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养猪场养的猪不少于500头左右。(将“左右”改为“以上”)
B.为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将“不再”改为“再次”)
C.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将“将来”移到“自己”后面)
D.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删去“使”字)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部影片里的阵阵炮火声如雷贯耳,我甚至感觉自己的耳朵都快要被震聋了。
B.如果你在阅读《儒林外史》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我定会鼎力相助,毫不惜力。
C.面对记者提问,外交部长王毅“金句”频出,侃侃而谈,尽显大国外长风范。
D.中小学运动会上,选手们你追我赶又相敬如宾,彰显了历下学子的蓬勃朝气。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按照文章说明的对象,我们常常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B.“苏州园林的门和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这句话的主干是“门和窗都是上品”。
C.《周亚夫军细柳》中有不少词语都与古代礼仪有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揖”指拱手行礼,“拜”指行跪拜礼。
D.“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是祈使句。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希望,中国早日实现伟大复兴。”这句话是单句。
B.大美家乡、自吹自擂、心灵澄澈分别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和主谓短语。
C.“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阅读思考,更要领悟和践行。”这是一个选择复句。
D.“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句中“窃贼”是名词。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弓弩(lǔ) 穷匮(kuì) 箕畚(qīběn) 罅隙(xià) 虚幌(huǎng)
B.鄜州(lū) 重幔 (màn) 云鬓(huán) 夯实(hǎng) 遒劲(qiújìng)
C.胶鬲(gé) 浔阳(xún) 畎亩(quǎn) 喧嚣(xiāo) 孀妻(shuāng)
D.折戟(jī) 簪子(zān) 矗立(zhù) 始龀(chèn) 接踵(zhǒng)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黄山的青松、九寨沟的碧水,真是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B.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马马虎虎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C.人民解放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扫敌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D.假冒伪劣产品一度肆虐,老百姓对只追求利益的商家深恶痛疾。
7、蚊子第二次吹喇叭的原因是( )
A. 有意气一气狮子,再一次从精神上征服狮子。 B. 得胜后骄傲了,炫耀一下自己的胜利。
C. 宣扬自己的功绩,要称雄于动物界。 D. 庆贺自己战胜狮子而奏乐。
8、阅读
(甲)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节选自宋·欧阳修《归田录·卖油翁》)
(乙)
族兄中涵①知旌②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③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④,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唐打猎》)
(注释)①中涵:即纪中涵,当地的县令。② 旌(jīng)德县:今属安徽省。③哂:微笑,讥笑。④尾闾:动物的尾椎骨
【1】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遣吏持币往 乃厚赠遣之
B.我在,尔尚畏耶 惟手熟尔
C.乃厚赠遣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D.虎扑至,侧首让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用“/”给(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老 翁 手 一 短 柄 斧 纵 八 九 寸 横 半 之 奋 臂 屹 立。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①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②大失望,姑命具食。
【4】(甲)(乙)两文在主旨、写法上有所相似,又各具特色。请完成批注
比较 | 我的发现 | 我的思考 |
相似 | 【甲】康肃笑而遣之。 【乙】乃厚赠遣之。 | 两文相似的结尾均启示我们(1)__________ |
不同 | 【乙】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 | 【乙】多了对老翁的外貌描写,它的作用是(2)______ |
9、蜀相①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②天下计,两朝开济③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①蜀相,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孔明)。诗人创作此诗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 ②频烦,犹“频繁”。③开济,开创扶助。
【1】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本诗艺术表现自出机杼,浑然天成,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中国队首金!
两次打破世界纪录!
中国男子冰上竞速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在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以连续打破世界纪录的优异表现,为中国代表队夺得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也创造中国男子冰上竞速项目在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武大靖也凭借决赛39.584秒的成绩,成为该项目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的保持者。
武大靖,1994年7月2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04年,武大靖开始练习短道速滑,2010年11月进入国家队。赛场上的他, 、舍我其谁,赛场下的他开朗谦逊、 ;索契冬奥会,他与金牌擦肩而过;近四届世锦赛,他连续登上男子500米的领奖台;如今,在2018平昌冬奥会上,武大靖打破世界纪录,捍卫中国短道速滑的荣誉。
①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成语(或是四字短语)。
②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段话。(不超过50字。)
11、古诗文填空
(1) ,散入春风满洛城。
(2) ,明月来相照。
(3)夜发清溪向三峡, 。
(4)此夜曲中闻折柳, 。
(5)《木兰诗》中“扑朔迷离”个成语出自“ , 。”
(6)岑参的《逢入京使》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这两句名句是: , 。
(7)《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
12、阅读《水浒传》片段,填空。
①《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________________ 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它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义旗上写着“替天行道”四个大字,小说鲜明地表现了“____________”的主题。
②“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临江仙》赞美的梁山好汉的绰号是 ____________,他的足智多谋不仅体现在智取生辰纲,还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智取文安县等。
13、主题阅读
圆明园祭
冯峥
⑴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
⑵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
⑶然而,在凄厉妁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翰藏书……
⑷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⑸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心共鸣。
⑹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⑺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⑻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⑼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⑽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
⑾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⑿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成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⒀这是历史的悲哀!
⒁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⒂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
⒃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嶙屹立,傲骨常在!
⒄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⒅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辉煌的未来!
【1】从全文看,“我”刻意要去圆明园而朋友们劝“我”别去的理由各是什么?
【2】第⑷段中那个“深情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3】第⑹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____,其中的“这种心情”是指_______的心情。
【4】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圆明园哭泣的原因。
【5】就是否重建圆明园这个问题,作者持什么态度?
【6】残破的圆明园作为历史的写照,对我们炎黄子孙有何作用?请用一句名言回答。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
⑴小铁上初二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和他妈妈出门,问他去不去,他摇摇头,一个人闷在家里。晚上,我们回到家,他问我:“你发现咱家有什么变化吗?”我望了望四周,一切如故,没发现什么变化。他不甘心,继续问我:“你再仔细看看。”我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倒是他妈妈眼尖,洗脸时一下子看见脸盆和脸盆旁边的水管上贴着小纸条,上面写着脸盆和水管的英文名称。
⑵我这才发现屋子里几乎所有的地方,柜子、书桌、房门、厨房、暖气、音响、书架……上面都贴着小纸条,纸条上面都用英文写着它们的名称。每一张小纸条剪得大小都一样,都是手指一般窄长形的,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看到。他很得意地望着我笑。不用说,这是他一下午忙碌的结果。我表扬了他。
⑶那一年,他对外语突然有了兴趣。他就是这样开始外语学习的。他所付出的努力一般是在家里,是默默的。他贴满在家里的那些小纸条,仿佛是安徒生童话中神奇的手指,他抚摸着那些东西,使得那些东西花开般地有了生命,和他对话,彼此鼓励,让枯燥而艰苦的学习有了兴趣和色彩,有了学下去、学到底的诱惑力。
⑷从小到大,总是有人夸奖小铁聪明。读中学时,他的老师当着班上的同学表扬他,说:“只要小铁想学好哪一门功课,他总是能把它学好。”大学期间,同学们也都认为他很聪明,都说他总是很轻松地就把功课学好了。我应该庆幸的是,小铁一直很清醒。每当别人夸他聪明时,他从来只是笑笑,没有骄傲而忘乎所以。他所要做的就是认真,而且重复,把要学的东西弄得牢靠扎实。
⑸当别人夸奖小铁聪明时,我当然很高兴,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是我很清楚,孩子是以他的刻苦取得他应有的成绩的。
⑹有一次,和另外一所学校的同学开座谈会,有个同学问他为什么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他回答说:“没有别的好办法,就是得学、得背。比如历史,高考前老师带领大家复习之前,我已经把书从头到尾背了三遍了,而且要注意背那些图边上和注解的小字,要背得仔细,才能万无一失。”
⑺那天座谈,我坐在他的身边,听到他的话,我很高兴,比他取得好成绩还高兴。
⑻有一次,他让我帮助他买盏应急灯,说晚上一过11点,宿舍就熄灯了。我劝他少熬夜。他说同学都这样,每个人的床上都有一盏应急灯。应急灯要是妨碍同学了,他会骑上车跑出校园,到学校旁的一家24小时营业的豆浆店买点吃的,就开始温书,一坐就是半夜甚至一个通宵。
⑼虽然,我不赞成他熬夜,但我赞成他刻苦、努力。在智商方面,孩子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的,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外表可能闪闪发光挺好看,但包裹在里面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这重要的东西就是刻苦。
⑽大三的一个晚上,小铁来电话告诉我和他妈妈:“英语六级成绩出来了,我得了89.5分。”他知道做家长的就是一根筋只认成绩,他很遗憾地说:“就差半分,要不就90分了。”这个成绩是他们系里的第一。他的英语四级考试也是全系第一,得了92分。
⑾我忽然想起初二时他贴满在家里几乎每一个地方的那些小纸条。
⑿大四的那一年,他考了托福和GRE,成绩分别是647分和2390分,考得都不错。都说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其实分更是家长的命根,做家长的只有看着分才踏实,我也一样,未能免俗。
⒀我再一次想起初二时他贴满在家里几乎每一个地方的那些小纸条。
⒁十年过去了。孩子如今已经在美国继续深造。他的房间空荡荡的,却总能发现在他的茶杯或玩具的背后贴着当年他写着英文的小纸条。就让这些小纸条一直保留着吧,保留着那一份回忆和感情。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小铁接连两次问我,我居然都未发现他的杰作。作者在下文交代的原因是什么?
【3】请你想象一下,在父母没有回来之前,小铁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等待呢?请用40字左右加以描写。
【4】仔细品读第⑶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
【5】文章为什么要多次写到小铁贴在家里几乎所有的地方的英文小纸条?
15、从朱自清晶莹的泪光中,我们读懂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从汪曾祺笔下昆明的雨季中,我们读懂了对平淡生活的珍爱;从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我们读懂了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请以“我读懂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师生姓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