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古文观止》名篇中的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送杨置序》
译文:然而,想要抚平他的心来养好他的病,从弹琴中也许可以得到益处。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五代史伶官传序》
译文:压抑原本自己成功或者失败的迹象,都由于人事呢?
C.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五代史宦官传论》
译文:处境孤立,惧祸心理就越来越深切,挟制他的人(宦官)的地位也就越来越牢固。
D.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相州昼锦堂记》
译文:海内读书人闻风下拜而瞻望他风采的情景,已经有好多年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春秋争霸战争打破了列国分野的局面,各民族交往频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走上了封建制。
B.《左传》虽然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但是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C.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书籍,学识渊博、德才兼备,任鲁国史官时尽职尽责,受到当时人所崇拜。
D.烛之武的事迹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一个人通过努力,使整个国家得到了安定,他才是真英雄。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因击沛公于坐
B.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吾其还也
C.杳不知其所之也 然后驱而之善
D.宗庙之事,如会同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4、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句子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D.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人物出场方式描写格外传神,如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来描写王熙凤,以在家而不出场的方式来写贾赦,以先侧面烘托再正面出场的方式来表现贾宝玉。
B. 《祝福》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几次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纯朴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一生勤劳善良,对生活要求极低,到头来却挣不到鲁迅所说的一个“做稳了”的“奴隶”的资格,只能悲惨的死去。深刻的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C. 《劝学》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本文最大的特色是以喻明理的论证艺术。《师说》的“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师说”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D. 《马嵬(其二)》: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采用插叙的手法来记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叙事中又采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诗歌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下列题目。
胡适先生二三事
梁实秋
胡先生是安徽徽州绩溪县人,对于他的乡土念念不忘,他常告诉我们他的家乡的情形。徽州是个闭塞的地方。四面皆山,地瘠民贫,山地多种茶,每逢收茶季节茶商经由水路从金华到杭州到上海求售,所以上海的徽州人特多,号称徽帮,其势力一度不在宁帮之下。四马路一带就有好几家徽州馆子。
1928年至1929年间,有一天,胡先生特别高兴,请努生、光旦和我到一家徽州馆吃午饭。上海的徽州馆相当守旧,已经不能和新兴的广东馆、四川馆相比,但是胡先生要我们去尝尝他的家乡风味。
我们一进门,老板一眼望到胡先生,便从柜台后面站起来笑脸相迎,满口的徽州话,我们一点也听不懂。等我们扶着栏杆上楼的时候,老板对着后面厨房大吼一声。我们落座之后,胡先生问我们是否听懂了方才那一声大吼的意义。我们当然不懂,胡先生说:“他是在喊:‘绩溪老倌,多加油啊!’”原来绩溪是个穷地方,难得吃油大,多加油即是特别优待老乡之意。果然,那一餐的油不在少。有两个菜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一个是划水鱼,即红烧青鱼尾,鲜嫩无比,一个是生炒蝴蝶面,即什锦炒生面片,非常别致。缺点是味太咸,油太大。
徽州人聚族而居,胡先生常夸说,姓胡的、姓汪的、姓程的、姓吴的、姓叶的,大概都是徽州的。努生调侃地说:“胡先生,如果再扩大研究下去,我们可以说中华民族起源于徽州了。”相与拊掌大笑。
胡先生酒量不大,但很喜欢喝酒。有一次他的朋友结婚,请他证婚,这是他最喜欢做的事,筵席只预备了两桌,礼毕入席,每桌备酒一壶,不到一巡而壶告罄。胡先生大呼添酒,侍者表示为难。主人连忙解释,说新娘是节酒会的会员。胡先生从怀里掏出现洋一元交付侍者,他说:“不干新朗新娘的事,这是我们几个朋友今天高兴,要再喝几杯。赶快拿酒来。”主人无可奈何,只好添酒。
事实上胡先生从不闹酒。二十年春,胡先生由沪赴平,道出青岛,我们请他到青岛大学演讲,他下榻万国疗养院。讲题是《山东在中国文化里的地位》,就地取材,实在高明之至,对于齐鲁文化的变迁,儒道思想的递嬗,讲得头头是道,听众无不欢喜。当晚青大设宴,胡先生赶快从袋里摸出一只大金指环给大家传观,上面刻着“戒酒”二字,是胡太太送给他的。
胡先生交游广,应酬多,几乎天天有人邀饮,家里可以无需开伙。徐志摩风趣地说:“我最羡慕我们胡大哥的肠胃,天天酬酢,肠胃居然吃得消!”其实胡先生并不欣赏这交际性的宴会,只是无法拒绝而已。二十年六月二十一日胡先生写信给我,劝我离开青岛到北大教书,他说:“你来了,我陪你喝十碗好酒!”
胡先生不以书法名,但是求他写字的人太多,他也喜欢写。他做中国公学校长的时候,每星期到吴淞三两次,我每次遇见他都是看到他被学生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密密围绕着。学生要他写字,学生需要自己备纸和研好的墨。他未到校之前,桌上已按次序排好一卷一卷的宣纸,一盘一盘的墨汁。他进屋之后就伸胳膊挽袖子,挥毫落纸如云烟,还要一面和人寒暄,大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势。胡先生的字如其人,清癯削瘦,而且相当工整,从来不肯作行草,一横一捺都拖得很细很长,好像是伸胳膊伸腿的样子。不像瘦金体,没有那一份劲逸之气,可是不俗。
胡先生最爱写的对联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我常惋惜,大家都注意上联,而不注意下联。这一联有如双翼,上联教人求学,下联教人做人,我不知道胡先生这一联发生了多少效果。这一联教训的意味很浓,胡先生自己亦不讳言他喜欢用教训的口吻。他常说:“说话而教人相信,必须斩钉截铁,咬牙切齿,翻来覆去的说。圣经里便是时常使用Verily,Verily以及Thou shalt等等的字样。”胡先生说话并不武断,但是语气永远是非常非常坚定的。
胡先生从来不在人背后说人的坏话,而且也不喜欢听人在他面前说别人的坏话。有一次他听了许多不相干的闲话之后喟然而叹曰:“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相反的,人有一善,胡先生辄津津乐道,真是口角春风。徐志摩给我的一封信里有“胡圣潘仙”一语,是因为胡先生向有“圣人”之称,潘光旦只有一条腿可跻身八仙之列,并不完全是戏谑。
(摘编自《我的朋友胡适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胡适先生身为徽州人,常在朋友面前提起徽州,那是因为徽州闭塞,地瘠民贫,如果他不介绍徽州,可能大家都不了解徽州。
B. 胡适先生不带我们去新兴的广东馆、四川馆,而是去相当守旧的徽州馆,那是因为胡适先生和徽州馆老板熟悉,这里的菜油大。
C. 胡适先生从不闹酒,但在朋友的婚礼上,作为证婚人,他又坚持添酒,还从怀里掏出现洋一元交付侍者,这让读者看到了别样的胡适。
D. 胡适先生虽然并不喜欢交际性的宴会,但是身处其中,又无法拒绝,所以几乎天天有人宴饮。E.胡适先生做中国公学校长的时候,虽然每星期到吴淞的次数并不是很多,但是因为喜欢书法,他还是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
【2】文中说“胡适先生是安徽徽州绩溪县人,他对于他的乡土念念不忘”,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3】文中胡适先生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胡适先生在“做人”方面给予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表现琵琶曲调激越雄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踮脚和爬山所得的两种视野相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来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阐述自己对子路“哂之”原因的两句是 _____,____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的弟子各言其志,冉有的“____,____ ”可以看出他谦虚谨慎的品格。
(3)《静女》中用双关手法赞美心上人容颜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
(4)《涉江采芙蓉》中用对写的手法,想象心上人征途回望,念念情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曹丕在《短歌行》中借“其物如故,其人不存”来表达对亡父的哀思,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相似的语境表达了对故国的哀思。
(6)《鹊桥仙》中,在牛郎织女即将分别的悲伤气氛中,秦观却认为长久的真爱不受时空限制的乐观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7)《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比喻的手法肯定人民群众力量强大,建议君王谨慎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8)《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手法说明真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9、古诗文默写。
(1)在2022年首届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开幕式上,各国青年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会议,你要作为东道主中国青年代表致辞。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对各国青年心意相通的感怀;也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对亲临北京参会的各国青年代表的欢迎。
(2)王磐《朝天子•咏喇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写了扰民的宦官船多,所到之处喇叭声音大,批判了宦官在运河沿岸作威作福、乱民乱国之恶。
(3)“雁”作为古典诗歌常见意象,常有思乡、思亲、思归、漂泊之意,如唐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2)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 。
(3)但我不能放歌,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4)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5)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11、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柳永《雨霖铃》中,“ , ”两句刻画难舍难分的形象,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写作者遥想当年刘裕北伐时的声威,寄托自己抗敌之情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山中感兴三首(其二)①
文天祥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②。
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挑灯看古史③,感泪纵横发
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注)①《山中感兴三首》作于l271年春,文天祥因为代皇帝起草诏令触怒了权贵贾似道,被罢官回到家乡——今江西吉安,隐匿深山。②北风急,暗指l270年8月蒙古军围攻襄阳、樊城,及12月襄、樊粮道被蒙军切断之事。③文天祥自幼爱读忠臣传,敬佩屈死的直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诗的第一、二句,写深秋时节,溪水下降,溪中的石头自然露出,刻画出秋景的特点。
B. 第三、四句,写雨来得快又去得快,一天之内,有雨有晴,衬托出诗人时喜时悲的心情。
C. 第五、六句从前面写景转为写事,朋友之信捎来时局的消息,“急”字暗喻时局的紧张。
D. “塞马谁得失”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说深山里的人信息闭塞,就像那塞翁一样不知祸福。
E. “挑灯看古史”两句,写诗人读史书,想到忠臣的不幸遭遇,禁不住感慨万千而泪双流。
【2】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岁通五经 通: 通晓
B. 白益傲放 益: 更加
C. 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 开辟
D. 璘败,累系浔阳狱 系:捆绑
【2】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B.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 不得骑驴
C.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 不得骑驴
D.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 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 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 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4】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2)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了“读文学的群体在量减”的社会现象。德国著名作家黑塞告诫过我们:“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
深得阅读之趣的黑塞在祖父的藏书室中捞取“珍珠”,翻译家王佐良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里感受“新世界”,可以说,阅读成就了他们生命的丰盈富足,也托起了他们生命的高度。
在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什么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对我们的生命有着怎样的影响?请围绕“生命·阅读”这一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