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

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

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

2、如图所示为某电吹风的工作原理图。其中M是电动机,能在开关S1闭合后吹出冷风;R是电热丝。已知该电吹风共有冷风、热风两个挡位,冷风挡功率为44W,热风挡功率为484W,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闭合S1时,为冷风挡,电动机的功率为44W

B.同时闭合S1、S2时,为热风挡

C.热风挡工作时,电热丝R的功率为440W

D.电热丝R的电阻为

3、目前,格力等冰箱部分极冻室采用了“过冷水”技术,可以让“过冷水”在零下5度也不会结冰,这样将肉放在里面,既可以达到了冷藏保鲜的目的,又可以拿出来后快速切割,进一步方便了家庭烹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冷水比普通水的凝固点低

B.过冷水的密度大于普通水的密度

C.的过冷水处于固态

D.的过冷水处于固液共存态

4、小明参观蜡像馆时,了解到手模制作的过程:先将蜡熔化,将手放到蜡液里面浸一下使手的表面涂满蜡液,再经过特殊工艺冷凝、脱模即可。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5、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

C.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6、在如图 所示的眼睛成像及矫正的示意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近视眼,乙图为其矫正图

B.甲图是远视眼,丙图为其矫正图

C.甲图是远视眼,乙图为其矫正图

D.甲图是近视眼,丙图为其矫正图

7、在杭州举行的第19届亚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国选手全红婵以总分438.20夺得冠军。全红婵站在距离水面10米高的跳台上,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距离她20米

B.当全红婵跳向水面时,她的像会变大

C.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一个像

D.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是跳台上的全红婵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实像

8、下列常见电源的电压为的是(  )

A.新干电池

B.手机电池

C.铅蓄电池

D.我国家庭电路

9、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A.1次敲击声

B.2次敲击声

C.3次敲击声

D.4次敲击声

10、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11、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一枚鸡蛋质量大约是

D.教室内的温度为

12、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个桔子的质量约为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13、如图是小亮连接的实验电路,他连接这个电路依据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14、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电影投影机投到屏幕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都比物体小

15、下列简单机械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剪刀

B.起重机吊臂

C.船桨

D.核桃夹

16、下列家用电器中,将电流热效应作为工作原理的是(  )

A.电视机

B.微波炉

C.抽油烟机

D.电热水器

17、学校给同学们布置了“做拿手家常菜”的家庭劳动作业,李明同学用手机录制了肉夹馍的制作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肉夹馍通过手机镜头成虚像

C.肉夹馍到手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

D.拍肉夹馍特写时,要把手机靠近肉夹馍一些

18、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的成因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B.水中景色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筷子的“弯折”——光的折射

D.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

19、甲、乙两根完全一样的导线,长度都是1m。将甲剪去一半,把剩下的一半再拉长到1m跟乙相比,两根导线电阻大小关系是(  )

A.RR

B.R=R

C.RR

D.无法判断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

B.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电压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C.两只小灯泡由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它们一定是串联

D.电路中金属导体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2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电流表的规格相同,分别有两个量程()。电阻均有电流通过,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为(  )

A.

B.

C.

D.

22、学习电学知识后,物理兴趣小组对亮度可调的应急灯进行了探究,发现它的亮度调节开关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对其进行测量,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变亮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

A.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A的示数不变

23、喝开水时,怕开水烫嘴,常用嘴向水面吹气使水凉下来。这是因为(       

A.向水面吹气,降低了水的沸点

B.吹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具有致冷作用

C.吹出的气体温度比水低,混合后水温就降低了

D.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更快地吸走了水的热量

2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为定值电阻,L1和L2为小灯泡,闭合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向b端滑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 )

A.L1变亮,L2变暗

B.L1变暗,L2变亮

C.L1变亮,L2变亮

D.L1变暗,L2变暗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已知人和伞的总重为750N,则人和伞受到的阻力大小为____ N,方向是____

26、白光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新型的节能产品,LED具有体积小(多颗、多种组合)、发热量低(几乎没有热幅射)、耗电量小(低电压、低电流起动)、寿命长(1万小时左右)等优点。广泛用于汽车和日常生活。如果一个LED手电筒由5LED并联组成,用两节新干池串联做电源:正常每只LED通过的电流为15mA,则它正常工作对的总电流为______A,该手电筒连续正常工作200s,将消耗______J的电能。

27、电焊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将焊条_____(填一 种物态变化)依靠分子间的引力使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某电焊机输出功率2.5kW,连续工作30min输出的电能为_____kW·h

28、白炽灯用久了会变暗些,原因之一是钨丝升华变细,电阻 ,在电压不变时,实际功率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9、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_________ ,电流表的示数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实施人工增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   热,使云层中冰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并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

 

31、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很大的便利,小明家住某小区某栋6楼,放学后乘电梯回家。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了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在工作电路中,当电梯没有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A接触,闭合开关S,电动机正常工作;当电梯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B接触,电铃发出报警铃声,即使闭合开关S,电动机也不工作。在控制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6V,保护电阻R1=100Ω,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

(1)在控制电路中,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电磁铁的磁性___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若小明的体重为400N,他站在静止的电梯上,脚与电梯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则此时小明对电梯地面的压强为多少___________

(3)某次电梯正常运行时,测得通过电磁铁线圈电流为10mA,则此时电梯载重为多少___________

(4)若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mA时,刚好接触静触点B,电铃发出警报声。当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 1000kg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___________?(g取10N/kg)

32、音调、______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其中______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

33、滑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要使用____;在需要省力时,要使用_____;在需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时,要使用_______.(选填“定滑轮”、“动滑轮”或“滑轮组”

 

34、在物理学中长度的测量仪器是_____;时间测量仪器是_____;温度计是测_____的仪器,它是根据液体的_____原理制成的。

三、实验题(共10题,共 50分)

35、(7分)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只需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海水温度为25 。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 s 收到回波。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__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________ m

(3)真空中声速是________________。

 

3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实验操作规范。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点燃蜡烛后,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保证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4)在上述情况下,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近视眼镜的位置不变,将原来的凸透镜更换为另一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在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后来更换的凸透镜的焦距应该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原来凸透镜的焦距;

(5)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亮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7、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为了______;手指放在蜡烛______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痛(选填“A”“B”).

(2)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选填:“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

(3)在利用乙图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陈刚把蜡烛离凸透镜90cm移动到120cm时,发现像几乎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他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理由是:______;当蜡烛移动到如图示B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过透镜向烛焰同侧观察,能看到烛焰放大的虚像,若蜡烛放到B______(左/右)侧,可以使虚像更大.

38、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的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他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请你将表格中表头部分补充完整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请你写出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依据:______

3)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9、如图是小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用玻璃板作平面镜,将其竖立在水平面上,在其下面垂直地放一把刻度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_______。从刻度尺上可以发现,此时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与它的像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

40、某小组同学学习了透镜性质后发现凸透镜成像情况比较复杂,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们用燃烧的烛焰作为发光体,在蜡烛右方依次放置凸透镜、光屏,他们将烛焰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光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实验过程中发现:有时光屏上不能成像,但是此时眼睛直接通过透镜观察烛焰,能看到放大的烛焰;有时能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有时能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有时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该小组同学选择了两个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物距像距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表一(凸透镜A

实验序号

物距(厘米)

像距(厘米)

像的大小

1

5

光屏上不能成像

2

15

30

放大

3

20

20

等大

4

30

15

缩小

 

表二(凸透镜B

实验序号

物距(厘米)

像距(厘米)

像的大小

5

6

光屏上不能成像

6

15

60

放大

7

24

24

等大

8

30

20

缩小

 

(1)实验序号15中,此时经凸透镜成的是_______像。

(2)分析数据______可知,像距大于物距时,发光体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分析数据37可知,________时,发光体经凸透镜成_____实像。分析数据_____可知,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34(或678)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及所成像大小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41、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很热但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较凉但海水却较暖和.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和小童所在的两探究小组都都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秒表除此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在加热过程中,小明用搅棒不断搅动的目的是   ;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3)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 D.盛放水和沙子的容器相同

(4)两小组获得的实验结论分别是:①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沙子的时间短;②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上升得多.你认为上述结论能验证实验猜想的是

(选填“仅是①”、“仅是②”或“①和②”).

(5)探究过程中也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42、如图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时.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为了便于比较两种电阻丝通过电流后产生热量的多少,甲乙两瓶中要装入_____________的(填“不同或同种”)液体。

(3)为达到实验目的,选用的两电阻丝的阻值要_______

43、小亮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1是小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图2所示,则图2中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如图3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烧杯甲和试管乙内都装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甲杯中水沸腾,若不断加热,乙试管中水_______ 达到沸点(选填“能”或“不能”)但最终________沸腾(选填“能”或“不能”);

(3)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5,利用沸腾知识,要从甘蔗酒中分离出酒精,加热甘蔗酒时控制的适宜温度可为______(只填序号)。

A.60        B.70            C.80 D.100

4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蜡烛,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点燃蜡烛应在调整高度之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

(2)实验中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该像是___________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利用该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

(3)再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5cm刻度线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4)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为了成像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将凸透镜向___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

(5)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光屏上像的形状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45、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求:该汽车在60s内行驶的路程.

 

46、如图甲所示是20181023日刚刚通车时的港珠澳大桥,迄今为止,它是世界上建成的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千米,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1)一辆汽车以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通过港珠澳大桥需要几小时?

(2)若某小轿车通过大桥用时36min40s,则这辆小轿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47、一质量为8.00×104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m处以6.00×103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

(1)飞船的动能为,式中mv分别是飞船的质量和速率。求飞船的动能;

(2)物体的重力势能为h为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0m/s2,求飞船具有的重力势能为多大?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48、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连线,使电键控制两盏灯,电流表只测量灯L1的电流,且通过L1的电流为0.4A,并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出它的电路图(要求同上).

 

49、按照实物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50、如图所示,请根据已知光线,完成凸透镜后的折射光光路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