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出下列各题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
A.供耕织(gòng)
B.泊船(pō)
C.蚌壳(bàng)
D.咆哮(xiào)
2、关于破折号的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解释说明)
B.“今天好热!——你什么时候去上海?”(意思的转换)
C.我们——是——中国人。(声音的延长)
D.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意思的递进)
3、三国时,诸葛亮没有屈事于强者曹操、孙权,而是辅助力量最弱的刘备,协助他夺荆襄(xiāng),得东西两川,开创了基业。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备三顾草庐,不辞劳苦,诚意请诸葛亮出山。如果用一句名言来说明人们熟知的“刘玄德三顾草庐”故事的启示,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B.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C.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读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 chān fú | jǔ jué | qiú fàn | xuàn rǎn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5、看拼音,写汉字。
kè bò | xìng zhì bò bò | yǎ zhì | ròng yán | jiǒng pó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6、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冬天来了,北风fēng kuáng(_____)地páo xiào(_____)着,好像让世界的万物chén fú(_____)于它的威力之下。可是,piān piān(_____)有几枝梅花正傲然zhàn fàng(_____),那wǔ mèi(_____)的花瓣让人感到了生命的活力,它好像在耻笑北风,你能让人们穿上厚厚的mián ǎo(_____),在墙角duò(_____)着脚取暖,你能让杨树、gān jú(_____)树掉下叶子,你能fáng(_____)碍我吗?
7、积累运用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_________,树头新绿______”,是幽静的暮春画面;“寒雨连江夜入吴,__________”,是伤感的离别场景;“月明的园中,______的叶下,______的膝上”,又是多么甜美温馨的画面。诗和音乐一样,___________。
2.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______的琥珀,认识了_______的哈尔威船长,读了《巨人的花园》,我明白____________,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一日读书一日功,____________。”
8、联系前两篇短文分析方法填空。
读了上面两篇读后感,他们都首先简单介绍了______________,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写出______,略写了_______,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秦兵马俑(节选)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良 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神 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1】用“——”画出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这段话主要突出了兵马俑的_______。(选用片段中的一个词)
【3】这段话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选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请仿照片段的表达方式,试在“……”处补写一句______________。
【4】“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汉字之忧)
《汉字听写大会》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
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狼牙山的壮士们壮烈牺牲,也会被他们恶搞为“挂了”;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错别字层出不穷的现象。
如下面的图片: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一些商家,为了引人注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
药品广告,例:咳不容缓,例:刻不容缓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 )
补品广告,鳖来无恙( )
【1】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 )。
A.汉字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让人忧虑
B.汉字书写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C.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
【2】细读(现实之痛),用简要的话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文中例子,将(现实之痛)中的错别字改正过来,填写在相应的括号或表格中。
【4】保护汉字,迫在眉睫。作为小学生,你可以为捍卫汉字做哪些努力?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作为一代理学宗师的代表人物,朱熹在闽北“琴书五十多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可谓“县县有朱子,处处有遗存”。目前,南平市共有朱子文化遗存140处和一条古街(五夫里街),馆藏可移动朱子文化遗存23件,非物质文化遗产73项。
(材料二)
“大话熹游”是由福建省南平市三位青年主创策划,通过以宋代理学家朱熹为原型的“卡通朱子”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创作的一系列图片、动画短片等互联网新媒体宣传作品。自2016年团队成立之日起,先后推出了《大话熹游》系列动画短片、《大话熹游——二十四节气》系列宣传图片等。截至目前,新浪微博话题“大话熹游”曝光量超过1亿次,《大话熹游》动画短片的网络总播放量超过6000万次。
(材料三)
南平市相关部门特邀南平新媒体青年设计了“卡通朱子”形象,如右图。
(材料四)
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7年7月21日表决通过了《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的决定,于2017年9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从法制上解决了朱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福建省各地纷纷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朱子文化;福建省通过新媒体推送等方式广泛宣传推介朱子文化。如,福建省在央视打出的“清新福建”旅游推介广告,在“清新福建”之后加上“理学圣域”的字眼,不仅把福建文化特质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也为朱子文化在更大范围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南平也着力打造朱子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如朱子文化寻根之旅、朱子书院之旅、万亩荷塘看活水、读经品禅茶、重踏朱子八闽足迹等,凸显朱子文化旅游的特质和品牌地位。此外,恢复举办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使之成为海内外朱子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知名品牌,是南平市政府近年来努力推广的一项活动。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朱熹在闽北一带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B.2017年9月1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
C.“大话熹游”是利用互联网新媒体通过“卡通朱子”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系列作品。
D.《大话熹游》系列动画短片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与喜爱。
【2】“大话熹游”是由福建省( )三位青年主创策划。
A.南平市 B.福州市 C.泉州市 D.厦门市
【3】请观察材料三中的“卡通朱子”形象,对“卡通朱子”形象的构图要素及意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武夷山标志性景点为图片背景,旨在宣传闽北的旅游文化。
B.选取代表朱熹思想内涵的《朱子家训》,旨在宣传朱子文化(传统文化)。
C.选取具有闽南特色的武夷山大红袍,旨在宣传、推动闽南的经济发展。
D.宣传标语“绿色发展南平市,乘风再来武夷山”,旨在突出“卡通朱子”形象的主题。
【4】阅读材料四,说说福建省各地为保护和传承朱子文化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饿了,也得(dé děi)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看(kān kàn)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zào zhào)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像正在呻唤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1】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面画“——”。
【2】“不可靠”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奇怪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用“ ”画出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其中第2句中把小艇比作 和 。
【2】“行船的速度极快”中“极”字的正确解释是( )
A.顶点,尽头 B.副词,非常,达到最大限度
C.竭尽 D.地球的南北两端
【3】用一个四字词语替换文中加点的部分是_______ 。
【4】用“﹏﹏﹏”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5】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体现在那些地方,在括号里打“√”。
(1)我们坐着小艇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 )
(2)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
(3)小艇行船速度快,还能急转弯,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 )
(4)簇拥在一起的小艇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美妙的声音。( )
14、课内阅读我最棒。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 ,又想坐下 一首奇丽的小诗。③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息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④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 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⑤这次,我看到了草原。⑥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 着草原的无限乐趣。⑦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请调整上面一段话的句序: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______ 。
【4】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 。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主要通过描写 ___________,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以及民族团结的精神美。
15、阅读短文,思考作答。
亲情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冷了再说。”老王还在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搁下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拔 拨)过去,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趁 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tì)。
老母亲急了 已经感冒了不是 怎么这么不听话 从小就不爱加衣服 絮絮叨叨的,从他七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 停下):“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母亲回答道:“雪还在下呢!”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担心 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北风四起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十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有点发懵(měnɡ)。
【1】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用“√”表示出来。
【2】给文中第四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选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 。
(2)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 。
(3)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 。
【4】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故事,回答问题。
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席间,他对一位贵妇人说:“夫人,您太美丽了!”不料那位贵妇人却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头脑灵活、言语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没关系,您可以像我一样说谎。”
【1】贵妇人的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克·吐温的回答又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马克·吐温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他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火车六年不到站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后来我才知道,弟弟是六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醒来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我说:“去。”
他说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我们乘船过去,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4时了,弟弟一定醒了。”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没有看到开船人。我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你干吗?”“我游过去。”“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江里。那可是冬天啊!
我看着江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怎么会呢?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的。”
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他肯定地说:“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六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
【1】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惊呼→_____→_______→跳进江里→_______,这些词语体现了_______。
【2】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两次对话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六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心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
18、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却—____ 商议—____
【2】听到诸葛亮要立下军令状后,周瑜很高兴的原因是( )
A.因为箭有了着落,打败曹操指日可待。
B.诸葛亮的回答,正合周瑜之意,他以为诸葛亮中了他的圈套。
C.周瑜看到了孙刘联盟中刘备一方的诚意。
【3】读画“ ”的句子,回答问题。
(1)周瑜为什么强调说这是“公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读出这句话的潜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通过对话描写,分别刻画了周瑜和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
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________ 黑暗—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炫耀________ 贡献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描写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蜡烛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找出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题文)居里夫人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改写句子)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
1.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无一不是彩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不得不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媒体电脑,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都感到自豪。(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事迹表明,人不是不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一个令我 的人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感动、难忘……)
2.通过一两件事来反映人物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