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意和三字词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比喻那些常常在相互对立的观点间变来变去的人。(变色龙)
B.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应声虫)
C.比喻做事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或单位。(纸老虎)
D.比喻一毛不拔,十分吝啬的人。(铁公鸡)
2、下列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几场春雨过后,许多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
B.地上草如菌,两岸柳如眉。(比喻)
C.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宮之中。(比喻)
D.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设问)
3、“镶”(xiāng)字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词的意思相近?( )
A.叫喊
B.山寨
C.金属
D.衣服
4、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B.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C.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D.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5、(《金银岛》)船长在临死前把箱子留在了酒店,吉姆把箱子打开后,发现了一张( )
A.钞票
B.藏宝图
C.船票
D.书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三字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跳进河里,却忘了自己是“旱鸭子”,在河道里溺水了。
B.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你这个“铁公鸡”怎么会抢着付钱呢?
C.母亲是默默的“老黄牛”,从不叫苦。
D.班长很有能力,是“纸老虎”,我们都佩服他。
7、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出其不意( )
A.意思 B.意见 C.意料
2.声东击西( )
A.声音 B.发出声音 C.声明
3.风声鹤唳( )
A.鹤叫 B.哭泣 C.憎恨
4.攻其不备 ( )
A.准备 B.防备 C.设备
8、请填写适当的量词。
一______门窗 一______火车 一______太阳
一______牙刷 一______小溪 一______闪电
9、课内阅读。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毛茸茸的枝头”说明了枝头上________________。
【2】“雪绣的花边”告诉我们这是____季,透过“潇洒”一词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
【3】“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我感受到了白桦____________的精神。
【4】这棵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1】纳米技术应用在哪些方面?请你根据选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让人们更加健康
【2】“未来的纳米机器人”中“未来的”三个字体现的是对纳米技术的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阅读短文时,我头脑中产生了_______的疑问,我想通过_______的方法解决。
11、学会做加法(12分)
同学们!你们会做加法吗?1+1 = 2;100+35 = 135……100+250+50 = 400……这是数学上的加法。两个数相加,三个数相加,多个数相加……
1支钢笔+1支圆珠笔 = 两用笔,1副眼镜+1根金属链 = 防摔眼镜,1枝铅笔+1个橡皮 = 带橡皮的铅笔……这是发明中的加法,加法构成的发明。两件东西或者多件东西相加,会得到一件新东西——这就是发明。
加法来自于生活中、学习中、生产中、游戏中的某种需要。当你需要雨伞而身边只有书包,你会想到“把书包变成雨伞该多好”——书包+雨伞,这就是根据需要而萌发的一个发明想法。
加法的发明技巧,在发明技巧中叫做组合法。将几种东西的用途或特点巧妙地组合起来,“加”到一起,就会创造出一件东西。
皮箱的用途是装衣物,车轮的用途是滚动式移动。皮箱+轮子 = 旅行箱,这正是加法的妙用——可以推着走的箱子,推比搬要省劲多了。为了更方便些,你还可以再做一次加法——加一个拉手,拉比推更方便。
皮箱+轮子+可折叠拉手,这就是市场上出售的旅行箱。
厨房里有许多发明都是巧妙地运用了加法。比方说,多功能锅。它是把烙饼锅、涮羊肉锅、煮饺子锅三种锅的功能组合到一起构成的。又如:油炸铲,它是把普通铲和漏勺的用途加起来构成的。
春节放鞭炮时,也许你也会发现“加法”构成的发明。放炮可以听到“砰”“叭”声响,放花,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景象。二者相加,就发明出一种新型花炮——响声和色彩一起呈现出来。
喝汽水前要用起子打开瓶盖。能不能把瓶盖和起子加起来呢?在这方面,易拉罐就做到了。它在盖子上做了个小环,稍一使劲就可以拉开了。
同学们,加法使你们着迷了吗?
(1)文中有5个破折号,它们都起 的作用。(1分)
(2)发明中的加法有两层意思:一层是
一层是 ;(2分)
(3)发明中为什么要运用加法呢?(3分)
(4)文中提到哪些东西的发明运用了加法?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发明运用了加法?(3分)
(5)发明的加法中有一种简单的加法,叫做自己加自己。即“单×2 = 双”,如“单面胶带纸×2 = 双面胶带纸”,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3分)
12、阅读理解
枣树
春天来了,杨树、柳树都发芽了,长叶了,唯独枣树在懒懒地睡大觉。它一不出叶,二不开花,树干上爬满了密密的皱纹,像老人的脸;长了小黑疙瘩的枝枝杈杈,静静地伸向天空。它默默无闻,长得一点儿也不起眼。
直到了四月,那许多小黑疙瘩里才钻出了小尖芽芽,浅黄色,很娇嫩。这小芽芽长得可快了,不几天就抽出了几片叶,那浅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真是新鲜可爱。
接着枣树开花了,六个尖尖的花瓣,像是金黄的六角小星星。它们混在树叶中,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招来了许多蜜蜂。听大人说,枣花蜜还是上等蜜呢。
枣花一落,长出枣来了,绿色的,像一粒粒糖豆豆,不太好吃。这小青枣长得慢极了,总也变不红。
到了秋天,枣长大了,像麻雀蛋,圆滚滚的,也变红了,像小玛瑙球,红亮亮的。远远望去,绿叶丛中缀满了一只只小“红灯笼”,真美呀!那脆生生的红枣一吃到嘴里,立刻就有一股甜味往嗓子眼里钻,把嗓子都刺痒了。
啊!枣树,春天到来了,你不像杨树、柳树那样早早地换了绿绸袍,争着比漂亮。但到了秋天,你却献给人类脆甜的果实。这种高尚的品质,真值得赞颂啊!
【1】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按枣树的生长顺序写的,先写枣树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天窗(节选)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词语“_______”写出了雨脚的声音,“________”写出了闪电的样子。
【2】从“猛厉地扫荡”一词,我感受到风雨雷电________的情景。
【3】“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中“慰藉”的意思是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
【4】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的要大十倍百倍?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琥珀(节选)
晌(shǎng sǎng)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cèn shèn)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用“照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缩写下面的句子。
1.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恐龙后代繁衍成了庞大家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很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但是挺着脖儿,表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蹄叫,顶尖锐,顶凄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我很喜欢唱歌,每天都坚持练习锻炼。我的歌声悠扬动听,歌唱比赛上,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所料不出,评委们全都大加赞赏,我最终取得了一等奖。
18、修改下列句子中有毛病的句子。
①斯塔笛家并不丰富,卖不起多少书,可他把用心积累起来的每一个铜子儿,都花在了书店里。
________
②队员们使劲抓住绳子用力向后使劲拉着。
________
③同学们全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老师拿着手上的杯子。
________
19、习作。
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你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就以“我学会了 ”为题目,先补充题目,再完成习作。注意把学的过程写清楚,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