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网络上的信息有真有假,我们要学会____,理性对待。

A.分辨

B.分辩

C.争辩

D.辩证

2、《芦花鞋》选自曹文轩的作品( )

A.《青铜葵花》

B.《草房子》

C.《蜻蜓眼》

3、下列有关名著解读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是关云长。

B. 《上下五千年》中记载了班固投笔从戎的故事。

C. 《柳林风声》中,癞蛤蟆因为偷汽车而入狱。

D. 《柳林风声》中,癞蛤蟆的家园被老獾抢走了。

4、下面动物中,不是反刍动物的是(  )

A.牛

B.狗

C.骆驼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无论……都……

虽然……但是……   只要……就……

(1)( )事很小,( )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

(2)( )清代父亲受过宫廷里做糖货的师傅传授,一直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 )人称“小辫儿糖四”。

(3)( )做什么事( )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4)一个人( )活得诚实,有信用,( )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6、海象的长牙有什么作用?(   )

A.方便嚼硬的食物。

B.觅食时清除地面杂物。

C.既是抵抗敌害的武器,又可作为挖掘海底食物、凿开冰块的工具。

7、下面故事中( )的作者是安徒生。

A.《宝葫芦的秘密》 B.《巨人的花园》

C.《海的女儿》 D.《龟兔赛跑》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越是减产  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  越多垦荒  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  越穷越垦  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   因而黄河决口  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挑战课外阅读。

地球的呻吟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

他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

总是倾其所有。

可是人类,

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

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

用刀枪去撕裂土地,

让马蹄去践踏丰收,

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

鲜血染红清激的河流……

1给下列加点的字写上正确的音节。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其所有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自私——_______ 吝啬——_______  

惭愧——_______ 清澈——_______

3“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指(   )

A.硝烟太浓太呛,儿童的歌声唱不出来。

B.战争夺去了儿童的欢乐。

4文中“惭愧的事情”具体指什么?用“ ”画出有关的语句。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是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根据词义,在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   )里。

1)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__________________

2)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填空。

1)从题目看,这篇短文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第二自然段写的庐山云雾的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

3)庐山云雾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理解

生命   生命

有一年夏天的下午,我一连在山上割了几小时柴草,最后决定坐下来弄点吃的。我坐在一根圆木上,拿出一块三明治,眺望那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直转的蜜蜂,我的闲暇心情不会被打扰的。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但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将它赶走了。

蜜蜂一点儿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哟,这下我可失去了耐心。我一下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入沙土里。

没过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来。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受到我报复的小东西顽强地抖着翅膀出现了。我毫不犹豫地站立起来,又一次把它踩入沙土里。

我再一次坐下来吃晚餐。几分钟以后,我发现脚边的那堆沙土又动了起来。一只受了伤,但还没有死去的蜜蜂虚弱地从沙土里钻了出来。

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我的内疚和关注,我弯下身子去察看它的伤势。它右翅还比较完整,但左翅却褶皱得像一团纸。然而,它仍然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动着翅膀,仿佛在估测自己的伤势。它又开始梳理那沾满沙的胸部和腹部。

这蜜蜂很快就把目标集中在褶皱的左翅上。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几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飞翔能力。哦,这可怜的瘸手瘸脚的小东西以为自己还能飞起来!

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能更清晰地观察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到,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作为一个飞行员,我对翅膀太了解了。

然而,蜜蜂毫不理会我对它小生命作出的自以为是超级智慧的判断。它继续整理着翅膀,并似乎慢慢恢复了力量。它振翅的速度加快了,那薄纱似的,因褶皱而不灵活的翅膀现在几乎已被抚平。

蜜蜂终于感到自己已恢复了力量,可以试着飞一飞了。随着一声嗡嗡的声响,它离开了困住它的地面,从沙地上飞了起来,但还没能飞三英寸远。这个生灵 A 得那么可怜,它在地上挣扎着。然而,接下来的是更有力地捋翅和扑翅。

蜜蜂再一次飞起来,这一次飞出了六英寸远,最后 B 在一个土堆上,很显然,这蜜蜂已经能够起飞,但还没能恢复控制方向的能力,正如一个飞行员在摸索一架陌生飞机的特征;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一次坠落后,它都努力去纠正那新发现的失误。

蜜蜂又飞起来了。这一次它飞过了几个沙堆,笔直地向一棵树飞去。它仔细地避开树身,控制着飞行,然后慢慢飞向那明镜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赏自己的英姿。当这蜜蜂消失后,我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已跪了好久好久。

【1】“毫不犹豫”的读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碰、撞、栽、摔”中选出适当的词填在A、B两处,A处应为 __________, B处应为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内疚:____________

徒劳: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个称呼小蜜蜂的词语,表现出作者对小蜜蜂态度的变化,这两个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前后作者对小蜜蜂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欣赏这只蜜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题目“生命   生命 ”改为“生命 ”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_____”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作者在这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

【3】这段话中将鹅的步态与____对比,突出了鹅的____

【4】作者还用____来比喻鹅的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鹅____,更显示出鹅的步伐中的傲慢。

【5】你喜欢这只鹅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者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的叫唤,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得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她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1用“   ”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2“……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小梅花”是指________。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屏息凝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突出了猫的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

(1)既老实又__________。(2)既贪玩又__________

(3)高兴时__________。  (4)不高兴时__________

5把下面的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炊烟

早晨,公鸡们早早地就穿上裤子,扑腾着翅膀,迎接太阳的到来了。喔喔的叫声,铜锣般在乡村滚动,其实最先迎接的并不是太阳的光芒,而是飘飞在乡村上空的炊烟。乡村里,起得最早的,还是那些勤劳、朴素的村民。他们的手( )着生活的丝线,( )着亲情的双手,( )着好客的胳膊,( )着幸福的衣袖,( )出的才是最壮观、最复杂,又最温馨的风景。而那炊烟,则是他们放出的生活信号。

炊烟是一群无骨的动物,善于表达幸福、温馨、热情、喜悦等等情感。它们如同沁水一般,从瓦缝里、门缝里、窗户缝里、烟囱里,汩汩冒出来,无可阻挡,激情四射。一进入天空,就如同牛羊进入开阔的草原,任意驰骋。也仿佛流水奔入宽阔的海洋,随意奔涌。在天空中张扬着,奔跑着,舞蹈着。把幸福扯成一片片的旗帜,把温馨拧成一股股绳索,把热情放飞成一只只风筝,把喜悦扭成一支支舞蹈,生动、优美、豪放。我的老家鄂西子娘园,曾经经历过最为严酷的饥荒。那饥荒就是一把无情的剑,斩断过乡村的炊烟。没有炊烟的乡村,死寂成一片沉默的山岩,荒凉堆满整个山谷,箫条一片。而只有炊烟活着,乡村才是生动的图画。

炊烟也是一群娃子。最初他们养在各家各户中。但一到半空,它们就纠缠到一起,分不清哪是你家的,哪是我家的。然后,它们就如同鄂西山里,被苞谷、洋芋、红苕养大的山里娃,有着羊羔般的热情和牛犊般的野性,玩着捉迷藏、过家家的游戏,追逐着,叫喊着,嬉闹着。鞋儿跑掉了,辫褡子跑散了,扣子扯脱了,但他们依旧笑着,喊着,追着,闹着,把乡村的未来,涂成蔚蓝的天空。

【1】短文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挽 拉 拽 牵 画

B.拽 牵 挽 拉 画

C.牵 挽 拽 拉 画

D.拽 拉 挽 牵 画

【2】第二自然段把炊烟比作无骨的动物,还把它比作了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为了表达炊烟中包含______等情感。

【3】作者第三自然段把炊烟比作娃子,是因为山里娃有着羊羔般的______,写他们追逐着,______,嬉闹着,这主要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口语交际。

老师告诉我们:“本周五下午4:30学校召开家长会,地点在本班教室,父母其中一人参加,需要提前十分钟到会。”

回到家后,我会这样对爸爸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我会修改病句。

(1)爷爷家的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南瓜、丝瓜、茄子、扁豆、水蜜桃、西红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所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他直说简慢抱歉的话,我看得出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段话中有六处错误,请修改。

周六下午,华华和星星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演员们精致的表演,使他们不禁忍不住笑起来。他俩边看边谈。他对他说:“不讲诚信的人,是种极坏的作风。”华华听了,不住得点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舞台,在“六一”儿童节举行文艺会演。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节目五彩缤纷:唱歌、舞蹈、大合唱、童话剧、诗朗诵、器乐演奏、武术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强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展厅。

写人物要借助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言”和“行”等进行描写,表现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来。请拿起笔来,选择一位身边的人,按以上提示为他或她“画张像”吧!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