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诗句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bō bāo

夺( )   皮( )

削( )   落( )

yuè

观( )   ( )

章( )   趣(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污(diàn)            (jué)       (tiǎn)        (zhǐ)

B.断(jiǎo)             胎(pī)       恋(juàn)        (fù)

C.成(zhù)             脚(diǎn)     想(jiǎ)          (hè)

D.壳(bàng)            (nǔ)       秘(guǐ)          油(kāi)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动词。(不要重复)

______算盘   (______胭脂   (______枪机   (______鼻涕

______算盘   (______胭脂   (______枪机   (______鼻涕

5、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1. 画线词语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表示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只有经过人生路上的_____________ ,我们才能变得更加成熟和勇敢。

6、填空。

古代年龄称谓中,豆蔻年华是指__________;及笄是指________;弱冠是指___________。指人三十岁我们可以用_________;指人四十岁可以用________;指人六十岁用_______;指人七十岁用_______;指人一百岁时用__________

7、链接荷兰,根据你了解到的知识填空。

在荷兰,不仅有丝绒般的牧场,还有能为人们带来电的________,更有满地盛开的五颜六色的__________。这些事物使荷兰更具特色,更有魅力。

8、填一填。

1)举头望明月,_____

2)桃花潭水_____,不及汪伦_____

3)夜来_____,花落_____

4_____此山中,云深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文段一:“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文段二:范进中举(节选)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文段一中画“﹏﹏”句子具体而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____,极力描写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装扮,可以体会到王熙凤是一个____的人。

【2】文段一中画“____”句子是王熙凤的____描写,从“丹凤眼”“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可以看出王熙凤外表____;从“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可以看出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________

【3】文段二是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刻画了范进中举发疯的丑态。请选出关键的词句填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1)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

(2)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二描写范进发疯的过程,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人物性格特征各不相同:老太太是_____;胡氏是______;众邻居是_____

A.不知所措    B.劝说帮助 C.悲叹命苦、担忧

【5】文段一主要采用____的方法,刻画出一个雍容华贵的少妇形象;文段二采用____的表现手法,对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的丑态进行辛辣的讽刺。

A.比喻 B.反复 C.夸张 D.拟人

10、课内阅读。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查字典。

(1)“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_画,组词________、________。

(2)“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__。

2  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   cáng)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  zhuàn)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 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扳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乞求 请求)饶命。但是,打猎的生活早已使他的心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 

后来,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______”上。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

3形容心神不定可用文中 __________    一词来概括。

4请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颤抖(    )懊悔(           反义词:清晰(      )消失(      

5你认为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想一想当时:老猎人当时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藏羚羊为什么向老人下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和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轮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1】用“ ”画出片段中的比喻句。

【2】片段中的破折号表示(       

A.解释说明

B.语意转折

C.声音延长

【3】第一自然段中对船长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船长(       

A.脾气非常暴躁,言语粗暴。

B.关心爱护孩子,说话很有感情。

C.语气坚定,遇事沉着冷静。

【4】船长在千钧一发之际,立刻让孩子跳进海里。下面(     )不是船长考虑到的。

A.孩子跳海有可能生还,不然掉到甲板上必死无疑。

B.要是孩子能够转身回来就不开枪。

C.海面风平浪静,孩子跳进海里后的危险降低了很多。

D.水手们的水性很好,救起孩子的可能性很大。

【5】“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明明很短,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片段讲述了在危急关头父亲救下儿子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观在已经四十多 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 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 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 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风光旖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巍峨雄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妙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这句话中“只”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在文中画出“我”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月亮,并说明“我”为什么要写这些地方的月亮。

【4】在古诗中“月”往往寄托诗人的情怀,请你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美文,完成练习。

泥人张(节选)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也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这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1读一读,体会下面动词的妙处。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也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下一块泥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人张在什么情况下捏海张五的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泥人张捏得逼真的句子。

4泥人张捏的样儿很逼真,你会想到哪些成语呢?请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海张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人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雨娃娃

在这奇妙的大自然中,有温顺的风婆婆,有可爱的雨娃娃,还有那让人(    )的闪电!哎!还是那可爱的雨娃娃最让我舒心。

沙啦啦,沙啦啦——你瞧!是谁在唱歌?是风?是雷电?不,是伟大的歌唱家——可爱的雨娃娃!他们只有一种声音吗?不,你瞧!(     )的雨丝散落在地上:嗒嗒!嗒嗒!是哪位伟大的歌唱家谱成的音符吗?啊!他们又变声了——哗哗!哗哗!是哪位伟大的歌唱家写出的抒情散文吗?哎!还不都是那些调皮可爱的雨娃娃啊!

你瞧!他们又来了!雨丝在欢快地跳着舞呢!②他们一会儿斜着跳,一会儿横着跳,一会儿又竖着跳,(__________)的舞姿伴随着他们度过美丽的时光!③在这无比美妙的雨声中,我也参加了雨珠们举办的音乐会,让我大饱耳福,雨珠们是那么用情地在歌唱,那么用心地在演奏!听了就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太神圣了!

【1】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内。(填序号)

A.多姿多彩 B.惊心动魄 C.飘飘洒洒

【2】用“  ”画出最能表达作者对雨娃娃的喜爱的句子。

【3】理解句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句①主要运用了比喻和设问两种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B.句②运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雨的声音。

C.句③是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4】读本文,写出与课文的异同。

(1)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请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题目。

2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3给文中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与第一自然段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____”在文中画出。

5“我”为什么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外类文阅读。

读懂德国人

曾经看到一则报道:一群大学生在德国街头做了个试验把“男”“女”两字分别贴在并列的电话亭上过了一会他们看到“男人电话亭”外站着一排等候打电话的男人而“女人电话亭”却空着

迈克是我的德国同学一次聚会上我随口对他说:“你们德国的啤酒很有名哪天请我们尝尝怎么样?”第二个周末他真的驾车越过德法边境行驶了几百公里把一大箱啤酒挨门挨户送给同楼每一个人

一次我请史蒂凡晚饭后来我宿舍喝咖啡。他要我告诉他一个精确时间因为“晚饭后”太模糊了我说:“那就六点半吧六点半左右我打开房门看见他像卫兵一样在我门前站着我问他为什么不敲门他说还差两分钟喝咖啡时他说起他的祖父“二战”时当过纳粹士兵并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出于对“二战”的兴趣我提出以后去德国见见他祖父他答应了几天后我已忘了这事他却郑重其事地跑来向我提出一个请求:见面后不要谴责他的祖父他说为了提这个请求他已思考了好几天我说:你完全可以不让我去见你的祖父。他说:“那怎么行?信守诺言是一个德国男人至高无上的原则

在德国所到之处我从未看到一辆闯红灯的汽车;( )在深更半夜空寂无人的街头德国人( )依旧沿着横道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人从一年的工作到今天晚上吃什么( )按预先计划去做德国孩子( )总是把自己的书包和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 )让这个习惯陪伴他一生;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几十年的驾车史中违章记录栏内( )是一片空白

生性懒散的我向来认为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是一种最轻松的活法德国朋友却认为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是一种最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会让人疲惫不堪与德国人交往多了便可透过他们刻板固执的外表读出那份认真踏实和可靠来

(1)在短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连线搭配

信守   秘密  |  精彩的   安排

坚守   规定  |  精心的   仪器

保守   诺言  |  精密的   时间

遵守   岗位  |  精确的   表演

(3)本文结构上属于(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__画出说明作者读懂德国人的句子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顾茅庐

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一天,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我家先生行踪不定,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回到驻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岗,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快快而回。

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长时间不见动静,便走进门来。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

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1】读句子,猜测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岗,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怏怏而回: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谒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节选内容,写出关羽、张飞跟随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心情。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文章最明显的表达特色是什么(______

A.心理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神态描写

②刘备前两次都没能见到诸葛亮,第三次在长时间等待诸葛亮午觉睡醒后才见到。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______

A.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            B.曲折的情节耐人寻味。

C.突出诸葛亮爱摆架子。            D.表现刘备害怕诸葛亮。

【4】读张飞说的话体会其表达效果。然后选择一句,把体会到的感受写下来。

①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

②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_______________

【5】列举刘备诚意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的行为,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

【6】同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司马懿这样评价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那么,你认为诸葛亮故意两次不见刘备的做法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9、《耐磨的人生》(18分)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shùn  sùn)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sànɡ  shànɡ)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2分)

(2)联系文章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笨拙(     不幸( 平静(

(3)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看到这篇短文的题目的时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你读完文章后自己回答。(4)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人生的坎坷,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前后变化很大。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用﹋﹋画出有关句子。(3分)

(6)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吧,请用几句话把你的感悟写下来,你一定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1)小敏做好了今天的家庭作业。

_____________

(2)乌云遮住了太阳。

_____________

(3)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望了我一眼。老师皱皱眉头。老师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把三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改为直接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百花园

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能让我们有所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请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它们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写一写。

漫画一: 漫画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