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B.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

C.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D.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

2、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届零废弃日,本届零废弃日的主题是“从零开始,自在生活”,下列有关废弃物的说法或处理不正确的是

A.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

B.将菜叶、剩饭倒入“厨余”垃圾桶中

C.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D.塑料餐盒、废纸可以直接点燃处理或掩埋

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4P+5O22P2O5

B.铝和稀硫酸反应,Al+H2SO4=AlSO4+H2

C.镁粉着火不能用CO灭火的原因:2Mg+CO22MgO+C

D.用石灰石浆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CaCO3+SO2+O2=CaSO4+CO2

4、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取少量液体

B.检验装置气密性

C.给液体加热

D.短时间存放H2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里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B.道尔顿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其中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两个原子的是

A.H+

B.2H2

C.H2O2

D.2H

7、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一种状态,能阻燃,是溶解能力强的绿色环保溶剂。下列有关超临界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混合物

B.是介于CO和之间的一种物质

C.可取代多种有毒、易燃的溶剂

D.是一种与干冰化学组成不同的物质

8、2023年11月30日,国务院印发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计划的是

A.工厂废气高空排放

B.工地配套防尘措施

C.推进农村垦荒伐木

D.发展重型柴油货车

9、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本身的体积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B.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二手烟”—微粒在不断运动着

D.金刚石不导电而石墨导电—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0、关于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氢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水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放热

11、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12、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来自空气的是

A.新能源汽车中使用的氢气

B.填充气球用到的氦气

C.炼铁用到的一氧化碳

D.做饭用到的天然气

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9

2

3

4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7

3

2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5g

B.乙是反应物

C.该反应中丁和乙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5

D.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4、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氢氧化钠是由氢氧化钠分子构成的

B.转化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结构观:稀盐酸和稀硫酸阳离子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D.守恒观:20mL40%的硫酸加20mL水,成为20%稀硫酸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氧气做助燃剂

B.干冰做制冷剂

C.铁粉作脱氧剂

D.生石灰作干燥剂

1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分解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B.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C.向两份等质量的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 Mg和 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1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加剧温室效应的一定是二氧化碳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化学变化中各原子的数目一定不变,则原子的种类也一定不变

18、对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已知下列对比实验中样品均等量,则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A.鉴别硬水、软水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C.探究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高低

D.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放入铁钉

B.倾倒溶液

C.加热液体

D.收集氢气

20、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是Ni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

21、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一氧化碳

B.食盐

C.红磷

D.酒精

22、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装大理石

C.收集

D.验满

23、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24、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沙及化学变化的是

A.扎制风筝

B.手工剪纸

C.彩陶烧制

D.玉柄雕琢

25、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当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电器着火时用自来水扑灭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先用手电筒做灯火试验

26、铁制品通常比铝制品更容易锈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B.铝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C.锈蚀的铁制品无回收价值

D.自行车链条涂油有防锈作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你了解化学元素之最吗?请用元素符号填空: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

(4)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8、ABC三种元素。A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B元素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1)写出下列符号:A单质______ ;B离子________ C元素________

2)写出C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29、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   、C   、D  

(2)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  

(3)写出A→C的化学方程式:  

 

30、电动汽车所用电池生产和回收的管理不当也会污染环境,处理不当会导致人体血铅超标。化学电池是一类重要的能源,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二次化学电池,其反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则回答:

1)铅酸蓄电池放电时能量转变是化学能转变成____能。

2)某铅酸电池厂生产电池用的28%的稀硫酸,将98%浓硫酸稀释配制成该稀硫酸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并不断搅拌以防液体飞溅。

3)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车与使用汽油燃料的轻便摩托车相比,电动车的突出优点是不会产生____等温室气体,但电池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因此要回收再利用废旧电池。

31、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我国古代曾用“湿法炼铜”“火法炼铜”。

1)在西汉时期就开始湿法炼铜的应用,当时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火法炼铜”中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炼铜的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一种会导致酸雨的气体,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3)以“绿色化学”的观点,对照火法炼铜,谈谈湿法炼铜的优点_____

3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化学语言。

(1)说明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①H表示__________;②Cl2表示__________;③2Fe表示__________;④2O2表示__________;⑤2Cu2+__________

(2)中角码“2”的意义___________;“-2”的意义_________

33、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说明下列问题:

(1)汞是由汞____________构成的,水银温度计能测体温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都能燃烧,说明______________。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  不变的是_________

(3)乒乓球压瘪了,放在热水中能鼓起来,说明____________

(4)被动吸烟也有害健康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天工开物》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把炉甘石(ZnCO3)、煤炭饼装罐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反应区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ZnCO3分解生成 ZnO 和另一种氧化物;ZnO与C反应生成Zn。(已知:Zn的熔点为419 ℃,沸点为907℃)

(1)反应区中ZnC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冷凝区中,锌由气态变为液态,理论上该区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

(3)“冷淀”后方能“毁罐”取锌,从化学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

35、以下是小刚对水的净化的探究。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其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河水是_____物(填纯净物混合物),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操作的名称是_____,操作后观察发现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答一条即可)_____

2)操作应选用下图中的_____装置(填写装置序号)。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_____水,操作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经过操作以后,小则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6、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建构模型。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

A.石墨结构模型 B.原子结构模型

C.物质分类模型 D.溶液种类模型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收集完毕时,应先______(填“熄灭酒精灯”或“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硫化氢是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其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发生复分解反应制H2S,某同学用G装置来收集处理H2S。

①该装置用于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_______(填“大”或“小”)。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8、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使用的装置是填编号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检验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制取并收集氧气使用的装置是______填编号;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常温时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编号______;收集装置是填编号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铁粉常用作食品袋内的“双吸剂”,其原理是铁粉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

1)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的理由是______

2)为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仍有效,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40、下表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回答。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NaCl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KNO3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

(2)在30℃时,将30g的KNO3加入到50g的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3)20℃时,将60g硝酸钾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上图实验过程及现象,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②A~D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字母标号表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