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鲁钝 擦脂粉 走投无路 自欺欺人
B.端详 文曲星 思贤如渴 无拘无束
C.延席 满堂彩 不省人事 尖嘴猴腮
D.遁词 随大流 抽丝剥茧 自曝自弃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我游历了浩瀚的腾格里沙漠,来到内蒙古就遇到蒙古包里的敬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万籁俱寂,星光在天际闪烁,月色洒满草原
②我走出毡房,微风拂面,阵阵凉意,却也沁人心脾
③靠友人帮助我有幸熬过“金、银、玉”三巡敬酒
④毡房里不时传来低吟如诉的马头琴声和吉他声,直到深夜
⑤不知怎的一种神奇的感觉,一种悠扬的召唤,一种探寻的欲望陡然而升
⑥人飘飘忽忽的,心里却十分清醒
A.③⑤②①⑥④
B.③⑤⑥①②④
C.③⑥⑤①④②
D.③⑥②①④⑤
3、下列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在重庆青木关镇地质基地,时常还能看到袁道先的身影。②袁道先是中科院院士、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③虽然年逾八旬,但袁道先仍时刻站在世界岩溶研究的最前沿,不断地耕耘。④因为他深谙科学是为老百姓服务的道理,所以高龄的他才会尽心竭力地工作,而不会有丝毫懈怠。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上课之前,教室里总是人声鼎沸。
B.这里秀丽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文化景观,使游人流连忘返。
C.多少年来,弟弟到处打听哥哥的下落,真是望闻问切。
D.一篇文章,最忌杂乱无章。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贫瘠(jí) 怠慢(dài) 萌发(mén) 熠熠烁烁(yì)
B.物候(hóu) 遗骸(hái) 偏僻(pì) 阴奉阳违(wěi)
C.欺侮(wǔ) 寒噤(jīn) 拙劣(liè) 纷至沓来(tà)
D.挂罥(juàn) 顷刻(qǐng) 撺掇(duō) 辚辚前进(lín)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也潜沉了一些落后残余;也有男尊女卑、因循守旧等思想糟粕。
②因此,需用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对其进行分辨、过滤,吸纳精粹,融入现代生活。
③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等,内容驳杂,良莠并存。
④传统文化既是一个丰厚的思想库,又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
⑤既有自强不息、扶正扬善、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A.④③⑤①②
B.⑤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⑤②
D.⑤③④①②
7、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①战争年代,为了民族解放,他英勇无畏,冒着枪林弹雨,立下赫赫战功;革命成功,为了祖国建设,他扎根偏远山区,深藏功名,奉献一生……②原西北野战军战士、老英雄张富清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③一位95岁的老党员,为什么能历经岁月而不改本色,甘于平凡而奉献终生?正是因为那份赤子之心。
A.语段中的“为了民族解放”中“为了”是介词,“扎根边远山区”是动宾短语。
B.第③句是设问句,其表达效果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C.语段中的“战争年代”和“赫赫战功”都是并列短语。
D.语段中“他英勇无畏”是主谓短语。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⑤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饭疏食,饮水
(2)博学而笃志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逝者如斯夫
【2】翻译下列句子。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诫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体会。
9、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句中“悠悠”一语双关,有哪两层含义?
【2】本词为咏史怀古之作,你认为它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
10、请你阅读下面的图片,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大西高铁的基本情况。(包括起点终点、路程、途经主要站点、建设价值等几个部分)(80字左右)
11、古诗文默写:
①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六则》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②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春天是美好的,是令人向往的。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们曾一次次地对春天进行歌颂。有句古诗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恰好与朱自清的《春》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2、根据名著《西游记》阅读积累,完成小题
A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B道:“叔叔,有扇,有扇,你出来拿了去!”A道:“拿扇子我看了出来。”B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执在旁边。A探到喉咙之上见了道:“嫂嫂,我既饶你性命,不在腰肋之下搠个窟窿出来,还自口出。你把口张三张儿。”那B果张开口。A还作个蟭蟟虫,先飞出来,丁在芭蕉扇上。
【1】《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其中牛大哥指_____,文中的A指_______,B指_______。
【2】A为什么要向B借芭蕉扇?这次借扇的结果如何?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13、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⑴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他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这条围巾。
⑵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⑶每次进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 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⑷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⑸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⑹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⑺“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⑻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 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⑼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围巾一直会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来买走它。”
⑽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太小气了。
⑾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⑿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⒀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1】第⑷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⑸段,联系上下文思考:玛娅为什么紧紧地“攥”着那条珍珠项链?
【3】文中第⑺-⑼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式刻画老人?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你如何理解第⑿段“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河流的秘密
①对于居住在河边的人们来说,河流是一个秘密。
②河床每天感受着河水的重量,可它是被水覆盖的,河床一直蒙受着水的恩惠,它怎么能泄露河流的秘密?河里的鱼知道河水的质量,可是你知道鱼儿是多么忍辱负重的生灵,更何况鱼类生性沉默寡言,它情愿吐出无用的水泡,却一直拒绝与人们交谈。
③岸是河流的桎梏。岸对河流的霸权使它不屑于了解河流的内心,岸对运输码头、餐厅、房地产表示了亲近和友好,对河流却铁面无情。岸以为它是河流的管辖者和统治者,可是河流并不这么想。它在夏季与秋季会适时地爆发一场革命,湮没傲慢的不可一世的河岸,这时候河与岸的关系发生了倒置。居住在河边的人们人心惶惶,他们使用一切手段来抵挡河水的造访。不怪他们慌张失态,他们习惯了做水的客人,从来没有欢迎河水来登门做客的准备。他们在夏季带着仓皇之色谈论着水患,他们埋怨洪水破坏了他们的生活,却没有意识到与水共眠或许该是他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④河流在洪水季节中获得了尊严,它每隔几年用漫溢流淌的姿势告诉人们,河流是不可轻侮的。洪水季节过去了,雨水的大量注入使河流显得容光焕发。如果你站在某座横跨河流的大桥上俯瞰秋天的流水,你会注意到水流的速度、水流的热情足以让你感到震撼:那是野马的奔腾;是走出囚室的思想者在旷野中的一次长篇演讲。它告诉河岸,水是自由的不可束缚的,你不可拦截不可筑坝,你必须让我奔腾而下。它告诉岸上的人群:你们之中,没有人的信仰比水更坚定。河流的信仰是海洋,海洋广阔而深邃的怀抱是安全的。海洋接纳河流,不索香火金钱,不许诺天堂。它说,你来吧!于是河流就去了。
⑤谁能有柔软之极雄壮之极的文笔为河流谱写四季歌?我不能,你恐怕也不能。谁能有锋利如篙的文笔直指河流的内心深处?我没有,恐怕你也没有。我说过河流的秘密不与人言说,赞美河流如何能消解河流与我们日益加剧的敌意和隔阂?一个热爱河流的人常常说他羡慕一条鱼,因此它能够来到河水深处,探访河流的心灵。可是谁能想到如今的鱼与河流的亲情也日益淡薄,谁知道是鱼类背叛了河流,还是河流把鱼类逐出了家门?
⑥现在我突然想起了童年时代居所的后窗。后窗面向一条瘦小的河。这样的河流终日梦想着与长江相见,却因路途遥远而抱恨终生,因此它看上去不仅瘦小而且忧郁。这样的河流经年累月地被治理,负担着过多的衔接城乡水运、水利疏导这样的指令性任务。河岸上堆积了人们快速生产发展的房屋、工厂、码头、垃圾站,这一切使河流有一种牢骚满腹自暴自弃的表情,让我难忘的就是这种奇特的河水的表情。
⑦从记事起,我从后窗看见的就是一条压抑的河流,一条被玷污了的河流。一个孩子如何判断一条河是否快乐并不难,他听它的声音,看它的流水,但是我从未听见河水奔流的波涛声,河水大多时候是静默的。只有在装运货物的驳船停泊在岸边时,它才发出轻微的类似呓语的喃喃之声。即使是孩子,也能轻易地判断那不是快乐的声音,那不是一条河在欢迎一条船,恰好相反,在孩子的猜测中,河水在说,快点走开!在孩子的目光中,河水怀有敌意,它在拒绝作为一条河的责任和道义。看一眼春天肮脏的河面你就知道了,河水对乱七八糟的漂浮物持有一种多么顽劣的坏孩子的态度:油污、蔬菜、塑料、死猫,你们愿意在哪儿就在哪儿,我不管!每天清晨石埠前都有漂浮的垃圾,河水没有把旧的垃圾送到下游去,却把新的垃圾推向河边的居民。河水在说,是你们的东西,还给你们,我不管!我记得在夏季河水相对洁净的季节里,我曾经和所有河边居民一样在河里洗澡、游泳,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在水底下睁开眼睛的情境,我看见了河水的内部,看见的是一片模糊的天空,与你仰望天空不同的是,水会让你的眼睛有一种刺痛的感觉。这是河流的立场之一,它憎恨人的眼睛。
⑧我很抱歉描述了这么一条河流来探索河流的心灵。事实上河流的心灵永远比你所能描述的丰富得多,深沉得多。多少年来我一直难以忘记我老家一带流传的关于水鬼的故事,我一直相信那些湿漉漉的浑身发亮的水鬼掌握了河水的秘密。原因简单极了,那些溺死的不幸者最终与河水交换了灵魂。他们看见了河水的心灵,这就是水鬼们可以自由出入于水中不会再次被溺的原因。
⑨可是在传说之外我们从来没有与水鬼们邂逅过,不管是在深夜的河岸边,还是在沿河航行的船上。水鬼如果是人类的使者,那他们一定背叛了人类,忠实于水了,他们不再上岸是为了保持河流的秘密。水鬼已经被水同化,如今他们一定潜伏在河流深处,高昂着绿色的不屈的头颅,发出了最后的呐喊:岸上的人们啊,你们去征服月球,去征服太空吧,但是请记住,水是不可征服的!
(文/苏童 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对河床和鱼儿采用了拟人化手法,这样写揭示了河床、鱼儿在面对人类时有怎样的共性特点?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第③段的三层语意。
【3】第⑦段写“从记事起,我从后窗看见的就是一条压抑的河流”,请分条表述导致作者童年时代居所后窗面向的那条河流“压抑”的根源。
【4】阅读全文,阐述河流有哪些秘密,并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
15、家乡的土是香的,家乡的水是甜的,家乡的人是和蔼的,家乡中的池塘盛满了我美好童年的回忆……
你对家乡怀有怎样的感情?请你以“乡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2)、体裁不限(诗歌除外);(3)感情真挚;(4)书写工整、规范,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