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表是鉴别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锌片和铜片

观察颜色

B

汽油和自来水

闻气味

C

食盐和白糖

加水溶解

D

陈醋和酱油

品尝

A.A

B.B

C.C

D.D

2、下列状态中,氧气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B

C

D

温度(℃)

20

20

40

40

压强(kPa)

200

100

200

100

A.A

B.B

C.C

D.D

3、河南安阳“11.21”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其原因是工人电焊时引燃车间内堆放的大量布料,产生大量浓烟和有害气体。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电焊的火花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B.用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降低温度

C.浓烟含有大量有毒的二氧化碳

D.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

4、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顺序分类的是

A.金刚石、水

B.石墨、氧气

C.红磷、酒精

D.生铁、石油

5、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A.78%

B.21%

C.0.94%

D.0.03%

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氢气和金刚石

B.氧气和氨

C.汞和硫酸铜

D.铁和氯化钠

7、下列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C.氨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D.氮气用于化工原料

8、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完成下面小题。

【1】“点击化学”采取简单方法构建复杂的功能分子。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D.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铜催化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反应是目前最好的点击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小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改变

9、“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完成180多天的在轨工作。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范畴的是

A.研制火箭的燃料

B.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

C.计算返回舱落点

D.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做氢气燃烧实验时,先检查氢气的纯度,再点燃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先完成实验,后测质量

11、N(NO2)3是科学家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NO2)3说法正确的是

A.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B.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3

C.N(NO2)3中总共有3个N原子和6个O原子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又叫朴青、层青,是天然的硫酸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后溶液变为黄色

C.说明铁比铜的活动性强

D.反应后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Fe+3O2Fe2O3

B.木炭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   C+O2CO

C.氧化汞受热分解 2HgO=2Hg+O2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1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

B.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

C.蒸馏得到的水不一定是软水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15、构建模型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之一,下列图形正确的是

A.石墨结构

B.地壳中元素含量

C.物质的分类

D.灭火方法

16、取一支试管,按下列顺序加入试剂。

实验①:取一小块铜片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铜片不溶解。

实验②:向混合物中持续通入氧气并加热。溶液变成蓝色。

实验③:向生成的蓝色溶液中加入铁钉,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可得出:铜与稀硫酸常温时不发生反应

B.实验②可特出:蓝色溶液中定含有CuSO4

C.实验③中只发生一个反应,Fe+H2SO4=FeSO4+H2

D.通过实验可以得到金属活动性顺序:Fe>(H)>Cu

17、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和铜都是银白色金属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是熔点最高的金属

C.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化学性质不活泼

18、2023年10月26日我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天宫空间站”成功对接。发射载人飞船所用的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下列对此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偏甲肼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B.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含有12个原子

D.其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4

19、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熄灭酒精灯一一用嘴吹灭

B.加油站、面粉厂一一杜绝一切火源

C.燃气泄漏一一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D.火灾中逃生一一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0、氯化钪(SeCl3)可用于制造高性能合金,氯化钪中Cl的化合价为-1,则Se的化合价为

A.-3

B.-1

C.+1

D.+3

21、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C.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按个数比1:3进行该反应

2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观粒子个数比为1:2

B.一氧化碳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C.反应前后方框内的物质都属于混合物

D.反应后小框内补充的微粒为“

23、依据如图实验,不能得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A.不可燃

B.不支持燃烧

C.能溶于水

D.密度大于空气

24、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25、在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下图是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取氯化钠固体

B.称量氯化钠

C.量取水

D.搅拌溶解

26、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能够改良酸性土壤——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B.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二氧化碳分子使紫色石蕊变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甲醛是室内装修的隐形杀手,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1)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8、1用元素符号和数字填空:

氯元素     ,3个原子      ,一个硅原子      ,水     ,氧分子

2写出下列符合所表示的意义:

Al ,2S ,Fe  

 

29、用化学用语填空:

(1)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

(2)3个镁离子______

(3)标出KC1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0、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化学式为CO2.工业上,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氨气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31、用干冰可以制作口感类似汽水的“碳酸水果”。

(1)干冰与水果一起放置12小时后,水果变得冰凉,原因是___________

(2)干冰制作“碳酸水果”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取出水果,食用时有气泡从水果中冒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2、如图所示:A、B、C 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 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若 B 表示原子,则 x=______

(2)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钛广泛应用于航空、宇航以及医学上,请标出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滚解度曲线。P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要使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t2℃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恒温蒸发___________g水可使甲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34、O2H2CO2CON2五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最轻的气体是___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

3)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__

4)使石灰水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_

5)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气体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35、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示意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填序号)

a、机械能  b、热能  c、化学能

(2)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2是回收废铅蓄电池的一种工艺流程:

①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_________材料;

②废硫酸可以与氟磷灰石[Ca5(PO43F]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F+7H2SO4═3CaSO4+3Ca(H2PO42+2HF,反应产物中可用作化肥的物质是_________

③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拟选用如表物质中和后再排放:

物质

CaCO3

Ca(OH)2

NH3

NaOH

市场参考价(元/kg )

1.8

2.0

6.5

11.5

 

已知:2NH3+H2SO4═(NH4)SO4,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等质量、等浓度的废硫酸,则应选择_________(填序号)。

a、CaCO3 b、Ca(OH)2 c、NH3 d、NaOH

 

36、为了测定粗盐(混有少量的泥沙及可溶性杂质)中氯化钠的纯度,进行如下操作:

a 计算产率,b 过滤,c 溶解,d 蒸发,e 称量粗盐,f 称量精盐。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a(填编号)。

②称量时正确的操作次序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校正,b 去皮,c 放称量纸,d 放食盐,e 读数

③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两次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___________

④最后得到的精盐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纯净物)。

组别

1

2

3

4

产率

75%

65%

88%

72%

教师评价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

 

 

⑤已知:产率= ×100%。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下,对造成产率偏高或偏低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 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B 2组:没有蒸发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

C 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

D 4组:过滤时滤液高于滤纸的边缘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有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先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根据实验1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II(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III(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3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A的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选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请从微粒的观点解释: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40、实验室收集氧气可以采用那些方法?分别是依据什么原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