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

待测

26

2

12

A.待测数值是5

B.物质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比是

2、垃圾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垃圾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还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海洋酸化:同时垃圾焚烧需要辅助燃料,成本较高。我国烟气处理协同 P2G 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流程中“净化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烟尘和有害气体

B.“其它气体”的主要成分为O2

C.CO2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发生的反应为 CO2+H2O=H2CO3

D.使用 P2G技术的优点是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被重复利用,节约资源

3、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雪碧

C.酱油

D.蒸馏水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问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创意源自于青铜器精品“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灯体外部材料使用了再生铝合金,并首创双层玻璃结构。设计者在火种灯内外灯罩之间设计了一个导流通道,既保证了灯具的进气量,又能够让火焰的高度适中,使燃料丙烷(C3H8)充分燃烧而不产生黑烟和异味,保持火种灯外观清洁、透亮,在低温、严寒、大风等环境下都不会熄灭。

【1】下列关于金属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合金硬度比纯铝大

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人类使用金属铜晚于铝

D.铝制品表面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2】下列关于燃烧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烷不完全燃烧会污染环境

B.丙烷与甲烷充分燃烧的产物相同

C.所有的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火种灯导流通道的作用是提供充足的氧气

5、2003年10月15日,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宇航员杨利伟成功地环绕地球飞行十四圈。在航天器中把转化成的一种反应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

A.

B.

C.

D.

6、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过雨荷花满院香——分子在不停运动

B.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C.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大小不同

D.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它们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7、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在加油站内能闻到汽油味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天冷时,铁路钢轨的缝隙会变大

温度降低,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C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D

氧气液化成液氧后,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A.A

B.B

C.C

D.D

8、2020年新冠病毒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保持社交距离

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D.出门配戴口罩

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原因和推理均正确的是

A.单质碳化学性质稳定,因此档案资料常用碳素墨水书写

B.原子和分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故原子分子均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2H表示2个氢原子,因此H2O中的“2”也可表示2个氢原子

10、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海市蜃楼

B.瓷碗破碎

C.蜡烛燃烧

D.酒精挥发

11、下列物品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纯棉毛巾

B.铝制易拉罐

C.橡胶导管

D.玻璃试管

1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剩饭变馊

B.木柴燃烧

C.胆矾研碎

D.葡萄酿酒

1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读液体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

D.称取5.0g粗盐

14、检验某物质中含有碳酸盐的合理方法是

A.放入水中不溶解

B.加入稀盐酸中有无色气体产生

C.加入稀盐酸中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D.加热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5、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A.   

B.   

C.   

D.   

16、对下列词语、成语或俗语中蕴含着的科学道理解释正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

C.点石成金说明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D.“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明金刚石硬度大

1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读取液体体积

D.称量固体药品

18、在含有Cu(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无色,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纸上的物质是

A.Ag、Zn

B.Zn、Ag、Cu

C.Ag、Cu

D.Zn、Cu

19、某小组利用图1装置研究25℃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打开止水夹,向3个充满二氧化碳的100mL烧瓶中,分别注入20mL、40mL、60mL蒸馏水,关闭止水夹,振荡前后压强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中ab段对应的操作是迅速注入蒸馏水

B.曲线①中c点和e点可能进行了振荡

C.曲线③对应的实验是注入60mL蒸馏水

D.终点气压高于初始的原因可能是在25℃时,1体积水中最多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小于1体积

2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B.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钡餐透视检查胃肠疾病时,病人需口服硫酸钡

D.活性炭可以去除新房装修后的异味,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化学性质

21、“中国天眼”与世界共“见”未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球面射电板是用铝合金板制作的。如图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

B.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C.铝原子易失去电子

D.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22、2022北京冬奥会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的理念,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科技力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炬燃料使用氢燃料,使火炬燃烧时的碳排放为零

B.科技防疫站上冬奥“舞台”,自然超粒子技术空气消毒机在赛时24小时不间断杀菌消毒发生化学变化

C.石墨烯发热材料助力冬奥,让这个冬天不再冷,石墨烯纺织物的导热性能属于物理性质

D.冬奥会金牌含银92.5%,纯金材质电镀在其表面,属于纯净物

23、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汤姆森发现电子

B.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C.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道尔顿提出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24、1783年,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后人改进了实验方法,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玻璃管a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玻璃管b中的气体能被点燃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会改变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5、下列“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的操作,正确的是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熄灭酒精灯

26、下列应用及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和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除废铁屑:2Fe+3H2SO4=Fe2(SO42+3H2↑ 置换反应

B.生石灰作干燥剂: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C.CO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   置换反应

D.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CaO+ CO2↑ 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现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

(2)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①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

②图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③正确操作过程中若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应______,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间。

(3)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所称取的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向烧杯中倒水溶解时部分水酒出

③装瓶时部分溶液洒出

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28、黄金是一种贵重的金属。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黄金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并有“沙里淘金”、“真金不怕火炼”之说。这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形式存在,也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非常___________

29、(1)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           g

30、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种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EC可形成化学式为C3E2的化合物,则X=___________

(4)下列各组粒子中,具有相同电子数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MgMg2+

②SiCO

③NH3H2O

④CH4NH

⑤POSO

⑥H2O2S2

31、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几种常见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B、C、D中,共包含______种元素。

(2)由B和D两种粒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B、C、D三种粒子中与A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E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序数X>Z  ②Y和Z位于同一周期 ③Z原子核外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32、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椐图回答问题:

(1)2n的值为___________

(2)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__周期,硒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3、求出K2MnO4中Mn的化合价_____,写出方程式的一种读法_____

34、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

(1)钢铁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容易与空气中的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而生锈,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取一定量硝酸银溶液,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

35、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表示:

1)加絮凝剂(如明矾)可除去水中悬浮杂质,该过程为_____;投药(多为ClO2)的作用是杀菌消毒,该过程为_____变化。

2)自然界的水多含有杂质。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一种软化硬水的简易办法是_____

36、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1)请你找出右边装置图中错误的地方填在下列横线上:___________

(2)上述装置改进后,过滤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任写一条);

(3)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4)若要制得纯水,还需采用的净水方法是___________

(5)硬水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常带来不便,长期饮用硬水会增加人体过滤系统结石的得病率。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进行软化,而区别硬水和软水常使用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向试管口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氨水。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溶液由_____(填ABC或(CBA)顺序先后变成_____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

38、同学们要做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图(1)是课本上的装置,图(2)是同学们改进的装置。写出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装置中罩在酒精灯上的网罩作用是_____________;为了使氧化铜完全还原常加入过量的碳粉,由此猜测改进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小李同学在做完“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实验后,发现试管已经破裂。请你帮他分析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至少写三个原因

(1)

(2)  

(3)  

 

40、(3分)古代湿法炼铜的反应原理是:Fe+CuSO4= FeSO4+Cu,若得到16Kg的铜,理论上需要铁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