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朕:古代皇帝的自称。
B.吾妻归宁 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
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总角:指古代男女未成年时将头发扎成角状。
D.见夫人科 科:元杂剧中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也叫“介”。
2、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写的第二篇白话文,这篇小说写的是清朝末年,在咸亨酒店中发生的事。本文选自《呐喊》,《呐喊》与《彷徨》是鲁迅的两部短篇小说集。
B.《过故人庄》的作者是唐朝边塞诗人孟浩然写的,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盛唐田园山水诗人岑参写的。
C.《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写的一篇散文。陶渊明,名元亮,字潜,谥号五柳先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后世影响很大。
D.《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宋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柳宗元被贬官到永州后写的,它是“永州八记”之一。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三棵树
李德霞
丫头的大嫂过门没半年,就吵着闹着要分家。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分就分吧,寡妇娘也没辙。米缸、面缸抬了去,掉了几块漆的红木柜搬了去,圈里的三只羊,一鞭子吆了去。大嫂请来伐木人,要放倒院里的三棵树。三棵树是丫头的爷爷栽下的,两抱粗,上面结了几个喜鹊窝。娘“扑通”跪在地上:“家里没啥东西了,这三棵树,就留给丫头吧……”
那时,丫头十六岁,在城里读高中,是村里唯一把书读到城里的女孩子。
星期天,丫头从学校回来,看着空空的土屋和一下子苍老了的娘,丫头抱着树干号啕大哭。
娘说:“丫头,别上学了,回家跟娘种地吧。种地饿不死人。”
丫头倔,丫头一抹眼泪说:“偏不,我还要考大学,我丫头说到做到!”
娘说:“上大学不要钱?”
丫头说:“我有三棵树,三棵树就是我的钱。”
丫头真的考上了大学。那时候,家家日子还不宽格,但乡亲们厚道,你三十他三十地把钱送来。丫头不接,一一挡了回去,丫头说:“大叔大婶的情我领了,我不能欠乡亲们太多……”
娘说:“你不上学了?”
丫头说:“你甭管,我自有办法。”
开学前几天,丫头去了村里的德叔家。德叔在农机站当站长,家里开着小卖部,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家殷实得多。更重要的是,爹在世时,跟德叔是最要好的弟兄。其实,在丫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德叔就给丫头准备了一千块钱。德叔笑眯眯地说:“钱我可以借给你,但你啥时还我呀?”
丫头说:“不是借,是贷,就按银行的利息算。等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连本带利一块儿还。”
德叔还想逗逗丫头,德叔说:“银行贷款还讲个财产抵押呢,你拿啥给我做抵押?”
丫头拉着德叔的手出了屋,用手一指她家院里的三棵树说:“我有三棵树,我就拿三棵树做抵押。”说完,丫头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纸和笔,哗哔哗,写了抵押单,交给德叔。
德叔笑了,笑得满眼都是泪。
丫头上了大学。上了大学的丫头从来不敢回家。除了舍不得那几块钱的路费,丫头还得自己挣学费,挣生活费。丫头到图书馆帮过工,到饭店洗过碗,啥来钱干啥。有同学问:“你家里没钱供你?”丫头说:“有,我有三棵树……”
丫头大三时,不得不回家一趟。大哥在一家煤矿挖煤,死于矿难,矿上只给了很少的一点钱,少得离谱。丫头找到矿长,拍着桌子和矿长讲道理。矿长熊了,按规定赔了款。
拿回赔偿金,大嫂取出两千块,要给丫头。大嫂说:“以前都是我不好,我对不起丫头妹妹。钱你拿着,你是大学生,就不要那么辛苦了。”
丫头把钱挡回去。丫头说:“我还年轻,吃点苦受点罪是好事。这钱是我大哥拿命换来的,就留着给侄儿上学用……”
转眼,丫头大学毕业了。那时候,大学生很抢手,是香饽饽,丫头就被分配到市政府上班。领到第一笔工资,丫头田了村。丫头找到德叔,要赎回当年的抵押单。德叔说:“啥抵押单?我早扔了。”丫头吃惊地说:“那……我的三棵衬?”
像当年丫头拉着德叔一样,德叔拉着丫头的手出了门,用手一指丫头家的那三棵树说:“三棵树,本来就是你的。”
丫头要接娘进城。临走时,邻居说:“你娘这一走,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土屋和三棵树不如卖了的好……”
丫头看着土屋,抚着树干说:“土屋是我的家,三棵树是我的根……我怎么舍得卖啊?留着吧。”
一晃,几十年过去。土屋已日渐斑驳,倒是那三棵树长得枝繁叶茂,绿荫如盖,成了村里的一景。
前年,有人相中了那三棵树,愿出大价钱要下来。那人打电话给丫头,问丫头愿不愿意卖,被丫头断然拒绝。
如今,已是副市长的丫头,无论工作多忙,每年都要抽空回村一趟,看看父老乡亲,看看她的三棵树……
(节选自《小说月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开头写大嫂闹着分家,将米缸、面缸、红木柜搬走,三只羊赶走,甚至还要放倒三棵树的情节,既表现了家里的贫穷,又暗示了娘的软弱。
B.“德叔笑了,笑得满眼都是泪”,德叔原本只想试探丫头,孰料丫头早有主意,德叔因而“笑”;面对苦难,丫头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令德叔动容,因而“满眼都是泪”。
C.小说设计大哥遭遇矿难,大嫂成为寡妇,只得到很少的一点钱,最后是丫头拿回了赔偿金等情节,意在表明善恶有报,规劝人们要孝亲友爱。
D.写三棵树长得枝繁叶茂,有人愿出大价钱买,丫头却断然拒绝,是因为以前生活艰难时都不曾卖掉,现在丫头做了副市长,自然不会因为钱而卖掉三棵树。
E.小说中对大嫂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作用很明显,如从开始的蛮横无情到后来的心存愧疚,都衬托了丫头优秀的品质特征。
(2)小说以“三棵树”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丫头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4、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一文中,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达自己很想官职显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在千年之前,屈原就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写出了自己回归田园后的独居生活。杜甫《客至》诗中也有类似的意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曾经说“__________,__________”。蔺相如特别强调要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前,而把个人的私事放在后。
(2)《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3)《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望岳》中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________”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
(3)《老子》中指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危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篇名句默写。
(1)《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历史和现状进行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2)《逍遥游》中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密《陈情表》中开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自己坎坷命运。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以乌鸦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从《诗经·王风》“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的经典出现之后,后世诗人表达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就往往运用类似的意象,姜夔就在他的《扬州慢》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古人写诗词讲究炼字,既用“空”字写景状物,如“____________”,又用“空”字表达情感,如“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雨过偶书【注】
王安石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注】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后因守旧派反对,王安石请罢相,出知江宁府。本诗是王安石就任江宁府后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洗”表达了在看见这场雨荡涤污浊世界之后的爽快之情。“南亩东郊”的欢欣鼓舞照应首句的“甘泽”,证明了这是一场好雨。
B.颔联说大地的收成取决于外力,此处“物外”与“天”意思相近,均指代朝廷,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给予变革机会的感恩之心。
C.颈联情景交融,风雷停歇,浮云消散,雨后凉气进入窗户,房间中的枕席也令人舒适,写出一场及时雨后诗人的悠闲舒畅。
D.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字面上写自然现象,描摹了雨态、雨势及其影响,实则借此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与志向。
【2】诗歌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1)乃使画工图形(________) (2)案图召幸之(________)
(3)于是上案图(________) (4)人形好丑不逮延寿(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与“籍其家,资皆巨万”中“籍”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B.成述其异。(《促织》)
C.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
D.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3】翻译句子:
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
【4】本文的情节可概述为:_______,_______,元帝因失去昭君而“穷案其事”,结果“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韩国《文化日报》报道,韩国的大学教授们选出了“反求诸己”这个成语,作为对韩国社会期许的代表性词语。
“反求诸己”出自于《孟子·公孙丑》,意指“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它的上下文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要求:请以“反求诸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