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②,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①吴钩:吴地出产的弯形刀,这里指宝刀。②凌烟阁: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秦琼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
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观沧海》主要内容是写海,诗人居高临海,描写大海壮阔景象,写树木、百草给人生机盎然之感。
B.《观沧海》采用了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南园十三首(其五)》则以反问起句,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C.《观沧海》展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南园十三首(其五)》则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D.两首诗均写于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背景之下,诗作风格意境开阔,昂扬激越,都于豪情之中见愤然之意。
2、对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所作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
B.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
C.《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
D.《朝花夕拾》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不多,最突出的是长妈妈,刻画了一个文化水平低但善良、质朴的农村妇女形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学识渊博,上通天文,下精地理,所以能讲出如此感人至深的话语。
B. 阅读名著是需要一定鉴赏能力的,否则只能囫囵吞枣,懂个皮毛。
C. 发明和发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有些人总把它们混为一谈。
D. 秋天的果园里,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美不胜收。
4、在下列文段中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 小, 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A.不但 而且 如果 B.不但 而且 可是
C.虽然 但 然而 D.虽然 但 除非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娉婷(pīn) 飘逸(yì) 亵渎(dú) 金戈铁马(gē)
B.愧赧(nǎn) 纶巾(guān) 逞能(chěng) 前仆后继(pú)
C.勾当(gōu) 恁地(nèn) 遁词(dùn) 自惭形秽(huì)
D.豢养(huàn) 停滞(zhì) 诓骗(kuāng) 仓皇逃窜(cuàn)
6、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体现了老城暖和安适的特点。)
D.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踱步(duó) 迂回(yú) 奠定(diàn) 戛然而止(gá)
B.镌刻(xié) 蒙昧(mèi) 侏儒(rú ) 屏息敛声(liǎn)
C.襁褓(qiǎng) 赋予(yǔ) 两颊(jiá) 纷至沓来(tà)
D.蓦然(mù) 堕落(duò) 诬蔑(miè) 怒不可遏(è)
8、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肝①,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督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每辞升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
(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饰名姝遗之 遗______
(2)秋毫无犯 犯______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辞升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3】结合选文,举例说说岳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9、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_______
【2】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10、阅读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提取主要信息
材料一:位于湖南境内的江南名楼岳阳楼在今年春节和清明节开展背诵名篇《岳阳楼记》免票游览活动,受到游客好评。同样,江南另一名楼江西滕王阁在“五一”假期推出“背诵免票游”活动,游客只要能背出名篇《滕王阁序》,就可以免票在景区游玩,这一做法受到广泛好评。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今年“五一”假期也出台新举措,凡是能够在10分钟内完整背诵《论语》其中30条的游客,就可免费游览孔庙、孔府、孔林景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名句默写。
(1)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静以修身,___________。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
(6)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牵挂中。
12、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这一场,来来往往,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八戒又使个佯输计,拖了钯走。那A随后又赶来,拥波捉浪,赶至崖边。八戒骂道:“你这个泼怪!你上来!这高处,脚踏实地好打!”那骂道:“你这厮哄我上去,又教那帮手来哩。你下来,还在水里相斗。”原来那A乖了,再不肯上岸,只在河沿与八戒闹吵。却说行者见他不肯上岸,急得他心焦性爆,恨不得一把捉来。……这流沙河的妖怪,乃是卷帘大将临凡,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他曾被菩萨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
以上文字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该书作者是________。选段中人物A名字是_______,此文段选自名著中的______。(填情节)在该书中A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
13、刺绣时光
宫佳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案。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刺绣工艺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是古代闰阁女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我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只记得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和小花朵,点缀着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多次尝试不成功,硬是至今都没有学会。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我结婚生子,夫妻常年两地分居,这中间经历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每次回母亲家,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就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給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一双双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刺绣不仅是母亲的一个爱好,还是她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通过千变万化的刺绣表达出来,一针一线里,母亲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⑧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白天,看人,体味世事变迁;晚上,看书,浸润油墨书香。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在勤劳里沉淀成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画里勾勒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这足以磨炼我的意志,即便是身处困境中,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
(选自《农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列方框里依次填写相关的情节。
小的时候,看母亲刺绣——A_________回娘家,恼火母亲刺绣——外出谋生,母亲送“我”——B_______刺绣鞋垫
【2】请按照要求,说说文中加点的词和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赏析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3】请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
【4】文章原题为“母亲的刺绣时光”,请结合文章,谈谈题目改为“刺绣时光”的理由。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校外培训广告满天飞,‘制造焦虑、贩卖焦虑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引发社会关注”……在小学教育课堂深耕多年的王欢委员,对当前的教育问题直言不讳。习近平总书记凝神静听后,他深有感触讲了一番话:
“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社会关切的“教育公平”一事:
“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是在北京这个问题也很突出。所以学区房加价很高,都往好学校的片区钻啊。”
“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我们应该通过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来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解决教育不平衡带动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
【材料二】
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全网共监测到2020年有关教育培训消费舆情信息3847566条。其中,正面舆情信息458997条,占比11.93%;中性舆情信息676431条,占比17.58%;负面舆情信息2712138条,占比70.49%。报告显示,教育培训消费负面舆情主要集中在退费困难、宣传误导、培训质量不高和合同纠纷4个方面。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4家在线教育机构的广告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原因在于这4家机构请了同一位“老师”为其做广告。这名“老师”一会儿是数学老师,一会儿是英语老师,由此引发消费者对于在线教育机构师资造假、虚假宣传的质疑。
【材料三】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认为,一些在线校外培训机构因“加重中小学生负担”“贩卖升学焦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亟须政府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支持与规范两手并举,积极培育和引导其健康发展。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开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在线教育实践。刘林认为,在线教育异军突起,固然有突发疫情倒逼发展的客观原因,也是近年来蓄势积累的结果,更是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其发展态势对我国教育改革创新、数字经济发展、居民消费、就业等都有重要影响。
在线教育高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发布虚假广告,技术故障、质量不高、服务不佳、卷款跑路等问题频频爆出。刘林经过调研发现,在政府管理方面,对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存在主责部门不明、系统规划不够、支持手段不多、监管力度不足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刘林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在线教育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与审批管理,依法重新设置在线教育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在线教育办学许可证制度,加强审批管理,从源头上把关。
【1】【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主要涉及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简要概括。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乱象的滋生,家长内心焦虑,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主要原因之一。
B.降低或提高学区房房价,可以极大程度缓解教育公平的问题。
C.多家教育培训机构聘请同一位老师做广告,说明教育培训机构可能存在的师资造假,虚假宣传的问题。
D.线上教育高速发展态势,肯定存在诸多问题,亟须我们出台相应的制度措施。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教育培训乱象横生,治理艰难,我们需共同努力想方设法解决。
B.教育系国运,针对诸多突出的教育问题,一定要紧盯不放,坚决彻底改到位。
C.教育培训消费负面舆情占比达七成,说明教育培训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D.新冠疫情发生,促进线上教育的发展,进而带来教育培训中的诸多乱象问题。
【4】针对教育培训乱象,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请从家长、教育机构、监管部分三个方面分别提一条建议。
15、请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展开想象,选好角度,文体不限,书写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