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字成词。8分

文质(   )(     仪表(   )(     虎背(   )腰

神采(   )(     满面( )风 垂( )丧气

)步如飞   活( )乱跳   大(   )大(  

)声细语   巧舌如(     )(   )动听

 

2、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这位老人________生活非常艰苦,________精神很乐观。

2.亮亮朗读课文________吐字清晰,________声音洪亮。

3.________我是一朵小花,________老师就是辛勤的园丁。

4.课外书________不可以读,________要有选择的读。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孩子们_____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_____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2)笔、墨水、纸_____不值什么钱,_____对鲁滨逊来说很有用。

(3)_____告诉他小狐仙在哪里,以后他_____再也不捣蛋了。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十五夜望月》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____________的习俗,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表达了思念之情,这样的诗句我积累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几件事,分别是:流落荒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星期五”和回到英国五件事。本期,我课外阅读的世界名著还有_________________

3.初学喊爸爸的__________,会出门叫洋车了的___________,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___________,提到腊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4.本期,我们又学了一种新的表达方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比如课文《__________》,课文通过三个科学发现的具体事例来说明作者的观点。文中的三个事例在叙述时都是先写___________,再写“问题”,最后结合“问题”写相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期,我从课本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如《匆匆》启示我们:___________;从《__________》一文中我了解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在《表里的生物》中我又认识了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5、照样子,写出你平时积累的名人名言

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诗歌赏析: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鉴赏。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中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花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瓦松则长高大建筑之上。作者却说“由来不羡瓦松高”,是用_____(填手法),其目的是_________

8、课外阅读。

春夜洛城①中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②暗飞声③,

散入春风满④洛城。

此夜曲中闻⑤折柳⑥,

何人不起故园情⑦。

[注]①洛城:今河南省洛阳市。②玉笛:华美的笛,五制或锻玉的笛子。③暗飞声:因笛声在夜间传来,因此这样说。④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⑤闻:听;听见。⑥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⑦故园情:怀念家乡的情感。

【1】本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暗”相照应,“飞”与“_____ ”相呼应,“春风”则与标题中的“_______”相呼应,“折柳”为别离曲,故又与结句中的“_______”相呼应。

【2】“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说大家,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和“暗”用得好,“飞”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______, “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______

A.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

B.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 掂掇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

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 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 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曹雪芹《红楼梦》

1从哪里可以看出凤姐等人要取笑刘姥姥?(  )

A.让刘姥姥与贾母一桌。

B.给刘姥姥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并把鸽子蛋放到刘姥姥桌上。

C.众人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2读了短文,你可以推断出文中刘姥姥的人物定位是(     )。

A.封建大家长

B.农家妇女

C.孝顺的当家媳妇

3笑声中可看出人物的个性,请任意选取一个人物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表里的生物(节选)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   )我又不敢,(   )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给文段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文段采用第___人称方式写作,这么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段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匆匆》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去的尽(jǐn jìn)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zhuàn zhuǎn)。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盘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biàn pián)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jué jiào)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垮 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 留)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 映)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把括号里的不正确的字和读音用“/”画掉。

【2】用“  ”画出一个排比句。然后仿照这样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3】你认为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请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本阅读

重庆高铁明起调价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从4月21日起。重庆高铁的车票价格将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据各车次的客流状况,呈现差异化。此次调价只涉及重庆时速200~250公里的动车组高铁(D字头)列车部分票价。

本次票价调整,对乘客有何利弊?有媒体以重庆北至北京高铁票价变化为例(如下表)指出,以后,同日同段旅程的高铁车次可能出现多档价格,旅客可认真比对后选出自己最心仪的车次。时间充裕的旅客,可以避开高峰时段,出行成本更低;而对出行时间更在意的旅客,就得多掏点钱。

“重庆北至北京”的列车时刻与价格变化:

媒体报道称,本次调价与部分铁路运输企业亏损不无关系。亏损原因其中一条就是定价偏低,且明显低于同区段公路票价(如重庆至北京,公路运行8小时,栗价372元;高铁运行3.5小时,票价仅150元),不利于铁路运输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提高服务水平;也不利于各种交通方式合理分工和充分竞争。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所删节改动)

【1】本次重庆高铁票价调整中,哪趟车的二等座降价幅度最大?( )

A.D3108

B.D7416

C.D7406

D.D2350

【2】本次调整,( ) 票价涨幅最高。

A.商务座

B.一等座

C.二等座.

D.无座

【3】相较而言.如果时间充裕,买哪个班次的几等座最划算?( )

A.D3108一等座

B.D7416 一等座

C.D2350-二等座

D.D7406二等座

【4】利用文中信息,谈谈你对本次票价调整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凡卡呵了一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带有的感情。(    

A. 亲热 B. 蔑视 C. 仇视 D. 喜爱

2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字意思是。(    

A. 从水里取东西                     B. 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C. 顺手拿或拉                     D. 得到机会

3文中打发的意思是。(    

A. 派(出去)                        B. 使离去                        C. 消磨(时间、日子)                        D. 安排、照料

4把第二段分成两层,第一层应到。(    

A. 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                              B. 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C. 只好摇那个摇篮。 D. 我再也受不住了。

5节选部分是从哪几方面写出凡卡当学徒的痛苦生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魂驻小红桥

一个清瘦干练的姑娘穿梭在长征队伍里,像踩着风火轮似的,跑前跑后,安排抬担架的,照顾负伤的。这是她的职责,她是担架队队长——20岁的英子。

随着战事的吃紧,担架不够用,伤员有增无减!她对担架员的任务进行了分配,尽量安顿好每个伤员。可安排到最后,再也匀不出担架和人来抬一个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的小战士了。看着奄奄一息的小战士,英子决定背着他走。

她背着他在崎岖泥泞的路上,迈开了沉重的步子……伤员的手无力地搭在她的肩上,微弱地声音说:“放————我,放————我吧……”英子充耳不闻,薄薄的嘴唇坚强地抿起。是奇迹吗?弱小的她,背着比她高、比她重的战士,翻山越岭,竟然走过了许多路程。而受伤的战士,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居然开始好转!而英子却越来越瘦弱,她总是将少得可怜的食物分给担架员和伤员……

队伍来到山里的一座小桥时,仿佛春天正好等在这里,娇嫩的小花与新绿扑面而来。那个重伤的战士已经可以拄着棍子走了,他走到英子队长面前,说: “队长,我要编个花环给你!”英子笑了,那开心而生动的笑脸让人想起她也只是个孩子,她点点头回答:“嗯,好。”可接着又故意板起脸说:“但是,你现在还需要休息。”这是她一生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为了给伤员舀水喝,她坠到了桥下的河水里。她坠落的声音那么小,她甚至没有挣扎,就顺水飘去……

七十年后,一个垂暮老人,站在小桥边,凝视远方。他的眼睛湿润了,半晌才说:“如果英子队长多吃一点东西,可能就能坚持下去,可能就……”老人缓缓地在草地上采来缤纷的野花,用颤抖的手认真地编起一个花环,轻轻挂在桥头……

1解释下列词语。

充耳不闻: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险为夷: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奇迹吗?弱小的她,背着比她高、比她重的战士,翻山越岭,竟然走过了许多路程。”你觉得这是奇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坠落的声音那么小,她甚至没有挣扎,就顺水飘去……”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说明英子的身体太瘦弱了,她已没有挣扎的力气了。

B.这句话说明英子实在太累了,所以放弃了挣扎,选择了死亡。

C.从这句话中更反衬出英子背伤员走那么远的路是何等伟大。

4从这篇文章中,你感受到了英子的哪些可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人为什么编一个花环挂在桥头?写出你的理解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她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说:我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有时候,我的灵感还是从失败中获得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写句子)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按要求写句子。

(1)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东西。”(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刘姥姥逗笑了大家。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改写成反问句。

 

(2)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逗乐了府里上上下下的甚至包括贾母在内的所有人。(缩写句子)

     

 

19、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这个仪式你难以回避。(改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写句子(4分)

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拾起地上的碎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飞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火柴的小女孩难道不值得我们同情吗?(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祖国伟大。(改写成感情强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妙笔生花。

这次习作要求写一篇科幻故事,题目自拟。要求:想象大胆而奇特,故事中有令人非常信服的科学技术方面的介绍,语句通顺,内容具体,字数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