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B.尽管多么贪睡的人,还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C.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D.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
2、这学期,我们诵读并积累了许多经典知识,请认真完成下面题目,选择序号
【1】群玉圃、众芳亭
A. 魏阙对彤庭 B. 旧典对新型 C. 久雨对新晴 D. 珠箔对银屏
【2】 ,大将挥斤校准绳。
A. 莘野耕夫闲举耜 B. 八月好修攀桂斧 C. 贤人视履循规矩 D. 莺懒燕忙三月雨
【3】 ,诏访严滩逢故旧。
A. 江阁凭临 B. 野渡春风 C. 钟子听琴 D. 汉帝求贤
【4】 ,不知天地有清霜。
A. 凤蝶纷纷过墙去 B. 解把飞花蒙日月 C. 人面不知何处去 D. 日暮诗成天又雪
【5】黄石叟,丹丘生 。
A. 犬吠对鸡鸣 B. 珠箔对银屏 C. 泛梗对浮萍 D. 贾岛昔为僧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文学大师茅盾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一篇散文。
B.课文中“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出现了三次。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和丰富的想象。
C.句子“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中“扫荡”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风、雷、电的威力之大,气势之猛。因为孩子的想象丰富,所以威力比真实感到的大十倍百倍。
D.“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美丽的遐想与快乐。
4、他 ,足足讲了一小时。 ( )
A. 欲言又止 B. 吞吞吐吐 C. 支支吾吾 D. 口若悬河
5、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推测 具备 催眠曲 B.邢态 尽职 热辣辣 C.警戒 分辨 石钟乳
6、“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写出了猫( )的特点。
A.胆小
B.贪玩
C.勇猛
7、选词填空。
一座座 一个个 一条条 一块块 一片片
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__________大河,翻过__________高山,绕过__________菜园,穿过__________树林,走过__________田野,终于来到了松赞干布的身边。
8、补充词语。
一丝( )( ) 扬长( )( )
空空( )( ) 三眼( )( )
局促( )( ) 不胜其( ) 一日三( )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夜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的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这就话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呻吟体现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
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静谧,美丽的氛围。
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嗦。
D.这种重复能够让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点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这段话节选自______先生的《_____》,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他写的《______》。
【2】“几朵小梅花”在文中指________,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猫的_______之情。
【3】把能表现猫“温柔可亲”的句子画上横线。
【4】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戏韵画意
中国戏曲人物画是以传统戏曲人物为题材进行创作且以中国画的形式来加以表现的画种,以传统的中国戏曲人物入画,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当代中国画画家韩羽先生曾说过:“中国戏,中国画,虽不同名,却是同姓,似是姐妹。”二者同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在此土壤中的中国画和中国戏曲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和规律性,以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中国戏曲,最能把中国特有的那种东方艺术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意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思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形象。自古以来,中国艺术就一直未停止对意象神韵追求的步伐,艺术创作对于美的要求不是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摹写,而是要走进人的内心,追求一种心灵的感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画要传神,有韵味。若说中国画是静的艺术,那么中国戏曲就是动的艺术。在中国戏曲里,意象是一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表“意”形式,戏曲中的道具及环境不一定要准备得面面俱到,但是它所要营造的氛围、效果一定要表现出来。戏曲舞台上往往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提炼和升华,它要表现的意蕴主要在于演员的情景交融的唱、念、做、打之中。戏曲舞台在观众面前所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一个产生美的联想的世界。
中国戏曲人物画具有“三感”,即“动感”、“美感”、“情感”。戏曲中有很多程式化的动作,如手、眼、身、发、步等表演程式的戏曲语言,这些动作都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根据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有其不同的动态。往往画家们可以抓住舞台上最精彩的一瞬,将一些富有动感美的典型瞬间融入画家本人的思想情感表现在画面上。戏曲艺术是美的艺术,戏曲人物不论服饰、妆容,还是表情、神态都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中国画和戏曲都追求神似重过形似,重在表意,中国戏曲人物画的关键在于传神,将画面所表达的意味传达给看画之人,从而产生共鸣。
我们鉴赏戏曲人物画时,“三味”(“韵味”、“趣味”、“戏味”)是重要的标准。一幅优秀的戏曲画,这“三味”缺一不可。“韵味”指的是要充分表现出戏中人的内心情感。“趣味”主要指的是人物造型要加上画家对其有韵味”指的是要充分表现出戏中人的内心情感。“趣味”主要指的是人物造型要加上画家对其有意的加工改造,或变型或夸张,而不是单纯的对其描摹。“戏味”体现的是中国戏曲独特的艺术风采。戏曲本身就带有很高的符号性,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中国戏曲,将戏曲本身的戏曲语言与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相融合。
不论是“三感”还是 “三味”,可以说都是对中国戏曲人物画概括简练的总结。将戏曲与中国画两种传统艺术糅合起来,形成一种别具一格、有着独特魅力的新艺术形式,它所体现的神韵和美感是对东方艺术的诠释。
在中国戏曲人物画的创作中,戏曲画作品与戏曲表演是有一定差距的。戏曲画的创作作品既可以是戏曲表演本身的真实写照,也可以是经过作者有意识的对戏曲表演进行加工改造,从中提取一些元素或者是符号语言来进行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戏曲本身作为戏曲创作的母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戏曲演员程式化的妆容、脸谱、头饰和服饰,鲜艳的色彩,带有夸张性质和一定寓意的图案以及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征,这些都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十分入画。
中国戏曲源于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戏曲人物画的表现方式也愈加丰富,基于传统,在老戏的基础上人融入新的艺术观念加以创新,形成新的绘画创作语言。
【1】下列关于“中国戏曲人物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人物画与中国戏曲同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它以传统戏曲人物为题材,且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有东方艺术独特的神韵。
B.中国戏曲人物画具有“三感” (动感、美感、情感),戏曲中手、眼、身、发、步等的表演动作都是程式化的,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C.一幅优秀的戏曲人物画是韵味、趣味、戏味缺一不可的作品,它要求将戏曲语言与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相融合,与戏曲一样充分表意。
D.中国戏曲人物画是一种追求戏韵画意的艺术形式,关键之处在于传神,注重将画面所表达的意味传达给观众,从而产生共鸣。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画和中国戏曲一样属于中国艺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都追求神似重过形似,都追求意象神韵;都讲究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形式。
B.画要传神,要有韵味,说的是画的创作不仅仅是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摹写,而且是要走进人的内心,追求一种心灵的感触。
C.戏曲艺术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和升华而产生的,而演员的情景交融的唱、念、做、打,就是其意蕴的表现形式。
D.戏曲人物的服饰妆容、表情神态都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人物表演的夸张性和图案的寓意性都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人物画最能把中国特有的艺术神韵表现出来,它具有动感、美感、情感的特点,欣赏时能借以产生一个美的联想世界。
B.戏曲画作品的艺术形式与戏曲艺术不同,其创作一方面参照戏曲表演本身,一方面需要对戏曲表演进行加工改造。
C.将戏曲与中国画两种传统艺术糅合起来,会形成一种别具一格、有着独特魅力的新艺术形式,它所体现的神韵和美感是的东方艺术。
D.中国戏曲源于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人物画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新的艺术观念,以形成新的绘画创作语言。
12、课内阅读。
巨人的花园(节选)
巨人看见这个情景,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 )自己先前的举动。
他( )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孩子看见他,非常( ),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抛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也飞来歌唱。小男孩伸手搂过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别的孩子看见巨人不再像先前那样( )了,也都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巨人对他们说:“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凶狠 轻轻 害怕 后悔
【2】联系课文,想一想:巨人明白了“春天不肯到这儿来”的原因是:_________
【3】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 )
A.巨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悔恨。
B.快乐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C.童心能让花园变成春天。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点),射得人眼睛发(疼 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采)。
【1】用“√”选择括号内正确的汉字。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过于沉重的负担。(____)
(2)(光彩)耀眼。(____)
(3)十分短促的时间。(____)
14、课外阅读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我们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
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它都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老牛这样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处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1】联系上下文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
②贪婪:_____________
【2】文中依次写了三个感人的情节,分别是:老牛__________,强忍鞭打执意索水,护犊饮水母子情深。
【3】请从文中摘抄最使你感动并且最能表现老牛母子情深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它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请你谈一点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你是运水战士,你会甘受处分而给老牛半盆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面两首诗,体会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题临安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节选)
[宋]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是小林读《芦花鞋》后写的一段话,存在三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努力去克服,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17、修改病句。
1.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_________
2.老师给我们讲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_________
3.在作文竞赛中,两个四(2)班的同学获了奖。
_________
4.王刚同学的性格对王老师非常了解。
_________
5.他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运河之间的绿色的一条条低地上花牛在低头吃草。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好像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3.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
19、写作
你想过吗?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坐的汽车……会是什么样子的?利用你的奇思妙想,当一次科学家去发明创造吧!可以先画下来,再写下来。注意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350字。题目:未来的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