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C919第一次首飞成功,国人欢呼雀跃。
B. 能否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关键在于相关部门主动关心未成年人。
C. 《朗读者》栏目精心挑选经典美文,旨在达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
D. 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2、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或者叫中了秀才。在当时,年近不惑考中秀才者比比皆是。
C.这个春节,衢州九华立春祭成新年网红。“立”是“开始”的意思,我们以千年习俗迎接春天的到来。
D.“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中的“桑梓”指故乡。古时常在家屋旁种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来借指故乡。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乙】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对上面古诗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甲】诗描写了“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
B.【乙】诗中“吹”“逐”将春风化实为虚,写出春风的和煦。
C.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都写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D.【甲】诗表达留恋和珍惜,【乙】诗表达思乡和欣喜。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B.农村电商的核心价值之一,是通过顾客数据和市场分析,持续改造农业生产。
C.运动队主动求变,组织各种竞赛活动,营造实战赛场,促进运动员的状态。
D.考古学者要善于运用考古学的手段,科学挖掘蕴含在文物中的优秀文化基因。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B.每次遇到烦恼,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自由地俯仰生姿。
C.热衷拍摄的人,喜欢背起相机,长途跋涉,奔赴天涯海角。
D.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过去数百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传统美学正以摧枯拉朽之势被破坏。
6、八年级某班组织“低碳生活 快乐你我”的主题活动,下列古诗文所描写的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项是( )
A.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杜牧《阿房宫赋》)(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衣物)
B.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D.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7、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应该 ⑦清楚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
A.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 B.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 D.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
8、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问题。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读书要三到
朱熹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给下列加点字标注读音。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其义自见( )
【2】解释句子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眼口岂不到乎( )
(3)蒙乃始就学( ) (4)即更刮目相待( )
【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见往事耳 其义自见
B.吾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眼口岂不到乎?
C.蒙辞以军中多务 徐以杓酌油沥之
D.结友而别 学而不思则罔
【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_____________
(2)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翻译:古人说,_____________
【5】比较阅读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 《孙权劝学》 | 《读书有三到》 |
内容概括 | 本文记叙了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 | ①______ |
主旨启示 | 突出了孙权关心臣子,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有所成的事迹,告诉我们②______的道理。 | ③启示:______ |
9、第2首(2012真题,2008备用题)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的首联写了哪两件事?
【2】(2012河南)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请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2012河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诗歌尾联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鉴赏提升设问
【6】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中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显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都是以比喻来书写自己的身世,你更喜欢哪一句?请结合诗句谈谈原因。
10、九年级某班以“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魅力”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昨天,省博物馆馆长在博物馆的贵宾厅接见了国际著名考古学家傅稻镰教授,并邀请他本月12日为市民作关于文物收藏的讲座。傅教授欣然接受了邀请,双方约定讲座时间为该日上午九时,地点在省博物馆报告厅。
请用一句话将“傅教授作讲座”的信息告知他人,不超过35字。
(2)活动中,小雪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A】数据显示,因为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使用率却不算高,国人平均每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在欧美国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今天,博物馆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藏品不断汇聚,展览不断丰富,展陈方式也更多样。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观照当下,回潮过去,了解我们的文化。你会和我一样,【B】每一次都觉得开卷有益。
①【A】处划线句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
②【B】处划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活动后,同学们纷纷在“博物馆:连接文化之桥”留言簿上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每一件文物,都是记载历史变迁的珍稀图画;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是连接华夏子孙的精神纽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衷心感谢您,博物馆!”
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1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2)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卖炭翁》)
(4)《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乃记之而去。”写出了作者离开小石潭的原因。
(5)杜甫心系寒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他博大胸襟和社会责任。
12、(题文)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舒伯特,我仍然迷恋他,他是一个被遗忘了的世界,我最近弹的《a小调钢琴古今奏鸣曲》,即李赫特在上海弹过的,自己弹了才越来越觉得它的伟大、深刻和朴素。
……
除了音乐,我的精神上的养料就是诗了。还是那个李白,那个热情澎湃的李白,念他的诗,不能不被他的力量震撼;念他的诗,我会想到祖国,想到出生我的祖国。”
上面的文段选自《____________》(书名)。这封信是由 ______ 写给父母的,谈论了自己对______ 、 ______ 、 ______ 的热爱,表达了艺术家的赤子之心和真诚情感。
13、班级组织《悦读悦评》活动,本期的阅读文本是小小说《寻找安详》。
寻找安详
郭震海
①秋深,黄昏,风起。苍茫的群山之中,林深似海。我轻轻地整了整衣领,有点儿微凉。
②我开始隐隐担心,对身边的老乡说:“马上天黑了,还没找到安详。”“快了,再翻过一座山就到了。”老乡说。
③在遮天蔽日的松柏树下,我们艰难地翻越了四座大山,眼看夜幕低垂,仍看不到有人家的迹象。
④“你确定我要找的人是在这里吗?他可是个著名的山水画家,名叫安详,安静的‘安’,详细的‘详’。”我说。
⑤“是哩,他确实叫安详,是不是个画家不晓得,但俺知道,他是个守山的。”老乡说。
⑥这真的是我要寻找的安详吗?我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想起他的山水画,下笔灵动,浑然天成,自成一派,如行云流水,功力深厚,在全国书画大展中屡获大奖,被爱画者出高价争相收藏。奇怪的是,几次颁奖现场,他均缺席。大家只是通过署名,得知他叫“安详”,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信息。
⑦安详是谁?谁是安详?
⑧夜里11点多,我几乎要绝望的时候,终于看到远处的一丝光亮,听到了狗吠声。老乡告诉我,那守山人居住在防火瞭望塔里,那亮光是塔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我们朝着亮光走去。
⑨“安详,安详——”走近了,老乡高喊着。狗吠声愈加猛烈。借着老乡手电筒的光亮,我看到从石砌的瞭望塔中走出一个五大三粗的老农。
⑩他真的是画家安详?我更加怀疑。“安详,有人找你。”老乡喊道。安详问道:“找我有事吗?”
⑪“您是著名画家安详?”我急切地问道。
⑫“不,你应该是找错人了。我是安详,但不是画家,更不‘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他的回答如此干脆,让我十分绝望。
⑬“先弄些水喝,嗓子都冒烟了。”老乡嚷嚷着,毫不客气地向屋里走去。
⑭瞭望塔内部地方不大,分三层。一层陈设简单而整洁,一个荆条编织的茶几摆在正中,显得原始而古朴,周围是几个荆条编织的凳子。通向二层的旋转楼梯上挂着几把明晃晃的锄头,还有两个新编好的荆条箩筐。
⑮“快,喝口水,我去给你们烧火做饭。”安详的女人很热情地给我们泡茶。金色的花瓣在茶碗里翻腾,满屋子都是花茶的清香。
⑯品茶深聊,我得知,男人确实叫安详,当兵退伍后,被分配到县林业局,来到林业局下属的林场做了守山人。在孤寂的大山中守山,仿佛与世隔绝,苦累不说,主要是极度枯燥,别人干不了几个月就会找种种理由申请调岗,他却自告奋勇上山,带着妻子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⑰每天清晨,朝霞初现,他和妻子会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然后烧火做饭、巡山、防火防盗。三十多年里,他在守山的同时,亲手种活了上万株松柏。他深爱着大山,给每座山峰都起了名字。他深爱着山上的松柏,按照《中华字海》给每一株树都用一个汉字命名。山峰是他的家园,松柏就是他亲爱的家人。他可以按拼音确定区域,迅速找到每一株树,并能准确说出它的年龄。
⑱我听着,不由肃然起敬。
⑲饭后,我们被安排到三层休息。躺下后,我依然在想,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夫妻,这个安详会是我要找的画家安详吗?
⑳清晨醒来,红日初升,鲜艳的五星红旗已经高高飘扬在瞭望塔的上空。
㉑我吃惊地发现,原来头天晚上我们睡觉的三层,竟然是一个画室,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山水画,地上的荆条圆筐里塞满了画卷。
㉒“他就是安详,我确定,他就是我要寻找的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我对老乡喊着,很兴奋。“您就是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我走出防火塔,心情很激动。安详正在安静地编织一个箩筐,他抬起头笑道:“我说过了,我是安详,但我真不是画家,更非‘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
㉓“不,您的山水画自成一派,每一幅都是灵动的,山是活着的,松柏是活着的。您知道这是多少画家一辈子都在苦苦追寻的高度吗?”我说。
㉔“我是自学绘画,谈不上什么高度。我只知道我用的不是墨汁,而是真情。我画上的山峰是现实中的山峰,入画的松柏都是我亲爱的家人。”他说。
㉕我抬起头,眼前雄壮的山脉仿佛是从他的画中走出;苍茫天地间,每一株松柏似乎都有了灵魂。
㉖微风吹过,群山茫茫,松柏吟唱。他依旧在安静地编着手里的箩筐……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在寻找安详的过程中,作者的心理有着怎样的变化?
隐隐担心——( )——几乎绝望——( )——急切——( )——吃惊——( )
(2)作者寻找的安详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身上的文化基因和艺术气质?请简要概括。
(3)“……三十多年里,他在守山的同时,亲手种活了上万株松柏……”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安详的行动对你的“劳动教育”有什么启示?
(4)“我是自学绘画,谈不上什么高度。我只知道我用的不是墨汁,而是真情。”结合上下文和文章主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有人认为,文章⑯⑰段与寻找安详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6)濩泽书香举办“美文推荐”活动,请从人物形象、写作手法、语言表达中任选一个角度,为本文写一段推荐语。(100字左右)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纸飞机
那年春天下了很大的雨。
我和弟弟坐在田垄上,沉默被雨声塞满。地里的蒜薹被雨水冲刷得很干净,绿油油十分可爱。然而可惜,今年菜价便宜,尤其是蒜薹——这一大片的收成,还不够请人收割的工钱。眼前的植物倒幸免于一死,在雨里挺直了腰杆,不可一世地望着我们。弟弟无言地看着田野,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远方的青山,它们面色铁青,肩并肩连成一片,把所有的出路堵成死胡同。雨“哗啦啦”地下个没完,水流打着漩从我们脚边流过。“走吧,哥。”弟弟的声音穿过雨幕,传到我耳朵里也是湿漉漉的。
书上说,飞机飞在万里之上的平流层,那里没有风雨,只有傲立云端的晴朗。我抬起头看那黛青色的天,如银针般的雨丝自上而下刺入我的眼睛,又从眼里流出来。雨,大雨,满世界都是雨,如果没那么多雨就好了。要是没有那么多雨,爸骑车的时候就不会滑在地上摔成骨折;蒜薹也不会疯长以至于贱到赔本……要是没有那么多雨,市里比赛时空气湿度就不会那么大,我和弟弟就可以拿到第一、第二名了。市里有规定,比赛第一、第二名可以免费参加国家航模比赛,而其他晋级的同学,还要再多交上1000元材料费及路费。
我幻想过许多个如果,如果那天不是刚下完雨,如果我和弟弟的飞机泡沫板再干燥一点,兴许就能拿到个好名次了吧——一个人免费也好啊:而现在,我们只能沉默不语地瞪着绿色的蒜薹。家里已经明确地说了,只拿得岀500元,今年收成不好,爸又摔伤了,如果不是看在我们兄弟俩确实有天赋的份上,妈是一分钱也不愿花在这玩意儿上的。再加上我们之前的积蓄和从表哥表姐处借来的钱,我和弟弟终于凑出了700元巨款。
集齐剩下的300元是我们人生中最努力也最精彩的时光。黄教练和学校食堂商量好,我和弟弟刷两星期盘子,给500元。这样不但集齐了路费,还有200元结余以备不时之需。我知道这是黄教练特意给我们兄弟俩申请的,为的就是让我们别轻易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但是,无论我和弟弟怎么挣扎,两个上学的学生也不可能再凭空变出1000元来供另一个人的旅程了。
回家路上,那500元正攥在我手里,弟弟走在前面,我紧紧跟着他。无论如何必须下决心了,明天一早报名统计截止,过期不候。弟弟的身影在雨里显得有些瘦弱,我想起他投掷飞机时的模样:双眼目视前方,飞机稳稳托在右手上。清风乍起的时候,他适时地松手,风从机翼下穿过,飞机便乘风而上,带着漂亮的上升弧线,划岀潇洒的滑行轨迹。弟弟在后面跟着跑,少年的衣服像鼓起的风帆,他张开双臂,就像鸟儿舒展着羽翼。
“哥,你想去吗?”弟弟突然打破了单调的雨声问我,却没有回头。“这时候了,还问这干什么?”我回答他的声音散在雨水里,听起来也湿漉漉的。谁不想去呢?刷着无数个油腻盘子的时候,看着烂在地里的蒜薹的时候,谁不想去呢?到更遥远的地方去,怀揣着骑马仗剑浪迹天涯的意气风发,去见识更广阔的山川星河。
我们慢慢地走着,雨水冲刷着眼前的路,偶尔有戴草帽的人奇怪地看看我们,不知道这是一场慎重的仪式——有关到世界去的一场严肃抉择。其实路不太远,可我却感觉是我短短17岁人生中走过的最长的路。
我郑重地擦干手,从书包里取岀两张纸来:既然为了飞翔,就让飞翔来抉择吧。两张纸,两架纸飞机,谁的飞得时间久,就算谁赢。谁就可以去那个群山外面的世界,那个巨大的、有无限天空的世界。叠飞机的时候,弟弟光顾着各种折叠技巧,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用的那张纸上斑斑点点,白纸黑字十分明显,明显得可疑。
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去参加比赛。两张纸,一张用来给弟弟飞翔,而另一张是我的报名表。我是哥哥,要照顾家,农田,以及不再年轻的爸妈。但弟弟,你是不一样的,我知道你生来就要去飞翔的,到天空去,到宇宙去,到世界去,你的飞机一定会冲出雨幕飞向蓝天的!
【1】整体感知文章后,根据提示填空。
因为A______,“我”和弟弟只能有一人去参加全国航模比赛;我俩用纸飞机比赛作抉择。B______,“我”把机会比给了弟弟。
【2】按要求完成文中的词句赏析。
(1)眼前的植物暂时幸免一死,在雨里挺直了腰杆,不可一世地望着我们。(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弟弟在后面跟着跑,少年的衣服像鼓起的风帆,他张开双臂,就像鸟儿舒展着羽翼。(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文中对雨的描写有何作用?
【4】文章暖心感人,请分析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人性的美好和人间的温情。
15、文题:春天的色彩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选角度,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