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与“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手法最相似的一项是( )
A.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B.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C.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D.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还有一种是“口是心非”,嘴上说不愿意,其实正中下怀,再加上身边人一再怂恿,也就将错就错。
②清华大学偏工程性、技术性、应用性,所以清华大学工程院院士多;北京大学偏理论性、科学性、基础性,所以北大科学院院士多。两所大学都是国内顶尖级的,各有千秋。
③不少观赏过陈世三木雕的人,对他雕刻的“弯弯道道”颇为不解,认为他雕刻这些不置可否的内容,没有前途。
④舞剧《孔雀之冬》媒体见面会,杨丽萍身着民族服装亮相,身段婀娜,美轮美奂,长长的指甲十分抢眼。
⑤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青年人经过专业化的学习,都会成为春兰秋菊,所以不必鄙视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⑥智能通讯设备虽然方便快捷、乐趣多多,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很多老年人反映手机字小看不清,软件操作复杂不会用。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未来一周,一股强劲的冷空气将影响我国,随着冷空气南下,中东部地区遭遇显著降温,公众出行时,防寒保暖姜氏不可或缺的必要措施。
B. 网络直播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可同一时间透过网络系统在不同的交流平台观看影片,影片主要分为实时直播游戏、电影或电视剧。
C. 法律规定,移动终端系统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安装应用软件,并提示用户终端在销售等环节被装入应用软件的可能性、风险和应对措施。
D. 引力波的发现证实了爱因斯坦在一个世纪前的预测,但科学家同时担忧,这种发现可能造成对传统物理学的崇高地位遭到损害。
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哈姆莱特》中,波洛涅斯被误杀后,克劳狄斯才觉察到哈姆莱特的精神错乱不像是为了恋爱,也不像是疯狂,心里害怕哈姆莱特会产生危险的后果,决定让他去英国。
B. 老舍先生的《茶馆》以老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共分三幕,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C. 《边城》中,老船夫下葬后三天,船总顺顺亲自来碧溪岨商量接翠翠过家里去住,翠翠却想看守祖父的坟山,不愿即刻进城。
D. 《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叫人将自己一直珍藏的金饰熔掉,加上夏尔还给她的八千法郎,铸了一个圣体显供台,送给了她曾为夏尔祈祷过无数次的教堂。
E. 《社戏》中,一群少年在看戏回去的路上偷了八公公田里的豆,第二天,纯朴、大度的八公公不但没有严厉责备,还送了好些罗汉豆给迅哥儿母子吃。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昔日闭塞贫穷的小山村,现在已经变成广受欢迎的农家乐旅游目的地,房前屋后的菜园、禽园、果园,图文并茂的墙体画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浦东派琵琶艺术起源于清乾隆时期,经过几代传人的发扬光大,浦东派在当下的影响遍及国内外,成为当代中国主要的琵琶艺术流派。
③留坝县大刀阔斧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几年后成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成为秦岭地区最具人气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④民间各种手工业者的行话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草根文化”,如果不及时整理保护,一旦那些油尽灯枯的老手艺人辞世,留给人们的将只有遗憾。
⑤当你投入地阅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睿智的老人坐而论道,当面聆听其教诲,感受其风采,常会让人喜不自胜,心潮难平。
⑥建设中国本土的主题公园,一定要走出自己的道路,只有用心创造,用文化内核加上现代表达方式,才能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公园。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创造与模仿
凡是创造之中都有欣赏,但是创造却不仅是欣赏。创造和欣赏都要见到一种意境。欣赏见到意境就止步,创造却要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到具体的作品中去。
比如我此刻想象到一个很美的夜景,其中园亭、花木、湖山、风月,件件都了然于心,可是我不能把它画出来。我何以不能把它画出来呢?因为我不能动手,不能像支配筋肉一样任意活动。如果我勉强动手,我所画出来的全不像我所想出来的,我本来要画一条直线,画出来的线却是七弯八扭,我的手不能听我的心指使。穷究到底,艺术的创造不过是手能从心,不过是能任所欣赏的意象支配筋肉的活动,使筋肉所变的动作恰能把意象画在纸上或是刻在石上。
这种筋肉活动不是天生自在的,它须费一番功夫才学得来。我想到一只虎不能画出一只虎来,但是我想到“虎”字却能信手写一个“虎”字出来。我写“虎”字毫不费事,但是不识字的农夫看我写“虎”字,正犹如我看画家画虎一样惊羡。一只虎和一个“虎”字在心中时都不过是一种意象,何以“虎”字的意象能供我的手腕做写“虎”字的活动,而虎的意象却不能使我的手腕做画虎的活动呢?这个分别全在有练习与没有练习。我练习过写字,却没有练习过作画。我的手腕筋肉只有写“虎”字的习惯,没有画虎的习惯。筋肉活动成了习惯以后就非常纯熟,可以从心所欲,意到笔随;但是在最初养成这种习惯时,好比小孩子学走路,大人初学游水,都要跌几跤、喝几次水,才可以学会。
各种艺术都各有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例如写字、作画、弹琴等等要有手腕筋肉的技巧,唱歌、吹箫要有喉舌唇齿诸筋肉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要想学一门艺术,就要先学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
学一门艺术的特殊的筋肉技巧,要用什么方法呢?起初都要模仿。“模仿”和“学习”本来不是两件事。姑且拿写字做例来说。小儿学写字,最初是描红,其次是写印本,再其次是临帖。这些方法都是借旁人所写的字做榜样,逐渐养成手腕筋肉的习惯。但是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学写字最得益的方法是站在书家的身旁,看他如何提笔,如何运用手腕,如何使全身筋肉力量贯注在手腕上。他的筋肉习惯已养成了,在实地观察他的筋肉如何动作时,我可以讨一点诀窍来,免得自己去暗中摸索,尤其重要的是免得自己养成不良的筋肉习惯。
推广一点说,一切艺术上的模仿都可以作如是观。比如说作诗作文,似乎没有什么筋肉的技巧,其实也是一理。诗文都要有情感和思想。情感都见于筋肉的活动。思想离不开语言,语言离不开喉舌的动作。比如想到“虎”字时,喉舌间不免起若干说出“虎”字的筋肉动作。这是行为派心理学的创见,现在已逐渐为一般心理学家所公认。诗人和文人常欢喜说“思路”,所谓“思路”并无若何玄妙,也不过是筋肉活动所走的特殊方向而已。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筋肉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筋肉活动是艺术创造过程中,在所欣赏的意象的支配下,实现手能从心,把意象画在纸上或是刻在石上的一种活动。
B.艺术方面的筋肉活动不是天生自在的,须费一番功夫才学得来,在学的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麻烦,就像大人要学会游泳总要喝几次水一样。
C.从事一项艺术活动,最初都要经过一番练习,使筋肉活动成为习惯,这样才可以达到从心所欲、意到笔随的境界。
D.不同的艺术,筋肉活动的方式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殊的筋肉的技巧。而这技巧,则是学好一门艺术的一个前提。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创造是对欣赏的一种升华。创造之中都会有欣赏,但创造是在欣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把欣赏到的意境外射到具体的作品中去。
B.如果想象到一个很美的夜景,却不能把它画出来,这是因为缺少这方面的筋肉技巧,这样即使勉强动手,所画出来的全不像想出来的。
C.作者认为,学习写字临帖等不是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站在书家的身旁,现场学习,以避免自己去暗中摸索和养成不良的筋肉习惯。
D.思想、情感好像离筋肉活动很远,实际上也是有关联的。这种观点虽是行为派心理学的创见,但现在已逐渐为一般心理学家所公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识字的农夫看“我”写“虎”字,正犹如“我”看画家画虎一样惊羡,这都是因为不会。其实写“虎”字和画虎一样,只要练习过就可以做到。
B.写字、作画、弹琴等要有手腕筋肉的技巧,唱歌、吹箫要有喉舌唇齿诸筋肉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这表明不同艺术活动的筋肉技巧是有差异的。
C.小儿学写字,最初是描红,其次是写印本,再其次是临帖,这都是在模仿,而这种模仿也是学习,能够使人逐渐养成手腕筋肉的习惯。
D.诗文都要有情感和思想,而情感和思想都离不开筋肉活动技巧,文人和诗人所谓“思路”,其实就是筋肉活动所走的特殊方向。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以“__________”,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都写其有病在身,表达了失意落寞之感。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蜀山兀,阿房出”,简明扼要地写出了阿房宫的建成,文章后面则以“_________,_________”这八个字写出了它的毁灭。
(3)宋濂为了鼓励学生刻苦学习,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度描写自己从师学习途中的寒冷环境,以景物衬托了其坚毅求学的精神。
8、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博大胸怀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江月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似。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的英姿和豪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表明周瑜的赫赫战功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继承并发展了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的演奏非常感人,在演奏结束后,诗人用“____,____”两句场景描写来烘托演奏技艺之高超。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侧面表现了洞箫声的悲凉幽怨。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汉书·礼乐志》中写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其实,学习也是如此,《劝学》中也表示了同样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砺,这种艰苦磨炼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将土们大快朵颐的豪放场景;“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落笔细处,用比喻手法从听觉上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到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地会联想到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阐述了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蓟中作
高 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注)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大兴西南。安边书:安定边疆的策略。孙吴事:指孙武、吴起用兵之事。孙武,春秋齐国人,古代著名军事家。吴起,战国时卫国人,曾任魏国将军,大败秦兵。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以“沙漠” “塞垣”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浩瀚壮阔的边塞图画。 “策马”“长驱”和“登”三个动作,勾画出一个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
B.第三、四句“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由远及近地描绘了诗人登上塞垣时所见的“萧条”景象。一个“何”字,突出了主人公的感慨之深,忧愁之重。
C.第五、六句“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深刻揭露了前文“边城何萧条”的根源,“一到” “每愁”两个词对举,突显边患的程度之深和时间延续之久。
D.第七、八句“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是诗人由边患不止而引发的激愤之语。“岂无”以强有力的反诘对统治者进行了抨击,也表现出自己安边定远的信心。
【2】全诗最后一联写到了“惆怅”,那么诗人“惆怅”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 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嘉祐集》)
(二)
秦之德义,无足比数,而卒并天下,乃前古所未有,故求其说而不得者,或本以地形,或归诸天助,又或以物所成孰之方宜收功实,而不知秦之得意盖因乎世变。是何也?以谋诈遇德义,则民之归仁,沛然谁能御之?以谋诈驭谋诈,则秦之权变,非六国所能敌。其成功非幸此所谓世变之异也世变异则治法随之故汉之兴多沿秦法。
(节选自《方望溪全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限3处)
其成功非幸此所谓世变之异也世变异则治法随之故汉之兴多沿秦法。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参与
C.可谓智力孤危 智力:智谋力量
D.秦之德义,无足比数 比数:相提并论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段中用先人开辟土地的艰难和后人割让土地的轻易作对比,侧面证明了不能贿赂秦国的道理。
B.文中对三国割让行为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他们依靠贿赂苟且偷生的做法强烈的蔑视,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割地的不可取。
C.杜牧在第二段中层层推进,从齐、燕、赵三国灭亡的结果,剖析其破灭的原因,有利地证明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分论点。
D.方望溪认为秦的成功并非侥幸,而是顺应了世道的变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以谋诈遇德义,则民之归仁,沛然谁能御之?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1年7月,河南受灾,各地各方不吝捐款捐物,鸿星尔克捐赠5000万元物资,
本来这件事并没有引起什么水花,后来微博下的一条评论“感觉你们都要倒闭了还捐了这么多”成功引发大众共鸣,于是支持国货、支持鸿星尔克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网友们把鸿星尔克官方微博的会员充值到了一百多年后、纷纷涌入直播间热情地请主播把最贵的产品拿出来,把鸿星尔克视为“国货之光”,一时间近乎魔幻的直播间评论,成为网络上最热的梗……我们在感佩民族品牌应有的勇气与担当、国人的爱国热情的同时,也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听到了另一种声音:有人怀疑鸿星尔克诈捐,有人质疑其炒作,有人野性消费,有人跟风购买,也有人不但把鸿星尔克一抢而空,还跑去别的品牌的直播间,对主播的解释、求情置之不理,肆意谩骂主播,进行逼捐……
一面是亢奋高涨的购买,一面是偏执、自以为正义的讨伐,大众媒体时代,情感宣泄往往较理性思考先一步占领高地,任何一个社会事件都又可能演变为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体狂欢。
材料二:对细小的声音,要侧耳倾听;对巨大的声音,要保持质疑。
——伊藤诗织
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结合自身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