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朗润     嘹亮     抖擞     干燥

B.烂漫     喉咙     睫毛     响晴

C.化妆     沐浴     干涩     澄清

D.祷告     匿笑     粼粼     决别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慰   障/息凝视   颜悦色/睦相处

B. 旗/箫   车/勃向上   扬顿挫/之弥高

C. 锢/止   涡/战士凯   那之间/紧急

D. /业   仲/花种树   俯仰生姿/意妄为

3、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流动的“武装宣传”是指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C.《红星照耀中国》中“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这是彭德怀。

D.《红星照耀中国》题目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西北,而且必将照耀着全中国。

4、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短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手段之高明,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打造“森林天水”,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C.班级联欢会上,王明同学幽默的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

D.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从不拈轻怕重,敢于直面困难,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5、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心里怀着挚痛热爱。”这个句子中加点的词分别是介词、代词、形容词、动词。

B.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如欧阳修的谥号为“文忠”。

C.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千里足指马等。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B.南宁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为了防止意外溺亡事故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对学生进行了防溺水教育。

D.语文课程在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女生有花枝招展的外表固然重要,但也得注重内在涵养。

B. 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儿,不要惊醒他。

C. 研究生毕业后,他既想去上海工作,又想留在武汉,总是见异思迁,很难作出决定。

D. 雨大路滑,高速路上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几十辆汽车追尾,伤亡人数不断攀升。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上元夜游

苏 轼

已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巳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⑤,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③民:指汉族人。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④屠沽:卖肉的人和卖酒的人,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韩退之钓鱼无得:韩愈《赠侯喜》诗说“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浅水处)”,这里借韩愈的诗句,表示不赞同其强求多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有老书生数人来   ②予欣然之    小巷

2下面句子与“盖自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马之千里者 C.甚矣,汝之不惠 D.管夷吾举于士

3翻译下面句子。

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

4作者文中所写“放杖而笑”蕴涵了哪些意思?结合文章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木兰诗(选段)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选段表现了木兰怎么样的心情?

2赏析“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材料一】

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摘自《文汇报》)

【材料三】

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 、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

(摘自《文汇报》)

(1)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

(2)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 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刻揭示了封建王朝嬗变的普遍规律,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名著阅读

昆虫学家_____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_______》,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 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_________(人名)把这部名著奉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楷模。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守望

原上秋

①他经常来这里,不论雨天,还是晴天。这里松柏苍翠,雨天苍翠,晴天也苍翠。松柏在雨天里有雨水滑落,像流下的泪

②不下雨的时候,这个区域一半严肃,一半活泼。三十多年前,这是一个整体。记不清哪一天,一分为二了。外面沿马路的一半划出来,供居民使用:唱歌、跳舞、打牌、弈棋,老人们静坐,孩子们追逐打闹。另一半,一千多人躺在那里,很安静。哄闹声随风能进去,人不能进去。当中隔着一道门。是那种透视的铁艺门,彼此都能窥见,两边的人如相会,能拉手,不能拥抱。

③他经常坐在那里,看着人聚人散。

④起先没有划开的时候,他也时常过来。那时候有高墙和密不透风的大铁门。马路的对面是一幢小楼,四层,现在还在,显得破了,像一个老人一样安静而慈祥地坐在那里。他就在那栋楼里住着。那时候他的双腿还有充沛的力量支撑躯体,经常绕着高墙行走。回到家里,透过斑驳的玻璃窗子,能轻而易举地看到这里。

⑤现在,景色不一样了。对面已换成高大的牌楼,牌楼上四个大字:烈士陵园。字是金色的,底是一种浅浅的蓝,透着淡淡的忧伤。

⑥有一年,他看到对面的高墙被人推倒,听说是要建市民公园,他义愤填膺。他找到主管部门,亮出军功章,诉说了反对的理由。

⑦负责人看到那些有岁月积淀、仿佛血染过的立功证书和奖章,一脸崇敬地接待了他。

⑧工作人员一直与他沟通,公园还是建成了,或者说,陵园地块一分为二了。他接受了现实,他感觉到,实际上这样也不错:战友们在里面,依然有一份安宁,依然有苍松翠柏相拥。后来,孙子说了一句话,让他释然。孙子说,先烈打江山,不是为了后代幸福吗?

⑨后来,他看到那些在公园里休闲的人,脸上都挂着幸福。这时候,他会想起孙子的那句话。

⑩他比任何人在公园待的时间都久,他坐在已成隔挡的大门一边,左耳和右耳处在分裂的状态。左耳是欢闹,右耳是寂静。有时候反过来。他的情绪也分裂。右边是伤痛,左边是欢笑。有时候反过来。

他孙子也来过,孙子用一种凝重的表情看着里面。里面被苍松翠柏包围。大石碑后面,是一排排六十厘米高的墓碑。从门口看不到。

孙子回过头,变成一脸的欢喜,跑开了。孩子这个年纪不会装,高兴就是高兴。

看到孙子笑着跑开,他也涌动一份幸福。

他的痛只在下雨的时候隐隐发作。这个时候,公园里的欢笑被雨水冲散,剩下一片空旷和四处飘逸的寂寥。他打着雨伞蹲下来,挨个给墓碑擦洗,像小心翼翼地给他们洗澡。这里的一千六百五十八个战友,他一个也不认识,却又都熟悉。无论是与日本鬼子搏斗牺牲的,在解放战争中倒下的,还是抗美援朝魂归故里的,他怎么会不熟悉呢。他们在战场上冲锋的姿态,他们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敌人的壮烈,他永不能忘。

每当擦到一个叫李云峰的烈士的墓碑时,他会想到那时的通信员,一个叫李什么峰的年轻战士。原谅他记不住战士的名字,因为这个李什么峰之前,已有两个通信员相继牺牲了。弹雨里,他问,叫什么名字。枪炮声很重,新的通信员把手围个喇叭大声说,他叫李什么峰。

后来,这个叫李什么峰的通信员也牺牲了。

他深深内疚。

他就把这个李云峰当作那个李什么峰的对待,在他身上多擦几下,在他身边多停片刻。

擦完墓碑,他已经很累了。他坐在前面的大石碑台阶上,把雨伞扣在头顶。一下子,弹雨似乎就起来了,啪啪,啪啪。这种氛围,不由他不想起那些枪林弹雨的故事。

坐久了,他会感觉到凉。由外到内的凉。四周的松柏都淌着雨水,他的眼睛和心也潮湿起来。

等云一片片散开,太阳光照在大地,公园的一侧开始欢闹起来,一张张笑脸又荡漾起来。

这是两个世界,彼此守望。

(有删改)

【1】三十多年的时代变迁,陵园地块由“整体”一分为二,引发了“他”心理的变化。小说围绕“陵园地块的变动”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地块变动情况

“他”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没有划开时

行为:时常过来,绕墙走,从家中看   心理:平静

开始建公园时

行为:①_______   心理:②_______

公园建成后

行为:③_______   心理:④_______

【2】“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孙子”的言行对“他”有怎样的影响?

【3】下列与小说主题相关的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小说反复写“他”的“来”与“坐”,体现了“他”执着守望战友们的深厚情感。

B.小说写“他”把李云峰当作那个李什么峰对待,体现了“他”的内疚心理和“他”对战斗岁月难以忘怀,点明了“他”守望的原因。

C.结尾句的含义是:活着的人们在守望英烈;英烈在守望活着的人们,守望人们的幸福生活。

D.标题“守望”点明了人物的行为特点,揭示了守望的痛苦和绝望。

【4】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文中描写环境的画横线语句的作用。

14、下面对傅雷教育原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________,次为________,再为________,终为________。

A. 钢琴家、艺术家、音乐家、人

B. 人、钢琴家、音乐家、艺术家

C. 艺术家、音乐家、钢琴家、人

D. 人、艺术家、音乐家、钢琴家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写作

阿长泛黄粗拙的《山海经》,父亲蹒跚买橘的背影,母亲的殷殷叮咛,老师的谆谆教诲,朋友的关心鼓励,陌生人与你共擎的伞,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车……

生活中,有多少爱蕴藏其中,如夏日里的一缕凉风,冬日里的一抹暖阳;如春风唤醒花儿,星光点亮世界。

请以“藏在 中的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