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语境填空。
1.“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这告诉我们要及时孝顺父母,不要等到父母离开了再后悔。同时“_________,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们要趁少壮之年努力奋斗,不要老了再伤悲遗恨。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手法,如李贺的《马诗》中的“_______,快走踏清秋”借马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又如于谦的《石灰吟》中的“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借石灰表达自己为国尽忠、立志要做清白之人的情怀。
3.女子13岁称为________年华,男子20岁称为_____之年,60岁称为____之年。
4.考试之前,我认真复习了数学,没想到成绩出来后,反而是语文考得更好,这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
5.中秋节就要到了,望着窗外的明月,我不禁吟诵起:“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
2、按要求的内容填空或默写。
(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
(2)《匆匆》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用于说明时间过得飞快的。
(3)已得履,乃曰:“___________”反归取之。__________,遂不得履。
(4)表达爱国情怀的一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春天美景的的一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在古诗中,“月”经常被用来作为寄托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感情的载体,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王建的“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我还知道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是借月亮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4、看拼音写词语。
kǔ xíng lěng xiào huì yì fěi tú
( ) ( )( )( )
cán bào fǎ tíng ān dìng zhàn jù
( ) ( )( )( )
gé mìng jiě fàng chè dǐ yì yì
( ) ( )( )( )
5、在下列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___)到那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___)告诉你们。
2.(___)他们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___)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
3.我(___)当过消防队员(___)做过花匠。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①,闻说②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③遮望眼④,自缘⑤身在最高层。
注释:①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②闻说:听说。③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④望眼:视线。⑤缘:因为。 |
【1】这首诗中正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侧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登临飞来峰上的千寻高塔亲眼看到的景象。( )
②诗人登高远望,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诗的后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
③本诗揭示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人生哲理。( )
【3】“浮云遮望眼”运用了典故——“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浮云”在这里指__________。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
(唐)杜甫
迟日①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②飞燕子,沙暖睡鸳鸯③。
(注释)①迟日:指春日,因为春天光照时间长,太阳落山晚,所以说迟日。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③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1】填空。
①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之情,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
②诗中写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鸳鸯。
【2】请写出这首诗中后两句诗的大体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的诗句中写出了两种动物,下面的诗句中也写有动物,你能填上吗?
①两个________鸣翠柳,一行________上青天。
②西塞山前________飞,桃花流水________肥。
③留连________时时舞,自在________恰恰啼。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1】这是一首______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们,却得到皇帝特赐的火烛,享有特权。
【2】诗歌前两句用 、 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 、 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3】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5】诗歌首联当中“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类文阅读。
孝心无价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弟妹妹嗷( )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认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 )跎( )?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 )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______________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______________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大大地不敬。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____________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远无法偿还的心情。你将永远无法尽孝。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____________,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行将就木 至高无上 山珍海味 不堪一击
【3】作者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这是为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 ”画出来。
【4】文中有一句话与标题“孝心无价”相照应,用“ ”画出来,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段,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
(jiān jià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pū pù)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标出,并用其另外的读音组词语,
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 _________
【2】这三段话是按照_____顺序记叙的,主要写_____和_____两天发生的事
【3】用曲线画出起过渡作用的语句。
【4】第1自然段围绕“____”一词来写,第1句话与后面几句是____关系。
【5】用简练的语言写出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选段内容从三个方面写出“小孩们爱逛庙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1自然段第三句话中体现人们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的两个词语是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从这句话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鸥乔纳森(节选)
①早晨,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恬静的海面.荡漾的微波闪着金光。
②离岸一英里的海上.一只渔船随波逐浪地前进,这是吃早饭的信号,近千只海鸥飞来,相互追逐着争食吃。又一个忙碌的日子开始了。
③但在远离渔船和海岸的地方.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独自在练习飞行。在百英尺的上空.他伸下两只带蹼的脚,仰起嘴.使劲儿弯着翅膀。翅膀一弯.就可以放慢速度。而现在,他越飞越慢了,慢得几乎听不到耳边的风声,慢得连脚下的大海也仿佛静止不动了。他眯起眼睛,集中精力,屏住呼吸,使劲儿想再……弯……那么一英寸……然后.他浑身的羽毛直竖,失去平衡.摔了下来。
④要知道.海鸥飞行时决不摇晃。决不失去平衡,盔空中失去平衡,对海鸥来说是极不光彩的事。
⑤但是乔纳森并不觉得丢脸.他再一次展开双翅,依旧颤抖着使劲弯曲——一点、一点地放慢速度,又一次失去平衡——他不是只平凡的鸟。
⑥大多数海鸥只求学会最简单的飞行本领…一如何从岸上飞出去觅食.再飞回来。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飞行,而是觅食。但对这只海鸥来说.重要的不是吃而是飞。乔纳森喜爱飞行胜于一切。
⑦他发现,像他这样的想法,在同类中是吃不开的。他那么整天独自练习.成百次地作低飞滑翔,连他的双亲都替他担心呢。
⑧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故.只要他保持离水面不到半翅的高度作低空飞行,他就能在空中停留较久,费劲较小。他滑翔下来并不像一般乌儿那样伸下双足溅落海中,而是蜷起双足紧贴着身体掠过海面,在水面留下长长一道波纹。他蜷起双足在沙滩上滑翔着陆,然后步测着沙滩上滑翔的距离,他的父母见了,着实为他担忧。
⑨“怎么啦,乔?怎么啦?”他妈妈问。“难道学其他海鸥的样儿这么难,乔?低飞是鹈鹕和信天翁的事,你学这干什么?你干吗不吃点儿?孩子,你都瘦得皮包骨头了!”
⑩“我倒不在乎瘦得皮包骨头.妈妈。我只是想知道我在空中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
⑪“你瞧,乔纳森,”他父亲温和地说,“冬天快到了,船只就要少了,海面上的鱼也要钻到海底去了。你要是一定要学习,那就学学怎么觅食吧。飞行当然好,可你总不能拿滑翔当饭吃啊。别忘了,你飞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吃。”
⑫乔纳森顺从地点点头。以后几天,他试着学其他海鸥的样儿;他作了认真的尝试,与鸥群一道围绕着码头和渔船嘎嘎叫着争食吃,扎到海里抢点儿面包片和烂鱼。但这样做他受不了。
⑬“这样太没意思了,”他心里想,一边故意把好不容易弄到的一条鲤鱼丢给一只追逐他的饥饿的老海鸥。
⑭不久,乔纳森又独自一个出去了。他飞到海上远处,饿着肚子学习,很是快乐。
【1】第②自然段好像和乔纳森无关,作者写该段的目的是什么( )
A. 可以让读者发现乔纳森与一般海鸥的不同。
B. 写出了鸥群的忙碌,衬托出了乔纳森的不听话。
C. 写海面上热闹的场景,反衬了乔纳森的悠闲。
D. 写出了吃对于海鸥来说是最重要的事。
【2】读第③段画线的句子,注意划线的字及标点,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
A. 乔纳森飞得很开心,随心所欲。
B. 乔纳森练得很辛苦,用尽力气。
C. 乔纳森练得很偷懒,断断续续。
D. 乔纳森练得很长久,一刻不停。
【3】乔纳森的双亲担心什么( )
A. 乔纳森不好好飞行,丢了他们的脸。
B. 乔纳森整天和其他海鸥追逐争食。
C. 乔纳森整天独自练习低飞和滑翔。
D. 乔纳森飞行时总是摔跟头。
【4】第⑩段中“但这样做他受不了。”什么是乔纳森受不了的( )
A. 父母对它的劝说 B. 每天练习飞行 C. 与鸥群一道争食 D. 把抢到的鲤鱼给老海鸥
12、阅读理解
老人与海(节选)
老人已经航行了两个小时,他一直在休息,时不时从大鱼身上撕下一块肉放进嘴里咀嚼(jiáo jué)。他在为即将到来的恶战做着准备。
当那两条鲨鱼中的第一条出现时, 他叫了声。那叫声不免带着一些惊慌和愤恨。那是两条铲鼻鲨——他叫它们“加拉诺鲨”。这两条鲨鱼闻到血的气味,正在兴奋地向小船冲来。
铲鼻鲨和灰鲭鲨不同,它们对吃的东西来者不拒,哪怕是腐烂的死鱼,又或者是身上并没有血(xuè xiě)腥味的人。现在一条铲鼻鲨狡猾地在小船下面钻来钻去,趁机用嘴撕扯大鱼的肉。另一条则在水面上径直向大鱼发起了攻击。
老人举起绑了刀子的桨,朝水面上那条鲨鱼戳去。他先是把刀扎(zhā zhá)进鲨鱼的头部,接着是黄色的眼睛。鲨鱼因为突如其来的死亡而松开咬住大鱼的嘴,滑入海里。
那条船底下的鲨鱼把小船弄得摇摇晃晃。老人把脚从帆脚索上挪开,小船转过来,这样他就能看见那条鲨鱼了。他拿桨去戳它,但只在鱼皮上刺了一个口子。鲨鱼浮上海面,老人迅速地用桨上的刀扎了它两下。这两下又准又狠,可鲨鱼却死死咬住鱼。老人再次把刀刺进它的左眼和脑子,连头上的软骨都扎断了。
鲨鱼还是没有松开那条鱼。老人用力撬开它的嘴,鲨鱼的嘴张开了,身体溜进海里。
“去吧,你这条加拉诺鲨,”老人说道,“去海里找你的那位朋友吧。”
【1】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突如其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的情景,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的精神。
【4】读了这篇文章后,有的同学批评老人太残忍,不爱惜动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_____________
【5】在《老人与海》这书中,作者借老人之口说出了一句名言,请把这句名言补充完整。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节选”第一到四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有一次,鲁滨逊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大风,船上的桅杆吹断了,船也翻了,同伴们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岛边。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冷又饿,心里想: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等到潮水退了,鲁滨逊看到那翻了的船,有一半浮在海面上,离岸并不远。他就找了一些术头做成木筏,划到船边。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
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
【1】解释词语。
闻所未闻: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从船上搬下的东西有( )
A.笔、墨水、纸
B.罗盘、地图
C.日晷、望远镜
D.猫、狗
E.内衣
【3】鲁滨逊用笔、墨水和纸非常节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滨逊为什么说“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鲁滨逊在没有找到墨水、笔和纸之前是怎样计算日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完成练习。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三)
波莉姨妈真是高兴到了极点,撒切尔太太也是如此。然而,等派到山洞里的信使把这个喜讯报告给她的丈夫时,快乐才会变得十全十美。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切的听众。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最后又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琪去探险,如何在风筝线能达到的情况下顺着那两条通道向前探路,又是怎么去探索第三条通道,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正当他转身往回走时,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小块亮光,好像是太阳光,于是他放下风筝线朝它摸索着走了过去……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祈祷(qí qǐ) 哀悼(dào diào)
渲染(xuān xuàn) 话匣子(jiá xiá)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诚( )诚( ) ( )不在乎
( )( )昏迷 ( )( )倾听
【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打“√”,不正确的打“×”。
(1)本课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
(2)本课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奇”这个精彩片断组成。( )
(3)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四次历险。( )
(4)课文中几次历险纯粹是孩子的游戏。( )
(5)精彩片断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
15、句型转换
1.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句式变换。
(1)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变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能破坏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杨获得奥运会游泳冠军,我非常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我们的生活空间里,每一个人都那么特别,都有自己的个性,不论怎样,他们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今天,我们来写写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吧!以“我眼中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