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万里( )( ) 引( )注( ) ( )( )补牢
一望( )( ) 反反( )( ) 花( )树( )
2、比一比,组词语。
杏____ 员____ 休____ 注____
古____ 元____ 体____ 住____
3、句子乐园。
【1】大熊猫真可爱。(胖乎乎的) (把括号里的词加进句子里。)
【2】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 (补全句子。)
【3】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呀 (给句子标上合适的标点。)
4、按要求完成练习。
1.“又”的最后一笔是______,作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______,如____字。
“牛”的第三笔是______,作偏旁时,第三笔 变成最后一笔________,如______字。
2.像这样作偏旁时,笔画会有所改变的字 ,我还会写:
5、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1.“冲”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
2.“柳”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组词: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bō wén gān tián wēn nuǎn liú liàn
mǎi cài láo zuò bù pǐ bù shě
7、判断题。回忆所学内容,对的打“√”,错的打“×”。
【1】十二生肖里,排名第一的是鼠。(______)
【2】课文《千人糕》,是因为有一千人做糕点,所以才取这个题目名。(______)
【3】在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是“大寒”。(______)
【4】“底”“原”,这是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舒展。(______)
【5】“匹”字第二笔是竖折。(______)
8、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像“原”“递”这样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捺要写得舒展。(____)
【2】《彩色的梦》一课中,“一大把彩色的梦”指的是颜料。(____)
【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中,写了雷锋叔叔曾经帮助过孩子和大娘这两件事,教育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____)
【4】《画杨桃》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当看到别人画的杨桃和自己画的不一样时,不要急着嘲笑,因为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不一样。(____)
【5】《羿射九日》是一个童话故事,突出了羿刚毅有力、英勇无敌的英雄形象。(____)
【6】“热”“煎”“煮”都有四点底,这些字都和水有关。(____)
【7】“荡”第七笔的笔画名称是“横折折折钩”。(____)
9、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咏柳》和《村居》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作者也都生活在唐代。(______)
2.“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长”读“cháng”。(______)
3.《咏柳》这首诗中把柳叶比作丝带,把柳条比作碧玉,把柳树写得非常美。(______)
4.《村居》一诗中的“纸鸢”就是风筝。(_____)
10、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赞美了春天伟大的创造力。______
【2】《咏柳》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韩愈。______
【3】《村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______
【4】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______
【5】“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绦”是一种丝织的带子,“万条”指的是“万条丝织的带子”。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我们__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__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2】文段中的感叹号,应该读出________(语气);文段中的省略号说明了________。(选一选,填序号)
①春天无处不在,说也说不完 ②找到春天后的喜悦
【3】文段中的“她”指的是________,“我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地方发现了她的影子。
【4】春天还在什么地方?请你接着写一两句。
________________
12、我会读短文,回答问题。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段话共有_____句。
【2】葡萄种在__________。
【3】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是把____比作_____。
【4】用“ ”划出写葡萄颜色的词。
【5】“要是这时候”指的是_________。
1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个办法好
毛泽东七岁的时候,常和小伙伴们到山上去放牛,砍柴,捡果子。
有一回,他想:怎样既能放好牛,又能多砍柴,还能捡些果子呢?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大家分成三个小组:一组放牛,一组砍柴,一组捡果子。
天快黑了,放牛的把牛喂得饱饱的,砍柴的背回了许多柴,捡果子的捡了满篮的野果子。
毛泽东把柴和果子分成几份,每人一份。大家牵上牛,背上柴,提上篮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1】_________小时候常和小伙伴到山上去放牛,砍柴,捡果子。
【2】毛泽东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是怎样解决他想到的问题的?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4】这个办法结果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文段阅读。
当我的笔写好了“__________”,
我就看见在花间忙碌的__________,
两只__________旋舞着,
我挥手就能把它们全兜进网中。
要是我写上“_______________”,
我就立刻想唱唱歌儿蹦几下,
我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事我全能干得顶呱呱。
【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在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繁忙——( ) 飞舞——( ) 招手——( )
【3】照样子,写词语。
顶呱呱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你在写字的时候有哪些联想?请举出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快乐阅读。
大家好!我是可爱的小牙齿。
最近,我有许多烦(fán)恼(nǎo),那是因为我的小主人现在对我不太好了。你们瞧:他一大早起床连洗澡也不给我洗了,直接把粘(nián)粘的酸牛奶往我身上倒,好恶(ě) 心!好难受!主人每天都要给我吃好多不好吃的东西,给我吃完这个吃那个,我都开始长洞洞了,他还特喜欢吃甜食。只要一看见食物就会忘记自己是谁,迫不及待(dài)地拆开,狼吞虎咽(yàn)地塞(sāi)进嘴里,让我的兄弟姐妹们忙得不可开交,都纷纷拿着武器,切成块,磨成粉,忙得腰酸背痛(tònɡ)。他还不停地往嘴里灌(ɡuàn)饮料,好像在给我们洗澡。有时,他拿出一大瓶冰的酸饮料倒我身上,冷得我全身起了鸡皮疙(ɡē) 瘩(da);有时他又会把刚烧好的鸡腿放我身上,烫得我无处躲藏。时间一长,我从白变黄,身上长满了小洞洞,还有许多小虫子,疼(ténɡ)死我了。
我想对小主人说:“早晚一定要刷牙,饭后要漱(shù)口,一定不能乱吃过冷过热的东西,我需要你的细心呵(hē)护。”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从文中找答案把词语补充完整。迫( )( )待 不可( )( )
【3】短文中的“我”是______________。短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我”的_______ 。
【4】把“我”对小主人的话用“ ”画出来。
【5】小朋友,读了短文,你决定以后怎么对待牙齿?(至少写出三种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造句。
发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
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
18、还读过哪些有趣的儿童故事?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本,介绍一下,介绍前填好读书卡。
19、照样子,补充句子。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1.马路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3.落叶像________________一样飞舞。
20、看图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