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朝花夕拾》中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人是( )

A.阿长

B.衍太太

C.沈四太太

D.范爱农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和《钱塘湖春行》的“行”都是指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

B.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属于祈使句,一般来说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语气,比如:“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用来表示喜怒哀乐等强烈情感的句子属于感叹句,比如:“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C.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找出句子主干,就能看出它的基本句型,并且可以看出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是否得当,句子主干表达的意思和原句一样谁确。

D.《寂静的春天》一书的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它描述了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反战意识。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通过对父亲艰难地越过月台的一系列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与“我”对父亲的同情。

B.《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C.《中国石拱桥》一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D.《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是春秋时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美食节的食物琳琅满目,有印度的飞饼,山东的烙饼,射洪的春卷……等,馋得人口水直流。

B.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尝试,尝试拥有和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不断在追求,追求自由和幸福。

C.傅庚辰在二、三十岁时写的《地道战》《映山红》,飘过半个世纪,仍被人们不断地传唱、翻唱。

D.我不知道媒体宣传它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确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还是为了产生轰动效应呢?

5、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南宁市一号、二号线地下铁路开通以后,建设者们继续发扬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5号线地下铁路。

B. 防城港市上思县布透温泉的开发,为十万大山增添了悠悠神韵,游人如织,无人问津

C. 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的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要为了美国本土的防御。

D. 在2月25日晚举行的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惊艳亮相。抛弃了以往的人海战术,导演张艺谋采用宏大壮观的场面,将中国的形象用新科技手段进行淋漓尽致的阐释。

6、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这首诗是王安石在郾县任上所作。这是他出仕以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这种踌躇满志的情怀,也充溢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

B.“飞来山上千寻塔”,活用典故,这座山是从天上飞来的,自然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山的高耸自不必说,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描写登临之处的高耸。为下句伏笔。

C.“闻说鸡鸣见日升”,不仅山高,而且时值破晓,雄鸡高唱,红日喷薄,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又为下句蓄势。

D.这首诗,前两句侧重写景,是为后两句作铺垫。这是将写景与抒怀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B.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构成小说的三要素,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

C.莫泊桑,美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水浒传》等。

D.曹文轩,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等。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拯乃强应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汝坐盗割牛舌!”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素取数十倍以遗⑤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选自《包拯传》,有删改)

【注】①知:主持管理 ②第:只管③鬻:卖 ④寻:不久⑤遗:赠送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应之_________  

盗割牛舌________

取数十倍以遗权贵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例句:以父母皆老

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是以必躬历山川(《治水必躬亲》)

C.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活板》) D.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2“/”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勉(在主谓之间停顿)

3翻译下列句子。

(1)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4比较选文划线句与链接材料中两个人物形象的不同点

【链接】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选自治水必躬亲》)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①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1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上阙呈现的画面。

2下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 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释放》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键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悠然见南山。

(3)______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

(4)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6)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阅读《西游记》选段

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 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 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 “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是青少年读者最喜爱的古典小说,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说说《西游记》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原因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心想喜鹊

宋晓亮

①儿时,妈让我猜的头一个谜语是打南边过来个点头点,白嗉儿、黑豆眼”,我想都没想,张口就说:是喜鹊。老家那方天地间,可谓盛产喜鹊呀!

②爱喜鹊不掺假。喜鹊叫,好运到。在我童年的心田里像是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而老家的院墙外,那棵粗壮茂盛的红杏树,更为喜鹊们提供了随时歌唱的大舞台至今不忘,我5岁那年的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晨,从杏树上飞下几只大喜鹊,围着我家院落一唱再唱。我手舞足蹈地问妈妈,它们在唱什么呀?妈说,来报喜。

③我佩服妈妈,她怎么一说一个准儿!到了中午,爹就拿回一封信,拆开一看,我大姐要从大连回来了。获此喜讯,把我高兴得逮谁跟谁说:我大姐要回来啦!

④自此,喜鹊是喜庆、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也渐渐地变成了我的心灵图腾

⑤时光荏苒,我长大了,从山东嫁到北京了。感觉中,北京的喜鹊比老家的还要多。日常所见,有灰喜鹊,其颜色蓝绿发灰;山喜鹊只是黑白两色。不管是哪一种,我均视为山东老乡。一听到它们的叫声,那份亲切、那种兴奋,会让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⑥上世纪的80年代初期,在丈夫只身赴美奋斗的日子里,留守北京的我,领着一个小秃小子,若少了喜鹊的叫声,挨过那孤苦而又漫长的1360多个夜与昼,该有多难!那时,我生怕常在美国高速公路上驱车奔跑的丈夫安全不保,加上那年间的电话费每分钟须美金3块多,如此这般,报平安之重任就全落在了鸿雁的翅膀上。

⑦鸿雁如同喜鹊,在我心目中。常为我家报喜的正是身着绿装的投递员,50出头的王大哥。鸿雁大哥知我盼信心切,只要我夫有信寄来,他一进我院儿,必放声高喊:快出来吧,美国来信了!有时,在我外出的路上也会被王大哥叫住:先别急着走,等我看看有没有你的信。出于对王大哥的感激与感谢,我提笔为他写下表扬信送达甘石桥邮电局。两周后,王大哥跑来告诉我:我被评为劳模儿啦!我抱拳恭喜。鸿雁乐得合不拢嘴:我说这几天喜鹊老追着叫个没完呢!

⑧中国人愿把喜鹊视为吉祥鸟。喜鹊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说喜鹊文化起源于春秋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美丽的传说牛郎织女七夕天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实为妇孺皆知。而那一幅又一幅的喜鹊登梅图,更是画遍了黄河两岸、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仅如此,看民间的绘画、对联、剪纸、小说、散文、诗词及歌曲、影视、戏曲等方面,哪个能少了喜鹊的参与?

⑨我定居美国近30年了。在这超出1/4个世纪里,等候喜鹊唱枝头的记录至今还在这几空白着。我预用美国没有喜鹊作题,可到网上一查:除南极洲、非洲、南美洲与大洋洲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想见喜鹊,不是梦。但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是,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就越多。

⑩明白了,尽管我每天活动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但由于所处社区人少林多而令喜鹊不愿光顾、不青睐。见不到喜鹊并不影响我想念喜鹊。哪怕是空想,也会让人怀有美好的期盼与向往。

(有删节)

(1)请根据表格提示,简要概括“我”在不同时期对喜鹊的不同认识。

时间

地点

“我”对喜鹊的不同认识

儿时

老家

_________

上世纪80年代初期

北京

__________

近30年

美国

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棵粗壮茂盛的红杏树,更为喜鹊们提供了随时歌唱的“大舞台”。

(3)有人认为“中国人愿把喜鹊视为吉祥鸟”一段可以删去,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14、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世界各国、地区或国际组织提出的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框架中,几乎无一例外把沟通与合作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甚至最重要的位置。有研究报告指出:沟通与合作素养位列各个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高度关注的七大核心素养之首。

人们经常把“沟通”和“说话”画上等号,仿佛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就是沟通,其实不然。沟通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互换,双方基于收到的信息,在各自理解的基础上达成目标。沟通的形式非常丰富,包括说话、写字、表情等多种因素。一个沟通素养良好的个体,能够综合运用语言与非语言的媒介,有效地与他人或群体进行交流。

有效沟通是一种人际交流过程,需要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共同协议。为了最终达成沟通协议,需要注意三个策略:首先是沟通者要“深度理解”对方传递的信息、隐含的意图、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次需要“有效表达”,沟通者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语言及非语言等多种形式,清楚地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和观点。第三,沟通者还需具有“同理心”。同理心,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处理问题,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同理心比同情心包含更多的认知因素,而同情心比同理心包含更多的情感因素。有研究表明,同理心的基本动机是利他,同情心的基本动机是利己。利他动机,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帮助他人减少痛苦而不期待奖励;利己动机,则是想减轻自己的压力,或者避免不利的感受,或者期待奖励。

(改编自康翠萍等多人撰写的《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

【材料二】

沟通漏斗,是指工作、学习、生活中沟通效率逐渐下降的一种现象。(如下图所示)

                            沟通漏斗图

【材料三】

有效沟通,需要围绕设定的目标,在个人或群体间相互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有效沟通大纲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沟通的思路,提供不同维度的思考方向和支架,它是帮助我们刻意练习,以达到自如沟通的工具。

有效沟通大纲

沟通对象

姓名:___________   基本情况:___________主要特点:___________

沟通过程

步骤

策略

具体内容

第一步

明确沟通目标

对方需要作出的决策:___________

第二步

研究沟通对象

对方需要知道、感到:___________

对方在乎的具体因素:___________

如何让对方内心认可:___________

第三步

作出最终决策

根据沟通反馈,“我”决定:___________

(改编自罗颖、桑国元、石玉娟编著的《50个工具玩转项目式学习》)

【1】根据三则材料,下列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际沟通非常重要,其本质在于个人信息的单向输出。

B.同理心比同情心包含更多的情感因素,同情心的基本动机是利己。

C.沟通者只要能“深度理解”对方传递的信息,就能实现有效沟通。

D.借助有效沟通大纲,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沟通的思路,明确沟通的策略。

【2】结合材料二的图片,具体解释什么是“沟通漏斗”现象。

【3】下面是小玲和妈妈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这段对话,结合材料一、三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给小玲提出一条建议,以帮助小玲更好地与妈妈沟通。

妈妈:上了初中,你不能再参加绘画培训了。

小渝:我要参加,我喜欢绘画!

妈妈:绘画培训会影响学习!

小渝:不,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请以“春天,我们一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不少于75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④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