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祖父的园子是“我”的乐园,“我”在园子里的活动没有的一项是(     

A.栽花拔草

B.种菜铲地

C.捕蝴蝶

D.捉绿蚂蚱

2、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在我们居家隔离期间,数以万计医护人员走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B.老李一向养尊处优,哪里知道小商小贩的艰难。

C.书上的字太渺小,爷爷拿着放大镜看起来都很吃力。

D.一场大病之后,他的身子不如从前挺脱了。

3、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耕织(gōng) 目(míng)

B.管(jǐn) 深山坞(wū)

C.严生(jiān) 杆(wéi)

D.满(zài) 造(yì)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比一比,组成词语。

塞(     笠(     蓑(     鹭(    

赛( 立( 衰( 路(

 

5、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

报摊上的报纸的种类很多________________春城晚报________都市周末________法制报________足球报________电视报________让我都挑不过来________我最喜欢读________春城晚报________因为它里面内容丰富精彩________我付了钱买了一份________摊主问________还要其他报纸吗________我摇了摇头________

6、比一比,组词语。

俊(   俏(   拢(   拂(   倦(  

峻(   悄(   笼(   佛(   卷(  

骏(   稍(   垄(   沸(   圈(  

符(   谱(   沾(   添(   奏(  

附(   普(   粘(   舔(   凑(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沙土  )的映山红  )的公路  )地移动

)的流着  )的举起

 

8、在(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 )这花园里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样样都有( )

(2)祖父栽花( )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 )我就拔草( )

(3)祖父大笑起来( )笑够了( )把草拔下来( )问我( )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①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②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1】选文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________之情,这种感情是通过写故乡的________来体现的。

【2】读画线句,第①句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世界各地月亮的________。第②句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故乡的月亮在“我”的记忆中远比这些广阔世界的月亮给“我”的印象更加深刻。

【3】与“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相照应的是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以“月是故乡明”为题目是为了表达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满分5 manfen5.com

在苇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真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却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1)在第3自然段前三句话中,用“标出描写“我们”放风筝时动作的词语。

(2)短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

(3)这只被称为“幸福鸟”的风筝,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饺子的来历

对于饺子的来历,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颇多。

早在三国时期的《广雅》一书就提到过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zhuàn)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kè)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除史书记载外,民间还另有一则传说。从前有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闹得国家贫穷,百姓怨声载道。一天,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说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即出告示,举国招选。

不几日,各地厨师来到京里,经殿试,苏巧生被选上。从此,苏巧生凭高超技艺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很满意。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心想明天再做一样饭就可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到做饭时,竟不知该咋做最后一顿饭。他想到自杀逃跑,还想到毒死这个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正在悲伤的时候,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举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子,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当成最后一样饭给皇上端去。苏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谁知皇上吃了这餐饭后,竟穿着睡衣跑进厨房说:今日这顿饭最香,这叫什么名字?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这样,一代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食品,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1给加点字注音。

月( 碎(     臣(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2)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3)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3饺子最初被叫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从哪两方面介绍了饺子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詹天佑》片段,回答问题。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1文中这条字形线路的设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中的提示,请画出字形路的草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修筑过程中,詹天佑是怎样客服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白杨》选段,回答问题。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那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几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在文中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2在第一节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

3“——”划出描写白杨树特点的句子,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白杨树,又陷入沉思,此时爸爸在沉思什么?

爸爸沉思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大的白杨树是指________________几棵小树是指______________

6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作者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聪明的拿破仑

有一次,拿破仑骑马来到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了一阵紧急的呼救声。他策马扬鞭,朝着传来叫喊声的湖边跑去。

只见一个士兵掉进了水里,正往深水当中漂移,距离岸边已有30米。岸上几个士兵无可奈何地叫喊着,慌作一团,他们当中谁也不会游泳。

“他会游泳吗?”拿破仑问道。

“他只能划几下,现在不行了,漂到深水里,刚才喊救命哩!”一个士兵回答说。

拿破仑应了一声,随即从侍卫手里拿过一支手枪,并大声向落水的士兵喊道:“赶快游回来,你还往当中游什么?再往前去,我就枪毙你!”

说完,果然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

落水的士兵,或许是听到了岸上威胁的话,或许是听到了前方子弹入水的响声,猛地转过身来,拼命地划着,竟然很快就游到了岸边。

落水的士兵得救了,同伴们都很高兴。这时他们才发现,站在他们身边的竟是拿破仑皇帝。被救的小伙子神色慌张,赶忙向皇帝行礼。他不解地问:“陛下,我不慎掉到水里,快要淹死了,您还要枪毙我,这是为什么呀?真把我吓坏了,您的子弹差一点儿就打中我了!”

拿破仑笑着说:“如果不吓你,你才真的要淹死哩!你再往前漂去,越漂越远,就再也游不回来了。这是一个荒野深湖,周围没有居民。你看,这里几个人有谁能下水救你呀?经过这一吓,你不就自己游回来了吗?”

经他这么一说,士兵们这才明白过来,都开心地笑了。

当我们对眼前的困境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去思考,运用逆向思维,这样也许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危急—( )恐吓—( )束手无策—( )

【2】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补全故事内容。

不会游泳的士兵掉进湖里,正向深水漂移→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拿破仑开枪的原因是什么?( )

A.士兵不听指挥,拿破仑想枪毙这个士兵。

B.士兵在湖里游泳,拿破仑想和他开玩笑。

C.土兵不小心掉到湖里,快要淹死了。拿破仑想用开枪的办法吓唬士兵,让他往回游。

D.拿破仑很生气自己的土兵竟然不会游泳,想通过吓唬他让他学会游泳。

【4】在文中找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用“”画出来。

【5】一个自助餐厅因顾客浪费严重而效益不好,便出了一个规定:凡是浪费食物者罚款十元。结果生意一落千丈。请你用短文中的思维模式,给这个餐厅想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

15、打电话

嗯,我是谁?我是谁你不知道?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唆。

1给这个人起名叫啰唆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想一想,请你用简洁明白的话帮他把意思表达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对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秦王拒绝   )。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文中加点的词个词语,意思不变。

(2)按要求改写句子。

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请他为赵王击

改成直接叙述: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改成转述句: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

 

(4)“渑池之会”突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17、课内阅读。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在文中“□”里加上恰当的标点。

【2】选文中体现孙膑非常有把握能让田忌在赛马时取胜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可知,孙膑是一个 的人。

A.胸怀宽广

B.足智多谋

【4】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孙膑是如何使田忌在赛马中取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我到电信大楼营业厅去缴电话费,队伍排得老长,只有慢慢地等。终于我是第二个了,在我前面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从步履神态上看好像已经年逾六十。

②( )请问您的电话号码( )营业员问老妇人,老妇人脱口就说出了一个电话号码。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又问:“是叫李敏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名字!”然后她又说了一个电话号码,还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犹豫。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问:“是叫李捷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女儿的名字!”营业员说:“对不起,阿姨!你们家的电话号码到底是什么?”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③可能是她觉察到后面的骚动,便转过身来,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没有记住自家的电话,老了,忘事啦。孩子家的倒是记住了,不打磕绊,主要是成天往他们家打,问问孙子外孙他们过得好不好。”她刚想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刚才那两个电话没缴费吗?”“没缴。”“那我给他们缴了吧,省得他们再跑一趟。”于是老人歉意地一笑,又排在了我前面。这次,后面一片寂静。

【1】给短文拟个恰当的题目:《__ 》。

【2】在第②段开头的括号里填上标点符号。

【3】照样子,写词语。

(1)叽叽喳喳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自言自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

【5】第②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人物。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一句,与前文的________(填文中词语)形成对比。

【6】从老人替子女缴电话费这件事情上,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天上回来的朋友

雨下得好大啊!青蛙在荷叶上淋浴,听到一阵阵快活的喊声:“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接着,还有“叮咚叮咚”往池塘里跳的声音。

“你是谁?从哪里回来的?”青蛙问。

“从天上回来的呗。”跳进池塘的朋友回答。

“谁送你去天上的呀?”

“太阳公公送我到天上。”

“去干了些什么?”

“风阿姨带我走四方。”

“后来呢?”

“遇见寒冷大姐姐。”

“她怎么样?”

“把我送回到池塘。”

青蛙听着听着,一点也不懂,正想再问。荷花摇摆着身子,对青蛙说:“这是个谜语啊!跳进池塘去的是谁,你猜猜就知道了。”

青蛙想了想,嚷着说:“猜出来了,原来它是……”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快活____

送走____

寒冷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表示声音的词语,用横线在文中画下来,你也试着写2个。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跳进池塘里的是谁,你猜出来了吗?它是________

4仔细读短文,找出青蛙说的话。

5青蛙听不懂荷花和从天上回来朋友的对话,你看懂了吗?如果你看懂了,你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了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改成反问句: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桥开始___________,开始________ (补充拟人句)

2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我们的身边哪一位给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和别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请你把它写成一篇文章,要求:(1)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人物的某一方面品质。(2)详略得当,中心明确。字数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