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 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B. 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C. 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2、判断下列句子是对人物的哪个或哪几个方面的描写。(填字母)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语言描写 D.动作描写

(1)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  )

(2)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  )

(3)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

(4)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

 

3、“蒻”的意思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个字或词有关?(  )

A.脆弱

B.差

C.弱点

D.草本植物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

shuāi jiāo   tuì hòu   tǐng bá fā zhǎn 

_____ ______)(_____)(_____

5、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的孩子   _______的鲜花 _______的符号

_______的光辉   _______的组合 _______的力量

6、请在括号里加上动作、神态描写,使句子更具体。

1.妈妈________说:“你作业没做完,为什么要看电视?”

2.小东________说:“这个节目太好看了,您让我看完了再做作业,行吗?”

3.妈妈________说:“不行,必须马上去做作业!”小东只好含着泪,关掉电视。

7、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开始____     输____

熟悉____     谦虚____

____     失败____

8、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①神机______)(______)   ②心____________)   ③养尊______)(______

兴致______)(______)   ⑤一针______)(______)   ⑥半信______)(______

⑦出____________)   ⑧摩拳______)(______)   ⑨跃跃______)(______

仿照画“ ”词语的结构,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怀念写信的日子

前两天给妈妈打电话时,妈妈非常生气地说:你就不会给我写一封信吗?由此想到久违了的书信,想到以前书信带给人们的快乐。

古时候没有邮政设施,传递书信非常困难,于是有了鸿雁传书的神话故事。“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鸾笺”“鲤鱼”都是用来比喻书信来往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从这些诗词中不难看出人们对书信的渴望。平安、祝福、牵挂、思念,尽在文字之中了。在战乱时候,一封书信有时候要辗转数月才能送到收信人手中,那就是杜甫说的“家书抵万金”了。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电话、电子邮件代替了书信,尽管是快速便捷,但是那排列整齐的宋体字怎么也代替不了个性的手写,那格式固定的E-mail也难以和飘散着墨香、蕴含着写信人心情和感情的信笺相提并论。

联想到现在的大学生们写字如同涂鸦,错别字连篇,写信不懂格式,不会称呼,就觉得可惜和遗憾。

今后,我会多多给妈妈写信的。

1理解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①辗转:________

②相提并论:________

2给下列词语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久违——________       蕴含——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鸾笺”“鲤鱼都是用来比喻________

人类进人信息社会,________________代替了书信。

4读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诗句中提到的是什么信息传递方式。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________

②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________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________

5把你了解到的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写下来。

6作者在文中提到:联想到现在的大学生们写字如同涂鸦,错别字连篇,写信不懂格式,不会称呼,就觉得可惜和遗憾。你懂得写信的格式吗?请你完成下面关于书信格式的填空题。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①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杨一袋烟,满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①此刻,曹小三借看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她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肢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②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眼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转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侧去。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要扫一眼。

③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眼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④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 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服,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造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⑤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⑥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感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批注

【1】(阅读要素)文中的句子①,抓住了曹小三的_______进行描写,可以想象,曹小三此时心里想的是:__________句子②抓住了曹小三的__________进行描写,可以想象,曹小三此时心里想的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曹小三,最关心的是师傅身上有没有白点。找到相关句子,理清事情的顺序,体会曹小三的内心变化。

一个白点都没有→_____________

(崇敬)       ( )       ( )

【3】本文的主人公是剧子李,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曹小三的表现,其目的是运用____描写的方法衬托___________

【4】对于选文最后一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请你会试在文中的枢内作批注。

___________

11、阅读与理解。

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A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B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用“﹏﹏﹏”画出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_

【2】读文中画“ ”句子,领悟写法,体会人物内心

(1)A句是对将军的神态、________描写;B句是对将军的________描写。

(2)将军在得知哨兵长时间在高海拔地区执勤时,内心是________;在知道那位战士是上校的弟弟后,内心是________

【3】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将军和上校的性格特征。

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比作____,突出了军人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他们就像雄伟的山一样,是我们人民群众坚实的依靠。

【5】下面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作者重点从正面描写了将军的行为表现,实则是为凸显上校的品质作铺垫。

B.文章主要是赞扬将军关爱部下、严格要求部下的优秀品质。

C.文章先写将军对上校发火,得知真相后对他肃然起敬,这种写法叫作先抑后扬。

D.文章表现了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利益甘愿奉献自己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

12、   我想和你们一样

她叫蒂娜,是我的学生,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明亮的微笑。这样的微笑出现在她的脸上是很不寻常的,由于大脑麻痹而产生的肌肉僵硬,蒂娜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体,同学时常看到她扶着助步架艰难地在学校拥挤的走廊上挪动。

那天,我布置了不少作业,其中一项是背诵一首题为《不要放弃》的三节诗。我只为这项作业定了10分,我猜想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去背诵它。在我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如果老师布置只值10分的家庭作业,我多半会自动放弃。好奇心让我想测试一下,看到底有多少同学背了诗,看今天的学生是不是也像当年的我。

到了检查作业的那天,我走进教室,一抬头,看见了蒂娜,她脸上的微笑与平日有些不一样,仿佛多了一份担心。

“不必担心,蒂娜,”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翻着花名册,我让学生们依次站起来背诵。果然被我料到了,他们一个个都背不出这首诗。“对不起,克劳斯先生。”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有一个居然不小心把心声说了出来:“就10分嘛!”我真有点哭笑不得,于是半开玩笑地宣布,下一个不能完整地背出这首诗的学生必须趴在地板上做三个俯卧撑。这是我从我的体育老师那里学到的惩罚手段。

意外的是,下一个学生是蒂娜。蒂娜一字一字地开始费力地背诵起来,她在第一个小节的末尾犯了个错误。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在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我震惊极了,几乎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的!”可又觉得不妥当,犹豫间,她已经扶着助步架,重新站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继续她的背诵。她完整地背完了这首三节诗。

她背完之后,一个同学仿佛从震惊中苏醒过来似的,有点迷糊地问她:“蒂娜,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呢?这项作业才10分!”

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

那天,蒂娜得到了属于她的10分。同时,她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喜爱和尊重。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如出一辙:__________________

妥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然知道大多数学生不会背诵这首诗,“我”为什么还要布置这道作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式?

(1)“不必担心,蒂娜,”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___________

(2)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在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___________

(3)她叫蒂娜,是我的学生,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明亮的微笑。___________

(4)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___________

4“我震惊极了,几乎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儿的!可又觉得不妥当。”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觉得那样说不妥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蒂娜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_____________

①泰迪是一个聪明可爱、很有前途的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他的妈妈生了重病。泰迪每日里神思恍惚,变得对什么事都心不在焉。二年级时,残酷的死神终于夺走了泰迪的妈妈。那一年他留给老师的印象是:接受能力差,反应迟钝。没有人愿意理他。

②三年级的时候一件小事却使泰迪发生了巨变。

③那是三年级的圣诞节。按照习惯,每个孩子都送给史密斯小姐一件礼物,并且兴高采烈地围在她周围,等着她一件件打开。挤在这堆包装精美的礼物中,有一个用旧包装纸笨拙地包着的小盒子——这是泰迪的礼物。史密斯小姐打开一看,有一只旧的假宝石手镯,上面的装饰有的已经破裂。和它在一起的,是一瓶快用完的香水。让泰迪想不到的是,史密斯小姐高兴地戴上了手镯。并且把剩余的香水高兴地喷向空中。“多好啊!”她笑着。孩子们也快乐地笑着:“多好啊!多好啊!”

④聚会结束了,学生们离开了校园,偌大的教室里只剩下泰迪还站在那里,迟迟不肯离去。

⑤“还有什么事吗?”史密斯小姐问。

⑥“谢谢您收下了我的礼物。”泰迪小声说,“那手镯是我妈妈用过的您戴上它非常漂亮;香水也是我妈妈用过的,现在,您闻起来就像妈妈一样。”乱发下,泰迪昔日桀骜不驯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⑦泰迪完全变了。

⑧几年后,离任的史密斯小姐收到了泰迪寄来的第一封短信:“亲爱的史密斯小姐,我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了。如果您能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将非常感谢。爱您的泰迪。”

⑨史密斯小姐没有令泰迪失望。以后,每隔几年,史密斯小姐就会收到相似的短信。“亲爱的史密斯小姐:我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医学院,如您能参加我的入学典礼就好了。”

⑩当年,当史密斯小姐真诚地向周围同学喷洒那半瓶香水时,她未必知道自己播下了怎样的爱与尊重的种子。今天,这一张张报喜的短信就像一枚枚爱的果实,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1阅读第①段,说说妈妈去世前后老师对泰迪的评价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史密斯小姐收到泰迪的礼物时有什么表现?请揣摩当时泰迪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全文内容分析,让泰迪前后发生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5“今天,这一张张报喜的短信就像一枚枚爱的果实,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想一想史密斯小姐收到这“一枚枚爱的果实”时,她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我爱小院

一走进我家的大门,就会看见一个小小的院子。我在它的怀里长大,深深地爱着它。

它(     )小,(     )一年四季富有迷人的色彩。春天,万物复苏,院中的蔷薇花用一片翠绿向我们报告春天的信息。爬山虎也不甘示弱,舒展开黄绿眉眼的小芽,带来了满墙的新绿。美人蕉像一个亭亭玉立的绿衣少女迎来了夏天,在暖风中向我点头。金秋,秋菊迎风怒放,金黄的、墨绿的,一株株、一盆盆,装点着院子。一阵秋风吹来,喜树的叶子纷纷扬扬地掉下来,像一只只金蝴蝶在翩翩起舞。寒风送来了冬爷爷和雪姑娘,院子里披上了白毯,树枝上开出了朵朵白花。小院给我以美的享受。

小院的怀中生活着许多有趣的小生命:在枝头打架的白头翁,在墙壁上散步的壁虎,贪婪地从墙壁缝里伸出小脑袋的老鼠……妈妈常把这些小动物编在一起,讲成一个个我所喜爱的童话故事。

每年春天,爸爸总要爬上高高的喜树、女贞树,去整理树枝,左邻右舍的小伙子们常跑来帮忙,家边说边干,好热闹。每当腊梅飘香的时候,我们总选出几枝怒放的送给邻居们,大家一起享受这迷人的清香。小院(     )充满着欢声笑语,(     )使我懂得邻里互助友谊深。

如今,虽然我长大了,即将成为一名中学生,要投入到广阔天地的怀抱中去,                      

1根据短文的题目,联系文章内容,把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如果…………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3“//”给文章分段。

4用波浪线画出文章第二自然的中心句,这段话主要用(      )和(     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

5摘录法概括第234自然段的段意。 

2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非连续性文本“一带一路”

材料一:“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张骞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开启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我们的先辈郑和开拓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缔造了一段久远的故事,留下了一段让人感怀的沧桑岁月。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瓜果飘香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椰树芃芃(péng)的东南亚时,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跨欧亚的铁路、公路已经逐步延伸,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日益发达。丝路文明走出历史,走下蓝图,走进日新月异的今天。

【1】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_,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__,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和倡议的是__________

【3】“一带一路”的“路”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六路”,把中国和中亚、________________等紧紧地连在一起。

16、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樱桃情

①在乡下外婆家,我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童年。就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与樱桃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岁月随风飘逝,然而那树、那人依然令我醉心回首。

②外婆家门前有三棵樱桃树,树干粗细比碗口小一点,一身粗皮很难看。每当早春时节,光秃秃的枝条上便长出一点点芽苞来。不几天,那些芽芭便绽开一部分,长成了嫩嫩的叶子。又仿佛是一夜之间,剩下的那部分芽苞便成了白色的小花,点缀在枝头。

③这时候,我那被关闭了一冬的心便开始萌动,继而雀跃起来。我开始围着那棵樱桃树转呀转,外婆则总是将一只脚放在门上,侍着门框慈爱地望着我。

④有一天,我在树下发现了一片花,我知道,要开始结樱桃了。于是我开始抱着树干拼命地摇,看着那花瓣飘落下来,我更得意忘形了。那时候,只是出于一种想吃樱桃的急切心情,现在想起来,那满天飞花乱坠的情景实在美丽。

⑤外婆可不依,一发现我摇树,就捡一根棍子开始追我,她踮着一双小脚当然是跑不过我的。我也有不注意被抓住的时侯,她凶神恶煞般地扬起手,却总是轻轻地将手放在我的头上,轻轻地说:“你不想吃樱桃啦?”我总是满不在乎地说:“咋不想呢?我把花摇落了就会快点结呀!"外婆无可奈何,摇摇头,笑了。

⑥从樱桃只有一丁点儿大到樱桃成熟,我每天都要去摘几颗。开始,外婆总是不许,我只得偷偷摘。渐渐地,外婆也就不管了,随便我怎样想方设法地摘樱桃。外婆还是倚着门,一只脚放在门上,微笑着望着我。

⑦暮春时节,樱桃真正成熟的时候到了,可是,那剩下来的红透的樱桃尽管随着枝条,在风中摇曳,我却只能望而兴叹。这时候,外婆一边搬来椅子,一边唠叨:“这回好,剩下的全归我啦!”然后将椅子放在树下,颤巍巍地爬上椅子,踮着脚,将身子伏在树干上,费劲地将有樱桃的枝条拉近,将樱桃小心翼翼地摘下放在身前的口袋里。当外婆从椅子上下来后,却将樱桃全部给我。偶尔,她也会摘下一颗轻轻地放在嘴里,眯着眼一吮一吮的,似乎在细细品味……

⑧时光一去不复返。每当我想起童年,就想起那几林樱桃树,想起外婆……

1阅读第④自然段,那满天飞花乱坠的情景是怎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婆非常疼爱“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外婆对“我”的___________ ,以及“我”对外婆的___________之情。

1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似的。虫子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1】《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树绿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叫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蜻蜓飞来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式是“_____……_____……”,这体现出这些事物共同的特征是______并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A.明亮 B.种类多 C.散漫 D.无拘无束

【4】这一段描写的景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是( )

A.随意

B.自由

C.美丽

D.明亮

【5】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作者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自由快乐的

B.祖父不去管理自己的园子,任由里面的生物随便生长和活动

C.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园子里的生物上,表达了对祖父园子的喜爱和怀念

D.这段话用富有孩子气和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了出来

18、   课内阅读。

童年的发现(节选)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补充说明 B. 解释说明 C. 意思转折

2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3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轰出了教室。

B. 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C. 老师误解了的笑声,以为不怀好意。

4对于老师的表现,你怎么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实际,说说你对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必须要精读。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认真——___ 帮助——___

2精读的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精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缩句

1大象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

 

(2)在扎伊尔维龙加天然动物园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间的斑马。

 

 

21、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巨大的章鱼正用它那八条长长的腕死死地缠住克勒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的咳嗽可能和东南风好像真有联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这么美丽的草原,我们怎么能不向往?

改为陈述句:  

(2)工人们修铁路。

扩句:  

(3)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缩句:  

(4)《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5)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任选一题)

1.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天真烂漫的童真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的愉悦是一道风景,辛勤的身影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学的艰辛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陶醉,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请以“那是一道风景”为题写一篇习作。

2.漫画是画家从生活中取材,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讽刺、批评或者表扬某些人、某些事的图画。下面有一幅漫画:《时尚习惯》。请认真观察漫画的画面及文字,然后把漫画的意图以及你的想法写下来,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