。(4分)

 

10、阅读短文。

花灯(节选)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棕子了,前额还给用堆黄脑酒画个“王”字,说是为了避五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喜、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多么雅的一个节日唠!七月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最是伤感,这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固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个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潮,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开始热闹,一直到十五。花汀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綁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古代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满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1】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五月 中秋节 放莲花灯

七月 端午节 吃月饼、供兔儿爷

八月 上元佳节 登高、吃花糕

九月 七夕 吃樱桃和粽子

正月 重阳节 观花灯

【2】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哪些花灯?请至少说出四种。你对其中的哪一种最感兴趣?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端午节的主要目的是避五毒。

B.过九月的节日时,漂泊在外的游子最伤感。

C.春节是所有节日中最热闹的。

D.上元佳节其实就是灯节。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1选段主要写阿瑟林斯基发现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他产生一连串疑问,接着_________,最后得出_____________的结论。我发现,这个事例是按照____________(填序号)的顺序写的。

①得出结论   ②提出问题   ③发现现象   ④进行实验

2选段中画“______”的句子一连用了三个______(疑问  反问)句,这一连串的问题,可以用“______”来概括(填序号)。

A.百思不得其解   B.打破砂锅问到底   C.一问三不知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这个事例证明了本课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一个能证明这个观点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片断阅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蔵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这段话节选自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的散文《________》。

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能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了,有再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3文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解释说明 B. 表示意思的转折

C. 表示声音延长 D. 表示意思的递进

4“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时间很宝贵,请你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停顿十秒

一位技艺高超的走钢丝的演员准备给观众带来一场没有保险带保护的表演,而且钢丝的高度提高到十六米。

海报贴出后,立即引来了大批观众。他们都想知道这位演员如何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从容自若地在细细的钢丝上完成一系列的高难度动作。这样的表演,他早就胸有成竹,有十二分的把握走好。

演出那天,观众黑压压坐满了整个表演现场。他一出场,就引来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他慢慢爬上了云梯,助手在钢丝尽头的吊篮中把平衡木交给他。他站在十六米的高空中,微笑着对观众挥挥手。观众再次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他开始走向钢丝,钢丝微微抖着,但他的身体像一块磁石一样粘在钢丝上,一米、二米……抬脚、转身、倒走……一切动作都如行云流水。助手站在钢丝的一端紧张而又欣赏地看着他,暗暗为他加油。

突然,他停止了表演,停止了所有动作。刚才还兴奋的观众马上被他的动作吸引住了,认为他有更为惊险的动作,整个表演场地马上平静下来。但助手觉得这极不正常,马上意识到他可能遇上了麻烦。他背向着助手,助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助手只是感觉到钢丝越来越抖,他在竭力平衡自己的身体。助手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经验丰富的助手知道此刻不能向他问话,否则会让他分心,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助手全身微微抖着,紧张地看着空中的他。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突然他开始向钢丝另一头走了一步,然后动作又恢复了正常。助手长长松了一口气他很快表演完了,从云梯上回到地面。人们发现他的眼睛血红,好像还有泪痕。演员们全都围了过来。

他到处找他的助手,见助手从人群外跑来,他一把抱住了助手说:“兄弟,谢谢你。”

助手见他平平安安十分高兴,说:“天哪,我不知道你在空中发生了什么。”他说:“亲爱的兄弟,这是魔鬼的恶作剧,一阵微风吹下了屋顶的灰尘,掉入了我的眼睛,我在十六米高空中‘失明’了。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今天命该如此,但我心又不甘,我对自己说,我应该坚持,我在心中一秒一秒地数着,就在刹那之间,我感觉到泪水来了,这是救命的圣水。它很快把灰尘冲了出来。但是,如果你那时唤我一声,我肯定会分心或者依赖你来救助,但这样做谁都知道后果是什么。”

他刚说完,所有人都为他和他的助手鼓起掌来……

1请从文中找出两个表现走钢丝演员技艺高超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文中摘抄与画波浪线句子“我感觉到泪水来了,这是救命的圣水”相照应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为文章结尾“……”处续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手指》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 身体最长,   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活中你见过类似中指这样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了解关公吗?他是哪部名著中的人物?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16、改为反问句。

1)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 你们的家庭踌躇不决地把你们奉献给国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羞得无地自容,但这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缩句:  

改为反问句:

(2)拉骆驼的说,它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改为语言描写的句子:

(3)爸爸想了想,笑着说:也许你的想法要美些。

改为转述句:

(4)《牧童》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写的。

修改病句:  

(5)春天的早晨时最美好的季节。

修改病句:  

(6)小宁整天好吃懒做,虚度光阴,我会用   劝他。(写《偶成》中的名句)

(7)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流成河相关的名句是  

(8)花园   像   我们 美丽的   大   一个 的 校园

  把上面的词语合并成一句通顺的话:

9用“骄傲”的不同词义造句。

(指不谦虚)

(指很自豪

 

19、按要求写句子。

(1)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用加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走进快速办公室。(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难道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风景线。

“心愿”,顾名思义,是发自内心的、渴望实现的愿望。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流畅,表达清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