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药品的味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添加固体块状药品
D.熄灭酒精灯
2、每年的11月9日是我国的消防安全教育日。关于消防安全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粉厂和加油站应严禁烟火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为方便充电,手机充电器一直连接电源
D.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3、东汉《周易参同契》中记载:“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该反应过程的主要原理之一是2PbO+C2Pb+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B.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4、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各推理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则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B.铁丝燃烧需要氧气的参与,则一切物质燃烧都应在氧气或空气中进行
C.同种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故Fe、Fe2+、Fe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物质燃烧伴随放热,故放热反应一定是物质燃烧产生
5、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1℃时,甲、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将2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75g甲溶液
6、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和 NaOH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 | 8 | 30 | 50 |
反应后质量/g | 20 | 待测 | 39 | 23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待测值为8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反应中丁和丙的质量比为4:1
D.乙一定是该反应催化剂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用酒精作实验室燃料
B.用液氮作医疗冷冻剂
C.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D.用武德合金作保险丝
9、下列“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的操作,正确的是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熄灭酒精灯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所以物质的化学性质都由分子来保持
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所以CO2是一种酸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11、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预计明年4月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对接后返航。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化学,在航天科技中运用了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纯金属和合金都是金属材料
B.生铁的主要成分是碳
C.金制成金箔是利用了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一般来说,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
12、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氧气的性质,利用传感器绘制氧气浓度与时间的曲线图。曲线在AB段时,隔板未提起;曲线在BC段时,隔板稍微向上提起。通过该实验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约为20%
B.AB段氧气浓度增大,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C点之后,氧气浓度减小,左侧区域中带火星的香燃烧
D.燃着的蜡烛先燃烧更旺,然后逐渐熄灭
13、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8,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粒子总数为
A.18
B.40
C.58
D.62
14、《天工开物》中关于“烧石成灰”的记载如下:“每煤饼一层,垒石(堆石灰石)一层.....灼火燔之(灼烧石灰石)。” “烧酥石性....以水沃(淋)之,亦自解散。”“水调粘合,用以砌墙。”下列对记载内容的阐释,错误的是
A.“煤饼”的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
B.“灼火燔之”时,碳酸钙发生了分解反应
C.“以水沃之”时,发生的反应吸收热量
D.“用以砌墙”的原理是Ca(OH)2+CO2=CaCO3↓+H2O
15、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实验目的 |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 比较铁、铝金属活动性 | 根据反应前后总质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A.A
B.B
C.C
D.D
16、下列物质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是
A.氢气
B.甲烷
C.铁丝
D.红磷
1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常用于切割玻璃
C.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可用于高炉炼铁
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18、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气体,所以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两个原子的是
A.H+
B.2H2
C.H2O2
D.2H
20、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
A.
B.
C.
D.
21、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食盐
C.淀粉
D.冰块
22、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的锑、铈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锑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其中“51”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2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都不变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比或者
C.生成物的种类有2种
D.反应前后部分元素的化合价有改变
24、如果反应各生成氢气30g,需要镁、铁、锌三种金属的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A.Mg=Fe=Zn
B.Zn>Fe>Mg
C.Mg>Fe>Zn
D.Fe>Mg>Zn
25、春节将至,年味渐浓。下列春节民俗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悬挂灯笼
B.燃放烟花
C.裁剪窗花
D.张贴春联
26、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时,将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
B.溶解时,振荡烧杯加速粗盐的溶解
C.过滤时,将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D.称量时,将粗盐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上
27、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问题:
(1)根据下列粒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②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
③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
(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反应前后种类不变: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反应中A、C两种粒子的个数比_____
28、2019年4月28日潍坊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持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突出抓好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四大污染源治理,全面提升大气环境质量。环境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1)煤、______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为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人类进一步开发新能源,如地热能、核能、______(填一种即可)等。
(2)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后燃烧。其目的是______。
29、水是生命之源,河水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才能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_____(填操作名称),然后加入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2)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进行检验。实验室常常通过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从组成的角度:水是由组成的____ (填写选项编号)。
A.氢元素和氧元素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分子
30、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泥土 B 汽油 C 面粉 D 蔗糖
(2)如图1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①某同学按图2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只列出表达式)。
③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选填“>”“=”或“<”)乙溶液。
31、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2)A~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从微观上看,反应中的四种物质均由____构成(填“分子”、“原子”、“离子”),从宏观上看,甲醇由____种元素组成,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②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_______,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32、将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读一读。(P-31 O-16)
(1)宏观物质变化读作:______;
(2)微粒变化读作______;
(3)质量变化读作:______。
33、归纳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请从上述现象的角度,可将实验A与______(填字母)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变化过程中都______。
(2)请认真阅读资料卡片,并根据其中的内容和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卡片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还可以从离子的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实质是离子间发生反应,可以直接写出离子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可表示为: |
下列两组物质中,甲组不能发生反应的原因: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离子的数目______(填“有”或“没有”)减少,对比甲、乙两组中的物质可以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必须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因为这些物质都______(填“难”或“易”)解离出自由移动离子。
甲组 | Ba(NO3)2与KCl不反应 Na2SO4与ZnCl2不反应 |
乙组 |
34、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氨气是由________(填标号)构成。
A.分子B.原子C.离子
(2)氨气中含有氮元素。如图,A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B是氮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②x=________,y=________。
③氮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尿素[CO(NH2)2]可以制氨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5、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________(填“软水”或“硬水”)。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
C 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能量没有发生变化
D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36、煤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一)作燃料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三种。从物质分类角度看:这三种燃料都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且都属于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从燃烧热效应的角度看:这三种燃料的燃烧均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热量。
(2)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可见CO具有________的性质;CO能进一步燃烧放热,请写出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已知:在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CO和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m3CO和CH4,消耗氧气较多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二)综合利用
资料:①水煤浆是由煤与水混合而成。②气化器中发生了两个反应:、
。
(3)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获得的CO2可用于作_________(任写一种)。
(5)若有10吨H2完全燃烧,理论上可制得水的质量是_________吨。
(6)请写出另一种H2的获得方法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7、依据下图回答问 题
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1)实验的步骤是溶解、过滤和______。
(2)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配制 150 克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克。
(2)量取时仰视读数会使实际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或“小于”)10%。
38、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
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 |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 一定不含Fe2O3. |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
(2)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乙同学对滤渣B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 | _____ |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和Fe2O3. |
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方案中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丙同学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g,滤渣B中CaCO3的质量为1.0g,滤渣C的质量为1.0g.
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_____.
39、学好化学能帮你走出认识上的许多误区,从感情走向理性,如从化学的角度看,纯碱不是碱,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再举2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
40、农业上需要用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这样可以选到更饱满的种子。如图是配制100g1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试回答。
(1)请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填序号)
(2)托盘天平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量取水应选择______(选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
(3)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操作⑤中称量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应该如何操作______。
(5)若操作均正确,但砝码锈蚀,最终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6)实验室需要用20g10%的氯化钠溶液做实验,若用1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配制时,需加入水的体积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