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N2是重要的资源,其生产与性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产生N2是物理变化

B.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反应②中涉及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③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O2,N2有时也能支持燃烧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46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质量之比是1:2

D.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甲和丁的质量之和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CO用作燃料

B.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氮气用作保护气

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用木炭代替

B.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若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大于空气总体积的

D.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5、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共涉及6种物质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生成物的化学式为N3H

6、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C.该反应生成二种分子

D.参加反应的的分子个数比为1:1

7、碳酸氢钠(NaHCO3)做发酵粉时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O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碳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8、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A.78%

B.21%

C.0.94%

D.0.03%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

C.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D.一定的温度时,向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并搅拌

10、艾草中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黄酮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1

C.黄酮素的一个分子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D.黄酮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1、学习了溶液的相关知识后,小美在实验室利用NaCl进行了如图实验,结合NaCl的溶解度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90

100

NaCl的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3

38.4

39.0

39.8

A.甲中得到的是NaCl的饱和溶液

B.乙中的灯泡不会发光

C.丙中得到晶体的质量为2g

D.丁中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可能是硝酸铵

1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大量施用化肥

B.随手扔废弃塑料袋

C.绿色低碳出行

D.大力开发矿产资源

13、如图所示的试验中,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酒精燃烧

C.沸水汽化

D.水汽凝结

1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5、据《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已大量制造出反物质中的反氢原子,认为反物质研究领域的前景“正前所未有的光明”。反原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电性与原子的电性刚好相反……假若发现反氯离子,请运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大胆设想反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A.

B.

C.

D.

16、古代唐镜表面有一层耐腐蚀的二氧化锡(SnO2)。SnO2中Sn的化合价为

A.-4

B.-2

C.+2

D.+4

17、下列物质敞口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氢氧化钠溶液

18、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C.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1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有划痕

B.将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0、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同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21、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固体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气体

通入氧气,点燃

C

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D

锌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A.A

B.B

C.C

D.D

22、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生铁

B.氧化铁

C.青铜

D.焊锡

23、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a

B.H

C.

D.

24、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   能证明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碳酸钙

B.   说明石墨有导电性

C.   该装置灭火的原理是清除了可燃物

D.淬火能增强钢针的硬度

25、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的是

A.碳C

B.氯Cl

C.钾K

D.铜Ca

26、“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最外电子层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

B

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C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某种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

(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8、能源、环境等问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煤燃烧会排放出SO2、NO2等有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SO2、NO2会发生反应生成SO3和X两种物质,则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来源于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填序号)。

A.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将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D.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乙醇汽油是汽车常用的燃料之一,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9、氨气在外观上看起来和氧气相似,它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氨气在化学工业上用途很广泛,如制化肥、纯碱等;近年来,氨气还用于环境治理。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可将有毒气体NO2转化为两种无毒物质,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另一种是人人离不开的常见液体。它还可以和酸发生化合反应。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

(1)氨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

(2)氨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氨气与NO2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反应前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0、在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

A.空气 B.二氧化硫 C.红磷 D.水 E.氧气 F.氮气 G.稀有气体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

(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

(3)与氧气反应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

(4)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

(5)常温下为液态物质的是____

(6)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高的是____

(7)通电时,各种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____

 

31、明代《徐光启手迹》中记载了硝酸的制法。

(1)原料——绿矾五斤,硝五斤。

绿矾(FeSO4·7H2O)和硝(KNO3)均属于 (填序号)。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2)预处理——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二味同研细,听用。

①加热绿矾,质量约减小1/5。该过程中绿矾失去部分水,生成FeSO4·4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研碎FeSO4·4H2O和KNO3,研碎的目的是________

(3)制备——用铁作锅,铁锅置炭炉上,锅下起火…取起冷定,开坛则药化为强水。强水即硝酸,制备时发生如下反应:

①以上三个反应中未涉及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②H2SO4和HNO3的水溶液中均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符号)。

32、乙醇:俗名酒精,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请回答:

(1)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2)乙醇中C、O两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3、部分含氯物质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如:HClO、ClO2等。图1表示:HClO的一种生成和转化方式的微观示意图;图2表示:以氯的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价类二维图。

(1)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_______;氯原子在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根据图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转化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HClO的保存方法为________

(3)根据图2:C1O2对应图中_______点(填字母);ClO2溶于水形成溶液后进行病毒灭活,水溶液中有少量HClO2、HClO3生成,HClO2、HClO3分别对应图中E、D两点,据此推测HClO对应图中_____点(填字母)。

34、(10分)2014年3月8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起飞后失联的MH370是波音777。飞机制造广泛采用新一代铝合金,同时在襟翼、扰流板、短舱和方向舵中采用碳复合材料。随科技发展,飞机不再金属专制,碳复合材料占比已超金属。

(1图所示材料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2)硬铝是铝、铜、镁、硅的合金,

常用于火箭、飞机、轮船等制造业,

则硬铝的强度和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   (填“强”或“弱”)。

若把硬铝浸泡在稀盐酸中,观察到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在所涉及的化学变化中,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其中一个:  

(3)不锈钢是生活中常用的合金,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有铁、铬、镍。其中,铬常见化合价为+3、+6和+2,回答以下与金属铬(Cr)相关的问题。

铬也可以形成化合价为+2价的氧化物,其化学式是  

其中+3价的氧化物化学式为Cr2O3,读作:  

CrO3是一种橙红色固体,将CrO3加热分解,发现固体逐渐变成绿色的Cr2O3

同时产生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rCl3水溶液呈深绿色,它由深绿色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铬Cr(OH)3与盐酸作用制得。

写出上述制取CrCl3的化学方程式  

预测反应现象:

 

35、化学在水处理和防治大气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净水器中常用活性炭来去除水中的杂质,该净化过程主要涉及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变化。

(2)硬水不利于工业生产和生活。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和软水。某水样加入肥皂水后产生了较多沉淀,该水样是___________(选填“硬水”或“软水”)。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自来水消毒剂,制取二氧化氯的反应为:2NaClO3+H2SO4+SO2=2ClO2+2X,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

(4)乙醇汽油是一种常见的汽车燃料。乙醇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汽车的尾气净化装置中含有催化剂,可使得NO与CO相互反应转化为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在水、铜、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

2)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萨罗(Salol)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在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其中y=_____

4ABCD表示4种物质,部分物质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D

物质

B

C

D

 

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BCD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②若一定量的A64gB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C36gD,则A的化学式为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与B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

(3)若用固体NH4Cl和固体Ca(OH)2加热制取并收集NH3(NH3极易溶于水),应选用哪些装置:__________

38、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①溶解 ②称量和量取 ③计算 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1)配制上述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配制氯化钠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_____

A 蒸发皿   B 玻璃棒   C 烧杯 D 量筒

3)经检测,配制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称量时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C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该实验证明水由_____________组成。

4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2022,相约北京”文艺表演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形象。

熊猫木偶熊猫木偶高2.35 m,质量仅为10 kg,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做框架,配合LED灯制作而成。其中,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新型材料,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

力学上,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使材料变形和断裂时所需的力越大强度就越高。为了提高碳纤维的强度,必须选择适当的预氧化条件。预氧化过程主要影响强度的因素有温度、热处理时间等。下图是预氧丝强度与热处理温度关系曲线。

智能机器人 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与轮滑舞者共舞、互动,在导航精准性、动作复杂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实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升级创新。

石墨烯智能发热服 这种智能发热服可在−20℃的条件下持续发热4 h。石墨烯是一种超级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高导热系数,通过工艺的处理可以持续的发热,成为“要温度不要厚度”的可穿戴材料,并且能在30-50℃之间自由的调控温度,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

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也层出不穷。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熊猫木偶框架的制作材料是________

(2)碳纤维的特点是________

(3)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大小的力学指标是________

(4)石墨烯与石墨相比,其具有一定物理特性的原因是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熊猫木偶、智能机器人、石墨烯智能发热服展现了“中国智慧”

B.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在动作、导航等方面实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升级创新

C.碳纤维具有优良的性能,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热处理温度越高预氧丝强度越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