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作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B.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个歇后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C. 说她“特别”,是因为她爱书爱到了痴迷的程度。

D. 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像雷锋这样的“傻子”。

2、下列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几场春雨过后,许多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

B.地上草如菌,两岸柳如眉。(比喻)

C.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宮之中。(比喻)

D.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设问)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zhòng)   欺) 迟dùn急(duān

B.息(bǐng) 淹)   责(chì) 慰

C.zhǐ序(chì止(jìn)   调qiǎn

D.领(shuài) 繁yǎn) 奢chǐ)   漩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慰籍   扫荡   威力 帐本 B.锐利 河摊   户籍 饱胀

C.闪烁   奇幻   黑影 账子 D.蝙蝠   霸气 猫头鹰 复杂

5、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tí)   鸟(cháo)   腾(fèi)  裂(bēnɡ)

B.主(bà)   动(zhèn)   下(zuì)  立(dǐnɡ)

C.立(yì)   稻(shuì)   荡(hào)  通(ɡuàn)

D.风(sú)   睡(mián)   水(yán)  满(tián)

6、(字音、字形)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zhào) 交chā B.zhí候(shì

C.菜(shū) 潇 D.叫(那(shà

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不是很伟大的奇吗?(景象或样子)

B.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很值得赏。(看)

C.人们在北京白云的祭坛前游览。(参观)

D.你对这个问题的点很独特。(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最佳路径》告诉我们:凡事不必_______去做,如果能遵从_______,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常常是最佳的选择。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片断,完成练习。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1】对这个片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自己的胸怀,想到人类的博大和宽广。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2】仿照本段句式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亲的赞美。

啊,妈妈

哪一次病床前不是你悉心地呵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父亲的“名片”

父亲整天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小狗一条,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所不为。这时,村里人每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父亲脸一红,摇头叹息:“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言罢,还恭恭敬敬给人家递上一支烟。

上学时,我仍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严重到请家长的地步。当那位戴着“瓶底”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时,惊讶得险些把“瓶底”晃下来:“你就是他父亲?不像不像!您那宝贝儿子!哪有一点像您!把您的脸都丢尽了,打架、逃学、剪女孩的头发。”

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时,才真正明白:我的好坏就代表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小学升初中我考了全乡第一,初一、初二成绩均是全届第一,参加竞赛获二等奖。“名片”变了,父亲也变了。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台上时,激动得半天才说出一句话: “我就是这娃的爹。”全场笑了,我也笑了。

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豪的“名片”了,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然接过别人递的一支烟了。

【1】仔细读短文,提出一个你不懂的问题,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恭恭敬敬:____________ 不言不语:____________

【3】“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这句话在文中的主要作用是( )

A.总结全文

B.总领全文

C.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4】父亲见过老师以后,“我”看到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懂得了什么?用“ ”在原文中画出来。

【5】短文中所说的“名片”实际是指( )

A.父亲介绍身份的证件

B.父亲的脸面

C.“我”的表现

【6】短文的首尾两个自然段,采用了( )的写作手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A.前后照应

B.说明

C.对比

【7】读了短文,你觉得作为子女,应该如何表现才是父母的骄傲?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个男孩的座右铭(节选)

一个男孩生性怯懦,屡遭同伴们的嘲弄和耻笑。男孩为此苦恼不已,做梦都想成为一个勇敢且受人尊重的人。

后来男孩应征入伍了,他原以为换个新的环境会给他的境遇带来改观,但由于秉性使然,不久,男孩便再次沦为大家嬉闹、戏谑的对象。男孩对此非常苦恼。

一天,教官教新兵们进行投掷训练,他突然把一枚手榴弹向着新兵旁边掷过去,新兵们个个大惊失色,连滚带爬地纷纷溃散。教官的脸色顿时有点阴暗,他愤愤的说:“这只是一枚不会爆炸的手榴弹,我这样做是想检测一下你们的心理素质,看看你们在突发事件前,能否保持镇定和勇敢——要知道,对一名军人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恰巧,那天男孩因病未能出练。第二天,当他出现在操场上时,教官暗示新兵们不要声张,做故伎重施,将手榴弹像昨天那样再次投掷。大家掩面窃笑,期待一场闹剧的上演。

同他们一样,男孩并不知道手榴弹不会爆炸。然而,在那一瞬,他却奋不顾身的扑了上去,用痩弱的身体把手榴弹压在自己身下,并伴以紧迫而短促的一声大吼:“快!快闪开!”

大家惊诧了!个个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男孩竟企图用牺牲自己为代价,来换取战友们的生命。男孩在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无私与无畏、果断与勇敢征服了大家。

过了好久,男孩才明白过来,缓缓地从地上爬起来,羞臊地低下了头,等等同伴们的奚落。然而,这次没有,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无上崇敬和感激,化作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男孩哭了。这是他平生头一次为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而流泪。

从此以后,男孩一点一点地从卑怯中走了出来,屡立军功,赢得了大家的无限崇敬。

想及少年的际遇与今日的辉煌,已是军官的男孩总是感慨万分地说:“忘掉自己,你就会变得勇敢;关怀别人,你才能赢得尊重!”

这句话成了男孩矢志不渝的座右铭。

1结合短文内容,完成练习。

(1)教官“突然把一枚手榴弹向着新兵掷过去”,是因为____________

(2)男孩哭了。这是他平生头一次为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而流泪。

①“如此厚重的礼遇”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男孩做了什么事让自己受到了这种礼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读全文,下面哪个词语不是形容男孩的?(   )

A.生性怯儒 B.苦恼不已 C.大惊失色 D.奋不顾身

3进行投掷训练时,新兵们又怎样的表现?用“   ”在文中画出来。写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男孩的座右铭是什么?请用“﹏﹏﹏”画出来。

12、   快乐王子(节选)

(英)王尔德

“亲爱的小燕子,”王子说,“你为我讲了好多稀奇的事情,可是更稀奇的还要算那些男男女女们所遭受的苦难。没有什么比苦难更不可思议的了。小燕子,你到我城市的上空去飞一圈吧,告诉我你在上面都看见了些什么。”

于是燕子飞过了城市上空,看见富人们在自己漂亮的洋楼里寻欢作乐,而乞丐们却坐在大门口忍饥挨饿。他飞进阴暗的小巷,看见饥饿的孩子们露出苍白的小脸,没精打采地望着昏暗的街道。就在一座桥的桥洞里,两个孩子相互搂抱着,想使彼此温暖一些。“我们好饿呀!”他俩说。“你们不准躺在这儿。”看守高声喊道,两个孩子又跚蹒着朝雨中走去。

随后他飞了回来,把所见的一切告诉给了王子。

“我浑身贴满了上好的黄金片,”王子说,“你把它们一片片地取下来,给我的穷人们送去。活着的人都相信黄金会使他们幸福的。”

燕子将足赤的黄金叶子一片一片地啄了下来,直到快乐王子变得灰暗无光。他又把这些纯金叶片一一送给了穷人。孩子们的脸上泛起了红晕,他们在大街上欢欣无比地玩着游戏。“我们现在有面包了!”孩子们喊叫着。

随后下起了雪,白雪过后又迎来了严寒。街道看上去白花花的,像是银子做成的,又明亮又耀眼;长长的冰柱如同水晶

做的宝剑垂悬在屋檐下。人人都穿上了皮衣,小孩子们也戴上了红帽子去户外溜冰。

1“不可思议”的意思是 ,他的近义词有   等。

2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手法,“     ” 和“ ”两个词语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3快乐王子让燕子把自己身上的黄金片取下来给穷人们送去,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快乐王子给穷人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再结合《巨人的花园》,你想到了哪些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阅读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一)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二)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1语段(一)的“奔跑、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中,我们感受到人们的______,从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的内容,我们感受到船长的______。这里运用了___的写法。

2语段(二)除了写救援的井然有序,还有这样的环境描写:“轮船慢慢下沉”—________—阴惨惨的薄雾,雕像徐徐沉进大海。我们感受到____的气氛。

3语段(二),哈尔威船长_____的神情,“喊道、叫着”的语言,“犹如铁铸___________的黑色雕像”的模样,都深深地定格在读者心中。有一个典型的特写镜头:_________(摘录文中的句子),更是展现了船长视死如归的品格。

4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体会: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颐和园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有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神清气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碧辉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作者的游览路线图。

长廊→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的句子采用了_____修辞手法,写出了昆明湖____________的特点。

【5】给下面句子改成反问句,使其意思保持不变。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去颐和园游玩,你最想去哪里拍照留念?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用比喻的手法将下列句子写得更生动。

(1)那芦花,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

示例:那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河面上结了冰。

示例:黄河河面上结了冰,就像一条绵延万里的玉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一天。小猪想出去找朋友玩儿。他来到树森林里,碰到了小花猫,对他说,小花猫,我们交个朋友吧。小花猫呜住鼻子,一句话也不说,调头就走。小猪又碰到了小白兔,他对小白兔说,我请你吃萝卜,你能跟我玩儿吗?小白兔挥了挥手说:“不,我才不吃你的萝卜,因为你太懒了,不爱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18、修改病句,将修改后正确的这段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请找出四处错误)

种子张开了小嘴儿,咂()着甜密的乳汁;舔着鲜美的雨滴,幼芽伸出了舌头儿;花苞胖了,滚动转动着晶莹的水珠儿;柳枝醉了,摆动着柔软的腰肢;小溪哭了,脸上泛起了酒窝儿,荡起笑的涟漪(lián y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小练笔。

(一段话练习)看图,请围绕琥珀中的蝴蝶和花想象一个小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