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些事——永不漫灭(永远不会磨灭忘记)的回忆。

B.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各种绿互相穿过)在一起。

C.炫耀(夸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D.试过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小白菊尽情绽放的美)。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深(直径)

B.媪(老翁)

C.未成(树荫)

D.狂(叫)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B.“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C.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D.你们也许要问:“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4、(易错音)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舌音:嘴  新  主  预

B.平舌音:复  朴 

C.前鼻音:走  头  坤 台

D.后鼻音:胀  调  湃  铺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呼唤        呼吁

1.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      )什么。

2.我向整个国际社会(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盼望 祈盼

3.我日夜( )的六一儿童节来到了。

4.我们希望,我们( )——让战火中的孩子都能上学。

沉寂   寂静

5.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 )。

6.清晨,森林里十分( )。

维护      爱护      保护

7.爸爸倒在了(    )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8.我们要学会关心父母,(      )家人。

9.全世界人民要携起手来,(    )我们的地球

 

6、关于本单元所学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中把古生物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

B.《琥珀》的作者徐星通过合理的想象,具体描写了一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C.从《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中可以知道,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

D.《千年梦圆在今朝》中,“嫦娥一号”着陆器与它的月球车“玉兔二号”顺利进行了互相拍摄。

7、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你欠别人的钱,这个帐是不掉的。 赖:抵赖

B.取金之时,不见人,见金。 徒:只

C.太白感其意,还业。 卒:回去

D.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去。 弃:离开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按注音写词语。

_______和园 xiá_______ chǎng_______

lán_______ chàng_______   西一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本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我还知道“渔歌子”“________”“________”等也是词牌名。(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曲调。)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相媚好”写出了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B.“最喜”一词体现出了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C.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乡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生活的喜爱之情

3词的上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词的下阕描写了三个儿子的特点,其中大儿的特点是________,中儿的特点是________。小儿最有特点,一个“卧”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儿__________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判断下图的人物是________

4作者经历连年战乱,当看到词中描写的乡村生活场景时,他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内阅读。

①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②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____________;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___________;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______________,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1】把文中的划线处补充完整。

【2】第一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突出了三月的桃花水___________

【3】为了突出三月的桃花水的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这句话的?想象一下,水里还会呈现哪些景物的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到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痛不欲生。为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师学医。

华佗拜见师傅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研究用药的情况。因此,他在 3 年时间里就了解了不少病源、病理和用药的方法。

一天,师傅说:“你已磨炼了 3 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来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便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 3 年。一天,华佗正在读医书,忽然有个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去看看吧!”

华佗连忙跑过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没有大病,自己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德。就在这时候,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1】在文前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题目。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悲痛欲绝—(_______________) 餐风饮露—(_______________)

【3】华佗为什么要立志学医?请用“__________”画出短文中的有关句子。

【4】最能体现华佗刻苦研习医书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天地。

种植春天

这是一则日本的童话。

从前,有一位国王,性情冷酷。他的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盼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从来都不肯光临。

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皇宫的门前。她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太饿太累了。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

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成了面包和热汤。当他把面包和汤端到少士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

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和汤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尽管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坟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

原来,这个女孩便是春天。农夫接纳了她,诚待了她,滋润了她,安息了她。于是也便享受了她。原来,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是多么晚。原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死去,除了一颗冷酷的心。原来,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捱在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静静地等待我们去把它种植、诞生和创造出来,等待我们用爱作中介,把冰凌百丈变为繁花万朵。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

1对待流浪的少女,国王的态度是__________;农夫的态度则是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农夫待人________,更加烘托出了国王的性情________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你觉得除了春天,还会有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  密)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棵  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既  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晩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

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

不是吗?教育送给别人的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视而不见,结果白白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还有个故事更意味深(常  长),是歌德在他的叙事歌谣里讲的。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用这钱买了十八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 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画“√”。

2与文中画线句子意思一样的句子是(  )

A.昨晩我没有多捡些石子。

B.昨晚我应该多捡些石子。

C.昨晚我为什么没多捡些石子呢?

3文章中提到的“弯腰”指的是(  )

A.做一些小事情 B.谦虚 C.付出劳动

4读文章填空。

(1)第一个故事是____讲的,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个故事是____讲的,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

6“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

14、苹果里的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qiēqiè)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xiān xiǎn)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这鲜为人知的图案是指_____

3用横线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所说的图案具有那么大的魅力的原因。

5创造力从小处说是_____,从大处说是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走近恐龙大家族。

1连一连。

三角龙 伶盗龙   霸王龙 始祖鸟

2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很多种假设,请查资料了解相关知识,自己提出一种假设,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鸟类虽然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中生代时期,鸟儿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恐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听到这个消息,我大声地议论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生活中,你一定得到过别人的关爱,也一定关爱过别人。请选择其中的一件事,关爱为题,写一篇习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