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常温下,碱性溶液pH都大于7,则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C.化合物都由多种元素组成,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则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2、相同质量的H2O2、KClO3和KMnO4与等质量MnO2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
A.H2O2最多,KMnO4最少
B.KClO3最多,H2O2最少
C.H2O2最多,KClO3最少
D.KMnO4最多,H2O2最少
3、某无色气体,可能是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将无色气体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甲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由氢气和二氧化碳组成
B.该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C.该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D.该气体一定含有氢气
4、科学探究,其乐无穷!向静置的Ba(OH)2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美丽的颜色,振荡后逐渐滴加稀硫酸,并静静观察,会看到神奇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酚酞试液后液滴周围变红,并逐渐扩散开来
B.开始滴加稀硫酸,液滴处红色瞬间消失复又变红
C.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沉淀保持不变但pH增大
D.发生了中和反应:
5、门捷列夫说:“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将镁片投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试管外壁发烫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6、“宏一微一符”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关于下列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变化I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变化Ⅱ中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变化I中参加反应的单质化合物分子个数比为3:4
D.变化I中两种化合物的质量之比为7:11或11:7
7、下列叙述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小煤窑发生瓦斯爆炸
B.涂在墙上的石灰乳逐渐变硬
C.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铁锈
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云雾”
8、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
B.溶解性
C.可燃性
D.挥发性
9、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A.木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净水处理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医疗器械
D.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车的电刷
10、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少量液体
B.过滤
C.测溶液pH
D.稀释浓硫酸
11、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12、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④⑤⑥
13、生活中常说“五金”指的是金、银、铜、铁、锡,其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
B.
C.
D.
14、“绿色转型”是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推进资源节约利用,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措施不利于落实方案的是
A.汽车尾气使用转化器,减轻雾霾污染
B.研发新技术回收,减缓温室效应
C.把秸秆就地焚烧,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D.对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增强环保意识
15、粉尘爆炸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B.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C.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井内必须严禁烟火
D.易燃易爆物存放点周围要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16、某国向海洋中排放核污水,可能对环境带来危害。核污水中存在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主要有氚(H-3)、碘(I-129)、铯(Cs-137)等,下图是它们的相关信息。下列叙述:①氚的核电荷数为1;②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7;③铯原子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④碘原子的质量为126.9g;⑤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⑥ 铯元素的化合价常显+1价。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 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河水
C.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1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B |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 水分子很小 |
C |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 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 分子构成不同 |
A.A
B.B
C.C
D.D
19、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在化学上的成就是
A.修订元素周期表
B.测定空气成分
C.主持测定相对原子量
D.确立了原子学说
20、归纳与整理知识点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有效方法。某同学整理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②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属于化学变化
③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④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⑤一种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⑥
D.②④⑤⑥
21、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A.金原子核带正电
B.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
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2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生成大量五氧化二磷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红色固体变为银白色,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
D.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23、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酒精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乙醇(用X表示)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推断乙醇的化学式为
A.C2H6O
B.C3H8
C.C2H6
D.C4H6O2
24、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
B.冰水混合物
C.白酒
D.铝合金
2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 10g 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检验溶液酸碱性时,先用蒸馏水将 pH 试纸润湿,后滴上待测液
2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量取液体
C.取用固体粉末
D.稀释浓硫酸
27、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立白洗洁精洗碗去除油污,是利用此洗涤剂的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大唐不夜城夜景中的喷泉是一种深受游客喜欢的表演项目。可用__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喷泉池中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__________________。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制品的抗腐蚀性优于铁制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8、共享单车作为代步工具,既轻便又环保。如图是一款自行车图片,请完成下列各题:
(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填字母,填一项即可,下同),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生锈实质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______发生了缓慢氧化而造成的;可以用稀盐酸除铁锈,其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后,轮胎内空气分子间的距离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中分子之间的距离。
(4)“节约碳排量”旨在倡导较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请举出1种低碳”的生活方式:______。
29、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
(2)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上述A、B、C三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_________ (填字母)。
(4)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时得电子的是 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字母)。
3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生石灰作干燥剂:_______、______。
(2)电解水:____、______。
(3)焦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
3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______。
(2)50℃时,要完全溶解20g乙物质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______g。
(3)30℃时,将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加到等质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只得到一种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4)将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2、目前,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几千万种,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也是由微粒构成的。
(1)现有H、C、N、O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
②用作制冷剂的干冰____________;
③供给生物体呼吸的气体____________;
④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_。
(2)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周期表如上图所示。请根据时针所对应的元素填空:
①6:00时,时针对应的元素是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9:00时,时针对应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③10:00时,时针对应的元素__________(填“易”或“难”)形成化合物。
④11:00时,时针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
3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写序号)
①澄清石灰水 ②液氧 ③铜 ④冰水共存物 ⑤洁净的空气 ⑥高锰酸钾 ⑦干冰
(1)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3)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34、运用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所示,图中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2)在t2℃时,40gA物质加入50g水可得到溶液质量___________g。
(3)A、B两种物质分别形成的饱和溶液,温度都由t1℃升温到t2℃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溶液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_______。
(4)若欲提高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水稻种子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属于______营养物质。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2)碱性甲烷燃料电池具有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利用方式。
①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K2CO3属于______类化合物(填物质类别),其中碳元素化合价为______。
(3)4500L氧气可加压装入容积为30L钢瓶中,其原因是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4)在农业生产中,改良酸性土壤(硫酸型酸雨所致),通常加入______,以中和其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6、(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请回答:
①按图示进行铁丝在O2 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②实验现象是_____。
③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_____。
(2)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①丙氨酸由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②丙氨酸的摩尔质量为_____,17.8g 丙氨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
③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写最简比)。
④丙氨酸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列式即可)。
⑤0.5 mol C3H7NO2 中约含有_____个碳原子。
3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应选择上图中______(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和收集干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38、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用装置A与C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当观察到装置C中____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
(4)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实验室用下图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c→___________→e(填字母),装置中的X是浓硫酸,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9、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蒸馏水 B.清澈的河水 C.自来水 D.湛蓝的海水
(2)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常通过______的操作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8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__mL,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5)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有______(填序号)。
A.洗脸、刷牙、洗澡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板
C.将生活废水排入河流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0、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奥司他韦由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我国科学家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化学式为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Ⅱ.1molCH3OH中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个碳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④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Ⅰ.如图实验一,实验目的是探究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Ⅱ.如图实验二,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Ⅲ.如图实验三,湿润的紫色石蕊小纸花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