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4,3)则点P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下列二次根式,不能与合并的是( )
A. B.
C.
D. ﹣
3、如图,中,D为AB上一点,E为BC上一点,且
,
,则
的度数为( )
A.50° B.60° C.70° D.75°
4、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则第三边长
的取值范围是( )
A.2<a<12 B.2≤a≤12 C.a>2 D.a<12
5、若一个正n边形的每个外角为,则这个正n边形的边数是( )
A.10
B.11
C.12
D.14
6、下列图形中,是全等图形的是( )
A. B.
C.
D.
7、下列数组是勾股数的是( )
A.,
,
B.,
,
C.,
,
D.,
,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不等式有无数多个整数解
B.不等式的负整数解有4个
C.不等式的解集是
D.是不等式
的一个解
9、已知,
,且
,则
的值为( )
A. B.
C.
或
D.
或
10、如图,,连接
.若
,
,
,则
的度数为( )
A.54°
B.63°
C.64°
D.68°
11、如图,等腰直角中,
,
为
的中点,
,
为
上的一个动点,当
点运动时,
的最小值为____
12、定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其一个底角的度数的比值k称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值”.若等腰中,
,则它的特征值
__________.
13、已知一次函数经过原点,则
______.
14、如图1,将长方形纸片沿图中虚线剪成四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然后拼成如图2的一个大正方形.
(1)若图1中大长方形的长为4,宽为2,则图2中小正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________;
(2)若图1中大长方形的长为,宽为
,则图2中小正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
_______(用含m、n的式子表示).
15、在三角形纸片中,
,
,
,若沿
的垂直平分线
线剪下
如图所示
,则
的长为______.
16、化简:=__________。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x﹣4,3﹣x)在第三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18、方程的解是 .
19、已知关于x、y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二象限,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20、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腰长为
,则底边长为______
.
21、某校为了调查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了解情况,从七、八两个年级各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测试,获得了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八年级50名学生成绩的频数分布统计表如下:
成绩x | |||||
学生人数 | 5 | 14 | 15 | 13 | 3 |
b.八年级成绩在这一组的是:
71 71 72 72 73 75 75 75 76 77 77 78 79 79 79
c.七、八两个年级成绩的平均分、中位数、众数和方差如下.
年级 | 平均数 | 中位数 | 方差 |
七 | 74 | 73.8 | 122.3 |
八 | 74 | n | 89.2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n=______.
(2)在此次测试中,某学生的成绩是74.5分,在他所属年级排在前20名,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学生是______年级的学生.(填“七”或“八”)
(3)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七、八两个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知识的情况较好,请从两个方面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2、解方程:
23、如图,矩形对角线
,
相交于点O,E、F、G分别是
的中点.
(1)若,
,求四边形
的周长;
(2)若,求
的度数.
24、一个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等于120°,它是几边形?
25、已知△ABC中,AB=AC,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E,D为垂足.
(1)若AB=7,BC=5,求△BCE的周长;
(2)若BE平分∠ABC,求∠A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