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雨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络绎不绝,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B.鲁迅先生在创作小说时善于寻章摘句,因此具有创造性,能带给读者深刻的体会。
C.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这次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D.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促进和影响是与日俱增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这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B.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加点词属于方位名词)
C. “家父”、“家慈”是敬辞,“高龄”、“赐教”是谦辞。
D. 同义词在语体风格上存在差异,如“父亲”和“爸爸”,前者书面色彩较浓,后者口语色彩较浓。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
B.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 《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4、下面关于唐诗中的题材或意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中,“月”的意象除了代表相思,往往还蕴含孤独或苍凉,如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诗歌中,“酒”的意象一般蕴含解愁忘忧,如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C.从题材方面来讲,唐诗大致可分为边塞诗,如李白《夜上受降城闻笛》;山水田园诗,如杜甫《月夜忆舍弟》;思乡诗,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从情感上来讲,唐诗大致可分为表达愉悦之情的,如岑参的《逢入京使》,还有表达哀伤之情的,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大量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B.《清明上河图》不但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而且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C.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D.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清的科举制度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秀才或监生应考,考中的就是举人。
B.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地支,“辰”属天干。
C.古代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等。
D.“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是指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古代表降职的词语还有左迁等。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萧红的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她与端木薪良、萧军等同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
C.《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卷一,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号青莲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叙事诗叙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8、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日出而林霏开/连月不开 太守归而宾客从/喜从天降
B.杂然而前陈者/推陈出新 四时之景不同/春和景明
C.往来而不绝者/身怀绝技 朝而往,暮而归/完璧归赵
D.渐闻水声潺潺/闻鸡起舞 而乐亦无穷也/理屈词穷
【2】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甲】文章开头介绍醉翁亭之所在,写山写水,写泉写路,移步换景,写明了醉翁亭位于滁州城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的酿泉之上。
【乙】第二段写了醉翁亭四时之美,有春日野花的芬芳,夏天树木的挺拔,秋天天高气爽、霜露洁白,冬天水流减少、石头显露。
【丙】第三段写了欢乐祥和的滁人游和热闹的太守宴。太守因年迈,不胜酒力,所以醉了,与前文“得之心而寓之酒”相呼应。
【3】阅读上文和下面两则材料,围绕“乐”字,简要说明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各有怎样的人生志趣。
材料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材料二
迂叟①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志倦体疲,则于园中投竿取鱼,决渠灌花,操斧伐竹,临高纵目,惟意所适②。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③焉,洋洋④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取材于司马光《独乐园记》)
注:①[迂叟]作者自称。②[适]闲适,舒畅。③[踽踽]独行。④[洋洋]舒缓。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谈谈你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理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诗人夜泊秦淮,奠定了全诗惬意、闲适的基调。
B.“夜泊秦淮近酒家”点出时间、地点,同时也照应了诗题。
C.“犹”字形象地写出了晚唐统治者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
D.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的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10、家书是一个民族最小社会细胞的情感记忆。2020年7月18日“弘謇中学”将在海门电视台广电大厦报告厅,联合多家新媒体平台,开展“做时代新少年,为你读家书”的主题活动,邀你参加。
(1)(方案设计)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再设计个活动版块。
①名家读家书 ②
(2)(活动参与)活动日上午10点学校将邀请海门市广播电视台主播一鸣老师出席活动,为我们倾情朗读《傅雷家书》选段,请你代表校团委向一鸣老师发一份请柬。
(3)(作品演绎)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傅雷以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赋予家书感染力。一鸣老师以怎样的重音、语气来朗读文段最后一句,才会让听者有更强的情感共鸣?请你尝试为它标注重音、补上标点,并作简要分析。
七月四日晨
也许这是你出国以前接到的最后一信了,也许连这封信也来不及收到,思之怆然。要嘱咐你的话是说不完的,只怕你听得起腻了。可是关于感情问题,我还是要郑重告诫: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在外好好利用时间,不但要利用时间来工作,还要利用时间来休息、写信。别忘了杜甫那句诗:“家书抵万金!”
孩子,别了,我们没一天不想念你,没一天不祝福你,在精神上拥抱你
(4)(经典阅读)
①《儒林外史》善于通过对人物言行的白描揭示其精神世界,“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鲁迅)。请你阅读下列文字,说说:人物A是谁?揭示了他怎样的心理?
A自想:“这相国、督学、太史、通政以及太守、司马明府,都是而今的现任老爷们的称呼,可见只要会做两句诗,并不要进学、中举,就可以同这些老爷们往来,何等荣耀!”因想:“他这人姓牛,我也姓牛。他诗上只写了牛布衣,并不曾有个名字,何不把我的名字,合着他的号,刻起两方图书来印在上面,这两本诗可不算了我的了?我从今就号做牛布衣!”当晚回家盘算,喜了一夜。
②《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文学作品。在斯诺准备来中国时,社会上有许多谣言,如红军领导人只不过是为了活命而盲目战斗的无知农民。请你回忆相关章节,选择一处细节,说说斯诺眼中的毛泽东形象。(字数不少于50字)
11、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②子曰: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观沧海》)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着我们上前去。(《春》)
⑦《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交替,新陈代谢的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要求答题。
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13、捞月亮的母亲
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洒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②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③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④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⑤“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的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⑥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⑦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⑧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⑨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⑩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⑾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⑿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⒀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⒁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⒂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⒃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⒄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⒅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巳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⒆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⒇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
(有删改)
【1】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三件事。
①
②
③“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
④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划线句。
【3】请简要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年的召唤
马国福
①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②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推着年,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rěn)的乡音。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喜鹊以佛的慈悲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脱了毛的老狗摇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听到门的响声,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这些生灵,都是我们家族重要的一员。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
④年是在岁月深处汹涌成的一股潮水。它负载着背井离乡的人,穿过远方的河流、人流、山川、田野、站台,顺着故园的呼唤,将酝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端起酒杯喝干,放下筷子唱歌,吼一声故乡,泪流满面;叫一声母亲,衷肠百结。所有的愁绪,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欢喜,都盛在“年”这个被时间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没有顾忌,没有痛楚,端起来尽情分享。
⑤故乡如佛,年关如庙堂,让每一个游走他乡的游子皈(guī)依家园,平静、安详、幸福,醉倒在家的胸襟里。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只有熟稔的风景,熟透的脸庞,( B熟识的方言,熟悉的故人,一切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情感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我在尘世间喧嚣孤单的心,才能归于安详。
⑥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是年,激活了我们压抑在他乡被各种道具、面具覆盖、遮挡的心灵。你可以在异乡将泪水咽下,但顺着年的召唤,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便你泪水汹涌成河,你也会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事;即便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你的灵魂和这方水土血脉相连的家园,你的孤寂如煤燃烧,不觉寒冷。
⑦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花蕾一样,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
⑧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1】联系上下文,赏析下列语句。
“匆匆的脚步像一支支箭簇,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
【2】在第③段中,作者用较多的笔墨来写各种动物,有什么作用?
【3】文章结尾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4】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5】假如你的某个亲人在远方工作,今年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请你给他发条微信表达你的安慰和祝福。(不得少于50字)
15、请以“因为你,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