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是(  

A. 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比喻

B.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

C. 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设问

2、对课文内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贫》一文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达人物特点。

B.《景阳冈》描述了武松打虎的故事,体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机敏的性格特征。

C.《军神》一文中,作者对沃克医生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对体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没有起到作用。

D.“草满池塘水满陂”,“满”字写出了青草茂盛池水盈盈的景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B.猴子比孩子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C.孩子被猴子气急了,因为拼命追赶猴子。

D.大家知道,即使孩子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名言警句积累。(8分)

(1)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   )。

(2)果实的事业是(    ),花的事业是(  ),但还是让我们在( )吧。

 

5、识字表写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1.酒家给武松了满满一碗酒。_______

2.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_______

3.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枉送了自家性命?_______

4.请自误。_______

7、根据积累填空。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从军行》

2.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论语》

3.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补充歇后语)

4.《四时田园杂兴》一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乡村儿童种瓜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杨氏之子》中的“杨氏之子”是一个______的孩子,全文是围绕“_________”写的。

6.课文《草船借箭》是根据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改编而成,书中智慧的化身是______,请再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________

8、日积月累。

1.童年中有快乐的时光。“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这些诗句描写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请再写两句描写儿童的诗句: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寓言中有深刻的道理。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__________________。”又誉其矛曰:“__________________。”或曰:“___________________?”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不可同世而立。其中,“誉、弗、立”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自相矛盾”这样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迷宫。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   )又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弄、搬、找)些小木片,错杂着(堆、垒、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捆扎、缠绕)起来;然后把苔藓(捏、挤、踩)紧,(压、踏、踩)平,使那建筑物足够( ),足够(   )。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   )又(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1)准确地说明来自细致的观察和词语的恰当运用,       三个词,写出了搭窝的步骤。松鼠搭窝的复杂动作是用一系列动词写出的,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3分)

(2)在文中画横线的地方填入下列词语:舒适 暖和 干净 坚实 宽广 安全  (2分)

(3)这一自然段是在介绍松鼠的什么生活习性?表明了松鼠的什么特点?(2分)

 

 

10、课外阅读。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满分5 manfen5.com

在苇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真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却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1)在第3自然段前三句话中,用“标出描写“我们”放风筝时动作的词语。

(2)短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

(3)这只被称为“幸福鸟”的风筝,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关爱

不行?罢了!我狠狠地摔门而去,身后只留下父亲孤独的身影和惊讶的眼神.我不顾一切地往前跑着,想尽快跑出那个令人伤心的地方,逃出父亲那不留情面的手掌……

走在昏暗的小巷里,心情糟透了,寒风撩起我单薄的衣裳,钻入我早已冰凉的躯体,扰人的烦恼令我疲倦。又一阵风吹来,我打了个哈欠,双手把肥大的睡衣使劲拉紧,而脚却不知不觉把自己带到楼下。此刻,父亲屋里还亮着灯,那昏黄的灯光透过玻璃射下来,仿佛告诉我父亲还没有睡。我又摸了摸那早已被手暖得温热的家门钥匙,多想径直上楼去,可我……于是,我极不情愿地把手拿了出来,又继续徘徊在小小的街巷。

又一家的灯熄灭了,天色越来越暗,我多么希望早点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呀!可抬头望望,那盏可恶的灯依然亮着,发出更加耀眼的光亮,那亮光穿过窗户直刺着我的眼睛。我彻底绝望了,蹲在幽静的角落里,蜷缩着身子,等待着灯光的熄灭……

不知又过了多久,那盏灯终于灭了。我箭一般蹿上楼,刹那间就来到了那似乎离别了一个世纪的家门前,迫不及待地掏出钥匙,在黑暗中将钥匙准确无误地插进了锁孔。但就在我插进钥匙的一刹那,门自行打开了:原来这门根本就没有锁,根本就是虚掩着的。我冲进家门,扑倒在沙发上,泪水喷涌而出:是悔恨,但更多的是感动。一瞬间,我感受到了那隐藏许久的父爱,一个历来严肃的父亲竟能如此细心地给儿子留下一个虚掩着的门,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啊!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极不情愿一 希望一 黑暗一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徘徊——

迫不及待——

3.细读课文,文中有几处灯光的描写,用“”画出来。想想灯光父亲有什么联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用“”画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关爱的一个细节,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父母关爱你的一个生活细节。

 

 

 

12、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別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耸立——________ 拥挤——________

2第一自然中作者把威尼斯小艇比作独本舟,写出了小艇_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_________的特点。

3选文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回答)

4画线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四字词语_________

5“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说明了船夫________,船的__________

13、请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相关练习。

大钳甲虫戏小狗

当牧师继续枯燥无味地往下讲道时,汤姆重新又陷入了痛苦之中。立刻他想起了他的一个宝贝玩意儿,它一被放出来,就咬汤姆的手指。他很自然地弹了一下手指,那甲虫就滚到过道里,仰面朝天,无奈地弹动着它那几条腿,翻不了身。汤姆把被咬痛的手指放到嘴里,眼巴巴地看着“大钳甲虫”,很想把它抓回来,可是他怎么也够不到。其他的人对牧师的布道也不感兴趣,就拿这只甲虫来解闷,他们也盯着它看。

这时一只游荡的狮子狗懒洋洋地走过来,心情郁闷,在安闲的夏日里显得懒懒散散,它在屋里待腻了,很想出来换换环境。它一眼发现了这只甲虫,垂着的尾巴立即竖起来,晃动着。它审视了一下这个俘虏,围着它转了一圈,远远地闻了闻,又围着它走了一圈,胆子渐渐大了起来,靠近点又闻了闻。它张开嘴,小心翼翼地想把它咬住,可是却没咬住。于是它试了一回,又一回,渐渐地觉得这很开心,便把肚子贴着地,用两只脚把甲虫挡在中间,继续捉弄它。最后它终于厌烦了,下巴一点一点往下低,刚一碰到它的对手就被它咬住了。狮子狗尖叫一声,猛然摇了一下头,于是甲虫被它摔出了有一两码远,摔得仰面朝天。邻座的观看者心里感到一种轻松的愉快,笑了起来,有些人用扇子和手绢遮住了脸,汤姆简直高兴死了。

那只狗看起来傻乎乎的,也许它自己也觉得如此吧,可是它怀恨在心,决计报复。于是,它又走近甲虫,小心翼翼地开始再向它进攻。它围着甲虫转,一有机会就扑上去,前爪离甲虫还不到一英尺远,又靠上去用牙齿去咬它,忙得它头直点,耳朵也上下直扇。可是,过了一会儿,它又厌烦了。它本想拿只苍蝇来开开味,可是仍不能解闷;然后,它鼻子贴着地面,跟着一只蚂蚁走,不久又打了呵欠,叹了口气,把那只甲虫彻底地给忘记了,一屁股坐在甲虫上面。悲剧发生了!

随着狮子狗一声疯狂而痛苦的号叫,它顺着过道狂奔起来。它不停地叫着,不停地跑着,从圣坛前面跑过去,跑到了另一边的过道上。它又从大门那儿跑出去,跑到门边上的最后一段跑道。它越往前跑,越是痛得难受,后来简直成了一个毛茸茸的彗星,闪着光亮,以光的速度在它的轨道上运行着。最后这只痛得发疯的狮子狗,越出了跑道,跳到主人的怀里;主人一把抓住它,把它扔到窗户外,痛苦的叫声很快地小下来,最后在远处听不见了。

这时候,教堂里所有的人都因竭力不发出笑声而憋得满脸通红,喘不过气来,布道声戛然而止,一片寂静。接着牧师又开始讲道,犹犹豫豫而且声音走调,再想引起注意,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即便他说的内容很严肃,在后面座位背后忍不住总有一阵子失敬的笑声传来,好像这个可怜的人刚刚说了什么可笑的事情。等人们终于结束了受难,牧师给他们祝福的时候,全场都不免感到一阵轻松。

【1】这段文字节选自《_____》,作者是美国著名小说家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要求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对牧师的讲道有着怎样的感受?( )

A.生气

B.感激

C.乏味

D.满足

【4】我们能从汤姆所做的事情中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列举文中的事实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作者饶有兴味地描述甲虫和狗的举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者用极其细腻的语言描述甲虫戏小狗,让人感到忍俊不禁。

B.在教堂布道这个特定的时刻插入描写甲虫戏小狗,让文章幽默风趣。

C.作者通过教堂里人们的反应,批判了牧师的迂腐和宗教的虚伪。

D.汤姆这种搞怪的举动,让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非常讨厌。

14、课内阅读。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耍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节选自丰子恺的《手指》

【1】片段中,大拇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语言的风趣,请用“_____”画出一处即可。

【3】作者笔下的大拇指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选自《鸟的天堂》)

1联系句子解释应接不暇这个词语,并用“—”划出具体说明应接不暇的句子。

应接不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共有两句,第一句概括地讲_______________的情景;第二句具体讲____________。从中流露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愉快心情。

16、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观在已经四十多 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 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 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 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风光旖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巍峨雄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妙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这句话中“只”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在文中画出“我”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月亮,并说明“我”为什么要写这些地方的月亮。

【4】在古诗中“月”往往寄托诗人的情怀,请你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这一次,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1这几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

2文中哪两个词语最能表现齐威王的神态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次赛马,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清晨去上班,她把九岁的佩佳叫醒,对他说__你已经放假__你今天的任务是__在农舍旁边栽一棵树__读完__远处的青山__这本书__//

    佩佳想再睡一会儿,妈妈上班的时候睡觉才香呢!当他醒来时,太阳已经当空,他想马上开始干活。不过他又想了想:还来得及呢!

    佩佳坐在一棵高大的桑树下,他想:我在这里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

    然后他跑到果园里去,吃了一些鲜果,跟蝴蝶嬉戏了约莫半个小时,尔后又在桑树下坐了下来。//

    傍晚,妈妈回来了,她问儿子:说说看,孩子,你都干了些什么?

    可佩佳什么事也没做,他羞愧得不敢望着母亲的眼睛。

   可你要知道,我的孩子,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现在,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走吧,我会告诉你,人们在你失去的这一天当中做了些什么事。

    妈妈把儿子领到一块刚犁过的田地上,指着说:昨天这里还是一片收割后的麦茬地,今天都已全部翻耕了一遍。这是拖拉机手干的活。

    妈妈把儿子领到用砖砌成的墙跟前,说道:这里早晨还只有花岗石打下的基脚,可现在已经是一堵用砖砌好的墙啦,瞧砌工干得多么出色。

    妈妈把儿子领到一座白色大楼跟前,这里的一切——空气也好,墙壁也好,甚至楼房前面的青草地也好——都散发出面包的芳香。

   这是面包房。早晨,这些面包还是面粉,可现在令人馋涎欲滴……面包师整天工作,汽车一开来,面包就运到商店里去了。

    最后,母子俩走进了图书馆。图书管理员指着一个大书架,书架上摆着很多书。

   这些书是今天大家看完的,是不久前刚还来的,而且又借走了同样这么多的新书。

   可我却游手好闲……”佩佳想了想,低下了头。现在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  

(1)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妈妈清晨去上班,她把九岁的佩佳叫醒,对他说________你已经放假________你今天的任务是________在农舍旁边栽一棵树________读完________远处的青山________这本书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麦茬:________。

馋涎欲滴:________。

游手好闲:________。  

(3)①写出佩佳的想法。概述其他人一天中都做了什么。

(4)根据分段写出段意。

(5)佩佳错在________。“失去的一天________。  

(6)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格言。_______  _______

19、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干旱 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它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jiáo  jué)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 平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jiáo  jué),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1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

2“√”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和正确的读音。

3   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画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要求改写句子。

(1) 王华说:明天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改为转述句)

 

(2) 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改为反问句)

 

(3) 我们在水边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缩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

(2)他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真爱如茉莉。(扩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3.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改成反问句)

 

4.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5.在我们班里,都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运用

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一写你的同桌。

要求:(1)题目自拟;(2)句子通顺,表达清楚,不写错别字;(3)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