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 记念
B.大概 撒换
C.苍蝇 奥密
D.求饶 忘怀
2、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端:①项目、方面 ②仔细地看 ③用手平正地拿着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深思。 ( )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 )
蓝:①草本植物,叶可以提取青蓝色染料 ②颜色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2)蔚蓝色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 )
3、读句子,哪些是写静态的,哪些是写动态的,请在括号里标明。
①火烧云红通通的。( )
②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 )
③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
④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
⑤火烧云的样子很多。( )
4、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形容走得缓慢从容)
B.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日光不明)
C.这些事一是永不漫灭的回忆。(被磨灭)
D.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5、(多义字)“变化多端”中“端”的意思是( )
A.端正 B.原因 C.方面 D.(东西的)头
6、下列句子中画“ ”部分表达的感情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他像一只老乌龟一样,永远都不敢出头,什么意见也不发表
B.下课了,我们就好像欢快的小马驹撒开了缰绳,冲向了操场。
C.他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D.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7、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徽(huī) 谜语(mí)
B.嘴唇(chún) 时尚(sàng)
C.倔强(qiáng) 嘱咐(zhǔ)
D.沮丧(jǚ) 轮廓(kuò)
8、我会用四字词语填空。
一( )不( ) ( )( )如也 ( )危不( )
心( )如( ) ( )( )立雪 铁( )成( )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河流
[日]谷川俊太郎
①妈妈
河流为什么在笑
因为太阳在逗它呀!
②妈妈
河流为什么在歌唱
因为云雀夸赞着它的浪声
③妈妈
河水为什么冰凉
因为想起了曾被雪爱恋的日子
④妈妈
河流多少岁了
总是与年轻的春天同岁
⑤妈妈
河流为什么不歇息
那是因为大海母亲
等待着它的归程
【1】下面是《长江之歌》的部分歌词,请在括号里写出《河流》中与它的内容有联系的小节的序号。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______)
(2)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______)
【2】从诗歌第①小节中的“笑”和第②小节中的“歌唱”,我们可以感受到小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这首诗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笑”是看到的,“在歌唱”是听到的,“冰凉”是触摸后感觉到的,“多少岁”是想到的。
B.诗以母子问答的活泼有趣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河流的特点。
C.整首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从诗歌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4】照样子,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小节诗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太湖园博园购票须知
普通票:50元/人。适用于所有游客。
优惠票:40元/人。仅限身高1.4m以上(不含1.4m)的儿童及中小学生,全日制本、专科生,及60~69周岁的老人。购票时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爱心票:身高不超过1.4m(含1.4m)的儿童(需有成人陪同)。7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残疾人、中国现役军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入园(老人及残疾人建议有陪同)。
入园时间:园区开放时间8:30—17:00;售票时间8:30—16:00;16:30起停止入园;17:00清场闭园。
票、款当面点清,门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遗失不补。
游客中途可通过专用通道出园。二次入园服务每人当天仅限一次。
【1】依据购票须知,妹妹刚刚一岁可以享受___票;爸爸需要购买___票;小宇是小学生,身高1.45m,带了学生证,可以购买___票。
【2】入园游玩必须有成人陪同的是( )。
A.残疾人
B.1.4m以下儿童
C.70岁以上老人
【3】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小宇一家人8:10到园博园,可以立刻购票进园。( )
(2)小宇一时大意买错票了,可以退了再买。( )
(3)中午有一家人出园用餐,用完餐可以持票继续入园游玩。( )
【4】为创造文明城市,请你为园博园拟一条宣传用语:__________。
11、手不释卷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镇守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嘱咐他:“你现在掌管军政大权,应当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
吕蒙听了,感到很为难,摇头说:“军队里事情太多,哪有时间读书啊!”
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这话不对,时间是靠挤出来的!我过去爱读书。主管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间,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汉朝光武帝,领兵打仗很紧张,可是仍然手不释卷。你为什么不刻苦读书呢?”
听了孙权的话,吕蒙觉得很惭愧,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他努力读书,知识越积越多。
有一次,吴国主将鲁肃和吕蒙讨论军事,吕蒙讲得很有见解。鲁肃听了非常高兴,他对吕蒙说:“我以为你还是个大老粗呢,想不到你已经变成了学问家,再不是过去的吕蒙了!”
吕蒙笑着说:“人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看待。咱们分别这么久,你怎么还用老眼光看我呢?”
后来,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他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手不释卷”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引出来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心服口服:______
手不释卷:______
【2】把“人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看待”这句话概括成一句俗语:______。
【3】这篇短文中讲到了______、______、______手不释卷的事情。
【4】这个成语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颐(yí)和园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jià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á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1】作者浏览颐和园的顺序是( )
A.长廊 万寿山 佛香阁 十七孔桥
B.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C.长廊 佛香阁 排云殿 万寿山 昆明湖 十七孔桥
【2】课文写长廊主要写了长廊的______、______等特点;写万寿山时先写从_________往________看到的景物,再写从________往________看到的景物;写昆明湖时重点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表达正确的打“√”,错的打“×”。
(1)“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____)
(2)这篇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相照应。(____)
(3)从“进颐和园的大门”“走完长廊”“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移步换景的浏览顺序记叙的。(____)
13、课内阅读。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匏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科学家的猜想,他们猜想蝙蝠是靠敏锐的视觉在夜间飞行的。
B. 蝙蝠是靠敏锐的视觉在夜间飞行的。
【3】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蝙蝠习性的是( )
A. 夜里飞行
B. 眼睛特别敏锐
C. 捕捉飞蛾和蚊子
D. 避开障碍物
【4】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完成飞行任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果子沟
天山公路像一条银色的飘带,飘过了陡峭的山峰,飘过了幽深的峡谷,飘过了茫茫的戈壁,飘过了牛羊成群的大草原,飘进了霍城县境内天山丛林中的一条峡谷。这条峡谷长28公里,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果子沟。
果子沟是个险要的地方,自古就是我国中原人民通往中亚、欧洲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现在还是新疆各地通往伊犁地区和霍尔果斯边境口岸的要道。据说当年成吉思汗西征时走过这里,见山势峥嵘,怪石拦路,于是命令二太子察合台领人劈山开路,架桥48座,保证了大军顺利通过,也为后人在天山丛中开辟了一条坦途。
现在,光滑平坦的柏油路上,奔驰着各种车辆,果子沟已成为名扬中外的旅游风景区。那漫山遍野密密层层高大的塔松.用它青色的大伞拨开白云,覆盖着青山;山谷中,无数小溪缓缓地流淌;英俊矫健的伊犁马,高大沉稳的骆驼,洁白的新疆细毛羊,安详地在谷底吃草,到小溪喝水,在山坡上晒着太阳;有三五个哈萨克牧人的毡房,散落在绿草中,小溪旁,像碧海上飘落着几朵洁白的雪莲。
在沟的深处,春天开满了万紫千红的山花,秋天结满了金黄、殷红的果实。无人采摘,任它飘落在地,成熟的种子孕育着第二代幼苗。这里,彩蝶纷飞,蜜蜂欢唱,连风也是香甜的。
美丽的果子沟,风景如画的果子沟!你是镶嵌在天山公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1】这篇短文是从哪几方而米介绍果子沟的?其中重点介绍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果子沟的风景中,作者写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写出这篇短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这句话是对黄继光的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的形象。
我也能用这种描写方法写句子:听到评委宣布自己在演讲比赛中得了第一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一读,完成修改病句练习。
例: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改正后:我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1、接到“三好学生”奖状,高兴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的语段。(共5处毛病)
颐和园的春天是最美的地方。我首先第一个想要和你们介绍的是长廊,颐和园长廊横槛(jiàn)上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等……园内裁满了花木,昆明湖边的建筑和树丛中的鸟鸣真好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喜欢看《三毛流浪记》《笨狼的故事》《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你看过有关战争题材的故事、电影或电视剧吗?回忆一下,选择一个把你的真实感受写下来,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