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面包发霉
B.金桂飘香
C.光合作用
D.铁生锈
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农村用明矾净化水 | 明矾可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
B |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
C | 自制净水器 | 净化后的水是软水 |
D | 洗净衣服后放到太阳下晾晒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A.A
B.B
C.C
D.D
3、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酒精有挥发性,可用来杀菌消毒
B.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可制成电光源
C.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红糖脱色
D.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可用作发热包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用于潜水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制造氮肥
C.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作霓虹灯
D.明矾能加速水中悬浮物的沉降——用作净化水的絮凝剂
5、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白色固体②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了使用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一盆炭火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某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7、秋冬季是支原体肺炎感染的高峰期,红霉素(C37H67NO13)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有效用药。下列有关红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红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33
C.红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红霉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8、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涂石灰水保护树木
B.石灰石做补钙剂
C.纯碱蒸馒头
D.用亚硝酸钠炒菜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所以物质的化学性质都由分子来保持
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所以CO2是一种酸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10、芯片蚀刻过程中,当物质NF3与硅反应时生成的物质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甲物质中含有氮、氟两个元素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氧气——纯净物
B.高锰酸钾、二氧化碳——化合物
C.氦气、氢气——稀有气体
D.二氧化硫、氯酸钾——氧化物
12、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下列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
A.无色无味
B.难溶于水
C.密度略小于空气
D.支持燃烧
13、某国向海洋中排放核污水,可能对环境带来危害。核污水中存在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主要有氚(H-3)、碘(I-129)、铯(Cs-137)等,下图是它们的相关信息。下列叙述:①氚的核电荷数为1;②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7;③铯原子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④碘原子的质量为126.9g;⑤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⑥ 铯元素的化合价常显+1价。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
14、我国矿物资源比较丰富,但不能再生。下列能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A.丢弃废旧金属
B.为改变贫穷任意开采矿山
C.下水道铸铁改用PVC塑料管
D.将铁锹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1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书、档案失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B.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C.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D.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6、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17、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为42,则它的化学式为
A.
B.
C.
D.
18、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④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⑤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⑥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⑥
C.③⑤
D.①③④
19、根据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A.①⑤
B.②③
C.①②
D.③④⑤
20、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C.检验氢气的纯度
D.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21、正确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
B.配制溶液
C.加热固体
D.点燃酒精灯
22、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取用液体药品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氧气的验满
23、海南岛存在大面积富硒土壤。富硒土壤中的“硒”指的是(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24、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用氯化钙做食品干燥剂
B.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使其光亮洁净且耐用
C.服用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
D.利用汽油的乳化原理去除油污
25、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白酒、汽水、浓盐酸都是溶液
B.氮气、水银、金刚石都是单质
C.氧化铁、生铁、钢都是合金
D.空气、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26、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制糖工业脱色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作导线
C.氖气化学性质稳定——作电光源
D.生石灰遇水放热——制成食品发热包
27、甲乙两同学一起用量筒量取某液体体积,甲同学俯视读出体积为23mL,之后倒出一部分液体,乙同学仰视读出剩余液体体积为12mL,则倒出液体的体积______11 m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又变为无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水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非常重要。根据图示填写下列空格。
(1)絮凝剂明矾在净水过程中作用是______。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主要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
(2)硬水是含有______的天然水。生活中可用______来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我们可采取______的方法。______是净水过程中净化程度最高的一步。生活中不能饮用蒸馏是的原因是______。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水是一种化合物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⑤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30、把甲组的物理性质的序号填入乙组物质名称后的横线上。
甲组:A无色液体 B白色固体 C淡蓝色液体 D暗紫色固体 E黑色固体 F淡黄色粉末 G雪花状蓝色固体 H蓝色块状
乙组:①液态氧_________;
②氯酸钾_________;
③五氧化二磷_________;
④二氧化锰________;
⑤高锰酸钾_______;
⑥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
⑦硫粉_______;
⑧四氧化三铁_______。
31、 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表示:
(1)氮原子_____.
(2)2个氧分子_____.
(3)3个钠离子_____.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5)碳元素_____.
32、下图是硫粉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_______色火焰。
(2)铁丝燃烧实验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引燃铁丝的火柴点燃后不能立即伸入瓶中的原因______。
(3)实验甲中水的作用是______,实验乙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33、图1是A、B、C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图1中A结构示意图中x=__;C结构示意图中y=__;
(2)图2中方框内的横线上应填的元素符号是__;图1中B结构示意图的化学符号为__。
(3)图1中三种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两种原子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
(4)A、B、C三微粒中化学性质稳定的是__。
34、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分子______。
(2)硝酸根离子______。
(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4)表示氯化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5)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
35、钴及其化合物可作为一些化学合成的催化剂,亦用于油漆、颜料、玻璃、釉瓷及电极板等的制造。已知钴为氢前金属。
(1)干燥剂变色硅胶常含有CoCl2固体。常见氯化钴晶体的颜色如下:
化学式 | CoCl2 | CoCl2·H2O | CoCl2·2H2O | CoCl2·6H2O |
颜色 | 蓝色 | 蓝紫色 | 紫红色 | 粉红色 |
则硅胶吸水饱和之后颜色变成___________。
(2)取少量不溶于水的CoCO3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无色溶液X,充分振荡后固体完全溶解。溶液X可能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设计金属Co转化为CoCO3的一种方案___________(依次写出化学方程式)。
(4)(其中Co、Ni均为+2)可用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
①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下图表示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催化剂在10°C时催化分解6%的H2O2溶液。H2O2分解相对初始速率随
中的x变化曲线。由图中信息可知:___________法制取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更高;Co2+、Ni2+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____。
36、我县的八城同创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建设美丽道州,我们人人有责。
(1)图甲是我县近三年除夕夜和正月初五的PM2.5峰值浓度变化示意图。从2017年到2019年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填“渐差”或“渐好”),形成上述变化趋势主要是减少燃放烟花爆竹,说明我县市民___的意识在增强。
(2)图乙是我县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明显的是____。
A 减少汽车的数量
B 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C 减少燃煤的使用,尽可能使用风能和太阳能
37、“自热米饭”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取发热剂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发热剂中加水后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操作a得到的滤液如果是浑浊的,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
(2)已知酚酞是一种色素,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无色。滤液中滴加酌酞后溶液1变成红色,将溶液1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通入CO2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得到溶液2。澄清的原因是过量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碳酸氢钙[Ca(HCO3)2],请写出生成碳酸氢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另一份加活性炭后静置20分钟,过滤,溶液3的颜色为_____活性炭具有______性。
38、人体的汗液有咸味.某同学猜测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她准备做探究实验.她想到两种提取汗液的方法,方法一: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取足量汗液转移到烧杯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方法二:用出汗的手在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清洗,再将清洗后的自来水部分转移到烧杯中.其中方法一是正确的.在老师指导下,她用正确的方法提取汗液,进行以下实验:
(1)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钡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汗液中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硫酸和硫酸盐.
(2)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银溶液,发现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由此可推测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
(3)将适量的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出现类似食盐的小颗粒. 你认为她能否仅凭上述三步实验得出“这些小颗粒就是氯化钠”? .
39、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实验完毕后发现混合物固体质量减少了,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
4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_来止痒。
(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功能。
(3)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会导致雾霾的是______(填序号)。
A PM2.5 B 臭氧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硫
(4)日常生活中,可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