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同学设计化学“消消乐”游戏,点击灰色格,与该格中物质能反应的相邻物质就一起消失(反应条件为常温、加热或点燃),点击下图灰色格,剩余物质最少的是
A.
B.
C.
D.
2、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A.
B.
C.
D.
3、下列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汞、氯酸钾、石油
B.干冰、氧化铜、矿泉水
C.铁、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D.、天然气、煤
4、吉林雾凇,北国盛景。空气成分中与雾凇形成有关的是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5、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给固体加热
C.给液体加热
D.熄灭酒精灯
6、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OH
C.KCl
D.CuO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C.电线由于老化短路而起火可用水灭火
D.实验过程中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A.KMnO4
B.H2O2
C.CO2
D.液态空气
9、对于探究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水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变
10、分类研究物质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青铜、生铁、不锈钢一一合金
B.盐酸、生理盐水、白酒一一溶液
C.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铵一一盐类
D.纯碱、烧碱、熟石灰一一碱
11、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C.化学变化中,原子的个数一定不变,而分子的个数可能变化
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可能变化,而分子的种类一定不变
12、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高纯)是工业制硅流程中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中各原子数目不变
C.X的化学式是SiHCI2
D.副产品可用于生产盐酸
13、已知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14、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容,应先进行灯火试验
B.档案室内档案起火,立即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火灾,立即水扑灭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15、下列有关海洋化学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冰被称为“未来能源”,其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
B.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不同
C.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
16、下列液体,pH<7的是
A.氢气燃烧后得到的液体
B.生石灰放入水中形成的溶液
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形成的溶液
D.煅烧石灰石后,剩余固体与水形成的溶液
1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分子种类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原子没变
D.反应物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18、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二者不相符的是( )
A.未走进花园已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之间有间隔
C.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D.糖是甜的,醋是酸的———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19、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20、下列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水 | 臭味 | 加入活性炭吸附,过滤 |
B | CuO | C | 隔绝空气加强热 |
C | CO | 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 |
D | 硫酸亚铁 | 硫酸铜 | 加足量铁粉,过滤、蒸发结晶 |
A.A
B.B
C.C
D.D
21、下列关于“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A.能观察到有H2O和CO2生成 | B.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物理变化 | C.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比空气中CO2含量高 | D.证明人呼出的气体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 |
A.4
B.3
C.2
D.1
2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利用NaOH对CO2的吸收作用,探 究呼吸作用的产物中是否含有CO2 | B.通过红墨水上升的速度探究MnO2粉末 和水泥块对H2O2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 |
C.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是否与 氧气有关 | D.通过金属表面气泡的冒出速度,判断 金属铝和铁的活动性顺序 |
A.A
B.B
C.C
D.D
23、阜新被称为“玛瑙之都”,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部分玛瑙还可能包含金属元素如钴等。如图是钻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钴的元素符号为CO
B.钴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7
C.钴的原子序数为58
D.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
24、2021年4月《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铀-238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2
B.铀-214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214
C.铀-238与铀-214属于同种元素
D.铀-238原子的质量大于铀-214
25、小红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A.CuSO4 H2SO4 NaCl
B.NaOH Na2CO3 NaCl
C.KNO3 NaCl FeCl3
D.HCl NaOH NaCl
26、2023年11月同济大学科研团队首次成功合成了分别由10个或14个碳原子构成的环形纯碳分子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两种材料的化学式为C10和C14
B.碳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C.C10或C1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生CO2
D.C10、C14、C60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27、钢铁的使用十分普遍,可惜世界上每年有将近总产量十分之一的钢铁因锈蚀而损失。为了防止钢铁的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_____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够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____。
28、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人们使用各种不同的金属。
(1)三星堆遗址5号坑中挖掘出了令人惊艳的黄金面具,历经数千年的掩埋仍旧熠熠夺目,从化学性质看,这是因为黄金______,古人利用黄金制作面具、手杖等精致器具,从物理性质看这是因为金具有良好的______。
(2)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一书中记载了古人冶炼金属铜的方法,叫做“曾青得铁化为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变化:______。
(3)古代冶铁过程中会加入木炭,目的与现代冶铁中加入焦炭一致,则木炭的作用是______和生成一氧化碳。古代冶铁过程中为了提高炉温会不断向炉内鼓风,其原理是______。
29、从2018年起,长沙市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吹响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集结号。
(1)到2020年,全市空气优良率要达到80%以上,请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下列情况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②燃放烟花炮竹 ③汽车尾气 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2)在城镇生活污水的治污中,市政府加快推进污水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为了除去污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常加入活性炭,其中活性炭起___________作用。
(3)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守护长沙的碧水蓝天,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做的是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30、(7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碳酸不稳定: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种有机物的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人体中的元素主要来自各种食物,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维持各元素的相对平衡。钙元素可以通过蛋黄、骨汤等食物被人体摄入,它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下图是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钙是人体必需的 元素(填“微量”或“常量”)。
(2)老年人缺钙易导致 (填字母)
A.贫血症 B.骨质疏松症 C.甲状腺肿大
(3)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它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4)羟基磷酸钙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5)下图中与钙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32、(1)用化学符号填写:
①两个铜原子_____。
②一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
③三个亚铁离子_____。
④四个硫酸根离子_____。
(2)4H2O中“4”表示_____,“2”表示_____。
33、回答下列与碳有关的问题。
(1)古代用墨汁书写的字画保存至今仍不褪色原因是______。
(2)通过化合反应,CO可以转化为CO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CaCO3、Na2CO3、K2CO3都能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是因为它们都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34、分析人体从鼻孔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
(1)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___________(填“气体的体积分数”或“气体的质量分数”)
(2)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___进入血液(填“全部”或“部分”)
(3)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___________(填“大”或“小”)。
35、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液化体积变小,因为_____________。
(2)敞口杯中的水不断减少,因为_____________。
(3)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___(填 “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其中132.9表示的是________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3)X和Y的化学性质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如果图中的丙是Y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该元素和质子数为17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该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
37、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为____________。选用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时,关闭开关,多孔隔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用如图所示字母e、f、g进行排序)。
(4)为验证CO2的性质,进行G装置所示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实验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
38、根据下列实验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实验二是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若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天平的指针会向_____(填“左”或“右”)偏转,因此,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最好在____________容器中进行。
(3)实验三中进行实验时,先关闭K1和K2,加热c,一段时间后,再通入干燥的CO2,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再打开K2.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由此证明了CO2能与水反应,若打开K1,烧杯中的蜡烛火焰熄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9、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图二为碳的两种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2)图三为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时,证明反应已经停止的现象是______。
(3)图四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0、如图是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生成物中单质和化合物的分子个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