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职/号   落/急   气斗牛/首当其

B.补/园   参/别   为人知/屡见不

C./论   诵/包   峰回路/回心

D./停   晕/目   天之子/枉过正

2、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我们要含英咀华。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A.美轮美奂

B.心驰神往

C.含英咀华

D.蓦然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B.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C.于敏院士的人品高尚,胸襟开阔,真是令人高山仰止

D.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B.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地摆舞。

C.据专家测算,在临沂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D.王岱真是别具匠心,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拍手叫绝。

5、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必为平凡而义愤填膺,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

B. 他这次一下子拿出100多万元帮助乡亲们修路,真是大方之家

C. 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D.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期间,青岛市喜迎宾朋,主城区道路两侧张灯结彩,五颜六色的花卉和绿植景观营造出浓浓的盛会氛围。

6、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经典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   宛如长者的谆谆叮哼,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 。经典的意义,在于它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 ,历久弥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对它 仰望的人们。

A. 而是   耳目一新   涤荡 虔诚 B. 就是   获益匪浅   洗礼 真诚

C. 就是   耳目一新   涤荡 真诚 D. 而是   获益匪浅   洗礼 虔诚

7、一位同学读了烈士家书后深受感动,他建议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书法作品印在校刊封底,鞭策大家惜时奋进。他还想用自然流畅、灵动活泼的书体来表现青春的活力。下面书法作品中最符合他设想的一幅是(     

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黠鼠赋

苏轼

(1)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款款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2)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 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 ?”

1“黠鼠赋”中的“赋”的意思是( )

A.吟咏。 B.《诗经》六义之一。 C.文体名。 D.论述。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而死耶____________   (2)以声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4“黠鼠”之“黠”具体表现为________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一)

雁门太守行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②甲光向日金鳞开。

③角声满天秋色里,④塞上燕脂凝夜紫。

⑤半卷红旗临易水,⑥霜重鼓寒声不起。

⑦报君黄金台上意,⑧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面对《雁门太守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②句描绘了敌人率大军压境,仿佛黑云般滚滚而来,军情十分紧急;然云缝中射下日光,照在守城将士的铁甲上,金光闪闪,将士们严阵以待。

B.第③④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表现了战斗的惨烈:鼓角争鸣,杀声干云,战场上血流成河,一缕紫色的阴影弥漫在夜空里,显得异常悲壮。

C.第⑤⑥句写将士们乘夜奔袭,行军神速,天气寒冷,霜重鼓寒不闻声,更显气氛的悲壮。

D.第⑦⑧句用典故,抒写了赤胆忠诚的将士们誓死保家卫国的大无畏之情,感人至深。

【2】古诗讲究炼字炼句,用字凝练是诗歌的特点。请赏析“霜鼓寒声不起”的“重”字的妙处。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光明学校开展“珍惜青春,自强不息”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王玟同学将在学校动员大会上做一次主题发言,下面是她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她补充、修改。

面对人生的挫折,理想的破灭,许多人都会哭泣,但生活总是那么残酷,【甲】它从来不会因为你身处逆境而对你特别格外关照。生活不需要眼泪,它需要的是自强!晚年的曹雪芹,生活穷苦,甚至到了举家食粥的境地,可他却自强不息,“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完成了《红楼梦》这一宏伟巨著。

亲爱的同学们!自强不息是一种执着追求的信念。无论我们今后身在何处,请记住自强不息,这样,成功的大门才会向我们敞开。“天将降关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亲爱的各位同学,【乙】让___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___,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懈拼搏吧!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请结合语境,在【乙】处补写两个句子,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

③请为文段第一段补写两个事例。

(2)学校展板展出了四张励志图片(见下图),请你根据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给每张图片取一个标题。(标题要包含“青春”二字,10字以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黄鹤楼》

(1)《黄鹤楼》中从神话传说落笔,再从遥远的古代回到现实中来,写现在鹤去楼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鹤楼》中表达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颢在《黄鹤楼》中用对偶手法写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使用叠字,音韵清朗,富有音乐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崔颢《黄鹤楼》一诗中,诗人以游子之身凭栏远望,故乡却为雾霭所隔,望而不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水浒传》内容摘抄

清人金圣叹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A三人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焦躁,便把碟儿盏儿丢在楼板上。酒保听得慌忙上来看时,见气愤愤的。

B② 道:甚么闲话!我便肯时,有一个不肯。你问得他肯便去。陈达道:好汉教我问谁?道:你问得我手里这口刀肯,便放你去。陈达大怒道:赶人不要赶上,休得要逞精神。

C③ 说:这黑汉子是谁?最后得知是宋江时,他拍手叫道:我那爷!你可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

D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学会用辩证发展思维看中国古典名著。

(1)阅读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水浒传》中的人物。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水浒传》在享受着广泛赞誉的同时,也承受着同样广泛的诟病。批驳主要集中在水浒英雄忠义背后暴力、血腥的行事作风。有人评价“梁山好汉的灵魂里,住着一个正义的捍卫者,也住着一个暴力的土匪。”请结合上题人物中的任意一人,分析下面这句话的含义。

(3)中国的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问题,吸引了很多困惑的青年。无论是梁山的绿林,还是江南的儒林,女性都很稀少。很多同学不禁产生了疑问:古典小说中的女性究竟有没有存在的价值?请你以下面两位女性为例阐述理由。

备选人物:扈三娘《水浒传》   鲁小姐《儒林外史》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问一号上的科技新元素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背后,离不开大量科技新元素的支撑。

太空千里眼优势多

②火星和地球间距离漫长,通信存在一定时延,在地球上无法控制着陆过程,必须让着陆巡视器自主完成这段旅程,这对敏感器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

③相控阵敏感器是位置和速度测量的重要仪器。在着陆阶段,为航天器持续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成功助力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火星表面。它安装在火星着陆巡视器进入舱着陆平台下方,作用范围达数十千米,可谓火星探测器的太空千里眼

④相控阵敏感器的雷达天线由多个辐射单元组成,就像生物学中蜻蜓的复眼,具有波束扫描快、指向灵活、目标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此外,相控阵敏感器具有提供9个方向的测量功能,航天器可切换其中任意4个方向同时测量距离速度信息,从而快速修正航天器的姿态测量误差,确保着陆巡视器方向控制准确无误。

⑤这是国内首次将相控阵体制雷达应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测量。

小型传动器作用大

⑥火星探测任务的重头戏就是在火星表面巡视,这个过程必须万无一失。但火星表面地形复杂,火星车如何准确传递运动指令,进而灵活行走、爬坡下坎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从原材料、热处理、机械加工、精密测试与试验等基础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探索和开拓创新,一路闯过了多道难关,成功研制出火星车移动分系统核心传动部件——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确保了火星车在转向、过坡中更自主灵活。

⑦据介绍,在火星车左右两侧悬架上,分别装备了2种结构精密的悬架减速自锁装置。该装置体形小、重量轻,整套传动装置相互配合,使火星车6个行走车轮独立实现抬升和降落,实现车体姿态和高低调节,以适应火星表面地形,保证爬坡下坎行动自如。如果将火星车比作一辆马车,那么悬架减速自锁装置就是驾驭这架马车车夫

超薄外套脱颖而出

⑧火星着陆阶段,着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会使周围温度超过1000℃,而在火星巡视阶段,着陆器将要面对﹣130℃的工作环境,这种极热极寒考验超出了世界上常规隔热保温材料——气凝胶的耐温极限范围。更难的是,为给火星车减负,需要气凝胶具有超低密度,这对材料设计和制备都提出了巨大挑战。

⑨为确保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并正常工作,火星车采用了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纳米气凝胶是由纳米尺度固体骨架构成的一个三维立体网络,密度可做得比空气还低,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导热系数仅为静止空气的一半,也是世界上导热系数最低的固体。这使它成为天问一号应对极寒、极热严酷环境所需防护材料的不二之选,且凭借其超轻特性,能极大地减轻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跑得更快、更远。

⑩当然,以上三种只是天问一号上众多科技新元素的一小部分,我们期待着天问一号上更多的科技新元素被解锁。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天问一号”的科技新元素:相控阵敏感器、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纳米气凝胶。

B.本文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天问一号”运用到的一小部分科技新元素。

C.文章④⑤段中两个画线的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D.本文综合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等。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驾驶火星车的“车夫”——悬架减速自锁装置,能够根据火星表面的地形更自主灵活地开展巡视活动。

B.悬架减速自锁装置具有结构精密、体型小、重量轻、整套传动装置相互配合等特点。

C.纳米气凝胶成为“天问一号”应对极寒、极热严酷环境所需防护材料的不二之选的原因是它的导热系数仅为静止空气的一半,是世界上导热系数最低的固体。

D.相控阵敏感器具有提供9个方向的测量功能,航天器可切换其中4个方向同时测量距离速度信息。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述科技新元素在“天问一号”探测火星过程中分别所起到的作用。

14、材料一

①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陕西关中地区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该技艺所建造的民居,风格极具关中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不失实用性。

②该营造技艺延续了北方合院式民居建筑传统风格,并根据关中地区气候、地理条件加以改进,以秦汉“豪放朴拙”为本,以隋唐“雄浑壮丽”为表,以明清“精细富缛”为实。营造手法大气,讲究大跨度、对称规整,巧用夯土筑墙或将木结构与黄土墙结合起来,使得民居布局紧凑严谨, 纵深狭长,大气恢宏,最终形成封闭式合院布局、两侧厢房半边盖的特点。

③关中传统民居突出防水、防风沙、防火、防地震等综合功能,夏季可遮阳光、收集雨水,冬春季可抵御风沙侵袭。关中民谣“家家厢房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时运来”很好地诠释了其中的智慧。

(选自《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一屋一院的岁月恋歌》,有删改)

材料二:

关中民居的宅院一般为“一正两厢”的组合,按南北纵轴线对称构筑房屋和院落。所谓“一正”,指正房,为家中长者、尊者所居之处,坐北朝南,位于中轴线上。“两厢”指沿南北轴线相向对称布置的东西厢房,为家中晚辈的住处,建筑规模与装饰皆在正房之下。在正房的左右,有另筑耳房和小院,作为厨房和杂屋使用。正房平面布局采用“一明两暗”的基本型,即以中间一开间为明间,两侧两个开间为暗间,明间为家庭生活起居、红白事等活动之用,暗间为卧室。关中民居这种中轴对称、规整严谨的平面布局,从空间形态上强调了“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传统等级思想。

(选自《关中民居》,有删改)

材料三:

建筑中的装饰不仅美观,而且也体现了关中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木雕、砖雕、石雕装饰主要集中在屋脊、门窗、柱础、门墩、门楼和照壁等构件上,显得整个建筑生动活泼。装饰纹样题材丰富、种类繁多,同时其雕刻技艺精湛、造型生动,主要表达传统文化题材,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比如门楼的装饰,雕刻文字匾额,内容偏重读书和耕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屋脊以花草、祥云做砖雕装饰,寓意吉祥如意,两端有兽形圆雕,形制简洁又富有装饰效果,同时能够丰富房屋天际轮廓线。门窗多以精美的木雕为主要表现形式,而柱础、门墩、上马石等构件则主要用石雕来表现。通过装饰元素延续关中先民的审美意识、文化修养、价值理念。

(选自高桃芝《关中民居:素墙黛瓦古朴恢宏》,有删改)

材料四:

内敛、沉稳是这些建筑布局的共性。其多为三合院、四合院,在纵向布局中设有两进或三进,房屋呈轴对称布局,前为大门、街房,两侧为客住厢房,内为厅房和家人居住的厢房以及上房,而厨房等则在偏院或后院。整个民居外观朴素,轮廓丰富,里面精雕粉饰,气象万千。如明代三朝元老孙丕扬的宅院,始建于明隆庆后期,为两进两院式。有前房,西侧有偏院门房两间,二道门内西侧有厢房,正面有上房五间,西侧有后偏院及北房。整个宅院格局端庄大方,宽大宏伟。同样富有内涵、大气宏伟的还有世代为官的雷致福家宅院。其宅院始建于清雍正年间,为两进院,有前房,二进门楼,东西厢房,三间腰房,五间上房,整体布局严谨,工艺精妙。屋顶采用硬山顶,具有朝野分明、简单易行的特点。还有孙福堂宅院,为两进式,分正院和东西偏院。正院及两偏院前房(二层)为一整体,院内有腰房五间,上房为二层,上下各九间,院东侧有窑洞六孔,是渭北地区较为典型的前房后窑式院落。

(选自《魅力永恒的关中民居》,有删改)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传统民居与关中地区气候、地理条件密切相关,民居风格极具关中地域文化特色。

B.关中民居的厢房沿南北轴线相向对称布置,建筑规模与装饰皆在正房之下。

C.关中居民门窗多为精美的木雕,而柱础、门墩、上马石等构件则主要用石雕来表现。

D.关中居民多为三合院、四合院,在纵向布局中设有两进或三进,外表富丽堂皇。

【2】材料四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关中传统民居的实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一内容概括。

【4】请结合上述材料举例说明关中民居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特色。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何谓捷径?数学老师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船夫说:风向正好的风会鼓起船帆,这时的航路便是最短的。哲人说: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半步,跨一脚),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目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小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