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美科学家携手发现了全硼富勒烯B40团簇(结构如图所示),它在超导、绿色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B40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2、制豆腐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传统的豆腐制作用卤水来点卤。卤水是氯化镁、硫酸镁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镁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30℃时,卤水中氯化镁的质量一定最大
C.60℃时,加热蒸发卤水,最先析出的晶体可能是氯化钠
D.90℃时, 卤水中氯化钠和硫酸镁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3、生活中各类事故时有发生,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C.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电灯检查漏气情况
D.遭遇火灾,火势较大,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逃离
4、下图的漫画反映了一氧化碳具有
A.还原性
B.毒性
C.可燃性
D.氧化性
5、不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
6、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2Fe2O3
B.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激光手电照射为该反应提供热量
D.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7、罗平花米饭是当地布依族的特色美食。下列制作过程中米的变化明显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上好的糯米淘洗晒干
B.用各类植物染料浸泡
C.清水洗净糯米表面色素
D.久置的米饭发霉变质
8、下列图标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A.
B.
C.
D.
9、过滤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蒸发皿
10、“盐穴储气”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储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天然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难溶于盐水
B.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C.从n端进气可采集盐水
D.从m端进水可排天然气
11、下列叙述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氧气具有氧化性 氧气液化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一氧化碳燃烧
C.铁具有导电性 铁生锈
D.食盐具有咸味 食盐在水中溶解
12、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为
A.NO
B.N2
C.NO2
D.N2O
13、石墨、金刚石和 均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由碳原子构成
B.化学性质相似
C.都由碳元素组成
D.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14、陶瓷是中华传统工艺文化的瑰宝。以下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漆
1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描述不对应的是
A.液氧-助燃性-火箭推进剂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活泼-电光源
C.铜丝-导电性-制作导线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保护气
16、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17、用下图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3处纸花变红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B.实验结束后用酒精灯加热3处,纸花由红变紫
C.3处纸花比1处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D.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18、化学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过滤
B.滴加肥皂水
C.稀释浓硫酸
D.测量溶液pH值
19、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作冰箱除味剂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工业炼铁
C.铜丝具有导电性,用作导线
D.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20、在一定条件下把给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3.2 | 4.0 | 2.8 |
反应后的质量/g | 5.2 | x | 7.2 | 2.8 |
A.x=1.2
B.d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21、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生铁﹑氧化铜、稀有气体
B.液氧、干冰、粗盐
C.天然气、氯酸钾、石油
D.钙片、氯化钙、海水
2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C.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D.SO2、CO2、NO2都是空气污染物
23、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氯元素的化合价
24、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杯水车薪——水太少不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25、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C.生成物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6、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27、(4分)下图中的A—G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其中A为黑色固体,E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G为是家庭中重要的调味品之一。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根据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
(2)写出F与H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B只能是CO2
B.物质D与H反应的现象可能出现黄色溶液
C.图中的反应涉及到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D.八种物质类别涉及到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28、回答有关燃料的问题:
(1)三种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
(2)乙醇汽油是常见的机动车燃料,其中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___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9、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_______;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液体燃料是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_______。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氧原子_____;
(2)2个氢分子_____;
(3)氢氧根离子_____;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
(6)氯化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3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3)t2℃时,将30g甲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32、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物质分类(填序号)
①纯净的空气②冰水共存物③液氧④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后的剩余固体⑤稀有气体⑥水银⑦二氧化锰⑧石灰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单质的有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3、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图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甲中,铁丝没有点燃,可能的原因是氧气________,若铁丝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根据实验乙现象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丙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34、(1)现有下列五物种质:
A. 氧化钙 B.稀盐酸 C.碳酸氢钠 D.氢气 E.氯化钠
请用合适的物质字母代号填空:
①认为是理想的清洁燃料的是________;
②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
③可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是__________。
(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和天然气,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且储量有限。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的时候,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正确的是________
a.进入地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b.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
c.用明火检查天然气管线是否漏气
d.森林大火的灭火原理——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35、根据下列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以上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__;属于原子的有________,属于阳离子的有_________;
(2)写出以上粒子能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电子变成____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
(4)最外层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_。
36、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向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4)下列保护金属资源的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任意开采矿物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铁制品存放在潮湿的环境中
D用塑料代替金属材料制造管道
37、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再_____,其目的是_____,若水槽中的水变红,原因是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_____(用化学式表示),其起_____作用,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代替该物质?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
(3)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端进入(填“b”或“c”)。
(4)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写一个)。
38、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管中产生的气体和 b 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b 玻璃管口,打开活塞,气体燃烧,该气体是______。
(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9、水体污染对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影响。请列举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
40、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
若把4.6 g金属钠投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的质量是40 g,请计算:
(1)生成NaOH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