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宵佳节,很多地方有放孔明灯(如图)祈福许愿的习俗,但孔明灯属于明火,极易引发火灾!孔明灯的灯芯燃烧时,火焰温度可达到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其原因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灯芯燃烧时灯罩不接触空气
C.风吹灯罩降低了灯罩的着火点
D.热量散失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2、工业明胶中含有毒的重铬酸钠(Na2CrO4),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4价
D.+6价
3、下列用途仅利用了二氧化碳(或干冰)物理性质的是
A.生产碳酸饮料
B.用作气体肥料
C.用于生产碳铵
D.用于人工降雨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吸取液体
D.取用锌粒
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面粉
B.植物油
C.蔗糖
D.硫酸铜
6、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7、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泥沙
B.食盐
C.花生油
D.面粉
8、布洛芬(C13H18O2)是一种家庭常备解热镇痛药,常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也可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下列关于布洛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洛芬由3种原子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206g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
D.一个分子中含有33个原子
9、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3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宣布今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下列应对气候变暖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清洁能源
B.提高能源利用率
C.践行绿色出行
D.大力发展畜牧业
10、5G移动通讯需用到氮化镓(GaN)。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原子属于金属原子
B.氮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
C.镓原子核内中子数必为31
D.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11、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测溶液pH
12、“生命只有一次”。青少年必须珍惜生命,好好学习。从上层着火的高楼中逃离,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以站立姿势跑出
B.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从楼梯跑向室外
C.打开窗户跳出
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迅速乘电梯下楼
13、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KNO3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
14、己知某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取三份等量的该物质,分别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稀盐酸,AgNO3溶液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表所示。则X是下列各项中的
加入物质 | 稀盐酸 | NaOH溶液 | AgNO3溶液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A.CuO
B.Cu(NO3)2
C.Na2CO3
D.CuCl2
15、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气
D.硅
16、用化学方程式对下列事实作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铝制品有良好的耐腐蚀性:4Al+3O2═2Al2O3
B.铁制品在潮湿环境中锈蚀:3Fe+2O2═Fe3O4
C.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变质:2NaOH+2CO2═2NaCO3+H2O
D.用铁回收硫酸铜溶液中的铜:2Fe+3CuSO4═Fe2(SO4)3+3Cu
17、在化学反应A+2B=C中,1.5gA与适量的B充分反应生成9.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3g
B.9.5g
C.8g
D.4g
18、有一包Mg和MgO的混合物共12.8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8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75%
B.50%
C.25%
D.10%
19、下列事实,不宜用微粒之间有间隔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A.1L小米和1L黄豆混合,总体积小于2L
B.向一定体积的液体加压,体积变化极小
C.向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体积明显变小
D.温度升高,酒精温度计的液面上升
20、“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的主要研究成果是青蒿素(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B.一个青蒿素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
C.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1、下列是小朱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不一致的是
选项 | 错误操作 | 结果 |
A |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的质量时砝码与物品放反(称量已知质量,拨动了游码) | 偏小 |
B |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 偏小 |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球内还留有气体 | 偏大 |
D | 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左侧便停止调节(称量未知质量) | 偏大 |
A.A
B.B
C.C
D.D
22、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23、把少量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硝酸钾
B.蔗糖
C.面粉
D.氯化钠
24、2023年10月8日杭州亚运会胜利闭幕。下列情景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A.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B.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
C.人浪营造海潮图形
D.会场探照灯通电绚丽夺目
25、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科学思维: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C.科学探究与实践:可用细铁丝代替红磷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26、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S+O2SO2
B.C+2CuO2Cu+CO2↑
C.NaOH+HCl=NaCl+H2O
D.2KMnO4K2MnO4+MnO2+O2↑
27、(5分)请你完成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探究。
(1)选择药品。下表是对四组药品进行实验的记录:
组别 | 药品 | 实验现象 |
① |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
② | 石灰石粉末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
③ |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
④ |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 组药品(填字母序号,下同),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选择装置。选择 发生装置。
(3)制取气体。选择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其验满方法是 。
(4)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这种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检验方法 。
28、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的书写。
(1)有复合肥生成的中和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2)某些金属氢化物(其中氢显-l价)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NaH+H2O =NaOH+H2↑。试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CaH2与Na2CO3水溶液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3)Cu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向Cu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滴入H2O2后,溶液很快变蓝色,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下列化学方程式:2H2S+SO2=3S↓+2H2O,试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NH3和NO2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为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溴元素与钙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3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温度为_______℃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__乙(填“>”“<”或“=”)。
(3)t3℃时,向6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40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1、(2017河南10题)现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共2.2g,溶于水并加入过量AgNO3溶液后,生成AgCl和AgBr沉淀共4.75g,则原混合物中含钠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32、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问题:
(1)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C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3)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
(4)B和E两种粒子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_____,点燃后的镁带应移至_____ (填仪器名称)上方以防烫坏实验桌。
(2)铜绿受热分解:_____,实验中固体粉末由绿色逐渐转变为_____色。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
(4)铝和稀硫酸反应_____,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
(5)铁和稀盐酸反应:_____;实验过程观察溶液颜色由_____色逐渐变成_____色。
34、为纪念人类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65周年,中国登山协会业余登山队2018年5月21日 再次登顶成功。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工业上用________的方法制氧气,这一变化属于____变化。
35、我国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停产彩色胶卷,这将宣告全球胶片时代的终结,主因是现代数码技术的冲击。则回答下列问题:
(1)碘化银(化学式为AgI)一种黄颜色的化学结晶体,平时作为照相材料里的感光剂使用。碘化银具有感光性,在光照下可分解为碘单质(I2)和银单质,从而形成显影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则保存碘化银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
(2)冲洗照片时,需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定影”。则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所含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3)照相馆废弃的定影液含有银,大量可溶性的银离子会污染环境。用置换法或沉淀法,将废定影液中的银离子转化为银单质,可使其变废为宝。
①“置换法”是将锌等金属粉(条)直接放入废定影液中,银便附着在金属表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②“沉淀法”是先加入硫化钠溶液使银离子转化为硫化银黑色沉淀,再加入热的浓盐酸和铁粉,便可得到银。定影液中银离子能与硫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银沉淀,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
③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碘化银见光易分解,使底片的颜色变深
B、AgI可被Na2S2O3溶液反应而溶解
C、采用置换法制得银,用金属块会比金属粉、金属条反应速率快
(4)塑封是常用的相片保护方式,用塑料薄膜封闭可使照片长期保存,其目的是隔绝___。
36、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向100g水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如图所示的混合物体系①~⑤。
(1)①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2)②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克。
(3)②~③变化过程中,溶剂的质量________,溶质的质量_______。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4)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⑤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
37、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2)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CO2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丙中液面高于乙,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本实验中乙的作用是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将丙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pH为3,调节pH接近7,达到排放标准。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38、I.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
(2)实验室可用装置B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室若用D装置收集O2,氧气应该从______管进入。
(3)用C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____。
II.实验室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来证明水的组成,取CuO粉末于装置F中称得质量为mg,取碱石灰于装置G中称得质量为ng,反应后称得装置F的质量为m1g,装置G的质量为n1g,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4)装置F中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5)根据实验可计算出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含m、m1、n、n1的代数式表示)
(6)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9、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了更好维护空气的质量,作为我们应该怎样做,请提出四条建议?
40、中国制造业正在持续发展,汽车制造是制造业的一个代表.请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下列汽车组件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填序号)_______ .
A 钢铁车架 B 真皮座套 C 玻璃车窗 D 橡胶轮胎
(2)钢铁车壳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空气中的________(填两种物质名称)接触而生锈.
(3)汽车制造需要钢铁,工业上高炉炼铁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与一氧化碳来炼铁,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如图为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酒精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该装置的不足________.《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举例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