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填空
《清平乐▪村居》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羡慕与( )。
A.嫉妒
B.向往
2、“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晴的圆脑袋。”这句话中的“拂拭”是指小苍蝇( )
A.用腿擦去脑袋上的尘土 B.扇动翅膀
C.揉揉眼睛 D.转转脑袋
3、下面的破折号与其他用法不同的是( )。
A. 球不见了——掉进了小洞里。
B. 反正我们已经累了,现在休息——正好!
C. 小胖这一大脚——把球射进自家球门。
4、从感情色彩的角度,下列各组词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勇敢 凶恶 纯洁
B.聪明 勤奋 善良
C.怯弱 卑鄙 傲慢
D.来去匆匆 只字不提 无声无息
5、我们不能人云亦云,做个__________,应该有自己的思考。( )
A.变色龙 B.百灵鸟 C.应声虫 D.哈巴狗
6、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东方明珠”电视塔耸立在黄浦江边。
B.大街两旁伫立着高楼大厦。
C.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
D.几棵老松树挺立在山坡上。
7、请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无论……都…… 只要……就……
即使……也…… 不是……而是……
1. 飞机装上雷达,( )在漆黑的夜里,它( )能安全飞行。
2. ( )什么地方,( )比不上我的家乡美。
3. 放学回家后,我( )先出去玩,( )先做作业。
4. 明天( )不下雨,春游( )会照计划进行。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波( )壮阔 争先( )后 ( )地而起 气( )吁吁
兵( )神速 ( )胜千里 运( )帷幄 永( )人间
(1)桂林的山一座座________________,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2)春天来了,山上的野花________________地开放着。
(3)外婆年纪大了,上楼梯累得________________的。
(4)民族英雄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画眉和啄木鸟
茂密的森林,茫茫无边,各种鸟儿在这绿色的国度里自由自在地生活。黄莺、杜鹃、画眉、啄木鸟……这儿简直是鸟的王国。
在一株大杨树上,画眉遇到了啄木鸟。
“啄木鸟大姐,我们来比赛唱歌,好吗?”画眉那富有音乐节奏的优美歌声的确悦耳、动听。
“对不起,我还要工作。再说,我也唱不好。”啄木鸟说。
“唱吧,友谊比赛嘛。”画眉扬起漂亮的眉毛,洋洋自得。
啄木鸟唱了一曲,果然比天才歌手画眉差远了。
“我们再来比谁的衣服好看,行吗?”画眉更加得意。啄木鸟的衣服不如她的美丽。
“我们再来比赛……”
这时,一直在打盹的白杨树睁开眼睛,粗声地说:“你们还是比比保护森林的贡献吧。”
画眉娇柔的声音戛然而止。
【1】在短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安闲舒适,不受拘束。(____________)
(2)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____________)
【2】画眉鸟让啄木鸟和它比_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_,啄木鸟不如它,画眉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杨树建议它们比一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眉鸟不吱声了。
【3】文中有两处省略号,这两处省略号的用法各是什么?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白杨树的话,画眉娇柔的声音为什么戛然而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出差(chā chà chāi)数目,回到家的当天晚上,当我打开窗户时,清风送来一股细细的,甜甜的(清香 清新),我没在意,舒展了一下疲倦的身躯,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倒在床上睡着了。
一觉醒来,天已蒙蒙亮,我的周围(突然 依然)浮着那股甜甜的香味。啊!是花香!这黄土岭怎么(突然 依然)有了花香?我急切地打开门,走上阳台,一下子惊呆了:隔壁阳台上,什么时候摆满了大水不一的几十个花盆?有嫣红的海棠,紫色的玫瑰,淡黄的米兰……五彩缤纷,似乎把春天的色彩全都聚集在这里了。
隔壁的门开了,走出一个十二三岁,扎着羊角辫,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她纤细的双手捧着洒水壶,神情专注地逐盆给花浇水,我忍不住了,轻声问:“小姑娘,新搬来的?”
她吓了一跳,抬起那双又大又亮的眼睛,看见我,连忙点头,“嗯”了一声,接着又赶忙放下水壶,向我行了个队礼,很有礼貌地说:“叔叔早!”
浇完水,她从屋子里拿出一把小镊子,像外科医生做手术似的,小心翼翼地从一根花枝上夹下一个小东西,装在玻璃瓶里。她告诉我,这是一种害虫,不及早发现和消灭,整个花就会枯萎。
我看见小姑娘对花很爱护,就故意考考她,问她什么花在什么时候开,她立刻不假思索地说开了:“一月水仙清水香,二月杏花伸出墙,三月桃花红艳,五月杜花满山岗……”一口气把十二个月的花全说了。
我见她对花这么熟悉,禁(jīn jìn)不住高兴地说:“你真是个小行(xíng háng)家,长大了一定能当个园艺家!”
她抬起头 一本正经地盯着我说 当专家可不容易的呀 我嘛 只想当个园艺工人 把祖国打扮得花一样美丽 叔叔 你说好不好
我赞许地点着头,连声说:“好,好!”
她忙完了,便坐在花丛中的小凳上,专心致志地开始晨读。这时,一阵清风吹来,所有的盆花便一齐摇摆着,像一群欢快、活泼的孩子在翩翩起舞,又像是在向辛勤栽培它们的小园丁点头致谢。
啊,可爱的小邻居,你也是这花丛中一朵美丽的花!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注音和词划掉。
【2】给第八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A.对花很爱护 B.花的品种多 C.对花很熟悉 D.花的数量多
(1)“阳台上……摆满了大小不一的几十个花盆,说明( )。
(2)“有嫣红的海棠,紫色的玫瑰,淡黄的米兰……说明( )。
(3)小姑娘“小心翼翼地从一根花枝上夹下一个小东西”说明( )。
(4)“一口气把十二个月开的花全都说了”说明( )。
【4】下面哪句话做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合适?在括号内打上“√”。
(1)赞扬小姑娘勤劳、热情的好品质。( )
(2)赞扬小姑娘养花知识丰富,对人有礼貌。( )
(3)赞扬新中国少年儿童有花一样美好的心灵和志向。( )
(4)赞扬小姑娘不仅爱花、护花,而且学习刻苦。( )
12、课外阅读。
三月的春风
三月的春风,是一个活波、调皮又聪明的孩子,不知他从什么地方拿到了一盒水彩笔,就蹦蹦跳跳地、嘻嘻哈哈地到处跑、到处画画。
我也是一个喜欢画画的孩子,我使劲看他,要看他是怎样画画的——
我追到草地上,只看见他匀下的许多连笔画的小草小花在那里做游戏,他已走了。
我追到春风里,只看见他甩出来的大团大团的红云朵、黄云朵、紫云朵在那里轻轻地飘动,他也走了。
我追到柳林里,只看见他描的一缕一缕的绿线线在那里柔柔地舞动,还是没有看见他。
他跑得太快了点吧,水彩都从调色盘里了出来,那滅出来的星星点点的水彩就成了大大小小的花蝴蝶。
他后来就在星星湖畔洗了调色盘吧,洗进湖里的水彩就成了绿青蛙、红鲤鱼、黑蝌蚪……
三月的春风可真是一个比神笔马良还会画画的孩子,画得那么美,那么多,那么快……
我怎么追也追不上他,可是我真是快乐啊!
【1】用“ ”画出短文中AABB式的词语。
【2】文中第_____、_____、_____自然段结构相同,“我”分别追到了______里、______里、______里,然后我发现“春风”到来后,发生了许多变化:_______________
【3】“我怎么追也追不上他”,但是“我”的心情是( )的。
A.着急 B.快乐 C.难过 D.失望
【4】“我”还可能追到哪里?那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这两句诗能告诉我们。
13、阅读短文。
父亲的“名片”
父亲整天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小狗一条,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所不为。这时,村里人每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父亲脸一红,摇头叹息:“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
上学后,我仍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严重到请家长的地步。当那位戴着“瓶底”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时惊讶得险些把“瓶底”晃下来:“你就是他父亲?不像不像!您那宝贝儿子!哪有一点像您!把您的脸都丢尽了,打架、逃学、剪女孩的头发。”
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时,才真正明白:我的好坏就代表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从此,我收起玩心,努力学习。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
小学升初中我考了全乡第一,初一、初二成绩均是全届第一,参加数学竞赛获乡二等奖。“名片”变了,父亲也变了。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台上时,激动得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我就是这娃的爹。”全场笑了,我也笑了。
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豪的“名片”了,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然挺起胸膛。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打趣:________
(2)坦然:________
【2】“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A.只要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就会有收获。
B.付出了汗与泪,没有收获,就说明之前的付出白费了。
C.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终于有了收获成功和喜悦的时候。
D.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就一定会收获成功和喜悦。
【3】短文中所说的“名片”实际是指( )
A.父亲介绍身份的证件。
B.父亲的脸面。
C.“我”的表现。
【4】细读短文的首尾两个自然段,根据父亲之前的表现,从写作的角度想一想,这两段采用了( )的写作手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A.前后照应
B.对比
C.说明
【5】读了短文,你觉得作为子女,应该如何表现才是父母的骄傲?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下人家》片段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dǎo)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1】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的母鸡 ______的雄鸡 ______的鸭子
【2】前两个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得好处是:___________。
【3】这三个自然段描绘了两幅优美的图画,画的名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乡下人家吃饭时心情轻松愉悦,不仅吃饭的空间________,就是谈的话题也是________。
【5】想象还有什么景物是乡下人的好友,再填空: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________,________,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15、补充句子。
(1)突然一阵风,
好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本学期已经即将结束了。在这学期里,我们班同学经长阅读《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国少年报》等报刊。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认识。我们班还被评为“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这多么值得我们自满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中国最早的诗歌来自于两千多年的前《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呢?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请以“我喜爱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在横线上填写一种动物,用具体事例写出它的特点,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