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B.胤恭勤不倦。(恭:肃敬 倦:疲倦)
C.博学多通(通:通晓,明白)
D.太白感其意。(感:感觉)
2、对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中“炫耀”是贬义词,写小草爱卖弄
B.“一定是凉爽又温柔”中“温柔”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后小路的特点。
C.“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连用几个动词,形象生动。
D.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装饰(shì) 倘若(táng) B.觅食(mí) 绘成(huì)
C.和谐(xié) 闪烁(shuò) D.奢侈(chī) 敏捷(mǐn)
4、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 坚硬 留连 鼓动 多资多彩
B. 引异 飞翔 缤纷 磕磕绊绊
C. 捐赠 孤线 震动 怦然心动
D. 泛滥 经历 扑闪 傲然挺立
5、下面诗题、作者、表达的精神品格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冰清玉洁,坚持操守
B.《塞下曲》——唐代卢纶——憧憬塞外风光
C.《墨梅》——元代王冕——淡泊名利
6、“山上的映山红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加点词意思是( )
A.表现出来的活力。 B.活跃;有生气。 C.英俊;相貌、身材好。
7、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努力往上升。
C.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
D.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8、看拼音写汉字。
cán kuì(________) chénɡ fá(________)wēi é(________) ɡāo bǐnɡ(________)
9、古诗大厅。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清平乐”中“乐”的读音是( ),“亡赖”的“亡”读音是( )。
【2】这首词描绘了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让我们感受到村庄的清新优美。
【3】这家的三个小孩分别在做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最喜小儿亡赖?从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比较下列两个句子并分析。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蛛蛛网一样。
11、阅读理解。
花花儿
我住在清华的时候养过一只猫,那是我亲成从城里抱来的一只小郎猫,才满月,刚断奶。它是黑白杂色的:背上三个黑圈,一条黑尾巴,四只黑爪子,脸上有匀匀的两个黑半圆,像时髦人戴的大黑眼镜,大得遮去半个脸,不过它连耳朵也是黑的。它忽被人抱出来,一声声直叫唤。我不忍,抱在怀里一整天,所以它和我最亲。
小猫来了我只会抱着,喂它的是李妈,“花花儿”也是她起的名字。那天傍晚她对我说:“我已经给它把了一泡尿,我再把它一泡尿,教会了它,以后就不脏屋子了。”我也不知道李妈是怎么教的,只是花花儿从来没有弄脏过屋子,一次也没有。
这猫不但爱干净,还鬼灵鬼灵的。我们让花花儿睡在客堂沙发上的一个白布垫子上。那个垫子就算是它的领域,一次我把垫子双折着忘了打开,花花儿就把自己的身体约束起来,趴在上面,一点也不越出垫子的范围。它很早就懂得不准上饭桌,只伏在我的座后等候。李妈得意地说:“这猫儿就是灵。”
一次我们早起不见了花花儿。李妈指指茶几底下说:“给我拍了一下,躲在那儿委屈呢。我忙着要扫地,它直绕着我要我抱,绕得我眼睛都花了。我拍了它一下,瞧它!赌气了!”花花儿缩在茶几底下,一只前爪遮着脑门子,满脸气苦,我们叫它也不出来。还是李妈把它抱了出来,抚慰了一下,它又照常抱着李妈的脖子,挨在她怀里。
【1】作者从“花花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出了它的可爱。
【2】找出第三自然段中承上启下的一句话,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作者用具体事例来表现花花儿的特点,请你任选两个事例,概括地写出来:①_______;②_______。
【4】“脸上有匀匀的两个黑半圆,像时髦人戴的大黑眼镜”一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花儿_______。
【5】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花花儿缩在茶几底下,一只前爪遮着脑门子,满脸气苦,我们叫它也不出来。
加点词语是两个_______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花儿躲在茶几底下的_______,表现了作者对花花儿的_______之情。
12、阅读短文。
“小石匠”十一日
今天,“小石匠”到家里来访过我们了。他着了父亲穿旧的衣服,满身都沾着石粉与石灰。他如约到我们家里来,我很快活,我父亲也欢喜。
他真是一个有趣的小孩。一进门就脱去了被雪打湿了的帽子,塞在袋里,阔步地到了里面,脸像苹果一样,注视着一切。等走进食堂,把周围陈设打量了一会儿,看到那驼背的滑稽画,就装了一次兔脸。他那兔脸,谁见了也不能不笑的。
我们做积木的游戏。“小石匠”对于筑塔造桥有异样的本领,坚忍不倦地认真去做,样子居然像大人。他一边玩着积木,一边告诉我自己家里的事情:他家只是一间人家的屋阁,父亲夜间进夜校,母亲还替人家洗衣服。我看他父母必定是很爱他的。他衣服虽旧,却穿得很温暖,破绽了的处所补缀得很妥帖,像领带,如果不经母亲的手也断不能结得那样整齐好看。他身形不大,据说,他父亲是个身材高大的人。进出家门都须屈着身,平时呼他儿子叫“兔子头”。
到了四时,我们坐在安乐椅上,吃牛油面包。等大家离开了椅子,我看见“小石匠”上衣上粘着的白粉沾在椅背上了,就想用手去拭。不知为什么,父亲忽然抑住我的手。过了一会儿,父亲自己偷偷地拭净了。
我们在游戏中,“小石匠”上衣的纽扣忽然落下了一个,我母亲替他缝缀。“小石匠”红了脸在旁看着。
我将滑稽画册给他看。他不觉一一装出画上的面式来,引得父亲也大笑了。回去的时候,他非常高兴,以至于忘记了戴他的破帽。我送他出门,他又装了一次兔脸给我看,当做答礼。他名叫安东尼·阿拉勃柯,年纪是八岁零八个月。
【1】读一读,再填空。
(1)“小石匠”的名字叫________________,他父亲叫他“___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2)“不知为什么,父亲忽然抑住我的手。”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至五自然段主要是写“我”和“小石匠”在一起:做______、吃______、看______。
【2】读下面的语句,用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造句。
(1)他一边玩着积木,一边告诉我自己家里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衣服虽旧,却穿得很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写出了“小石匠”具有哪些特点?(至少写2个)
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爱的教育》中,那个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 )
A.克洛西
B.代洛西
C.弗兰蒂
【5】在《爱的教育》中,为了救一个小孩被车子轧伤的人物是( )
A.安利柯
B.洛贝谛
C.铁匠的儿子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①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②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1】《三月桃花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刘湛秋,当代_______、_______、_______。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大学生誉为“_______”。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_______》、《_______》等。
【2】多音字组词。
铛 dāng ( ) chēng ( )
朝 zhāo ( ) cháo ( )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明洁——( ) 绮丽——( ) 回旋——( )
【4】仿照第一自然段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自然段连用两个______句,句①中作者把河流解冻说________,一个“醒”字写出了河流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看到河水哗哗流淌时的_______之情。句②写朝霞________的情形。“舞动”写出了桃水的________。
【6】本文开头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疑问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野菊花
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小时候在南方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往往以为是一棵棵小草。秋天,一旦绽放,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一杯,尝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朴实无华 ,却默默无闻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我觉得人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像它那样不求索取, 只是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写下来。
①招引(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某种事物上。 (_____________)
②形容数量很多、范围很广、声势很大。 (_____________)
③形容质朴、实在、不浮华。 (_____________)
【2】选字填空
坡 破 披 波
(_____)烂 (______)肩 山(______) (______)纹
漫 慢 满 瞒
缓(_____) (______)画 隐(______) (______)意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野菊花生长在(_________),它的美是(________)的,是(________)的,野菊花功能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菊花土生土长,朴实无华 ,却默默无闻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我觉得人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像它那样不求索取, 只是给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什么花?它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精神或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新闻发布会。
请你充当新闻发布会的发言人,选择一则你熟悉的新闻讲给大家听,注意讲清楚新闻的来源和内容,再说一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新闻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句子。
(1)《绿》这首诗的作者是艾青写的。
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有很多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等。
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18、下列句子正确的打“√” ,是病句的在原句上改正。
1.我估计这道题他一定不会做。 ( )
2.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眨着眼睛。 ( )
3.王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 )
19、习作
你的好朋友是谁?他(她)的外貌、性格有哪些特征?你能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情,抓住他(她)的语言、动作特征……让我们更了解他吗?别忘了题目也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