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涧泉 避暑 托男挈女 B.亨福 玩耍 力倦神疲
C.石窍 宽阔 瞑目蹲身 D.石竭 安眠 抓耳挠腮
2、《梅花魂》三次描写了外祖父的眼泪,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诗词时无声地落泪。
B.看到墨梅图被玷污了流泪。
C.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
D.送别时眼含泪水。
3、下列加点宇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脂肪(zhǐ) 麦秆(gǎn) 倔强(jiàng)
B.开辟(pì) 蜿蜓(yán) 病灶(zhào)
C.膝盖(xī) 朦胧(méng) 胸膛(táng)
D.单于(chán) 脸颊(jiá) 看守(kàn)
4、用“坚”字组词,并依意思填空。
1.小金花是一个(_______)的孩子。
2.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却(_______)不愿意使用麻醉药。
3.我(_______)地对老师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
5、给下面的汉字加一笔,可以变成什么字?写一写。
日:_____ _____ _____ 十:_____ _____ _____
大:_____ _____ _____ 木:_____ _____ _____
6、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马背上的小红军(_____)牺牲自己,(_____)拖累别人。
2、(_____)环境很艰苦,我们(_____)想办法坚持学习。
3、(________)朝鲜妈妈先把自己的小孙孙背进防空洞,那我们的伤员(________)会被炸死。
7、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文字中有“画”:有“________,夜静春山空”的诗情画意;文字中有“情” :有“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的真挚友情;文字中有“理”:有“人有耻,____________”的做人之道,也有“__________,必自毙”的做人之义。
(2)别看他年纪轻,但他医术高明,早就是“_________ 。”(填歇后语)
(3)《杨氏之子》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 。”一句点名了人物特点。文中最能反映孩子思维敏捷,语言机智幽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8、比一比,组词语。
玲( )婉( )卵( )玫( )觅( )
伶( )碗( )卯( )枚( )觉( )
9、类文阅读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的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1】下面对于这篇短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短文写了“我”小时候偷橘子,被父亲教导的事情。
B.短文语言生动,带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C.短文采用了倒叙的顺序。
D.第1、2自然段写出了故乡民风的淳朴,表现了作者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2】题目中的橘子花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采用了______的写作方法。( )
A.借景抒情
B.借事抒情
C.托物言志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煮 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 )说(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是食粮( )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_________
B.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________
C.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______
【2】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______,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 ______________。
(3)“煮书”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
【3】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句你积累的读书名言:______________
11、阅读加油站
古城的桥林林总总有木板桥石板桥有木拱桥石拱桥有单孔桥双孔桥还有多孔桥桥栏上的雕刻,有东巴象形文的吉祥语,有东巴神舞,还有各种鸟兽花木。乌丽娜看一座,赞美一座,在小本子上记下一座。我们流连在水边,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有时候静静地听流水说话,听从水边宅院里传来的纳西古乐。
1.请给缺标点的句子加标点。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流连——
3.用“……有……有……还有……”写一句话。
4.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12、阅读文章,然后回答。
风筝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zhēng)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 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 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③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zhì)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④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修好它们。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⑤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形态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给②、③、④三个部分各自加一个小标题。(6个字以内)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与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然后抄写下来,再写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她个不高,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她喜欢锻炼,为人热心,深得大家的尊重。
今天,我和外婆去买菜。菜市场真热闹,我们来到一个档位前,外婆边看菜边讲价。“便宜点,我们就来几样。”“不行,再便宜我就赔本了。”“那得。咱不买了。”外婆说完要走。
“大娘,慢走,买什么?买几斤?”……一会儿,各样的菜装满了一篮子。
路上,外婆问我:“你再算算,钱数对没有?”我数了一会儿,méi fēi sè wǔ( )地说:“今儿咱赚了,他多找了一元四毛钱。”“不行,咱们得快回去。”
在回家的路上 我问外婆 讲价不就是为了少花钱吗 为什么多找了又给退回去呢 外婆yī bēn zhènɡ jīnɡ ( ) 地说 讲价 是为了少花钱 他乐意卖 我也乐意买 但绝不赚黑心钱 那良心上过意不去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2)给第5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4分)
(3)( )这个词写出了“我”高兴愉快的样子。(2分)
(4)“但绝不赚黑心钱”中的“黑心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找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下面。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呢?(2分)
喜欢的句子: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外婆是个怎样的人?(2分)
(7)外婆的行为给你什么启示?(3分)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尼亚加拉瀑布
①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上,它以其( )的气势,( )的水量而著称,是北美最壮观的自然景观。
②尼亚加拉瀑布是尼亚加拉河跌入河谷断层的产物。尼亚加拉河仅长56公里,却从海拔174米直降至海拔75米,河道上横亘着一道石灰岩断崖,水量丰富的尼亚加拉河经此,骤然陡落,因而( ),声震如雷。
③瀑布以河床绝壁上的山羊岛为界,分为加拿大瀑布与美国瀑布两部分。其中尤以加拿大瀑布最为( ),加拿大瀑布又称为马蹄瀑布,形状有如马蹄。瀑布高达56米,岸长约675米,马蹄瀑布丰沛浩瀚的河水从50米的高处直冲而下。
④站在尼亚加拉瀑布的马蹄瀑布下面,①仰头向上望,只看见白练滔天,直泻而下,那一片倒悬的碧波,浩浩渺渺,纵翻横出。这跌落的水练,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气势雷霆万钧。②远处,葱茏的树木,停止了树梢的摇动,它们被这瀑布的雄浑震撼得静立不动了。
⑤尼亚加拉瀑布在白天看波澜壮阔,入夜后则是另一番景象。为了方便观看尼亚加拉瀑布的全景,加拿大境内离瀑布不远处设有几个高塔,其中一座塔楼高达160米,通往塔顶的电梯半镶着玻璃,游人可以在电棒升降的同时欣赏风景。
⑥当华灯初上,各种颜色的灯光映照着尼亚加拉瀑布。人们纷纷登上塔顶,透过玻璃,望向尼亚加拉瀑布。惊叹声、欢呼声,随着瀑布的飞落而起伏。直至深夜,人们的赞叹声、车流的喧嚣声才渐渐散去,塔顶进入夜的宁静,只有尼亚加拉的马蹄瀑布还在奔腾、咆哮。
⑦在美国境内的美国瀑布又称为婚纱瀑布,因其极为宽广细腻,很像一层新娘的婚纱而得名。由于湖底是凹凸不平的岩石,因此水流呈漩涡状落下,与垂直而下的加拿大瀑布大不相同,这也便成就了尼亚加拉瀑布的独特的美。
【1】结合语境,选择下面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A.雄伟壮观 B.水势澎湃 C.丰沛浩瀚 D.雄浑磅礴
【2】下面关于“尼亚加拉瀑布”的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尼亚加拉瀑布是尼亚加拉河跌入河谷断层的产物。
B.尼亚加拉瀑布入夜后的景象,与白天的景象大不相同。
C.加拿大瀑布分为两部分:美国瀑布和加拿大瀑布。
D.“马蹄瀑布”宽广细腻,“婚纱瀑布”雄浑磅礴,成就了独特的美。
【3】本文③—⑥自然段,作者描绘了两幅怎样的图景?给两幅画面各取一个标题。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4】细读第四自然段,句子①运用______描写,句子②运用______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短文第⑥自然段的写法,选择下面的一个情景,写出静态之美。
放学后的校园 散场的游乐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风火山隧道施工,关键是控制温度。科技人员指挥突击队员,往刚刚凿开的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科技人员昼夜在遂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1)将合适的词连线搭配。
制服 隧道 事情 狰狞
发现 温度 斗志 简单
控制 规律 天气 昂扬
延伸 冻土 面目 恶劣
(2)什么是下马威?风火山给了青年突击队员什么下马威?
(3)这一切难得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吗?为什么?
16、购票需知
【1】购票需知:每位家长限带一位免票儿童,儿童身高必须在130cm以下,可以在( )使用。
A.特别厅
B.普通厅
C.3D影厅
D.任意影厅
【2】观众在购买电影票时,下列需要注意的事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电影票售出后概不退换。
B.购买优惠票时,必须出示相关证件以作凭证。
C.无论任何时候,每张电影票仅限一人使用。
D.买票时,当面点清找零和票面金额,离开柜台后概不负责。
【3】小明的爸爸不是会员,按照购票需知的要求,他购买电影票应该( )。
A.可以购买优惠票
B.不用买票
C.按照正价购买电影票
D.只能购买一张电影票
【4】小红的妈妈是这个电影院的会员,她想用自己的会员储值卡在普通厅购买三张电影票,她可以享受什么优惠?( )
A.按照正价购买电影票
B.不用买票
C.享受5折优惠
D.享受6折优惠
【5】为了确保小红的妈妈能够顺利买到优惠票,小红应该怎样提醒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的先生
从今天起,我们的新先生也可爱起来了。我们进教室的时候,先生已在位子上坐着。先生上学年教过的学生们都从门口探进头来和先生打招呼,“先生早安!”“配巴尼先生早安!”大家这样说着。其中也有走进教室来和先生匆忙地握了手就出去的。这可知大家都爱慕着先生,今年也想请他教。先生也是一边说着“早安”,一边去拉学生们伸着的手,却是不看学生们的脸。和他们打招呼的时候,虽也现出笑容,但额上皱纹一蹙,脸孔就板起来,并且把脸对着窗外,注视着对面的屋顶,好像他和学生们打招呼是很苦的。完了以后,先生又把我们一一地注视,叫我们默写,自己下了讲台在桌位间巡回。看见有一个面上生着红粒的学生,就让他中止默写,两手托了他的头查看,又摸他的额,问他有没有发热。这时先生后面有一个学生趁着先生看不见,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来,恰好先生回过头去,那学生就急忙坐下,俯了头预备受责,先生把手按在他的头上,只说:“下次不要再做这种事了!”然后便走开了。
默写完了以后,先生又沉默了,看着我们好一会儿,然后用粗犷的亲切的声音这样说:“大家听着!我们从此要同处一年,让我们好好地过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要规矩。我没有一个家属,你们就是我的家属,去年以前,我还有母亲,母亲死了以后,我只有一个人了!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喜欢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我现在并不要你们用口来答应我,我确信你们已在心里答应我了。我感谢你们。”这时候校役来通知放学,我们都很静很静地离开座位。那个跳上椅子的学生,走到他的身旁,颤抖地说:“先生!饶了我这次!”先生用嘴去亲着他的额头说:“快回去!好孩子!”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第1自然段写了哪三件事。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对上学年教过的学生很有感情,正在努力克制内心的感动。
B.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从“拉”字可以看出先生很爱学生,对学生充满了不舍。
C.“不看学生的脸”这一描写暗示了先生对于学生过分的热情,表现出冷淡与不在乎。
【3】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并回答问题。
(1)和他们打招呼的时候,虽也现出笑容,但额上皱纹一蹙,脸孔就板起来,并且把脸对着窗外,注视着对面的屋顶,好像他和学生们打招呼是很苦的。
这句话运用了____描写和____ 描写,“苦”字写出了____。
(2)这时候校役来通知放学,我们都很静很静地离开座位。
“很静很静”写出了____ 。
【4】结合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学生都爱慕这位先生?
____
18、阅读理解。
汉字的敬畏(节选)
中国的汉字,只要你用得巧妙,就是在字里行间的空白处,你也觉得有味;中国人发明的字终究像中国人:含蓄。有时,表面上淡淡数语,内里却有含藏不尽的意蕴。方块字这种言简意赅的特点,确实与集成电路板相似,面积小,所包含的信息量却是惊人。譬如一提到“翠”字,我们就有一种玉石的感觉,润润的;一提到“风”字,我们仿佛见到了飘飞的柳絮;一提到“雨”字,我们又见到了江南水乡的朦胧。这些分开的字,要是请一位书法高手写下来,可以悬挂起来当作名画欣赏。可要是再把这些字叠连在一起,又会是什么景象?一位诗人曾在西湖留下过这样的楹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章节有快有慢,大声念出来,也像大声唱出来一样愉快。作者所使用的也就是十个字,它所渲染出来的,却是一幅气象万千的图画。方块字的空间调度能力,在此展示给我们。
【1】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言语简练而意思完整。_________
(2)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巧妙——_______ 含蓄——_______
渲染——_______ 敬畏——_______
【3】中国的汉字和中国人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块字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方块字的特点确实与集成电路板相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在逆境中成长
英国某小镇上,有一对贫困夫妇,生了一对双胞胎,但家庭条件使他们没有能力负担这对双胞胎。于是这对夫妇发出启事,愿意把一个儿子送给别人抚养。一对年老的百万富翁夫妇,好心地收养了双胞胎中的哥哥。而弟弟则继续留在原来的家中。20年后,哥哥(沦落 流落)为街头的流浪汉,而弟弟却进了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学习深造。原来在这20年中,这对双胞胎兄弟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哥哥在进入富裕的家庭后,过着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生活,被花花世界冲昏了头脑,不思上进。最终,愤怒的富翁老夫妇没有把遗产给他,而他又毫无谋生技能,所以只能流浪街头。弟弟始终过着(贫穷 清苦)的生活,甚至连最基本的读书都不能完全(保障 保证),但在父母的激励下,成功地通过了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
卢梭曾说过:“一只雄鹰在练习飞行时,总是随风而飞,如果遇到危险就转过头来逆风而飞,反而飞得更高。”你知道种子吗?即使落在瓦砾中、悬崖上,也不(悲观 悲伤)和气馁,照样生根发芽。科学家研究表明,种子在发芽时,竟可以承受起超越自身几十倍的压力。
大自然创造了万物,一切生物都是有灵气的,逆境中前进是生物的进化本能的反映,其他的生物都能如此,我们又为何不能做到如此呢?
【1】联系上下文,用斜线划掉文中不恰当的词语。
【2】文中用两个事例证明了在逆境中有利于成长,请你将这两个事例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年后,哥哥成了街头的流浪汉,如果你是他的弟弟,你将怎样劝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从石头缝中长出的小草在逆境中成长的情景,用拟人的手法写一段话。
小草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照样子,再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园里边绿油油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直述句和转述句互换。
1.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金花狠狠地说:“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说自己最不中用,所以派到楚国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杰奎琳对司令官先生说,她可不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
23、表达与交流。
题目:一个_________的人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你身边的同学、老师、父母、亲人,也可以是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可以选择最典型的事例,运用学过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休。2.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