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半明半昧”中的“昧”意思是(   

A.昏暗

B.糊涂,不明白

C.隐藏

D.冒犯,冒昧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1)静静的字写得很规矩。(2)我们应该按规矩办事,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B.(1)他有时不免孩子气,有点儿任性。(2)他太任性胡闹了,把邻居家窗户的玻璃都打碎了。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于(chán) 山(mò)

B.包(yùn) 次(lǔ)

C.倒(yūn) 悲(qī)

D.惠(xián) 冰(páo)

4、“或浓或淡”中的“或”的意思是(     

A.或者

B.有的

C.有的人

D.有时

5、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新(zhǎn   症(ái

B.客(bīn   若(wǎn   乓(pīng

C.dùn   zhá   里程bēi

D.zhào   jūn   bài

6、“月夜,站在家乡的小溪旁,看着那清清的溪水映着___的夜空,令人心旷神怡。”句中应填的词语为(   

A.清纯

B.清澈

C.清廉

D.清朗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恭勤不倦。(肃敬勤勉) B.溪。(这)

C.夏月则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练习) D.作针。(想要)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把下列句中加点部分换一个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

(1)我的节奏掌握得正好,一点儿不耽误,父亲很高兴。____

(2)因为清代父亲受过宫廷里做糖货的师傅传授,一直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______

(3)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以下几首小诗都选自诗集《繁星》《春水》,读一读,完成练习。

(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二)

母亲啊!

我的头发,

披在你的膝上,

这就是你赋予我的万缕柔丝。

(三)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么?

1关注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诗集《繁星》《春水》的作者是我国女诗人冰心。_____

(2)这三首诗表达的都是诗人对母亲的爱与思念。_____

(3)读第三首小诗,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_____

2情感表达: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选一选。

(1)“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句诗让我们想象到_____

①儿时那令人怀念的景物,那些天真浪漫的快乐时光。

②儿时与母亲的美好回忆,表达出诗人此时此刻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和儿时的快乐的情感。

(2)“母亲啊!你是那春光么?”这句诗_____

①把母亲比作春光,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②把春光比作母亲,体现了春光的温柔。

(3)“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赋予我的万缕柔丝。”这句诗_____

①用万缕柔丝(头发)作比喻,表现出诗人的母亲那数不尽的温柔如丝的母爱。

②母亲的头发披在女儿的膝上,表现出母亲的温柔。

3一展身手:诵读这些诗歌时,眼前就会浮现出母亲的样子,请你试着用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吧!(可仿写,也可自由写)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快乐阅读。

恒星

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蜂拥   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大   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也会(溶解   熔解),甚至化为气体。

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样的小星星上去,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这样的小星星发出强烈的白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

恒星有各色各样的,但是全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词语。

2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去掉“至少”一词意思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人到了一些小恒星上去,休想站得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恒星有各色各样的,但是都有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给本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B.天空为何呈现蓝色

C.太阳光的奥秘

D.大自然

【2】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

【3】第2段画“ ”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

【4】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张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搂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用 “﹏﹏﹏”画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最后一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用“﹏﹏﹏”画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

(   ) (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括号里。

________ 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高亢——_______ 豪华——_______

分散——_______ 镇静——_______

5这篇文章是按 __________顺序写的。

6这篇短文赞扬了( )

A.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

B.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

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7这位旅客为什么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旅客提出的“怎么往地上倒水?”,地板上有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玫瑰树根

①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②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③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晩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④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⑤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要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的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⑥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做声,思忖道:等着瞧吧。

⑦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延仲部分。

⑧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⑨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⑩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技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②自然段有两个比喻句,它们的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

①本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细流遇到玫瑰树根,他的态度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后文回答:第⑦自然段“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是怎么回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给本文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5填入第⑩自然段横线上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呀!这怎么可能呢?……”

B.“天呀!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C.“天呀!难道是我错了?……”

D.“看来,树根是个诚实的人呀!……”

6补上的最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语段阅读。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1.近义词找朋友。

责备——(     违背——(     )

2.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________(A.选择 B.假设)关系的句子,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3.选文中__________一词写出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崇拜程度。

4.伽利略善于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更表现出了他对真理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态度。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难道我们不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舟曲的孩子们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这里景色真美!泉水清如明镜,山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想一副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17、修改病句。

(1)我认真完成了语文作业和各科作业。

___________

(2)大家一起欢度美好的佳节。

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树立了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作文(30分)

  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度过了许许多多欢快的日子。让我们到校园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写发生在校园里的难忘的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