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领导生产队推广责任制,并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B.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诗是对小说《西游记》的描述。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确)写生的。
D. 《红岩》中许云峰是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机智地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初夏的杭州,荷花娇羞,樱花正甜,空气里充斥着一股甜蜜而又醉人的味道。
B.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腐败分子捞钱的本领特别大,但往往冠冕堂皇地喊着一定要廉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这道数学题的解法,我还是执迷不悟,请给我解释一下。
B. 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C. 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 宇宙观光旅行,乍一听似乎是异想天开,但在21世纪将成为现实。
4、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犷 窠巢 笠临 人迹罕至
B.贮蓄 缥缈 头衔 晃然大悟
C.高邈 祷告 惭愧 骇人听闻
D.发髻 勋章 和霭 神采奕奕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这次考试,他足不出户、目不窥园、手不释卷。
B.前几天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慨。
C.钟南山院士配得上人们对他至高的赞美和信任,是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D.偏理论的知识更重视知识的逻辑演进和基础积累,因此需要兀兀穷年式的潜心钻研。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B. 两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对决,盟军一浪浪的攻势余波未尽,德军又如飓风般狂卷而至。
C. 鲁迅的文章针砭时弊,震耳欲聋,催人猛醒。
D. 这本书是作者花费大半生光阴,殚精竭虑写成的。
7、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诘难 笼统 吹毛求疵 轻描淡写
B.藻饰 附丽 全神惯注 开卷有益
C.滞碍 谚语 狂妄自大 高谈阔论
D.渲染 苟安 铢两悉称 心旷神怡
8、课外文言文
孙叔敖戒子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1】用2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孙 叔 敖 死 王 果 以 美 地 封 其 子 而 子 辞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A.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不把世俗利益看作为利益。
B.孙叔敖的智慧,知道不把利益作为利益。
C.孙叔敖知道这件事,明白不以利益为利益。
D.孙叔敖知道这件事,明白不把利益作为利益。
【3】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孙叔敖是一个怎样的人?
9、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这六句诗,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海水和山岛。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实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景象,气势磅礴。
D.全诗意境开阔,诗人以沧海自比,抒发了宏伟的政治抱负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10、《有朋自远方来》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你班将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届时想邀请本校心理咨询室的袁老师参加,班上推荐你去邀请,你会对袁老师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睢》)
(2)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愿天下士子均有容身之所,展现诗人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花源记》中表现花草美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与“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不过,我在13岁那年发现了与父亲辩论的好办法,那就是 。父亲最喜欢指责我不孝和懒惰。我就引用经书上的话进行回击,称‘长者须和善仁慈’。他指责我懒惰,我就回嘴说,年长者应该比年幼者多干活,父亲年纪是我的三倍多,应该干更多的活。我还说,等我到了他这个年纪,我会比他还要勤快。”
以上文字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一位共产党员的来历”第一节。埃德加·斯诺用如下六个章节记录了这位共产党员的经历:童年时代、在长沙的岁月、革命的序幕、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发展。
(1)这位共产党员是( )。
(2)选段中,他发现了什么好办法?请补充。
13、感受人生之真谛。
孩子,请系好鞋带
⑴那时,我还在读初一。
⑵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
⑶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⑷我终于也得到了一张奖票,便兴冲冲地去领奖。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几份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地往前挤。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再递给奖品。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
⑸我冲他喊道:“把奖品还给我!”
⑹他边走边嚷:“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凭什么还给你!”我拽住他的衣角,近乎哀求:“我先拿到的,给我吧。”
⑺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使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
⑻从地上爬起来,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权威的老师,她一定能帮我!
⑼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走吧,我们回家……”
⑽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我心里不止一次埋怨过母亲。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曾经有过许多成败与得失的现在的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是多么用心良苦!
⑾她让我系好鞋带,她在我因得不到奖品而懊恼的时候,让我系好鞋带,因为,我确实应该这样做。
⑿如果母亲任由我哭闹,我可能会一辈子对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生活中本来就有好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却无法得到,我们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情对待生活。
⒀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系好鞋带就能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总有一天,我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1】用一句话概括叙述文章内容,不超过40字。
【2】母亲让“我”系好鞋带的内涵可用文中那句话来解释?
【3】“孩子,请系好鞋带。”文中母亲的一句话影响了“我”一生。是啊,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同学们,在这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父母对你说的哪句话你最难忘?请用精彩的描写再现当时的情景,60字以上?
最难忘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再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父亲和酒
侯志明
①欧洲有句谚语说,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这话仿佛是说给我的。
②父亲的一生,大多是在乡下度过的。
③父亲似乎天生与酒有一种不解之缘。从我记事那天起,就记得每天晚饭后,父亲面前的小桌上总是放着一个酒盅和十几个花生豆,有时还有一碟小咸菜。酒盅是黄铜做的,据说已祖传了三代,因此,每次父亲拿出这只酒盅,对我都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④父亲并不多喝酒,可是每次总要喝上好长时间。很多时候,他喝酒时,我就站在一边静静地看。有时父亲高兴便会从那小小的碟子里,拿出两三个花生豆放进我的嘴里,让我安心地去睡。可我希望的并不是这个,而是父亲喝完了酒,将他那只酒盅给我,让我以水代酒学着父亲的模样干几杯。
⑤有一次,父亲又摆上了那只酒盅和一碟花生来。父亲喝了一口起身出去了。我便急忙地将酒盅拿到手中,准备做个想象中的男子汉一饮而尽的动作。不料酒杯里还有半杯酒,我呛得上不来气,酒盅也“啪”的一下掉在了桌子上。父亲听见响声,转身推门回来,见酒洒了满桌,便急忙跳上炕来,双膝跪着,用手撑住两个桌角嘴吻到桌面上,把我洒了的酒慢慢地吸进嘴里……
⑥大约从那以后,我再没玩过父亲的酒盅。而且从那以后,我对父亲产生了一种从来有过的歉意和怜悯。这种强烈的歉意和怜悯,竟使我幼小的心灵萌生了要挣钱給父亲买酒喝的愿望。
⑦就是这年过年时,母亲给了我四元钱,让我去小商店给自己买一双鞋和袜子。我知道,这年全家都没买新衣服。我是最大的男孩子,这四元钱是母亲从买油盐的钱里抠出来的。到了商店,许多人正在柜台边争相买酒,我灵机一动,便拿这四元钱买了一瓶酒。买完后,别提我心中多高兴了,竟然忘记了自己的鞋袜早已露了脚趾,而且适逢过年。我高高兴兴地把酒拿回家,告诉父亲我给他买了一瓶酒,父亲便问我:“钱是从哪几来的?”我说是母条給我买鞋和袜子的。父亲一听就火了,走过来在我的脸上狠狠地拧了一把。然后拎着我的脖领,拉到了母亲跟前。那时大约是我的手冻麻了,加上心里害怕,“叭嗒”,抱在胸前的酒瓶掉在了地上。我赶紧扑倒在地上,哭着希望把酒瓶抱住,可是酒瓶已碎了,一块长长的玻璃扎进了我的手背。血立刻流了出来。
⑧那天父亲骂了我什么,我已记不清了。大概是骂我是个败家子,不懂得像我们这样的家,怎么能喝得起这么贵的酒。
⑨夜里,我的手开始钻心地痛起来。当我从痛疼的睡梦中哭醒时,我发现自己却被坐着的父亲紧紧地搂在怀里。他一边用一只粗大的手托着我划破的小手。一边用长满胡茬的啃吻着我被拧过的脸蛋。那晚,父亲流泪了。就是从那次,我第一次知道,父亲的眼泪是咸的。
⑩后来,我大学毕业到了外地,第一次回家探亲时用自己挣的钱给父亲买回一瓶汾酒。喝了多年酒的父亲,听说是全国名酒,倒第一杯酒时,竟有点激动,将酒倒洒了。
⑪人老了,有时倒要说一些孩子的话。这些年每次回家,喝点酒后,父亲就会提起儿时我买酒的事,而且还问到我手上的伤痕。其实,我手上的伤痕早已不留什么痕迹了,而且从来就没有痛过。可是我没有想到划在我手上的伤痕,却在父亲的心上一直没有愈合。
⑫这些年,父亲的年龄更大了,酒已经喝得很少了。但是只要回家。我总要带上几瓶最好的酒给父亲。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9年第1期)
【1】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与酒有关的情节 | 父亲的心情 |
父亲平时喝酒 | ① |
“我”打翻了半杯酒 | ② |
③ | 心疼 |
长大后“我”给父亲买酒 | ④ |
【2】结合加点的词,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父亲听见响声,转身推门回来,见酒洒了满桌,便急忙跳上炕来,双膝跪着,用手撑住两个桌角,嘴吻到桌面上,把我洒了的酒慢慢地吸进嘴里……
【3】读完全文,具体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特征。
【4】第⑪段中“可是我没有想到划在我手上的伤痕,却在父亲的心上一直没有愈合”,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呢?
15、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们可以欺瞒别人/却无法欺瞒自己/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青春就不再是一个建/向上的路/总是坎坷又崎岖/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真是不容易/有人悲哀/有人欣喜/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选自汪国真的《跨越自己》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