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猴之所以能成为猴王,是因为他有着“与众不同”之处。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能说明他的与众不同?( )
A.出生于饱受日月精华的顽石
B.会说话,有自己的语言
C.敏捷勇敢,胆大无畏
D.愿意与大家有福同享
E.聪明坦率,有勇有谋
2、收复台湾的英雄是( )。
A. 戚继光 B. 邓世昌 C. 郑成功
3、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孔指以示儿曰。(示:给……看。)
B.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惠同“慧”,智慧。)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家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鸟类,如鸡、鸭、鹅等。)
D.父不在,乃呼儿出。(乃:就,于是)
4、查字典填空。
1.承认,音序(____),部首(____),共(____)画,选出正确的解释(____)①在下面接受,托着②担当,应允③顺从,迎合。
2.委托,音序(____),部首(____),共(____)画,选出正确的解释(____)①任,派,把事交给人办②抛弃,舍弃③曲折,弯转。
3.荣幸,音序(____),部首(____),共(____)画,选出正确的解释(____)①草木茂盛,引申为兴盛②受人敬重,与“辱”相对③草开花,亦泛指草木的花。
5、快乐玩玩:
花谜。(根据谜面猜花的名字)
(1)日暮方闻芝兰味。_____
(2)爆竹声中送旧岁。_____
(3)鱼美人。_____
(4)牛郎放牧。_____
(5)替父从军。_____。
6、猜字谜。
1.看着像牛却是马。______
2.一人一张口,下面长只手。______
3.草上飞。______
4.大官戴顶竹帽子。______
5.二人睁两眼。______
7、依依惜别情,尽在诗句中。(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2)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
(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
(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6)又送王孙去,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写词语。
1.写含有反义词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写 AABC 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写表示“笑”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节选)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呢?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呀!
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的确是异乎寻常的。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不管这块东方的土地上有多少种不同的语言,讲着多少互相听不懂的方言,但这汉字的魅力却成了交响乐的总指挥!
面对着科学的飞跃,中国的汉字以其瑰丽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在科学攀向高峰所出现的复杂思维状态中,古老的中国的汉字却焕发了青春,轻而易举地用原有的词汇构成了新的概念和术语。真的,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因为它拥有一个单字的海洋。在人们熟悉这种文字后,可寻求的新的组合和创造的天地是那样的宽广而简便。
啊!像徜徉在夏天夜晩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我真的是无限钟情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文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惜和喜爱。
【1】根据给出的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1)不同于平常。(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事情很容易做。(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是指___________。例如:我们现在使用的“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就是这种情况。
【3】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方面谈了汉字的特点。
【4】作者认为,汉字的前景是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我们的汉字还有哪些方面的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赛马是我们家乡古老的风俗,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每到这个时候,草原上就(展现、呈现、映现)出热闹、现腾的景象。上百名哈萨克小骑手,把自己膘肥体壮的好马打扮得英俊漂亮,马尾编成小辫,马身上还系上(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绸带,好像在鼓励马儿争气。发令枪一响,十几匹一字排开的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骑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长达一公里的跑道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气氛十分壮观。经过激烈的比赛,连续三次夺魁的骑手被选为冠军。人们簇拥着冠军,给他戴上大红花。这时,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中。
(1)联系下文理解“打扮”在文中的意思。
(2)把描写赛马的句子画出来。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选择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11、课内阅读。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结合语段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再回答问题。
商人 | 坐小艇 | _____ |
_____ | 高声谈笑 | |
孩子 | _____ | |
_____ | 做祷告 |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威尼斯人们的生活与小艇____________。
【2】边读语段边想象画面,再填空。
白天小艇出动了,人们各自忙碌着,城市就________起来了,这是对威尼斯的______(动 静)态描写;夜晚,小艇停靠在码头,威尼斯变得________了,展现了威尼斯的______(动 静)态美。
【3】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想象你一天生活的情景,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枯燥,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刻苦实践。”
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不管是报纸、杂志、小说,也不管是短篇、中篇、长篇,( )能找到的,(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果然提高了。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线划出具体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缺乏—(_________) 清晰—(_________)
【4】细读短文,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5】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和( ),其中( )必须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6】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 ”上。
13、课内阅读。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 )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 )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 )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用劲 B.死力 C.拼命
【2】大拇指和食指的工作分别有什么特点?
大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大拇指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最肯吃苦。
B.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比大拇指“机敏”。
C.食指的作用很大,常靠自己完成任务。
D.选文分别介绍了大拇指和食指的长处和短处。
14、课外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吟“明月几时有”; 吟“劝君更进一杯酒”; 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 )
(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B.清明时C.过年时
D.喜悦时E.慷慨时F.送别时
【3】不是汉字的特点是哪一项?( )。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4】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5】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梦圆飞天(节选)
①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例) 。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刻,载(zàì zǎi) 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 专家来了 手举花的少先队员来了 嘹(liào liáo)亮的 歌唱祖国 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毫) 。
②烈焰(生 升)腾,大漠震颤。宛(wǎn wán)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1】把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汉字画去。
【2】把第①自然段中所缺的标点符号补上。
【3】用“ ”画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句句子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所选的第①段话写的是 的场面;
第②段话写的是 的场面。
(2)从第①段话可以看出人们 的心情,
可以用 、 等成语来形容。
(3)读了第②段话,我们仿佛看到了 ,听到
了 ,更感受到了 。
16、阅读短文,完成作业。
别让人偷走你的梦
蒙迪·罗伯特上高中时,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梦想。罗伯特兴奋无比地将心中(躲藏 蕴藏)已久的梦想——拥有一个牧马场——详尽地写出来,足足占据了七张纸,配有一幅200英亩牧马场示意图,有马厩、跑道、种植园、房屋建筑和场内平面设计图。在昏黄的灯光下,罗伯特沉浸在英姿飒爽纵横驰骋于牧马场的梦境中。
可是,老师并不领他的情,在他的作业上批了个大大的“F”(差)字,这犹如一盆冷水从天而降。下课后,他满怀迷惑地找到老师,不解地问:“我为什么得‘差’?”
老师是个有一点儿绅士派头的、相貌冷峻的男子。他平静地看着这个几乎和他一般高的毛头小伙子,说:“我很欣赏你作文的那份苦劲。但是,对于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来说,这个理想太不现实,你出身于贫困家庭,要拥有一个牧场,需要很多钱买地买种畜和其他许多东西,你根本无法实现这些!”老师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如果你重做这份作业,确定一个现实些的目标,我可以考虑重新给你打分。这个分数对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并不是想为难你。”
这个分数,是罗伯特能否毕业的关键。回家后,他左思右想,不知如何是好,便问父亲怎么办。父亲说:“你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拿主意,这对你是一个重要的决定。”一个星期以后,罗伯特把这份作业原封不动地退回给老师,十分坚定地说:“您可以不改动这个‘差’字,我也不想改变我的梦想。”
18年后,罗伯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个200英亩的牧马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后来,那个老师知道后,不无歉意地说:“蒙迪,现在我意识到,当我是你的老师时,我是个专门偷梦的贼。那些年我可能偷走了许多孩子的梦,幸运的是,你是那样的矢志不移,那样的勇敢,从始而终都没有放弃你的梦。”
其实,每个人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许许多多瑰丽多彩的梦。它们极有可能是我们明天成功事业的雏形,但是由于立场的不坚定,生活的挫折,经济的拮据,往往容易因别人的“好言相劝”而(破碎 破灭)。
记住,别让人偷走你的梦。
【1】从括号里划去不合适的词语。
【2】从文中找到下列词的近义词。
坚持不懈——(_____________) 难为——(_______)
【3】题目中的“梦”其实是指_______(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回答)。文中蒙迪·罗伯特的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为什么给罗伯特作业批了个“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7】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囚 歌
为人进出的门___________着,
为狗爬出的洞___________着,
一个声音高(唱 叫)着:
——(走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在横线处填写合适的词语。
2.划去诗中括号内错误的字词。
3.写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反义词:( )——( )
近义词:( )——( )
4.联系上下文,“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狗爬出的洞”指的是___________。“(走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如何理解“永生”的?结合革命者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指尖上的父爱
①我的父亲生于20世纪30年代,他做过整整40年乡村小学老师。父亲不仅是老师,还是家里几亩地的主劳力,平日里起早带晚干农活,他的双手因此磨得十分粗糙。
②我刚学会走路时,常是被父亲的手指牵着的。父亲只伸出一根手指让我抓住。抓着那指头,我总是感到很安全。父亲对我从不娇纵,即使是下雨天,泥路很滑,父亲依然是一根手指让我抓着。倘若我抓不紧滑倒了,再从泥水里爬起来时,等着我的还是那根手指,绝不会多出一根来。那时候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的事,不能全指望别人。
③小学五年级时,我听了父亲一年的语文课。父亲讲的课虽说扎实细致,却并不很生动,这和父亲严肃的性格有关。听过父亲讲课的学生都知道,父亲有个标志性的姿势。“你们给我听清楚这一点!”每当讲到关键的地方,父亲总是将沾着白色粉笔灰的右手食
指高高举过头顶,于是全班几十双眼睛就聚焦在那指尖上,而父亲强调的知识点就铭刻在我们的脑海里。父亲教书认真,对我尤其严格,因为我从小特别马虎,做事粗枝大叶。父亲批改我的作文时,常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去面批,我作文里一个标点符号的不当他都不会放过,他的手指点到作文本上,戳到我脑门上,让我紧张得直冒汗。当时我庆幸地想,好在父亲只教我一年,现在,我也庆幸地想,好在父亲教了我一年。
④上了初中以后,我仿佛走出了父亲指尖的影响,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一段时间我完全忘记了父亲的手指,直到那年我到县城参加高考。骄阳似火,父亲送我到考点,我知道父亲会和其他上千名家长一道,在校门外的树荫下一直等到我们走出来。走进校门十几步远,我越来越紧张,蓦然回头,校门口人头攒动,却有一根手指高高伸出,那是父亲的招牌动作!我心里立刻就踏实了,转过头自信地向考场走去。
⑤考上大学离家的那一天,父亲给我买了一双新皮鞋,那是我的第一双皮鞋。父亲说我的脚码已经和他的一般大了,他试过那双鞋,很合适。新鞋有点紧,我穿的时候,父亲用那粗大的右手食指当鞋拔,可是费了好大劲也不行。我笑笑说:“您的手指头在里面,我的脚后跟就只能在外面了。”父亲抚了抚有点疼的手指,也乐了
⑥大学的第一个寒假结柬,那天清早,寒风凛冽,呵气成霜。父亲送我到火车站。我挤上火车在靠窗的一个座位坐下,离家远行,心里不免有些空落落的。忽听到车窗上“笃。密笃”的声音,原来是父亲在窗外,用指尖敲着窗子。然后,他凑上前重重地哈了一口气,窗玻璃上立即朦胧了一小片。我看不见父亲那写着沧桑的脸,却看见了一个字—“信”那是父亲用指尖在窗外反过来写的。我明白,父亲是要我多往家里写信。我重重地点点头,却不知道他有没有看清楚。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是怕我在千里之外心情落寞,有什么心事写信跟家里人说说会好些。
⑦那以后,在风雨人生中,每当感到孤独和迷惘,我总会想起父亲的手指,它曾经在泥泞的道路上牵引着我,曾经在浩瀚的学海里指点过我,曾经在大考前树立起我的信心曾经在旅途中敲响我的心窗
③后来我也做了父亲,当我的孩子开始抓住我的手指蹒跚学步时,我才体会到,我封给孩子的,绝不仅是一根手指的力量
【1】文章第③段作者两次写了自己“庆幸”,第一个“庆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庆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文章围绕“指尖上的父爱”回忆了五个生活场景:刚学会走路时,父亲用手指牵着“我”走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考时,父亲高高举起手指,让我”自信地走进考场;考上大学离家那一天,父亲帮“我”穿鞋,用手指当鞋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父亲给孩子的“绝不仅是一根手指的力量”,父亲给孩子的还有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今天在座的同学中,有教授、法官、军人、经济师,有本市颇有名气的大厨师、电脑公司的总经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您的谆谆教诲一直激励着我们。您可记得?有一次放学,您要求全班同学留下,说:“早上,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为了帮助邻居老人看病迟到了,我错怪了他,非常抱歉。希望这位同学能够原谅我。”您的坦诚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同学。过了许多日子,大家谈起这件事,心里仍是热乎乎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颇( ) 帮助( ) 教诲( ) 激励( )
【2】照样子写词语。
热乎乎:
谆谆教诲: 不舍、
【3】这段话主要写的是“我们”回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老师的话,大家的心里为什么“热乎乎”的?请在回答时用上“因为…… 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对人物的(__________)进行了描写,写出了老师(__________)的特点。
【6】文中有两句话直接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是哪两句?用“——”在文中画出其中一句来。
20、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的意志无比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6分)
(1)对少先队员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改为肯定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3)你和我去老师那儿。(改为祈使句)
22、句子乐园。
【1】李丽坚持练习书法。李丽能写一手好字。(用关联词语使两句合并为一句)
【2】“神舟”5号顺利升空了,全国人民无不欣喜万分。(改成反问句,句子意思不变。)
【3】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改成“把”字句)
【4】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改成“被”字句)
【5】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6】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修改病句)
23、习作。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写一件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特别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