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马克思在阐述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时,曾提到: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按照共同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失。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由此可知,马克思旨在

A.通过国家手段促进社会公平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2、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A.深信“地圆说”

B.途径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3、马克思说,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亲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叶剑英元帅1979年故地重游,感慨系之,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内战吟成抗日诗”是指(       

A.抗日游击战争

B.北伐战争

C.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反蒋抗日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专制王权强大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个人观念淡漠

5、南北朝时期的典籍记载了很多北方迁到南方的名士如王导、谢安等人的言行作派,及其受南人崇拜模仿的事例。细如服饰用具,琐至音容笑貌,都被人悉意效拟。南方上层人士改操中原洛阳之音,也成为南士标榜身份的一种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方的语言逐渐趋于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消弭文化差异

C.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

D.南方社会的包容性强于北方

6、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  )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了思想统一

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导致了暴政统治

7、有学者评价民国的某时期:时间虽不长,却“完成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模式”,也原则上完成了“以争取独立、民主为主要任务到以建设现代化的中国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性转变”。下列事件,属于该时期的是

A.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B.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C.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

D.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8、下面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中央政府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D.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9、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以下主张属于荀子的是

A.“人而不仁,如礼何?”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D.“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10、洪武十九年(1386年)浙江舟山46岛居民30000余人被强遣入内地,次年全国唯一的海岛县昌国县(今舟山市的前身)废除。对这一做法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效加强对沿海岛屿的控制

B.断绝了中国与外国的交往

C.舟山成为推行这一政策的中心

D.有效维护了明朝的封建统治

11、宋明理学是儒家文化的新发展,其中提出“心学”的明朝思想家是

A.陆九渊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12、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     

A.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13、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14、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在游说君主时,往往强调“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的观点,即是将仁、义视为“王、伯(霸)之道”的根本。这说明(     

A.诸子百家存在相互借鉴

B.儒家治国理念成为共识

C.社会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D.思想领域呈现百家争鸣

15、明朝嘉靖年间,政府征发永顺、保靖、西阳等土司家族参与东南沿海抗倭战争;明末土司秦良玉也受命参与镇压张献忠农民起义“征贼”、“平叛”战争,冉氏土司将治下的重庆酉阳李溪官坝、铜鼓潭等称为“忠孝坝”,土司衙署称“忠孝堂”、“忠义堂”。这反映出当时

A.汉族与其它民族间的隔阂消除

B.儒家伦理治国思想的确立

C.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不断加强

D.朝廷注重提高土司的地位

16、“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17、自筹办北京冬奥会以来,我国完成了12个主竞赛场馆建设,并通过了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基础设施投入运营;我国组建了场馆医疗救治团队,建立赛时交通运行指挥中心,积极推进氢燃料、5G通信、云转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示范应用,北京、张家口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网全覆盖。北京冬奥会的高效筹办主要得益于

A.“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B.冰雪运动的建设和推广

C.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D.大力推行绿色经济模式

18、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       

A.睁眼看世界

B.宣传民主共和

C.思想启蒙

D.托古改制

19、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B.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20、下面是读书活动中一段关于“罗马帝国”的笔记,笔记中所能反映的信息是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B.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D.帝国源于爱琴海区域

21、观察如图,结合所学,下列对1893-1920年间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③西方国家对华进口总体呈下降趋势

④欧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持续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东汉末年,民间兴起了乡闾清议品评并形成了一种传统。到了曹魏时期出现“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这可用于说明(     

A.选官制度改变利于激发官民责任感

B.九品中正制标准是门第

C.曹魏统治者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

D.曹魏亟需人才巩固政权

23、严复选择用文言翻译西方书籍。他的文言书写是使其译本在士人阶层流行开来的一块敲门砖,而且历史表明他的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他的翻译作品在晚清风行二十年之久。这表明(     

A.西学成为社会主流

B.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D.语言认同助推思想传播

24、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工作效率提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_______民营手工业和______,是中国封建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三种经营形态

 

26、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________________国家。

 

27、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______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______,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8、1935年,日军制造了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9、观察《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写出与下列内容提示相关的字母标号。

(1)Paper意为纸草,是一种水生植物经加工后成为书写象形文字的材料。古代盛产这种植物的大河流域是( )

(2)早期农业出现“南稻北粟”格局的地区是( )

(3)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城邦制度开始形成的地区在( )

(4)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的统治中心位于( )

(5)古代某一帝国,征服了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并把整个地中海变成它的内海,这个帝国的发源地是( )

30、________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3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_______

32、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________

 

33、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而告终。________是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________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也是日本战败、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34、________________等成为这一时期西欧殖民者常用的卑劣手段。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殖民体系崩溃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36、概述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其结果。

37、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有观点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自形成之日起,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开始启动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前提,依据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的历史事件。

(2)二战后,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请指出该体系的三大支柱。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反映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新阶段,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国际组织是什么?请指出该组织的宗旨。

(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全球性的问题日益突出,反全球化运动出现。就如何理性看待反全球化运动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38、   2011年既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曾作诗说:“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中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写出两例)

(2)孙中山在革命后颁布了哪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3)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认为呢?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只判断未有理由,不给分)

 

39、近代科学的主要成就有哪些?(从天文学、物理学等思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