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
B. 南极潇湘/初极狭
C.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 颓然乎其间者/在乎山水之间也
2、下列词语中加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泊车∕湖泊 野艾∕方兴未艾 矢口否认∕陟罚臧否
B.郊游∕皎洁 孪生∕重峦叠嶂 崇本抑末∕鬼鬼祟祟
C.亲家∕省亲 裨将∕大有裨益 退避三舍∕舍己为人
D.卓越∕茁壮 缜密∕嗔目而视 自暴自弃∕一曝十寒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玻璃窗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中“下”“上”都是动词。
B. 《秋天的怀念》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后乱发脾气时,母亲悉心照顾等细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
C.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D. “令尊、赐教、久仰、高见、敝人”都是古代常见的敬辞。
4、《傅雷家书》中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 )
A.艺术上取得成就
B.随遇而安
C.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D.学业上取得成就
5、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B.《红星照耀中国》中“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这是彭德怀。
C.《水浒传》的武松攻打东昌府时,武松扮成行脚僧到城内作内应。攻打大名府时,武松鲁智深诈败张青,张清中计被生擒。
D.《西游记》中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金刚镯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最后还是观音菩萨出面带走了妖怪,悟空才救回了王后娘娘。
6、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从军行①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②,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①从军行:唐人以“从军行”为诗题,旨在标明诗歌题材属于“边塞”一类。②呼延将: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
A.首句中的“百战”“碎铁衣”表现战事频繁,主人公身经百战,铠甲已经破碎,可见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B.“城南已合数重围”写守边将土的险恶处境:边城被围,退路受阻。严峻的局势为后面表现将领的英勇做了铺垫。
C.“突营射杀呼延将”具体描写将领的英雄形象,在突围的战斗中射杀敌方大将,表现其“三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勇猛气概。
D.全诗没有一字的豪言壮语,从头到尾都是叙述事情,交待过程,让人看到一位运筹帷幄、智勇双全、大破敌军的英雄将领形象。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D.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两、三个知心好友。
8、 萧惠,字伯仁,小字①脱古思。从伯父排押征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阻险以拒,惠力战,破之。及攻开京,以军律整肃闻,授契丹行宫都部署。
太平六年,讨回鹘阿萨兰部,征兵诸路,独阻卜酋长直剌后期②,立斩以徇③。进至甘州,攻围三日,不克而还。时直剌之子聚兵来袭,阻卜酋长乌八密以告,惠未之信。会西阻卜叛,袭三克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将兵三千来救,遇敌于可敦城西南。谐理、阿不吕战殁④,士卒溃散。惠仓卒列阵,敌出不意攻我营。众请乘时奋击,惠以我军疲敝,未可用,弗听。乌八请以夜斫营⑤,惠又不许。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惠曰:“两国强弱,圣虑所悉。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帝从惠言,乃遣使索⑥宋十城,会诸军于燕。惠与太弟帅师压宋境,宋人重失十城,增岁币请和。惠以首事功,进韩王。
(有删节)
注释:①小字:乳名。②期:到达。③徇:示众。④殁:死。⑤斫营:偷袭敌营;劫营。⑥索;索取。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伯父排押征高丽 从:跟从,跟随
B.至奴古达北岭 至:到,到达
C.以军律整肃闻 闻:使……听说
D.会西阻卜叛 会:适逢,恰巧遇到
【2】下列句中,加点字“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惠以首事功,进韩王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D.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
A.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
B.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
C.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
D.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惠治军严格。在征讨回鹘阿萨兰部时,阻卜酋长直刺迟潜晚到,萧蕙便将他斩首示众。
B.萧惠决断果敢。军队疲敝,战斗力不强时,众人请示出兵避敌,萧惠没有听从众人的意见。
C.皇帝认可萧惠对时局的分析,听从了萧惠的话,亲自带领军队攻占了宋国十座城池。
D.萧惠以军纪严整闻名,授职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后因首倡用兵之功,晋封为韩王。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
(2)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
9、《雨说》节选
①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②第二样事,我还是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的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③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1】第①段诗人写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笑”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3】第②、③节寄予了作者对儿童怎样的希望?
【4】联系整首诗来看,其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雨”给人一个怎样的形象?
10、综合性学习。
①在“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下面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①伯牙绝弦 ②车胤囊萤 ③刎颈之交 ④管鲍之交 ⑤苏秦刺股 ⑥管宁割席
②围绕“是否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个话题,朋友圈里展开了辩论。请你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默写。(共8分,每题1分)
(1) ,苦竹丛深日向西。(《鹧鸪》郑谷)
(2)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3)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周敦颐)
(4)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鸣声念群。(《孤雁》杜甫)
(5)党的领导干部当如唐代诗人虞世南《蝉》诗所言“ , ”,依靠自身的高洁品行赢得人们的广泛赞誉。
(6)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一联,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生动。
(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的写作手法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8)荷花,别名莲花、芙蕖、水芝等,它清纯自然,宁静雅致,是圣洁、和平、吉祥的象征。古往今来,描绘荷花的妙品佳作随处可见,文人墨客喜欢以荷言志,以荷比物,以荷兴思。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含有“荷”的诗句“ , 。”
12、青少年时期的见闻经历对人生会产生重要影响,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联系其中的具体情节,结合自身经历简要分析。
《傅雷家书》 《简·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以文润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
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以文润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
②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让文化融入课堂,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开设必修与选修课程,探索“研讨式、体验式、沉浸式”课堂模式;为文化打造载体,综合运用全媒体方式、大众化语言、艺术化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普及,举办各类学习宣讲、征文演讲、分享交流活动;还可立足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讲述历史文化名人故事,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用文化涵养品格,用精神提振人心,让文化融通心灵。只有坚持融会贯通,才能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准自身定位,明晰人生方向,将自我价值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③提升文化育人功能,要突出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践知,让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创产品、短视频、摄影作品、绘画作品、音乐剧等文化产品的创作,在实践中展示自我。另一方面,以文化育人为抓手,以环境有人为载体,设置谈心谈话室、书香活动室等文化空间,科学开展学业辅导、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等,打造立体育人格局。
④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要坚持“走出去”,精心组织与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形式,探寻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坚持“请进来”,可与地方文化部门、文化基地等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围绕研学产品、文创赛事等项目开展深度合作,也可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等走进校园,分享文化故事。还要坚持“传下去”,充分挖掘馆所文物、遗存遗迹、古籍典籍的丰厚资源,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亲身体验中, 中华文化变迁, 中华文化脉络, 中华文化魅力, 中华文化精髓。总之,提升文化的有人功能,还应强化内外联动。
⑤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中心论点:
【2】根据语境,填入第④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感受 了解 汲取触摸
B.了解 触摸 感受汲取
C.感受 触摸了解 汲取
D.了解 汲取 感受触摸
【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哪一段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阳明中学举办了“儒家文化周”活动,在此期间,各个班级纷纷出了学习儒家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开展了儒家文化主题广播和儒家文化班会等活动,弘扬了传统文化,从儒家文化中吸取营养,获得力量,提升了自身修养,加强了阳明学子对儒家思想的践行。
14、本文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束语,有何妙处?
15、按要求进行写作。
请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书真情,忌抄袭。(3)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