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
①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客谷;
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③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涌下的滴泉;
④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A. ②①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④①③
2、对本文写作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抓住平常小事来叙述,事事见真情。
B. 本文语言简淡厚重、朴实丰美。
C.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D. 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3、小张班语文老师正开展读《西游记》的方法指导,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精读就是细读。仔细阅读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叙述,才能理解“借扇”之艰难。
B.跳读就是主动地舍弃。书中一些环境描写的诗词,大多处于游离状态,可以跳过。
C.精读就是浏览。书中有渲染夸饰的配诗和雷同的套路,这些繁复内容可粗略地看。
D.跳读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章节。比如书中少数降魔故事,情节简单,可以跳过。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 )( )
A.《傅雷家书》中,傅雷说“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是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向儿子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
B.《红星照耀中国》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因救朱赫来被告密而被警卫队关押,后来撒谎才被释放。他不能回家,也不能到朋友那里去。他毫无目的地跑着,不知不觉来到冬妮娅家的花园里,可冬妮娅的母亲因怕受牵连而拒绝接受保尔。
D.《西游记》中孙悟空二调芭蕉扇时,变成了牛魔王从铁扇公主手里骗来了真芭蕉扇,但他只知道将扇变大的咒语,不知道变小的方法,半路上把扇子变大了却不能缩小,而此时牛魔王赶来变成了沙和尚,夺走了真扇。
E.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径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等海域后,到达南极。
5、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新闻的记叙要素与记叙文大致相同,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项。
B.《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者朱德回忆了母亲的主要事迹,展示了母亲的美德,表达了对母亲的赞颂、感谢与怀念。
C.《答谢中书书》中的“书”和《与朱元思书》中的“书”都是指古代的书信。
D.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称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欺侮(wǔ) 帷幕(mù) 自惭形秽(huì ) 大庭广众(tíng)
B.腌臜(ā) 拂晓(fó) 矫揉造作(jiăo) 怡然自得(yí)
C.狡黠(jié) 松弛(chí) 销声匿迹(xiāo) 一气呵成(hē)
D.侏儒(rǔ) 娉婷(pīn) 根深蒂固(dì) 相得益彰(zhāng)
7、以下关于《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虎妞得知刘四爷已经把车厂卖了,非常失望,大哭了一场,为了照顾好虎妞,祥子拿出自己辛苦积蓄的一百元钱,买了二强子的二手车。
B.祥子离开夏家后,又找到曹先生家里,曹先生答应让祥子继续拉包月,可祥子却不幸被孙侦探尾随、勒索,积攒的买车钱被敲诈走了。
C.“林肯号”企图捕获“怪物”,而“怪物”却同“林肯号”捉迷藏,当“林肯号”向“怪物”发动进攻时,“怪物”喷出水柱,“我”被抛入海里。
D.“鹦鹉螺号”的船籍港在亚特兰蒂斯国桑多林岛附近的一座海底火山中,我们遇到海底火山喷发,幸好“鹦鹉螺号”调转艇头,驶离了火炉。
8、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
【注】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 而妇人汲井且浣衣:
【2】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1)其中往来种作
(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4】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的共同之处?
【5】【甲】【乙】两文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在现代社会有更深刻的体现,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进行描绘。
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 )
A.“破阵子”是词牌名,“壮词”,指内容,情感、形象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B.这首词是寄给陈同甫的,他们都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
C.“塞外声”是指塞外悲壮粗犷的军乐。
D.“八百里”极言行军之远。战争形势急迫,战斗激烈。
【2】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率师北伐,统一南北,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全词以“壮”语贯穿始终,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
B.上阕有对沙场点兵军容的描绘,并用“秋”字给整个场面增添肃杀之气。
C.下阕写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D.全词采用写实的手法,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善战的将军形象。
1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学段学习及夜间睡眠时间统计图
材料二:
针对外在因素影响学生睡眠问题,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地各校通过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中小学作息时间。
(1)概括从材料一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说为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教育部提出了哪些要求?
11、(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3)正入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1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同志们,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在冬天来临以前,从车站到伐木场修筑一条轻便铁路,全长超过7公里。而要完成这项工程,我们需要350个工人和两个工程师。共青团员们已经在仓库里找到了足够的铁轨和7个火车头。但是,那儿只有一所破房子,以前是个学校,工人们根本没有地方住,所有人员只能分批派去,两个星期轮换一次,时间长是挺不住的。阿基姆,咱们先把共青团员调上去怎么样?”他没有等回答,又接着说,“共青团要把能派的人都派去。这是一件异常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跟同志们讲清楚,这是为了拯救全城和铁路,他们一定会好好干的。”
【1】这段话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______________(人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2】请你简述这个人对保尔·柯察金的影响。
材料二:他既然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为什么还要活着呢?在现在和凄凉的将来,他将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用什么来充实这生活呢?光是吃喝和呼吸吗?只作一个无用的旁观者,看着同志们在战斗中向前猛进吗?成为队伍的累赘吗?他应不应该毁掉这个背叛了他的肉体呢?朝心口打一枪——一切难题都解决了!以往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现在就应当在适当的时间结束这个生命。谁能责备一个不愿意作绝望呻吟的战士呢?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郎宁的光滑枪身,指头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插出手枪来,大声对自己说:“谁能想到你会有今天哪?”
枪口轻蔑地对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着说:“朋友,这是假英雄!任何一个笨蛋都会随时杀死自己!这是最怯懦也是最容易的出路。”
活着有了困难——就自杀。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你已经尽了一切力量来设法冲出这个铁环吗?难道你已经忘记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一天作过十七次的冲锋,而终于排除一切困难攻克了那个城市吗?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有过这种念头。即使生活到了实在是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活下去,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3】你觉得保尔是英雄吗?结合材料二以及其他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三: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风暴给我们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危急时刻,全国各省市医疗队闻令而动,逆行驰援湖北。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弃小我为国家!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令人动容的家国情怀。有感于此,初三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4】“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都与国家相连。你是怎样看待抗疫医疗队员的这种家国情怀的呢?请谈谈你的观点、理由和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
1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五日电冬季来临,各类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如何防控流感成为公众当下关注的重点话题。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冬季流感疫苗接种健康提示,明确了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风险的经济、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减少流感带来的健康危害和医疗机构的诊疗压力。
②部分公众关心的是,流感已经进入高发季,现在接种疫苗是否还来得及。对此,健康提示明确,尽管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机是在流感流行季到来之前,但在整个流感流行季内都可以前往接种点进行接种。这样既直接保护自己,也间接保护尚未接种的家人。
——《长江云新闻》
【材料二】
——健康中国、中国疾控动态、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官网
【材料三】
①人工主动免疫制剂一共有三种,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用于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一定浓度的抗体,进而获得免疫效果。
②第一种是灭活疫苗:亦称死疫苗。通常是从病原体本身选用免疫原性较好的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经人工培养后,收获该病菌的毒液或毒素,再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其杀灭制成。此时病菌已经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死疫苗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机体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
③第二种是减毒活疫苗:多采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者是从自然界筛选出毒力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成活疫苗或减毒疫苗。接种后,在人体内有生长繁殖的能力,接近于自然感染,可激发机体对病原体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通常较小,免疫持续时间较长,免疫效果优于死疫苗。
④第三种是类毒素:细胞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为类毒素。类毒素在人体内吸收较慢,能长时间刺激机体,产生更高滴度的抗体,从而增强免疫效果。
——《百度健康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材料四】
①流感疫苗在制备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鸡胚来进行制备的,因此会残留极其微量的鸡蛋成分,这也是“鸡蛋过敏者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这一说法的来源。但随着制备工艺的提升,流感疫苗的鸡蛋蛋白含量已经非常低了,几乎不会再引起严重过敏反应。
②《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和2020版)中明确,鸡蛋过敏不是接种流感疫苗的禁忌。药典中对流感疫苗中的鸡蛋卵清蛋白含量做了规定,其中裂解疫苗中卵清蛋白含量不能高于200ng/ml。现实中,国内常用的裂解疫苗中的卵清蛋白含量都不超过140ng/ml。国外针对鸡蛋过敏者接种流感疫苗后的不良反应研究显示,没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据此,从2016年开始,美国预防接种咨询委员会(ACIP)对鸡蛋过敏者也给出了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的建议。
③不过,在国内目前上市的流感疫苗中,无论是灭活疫苗还是减毒活疫苗,说明书的【禁忌】项里都写了“鸡蛋(卵清蛋白或鸡源蛋白)过敏者禁用”。这种情况下,建议听从医生意见,结合个人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接种流感疫苗。
【1】下列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机是在流感流行季到来之前,在整个流感流行季内虽然都可以进行接种,但是预防效果会受到影响。
B.【材料二】采用列图表的说明方法,清晰直观地说明了:自2023年第40周开始,每周全国流感疫情暴发起数便不断上升。
C.类毒素是人工主动免疫制剂的一种。它在人体内吸收较快,能长时间刺激机体产生更高滴度的抗体,从而增强免疫效果。
D.流感疫苗在制备过程中是通过鸡胚来进行制备的,会残留极其微量的鸡蛋成分,这也是鸡蛋过敏者不适合接种它的原因。
【2】请为【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3】请结合【材料三】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链接材料中的流感疫苗属于哪一类疫苗?并简要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流感疫苗生产过程:从受精的鸡蛋里提取7日龄的鸡胚,把源病毒“种”到鸡胚的尿囊中。接下来把鸡胚放入密闭、无菌、35℃恒温的孵化箱中,保证鸡胚正常发育,使毒株快速繁殖。3天后,把发育好的病毒从鸡胚里抽出来,使用福尔马林,经过灭活工艺,把病毒中的感染性去掉,而后过滤掉过多的蛋白质,保留对免疫有用的抗原,即病毒原液,最后将原液稀释,添加佐剂,制成疫苗成品。
14、论教养(节选)
利哈乔夫
⑴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⑵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
⑶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已家里、在自已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竞怎么样。
⑷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⑸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
(6)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的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⑺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在研究所、在供职的单位,还是在商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他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⑻)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对于如此之类的问题,这些书在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
⑼问题的关健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天于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⑽一切优雅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的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⑾切记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喧哗。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的时候也不要有声音;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衣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让大家对你侧目而视。不要连续不断地开玩笑,说俏皮话,讲笑话弄得旁边的人心烦,尤其是重复别人的已经说过、听你说话的人已经听过的笑话,那更加让人厌倦。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切记不要只顾自已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装服饰、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要知道任何优雅都不会让人厌烦,优雅是“社会共享的”。因此,在有教养的优雅举止中总是包容着深刻含义。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你自已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不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
⑿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换句话说,你会自然而然地记住保持优雅举止的具体做法,你将乐于实施并且善于把这些法则付诸实践。
【1】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已家里、在自已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们的关系究意怎么样,而不是看他对别人怎样。
B. 有教养的人,必定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从不妨碍别人。
C. 有教养的人,珍惜别人的时间;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尽力去完成;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始终如一,从不两面。
D. 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是因为这些书谈的多是风度的外表,没有谈到风度的关健问题: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
【2】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的中心论点:真正的教养的本质是尊重,要做一个有教养、有优雅风度的人。
B. 文章思路清晰、严密:首先开门见山,引入论题;接着以大量生活现象阐述:“什么是真正的教养”;然后探究优雅风度的本质是尊重;最后总结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C. 第⑾段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来阐述优雅风度的深刻含义,针对性很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D. ⑷-⑺段运用对比的论证方法。先列举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对比鲜明,突出强调了“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的观点。
【3】根据本文的观点,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养、有优雅风度的中学生?”(80字以内)
15、请以“重拾 ”为题,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