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汉武帝驾崩之后,朝中拟上其庙号为世宗(意即“划时代的典型”),经学家夏侯胜却提出了强烈的反对,他认为皇帝征战连年而使生灵涂炭,不应用“世宗”为庙号。这表明当时部分儒家学者

A.已经控制朝政

B.倡仁政反黩武的政治原则

C.获得决定皇帝庙号的特权

D.主张民贵君轻

2、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的帝国是(  )

A.孔雀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罗马帝国

3、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花鸟画,浓墨重彩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具备

4、古巴比伦王国曾出台了诸多针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掺假伪造等不正当竞争现象的法律条文。如《汉谟拉比法典》第108条明确规定:“倘卖酒妇不受谷以为西克拉之费,而按超重的砝码收银,而西克拉之定率量比之谷物之定率量为低,则此卖酒妇应被检举。”这说明古巴比伦(       

A.立法思想蕴含着契约精神

B.法理内涵得到了有效补充和完善

C.市场管理注重物权的保护

D.国家治理利于强化法律的适用性

5、光绪六年(1880年),直隶提督刘铭传认为铁路是自强之“机括",建议修筑铁路。但侍读学士张家骧举“生事”“扰民”"“布利”等“三弊”,内阁学士徐致祥更列出“靡费”“资敌”等“八害”,结果,“延臣谏止者多,诏罢其议”。这反映了

A.观念落后阻碍了中国近代化

B.近代国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清政府不重视发展交通事业

D.近代中国尚不具备筑路条件

6、意大利的薄伽丘通过小说歌颂现实生活,反对等级观念;德国的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挑战教皇权威;法国的伏尔泰等人主张天赋人权、民主自由,抨击专制制度。这反映出

A.反封建斗争形式日益多样化

B.人文主义深入发展

C.思想解放曲折反复

D.欧洲社会矛盾中心不断转移

7、下表为1400-1820年明清时期农业发展基本概况表(部分)。对该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年份

人口

(百万)

粮食产量

(千吨)

耕地面积(百万公顷)

粮食单产

(公斤/公顷)

粮食

全部作物

1400

72

20520

19.8

24.7

1038

1650

123

35055

32.0

40.0

1095

1750

260

74100

48.0

60.0

1544

1820

381

108585

59.0

73.7

1840

A.“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持续发展

B.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C.耕地面积扩大源于版图的变化

D.技术进步是产量提高的基础

8、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洛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对“篡权”的内阁与政党,“党派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政道路曲折复杂

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

C.两党竞争十分激烈

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9、有法国政治家评价拿破仑:“没有多少人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以外还影响着如此许多之人。如果说他的辉煌能够抵挡时间的侵蚀,那是因为他的生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产生了一种亲密的回响。”并称赞他帮助塑造了现代法国。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拿破仑“帮助塑造了现代法国”的是

A.发动“雾月政变”

B.编纂《民法典》

C.废除雇佣兵制

D.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大捷

10、公元前5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的智者。但是到了后期,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因而有些人又把智者称为诡辩者。材料反映出在古希腊

A.思想学术走向没落

B.诡辩亦为社会需要

C.智、诡界限逐渐消失

D.个人主义有泛滥迹象

11、王守仁认为士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   

A.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

B.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

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D.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12、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相比于宋代,明清“商业革命”突出的是

A.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贸易

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C.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13、下面为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两幅宣传画。它们主要反映出“选好人办好事”“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参加选举去!”

A.新中国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B.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C.“双百”方针推动艺术繁荣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14、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阿权贵,却可以“为知己者死”。但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渐失,他们依傍古人,拘泥经典,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儒家思想正统化

B.小农经济的发展

C.专制制度的加强

D.科举制度的僵化

15、“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16、宋元时期,在部分地区的人们心目中,四海龙王(传说其主要职责是在人间司风管雨)的地位每况愈下,逐渐为妈祖(也称天妃、天后、天后圣母,福建、广东、台湾一带称之为妈祖)所取代。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宋元时期

A.商品经济提升女性地位

B.航海事业得到发展

C.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闽粤社会影响力大

17、近几年,网络订餐日益盛行,街头随处可见载着“美团外卖”、“饿了么”送货箱的快递车辆,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出更多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反映了

A.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城市公共交通推动了快餐行业创新

C.互联网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D.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膳食结构

18、英国史学家梅因指出“(罗马法)仪式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均以正确进行完毕,即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法律行为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关注。这表明罗马法

A.具有明显的习惯法痕迹

B.不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缺乏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D.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

19、《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这一记载反映了

A.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B.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

C.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

D.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20、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农学家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提及:“番柿,一名六月柿,茎如蒿,高四五尺,叶如艾,花如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这是中国最早有关番茄的详细记载。这段记载可用来说明此时

A.东西方间物品交流速度加快

B.海上丝绸之路得到稳步发展

C.我国可用食物种类更加丰富

D.中国与美洲开始了直接往来

21、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练习者利用肢体、攀悬、跳跃并结合人体呼吸运动,有些甚至模仿动物做出姿态各异的动作用来医疗和保健身体。医疗体操的出现(     

A.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

B.见证了中华先民对卫生保健的重视

C.证明了中医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有效地避免了大型疫病的广泛传播

22、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他认为1861年改革主要是由于

A.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B.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C.调动农奴生产积极性

D.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23、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24、从中国近代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国人希望能够重整海军,扬我国威的愿望 ②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群众性的爱用国货运动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强调制度与秩序。

 

26、________的胜利(填战役名称)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27、一战期间,代表中国参战的政府是________

 

28、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的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29、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________和尊严,肯定人的欲望,反对教会的________,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提倡________,追求知识。

3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先发生转折的战场或者战役是________

31、完成表格

领域

时间

成就

国防

1958年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________

1964年

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发射成功

医学

1965年

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农业

1973年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________

 

 

32、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________占主导地位,在惩治德为首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基础上,确立帝国主义在________统治新秩序。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

法律文件

政体

国家元首

英国

君主立宪制

国王

1787年宪法

民主共和制

总统

法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民主共和制

德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

皇帝

 

 

(1)西方近代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很多法律条文,形成了近代民主国家,请根据所学知识依次填充表格。

        .

材料二 

 

条约名称

条约内容(节选)

A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自应享优例豁除。”

B

“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C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2)根据表中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节选),依次写出相对应的条约名称。

34、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1942年元旦《________》的签署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中华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今天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历史学习是我们认识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隋唐文化繁盛,请举出科技、文学成就各一例。

(3)对于包括传统儒家思想、古代科技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们有各种态度和看法。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主张是什么?

36、(1)在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战争威胁和侵略表现在哪些方面?

(2)面对法西斯侵略,世界各种政治力量态度如何?

(3)德意日三国法西斯专政在30年代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7、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为人类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和标志民主政治成熟的改革分别是什么?

(2)现代资本主义法制起源于古罗马。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和适用罗马帝国自由民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3)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素有“议会之母”的称誉。在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逐渐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后来又建立什么制度加以完善?

(4)美国独立后通过宪法确立了什么政体?美国和英国在国家权力运行方面体现的共同原则是什么?

(5)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部重要的宪法文献,指出该文献的名称和性质。

38、背诵默写:用史实说明宋代是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

39、请列举王安石变法中富国之法和强兵之法的内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