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妆是指女子的艳丽装束。花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D.制艺和试帖诗是科举考试规定的程式化诗文。文中指当时书坊刊印的八股文和试帖诗的范本。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诲(huì) 眼翳(yì) 禁锢(gù) 浑浑噩噩(è)
B. 绯红(fēi) 不逊(xǔn) 锃亮(zhèng) 孤苦伶仃(dīng)
C. 尴尬(gān) 匿名(nì) 诘责(jí) 颔首低眉(hàn)
D. 滞留(zhì) 宽恕(sù) 溺爱(nì) 无可置疑(zhí)
3、走过蒲塘村,来到琐园,同学们聚集在忠恕堂前,听琐园老人解释“忠恕”二字的意思。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这样解释“忠恕”:“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下列说法属于“忠”的一项是( )。
A.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B.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根据竺思嘉搜集的端午材料,选择不是描写端午活动的一项( )
A.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
B.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C.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D.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5、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B.我们的新班级成立后,班主任依照能力给每个同学都安排了工作,让大家都各得其所。
C.你说话的态度老是这样咄咄逼人,令人很不舒服,会交不到朋友的。
D.每当我看到万里长城,我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6、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変、筋斗云等本领,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行者。孙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B.《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C.《西游记》中,孙悟空到东海强要宝贝,闹地府销毁死籍,于是玉皇大帝准备派天兵天将去捉拿,是太白金星主张招安这个闹事的猴子。
D.《镜花缘》中唐敖是一个善良而风趣的小商人。虽为商人,却从不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他待人诚恳,朴实,很重情义。
7、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皲裂(jūn) 横柯(kē) 骈死(bìng)
B. 吝情(lìn ) 绮绣(qǐ ) 黔娄(qián)
C. 沃灌(wò) 衔觞(shāng) 戾天(hù)
D. 媵人(téng) 缥碧(piǎo) 寥落(liáo)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罩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饭疏食,饮水 水:热水
B.传不习乎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C.不亦说乎 说:同“悦”,高兴
D.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于我如浮云
B.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学而不思则罔
D.人不堪其忧 择其善者而从之
【3】下列对本文人不堪其忧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课文节选的十二章告诉我们很多学习方法和做人道理。
B.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
C.第三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告诉我们,只要肯学习,五十五岁开始也不晚。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知新、任重道远、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
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加线诗句的意思。
【3】为什么尾联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
10、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今年,某城市将探索建立孝道“红黑榜”。评选孝子惩戒不孝者。宝鸡、顺德等城市也推出过类似建议。“孝道‘红黑榜’”成为网络热词。为此,学校围绕“做孝心少年”组织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问卷调查]《某都市报》对某市建立孝道“红黑榜”展开了问卷调查。下面是其中一项调查统计图表,请你写出其传递的主要信息。
[材料探究]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探究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悦亲尽孝道”?
材料一:15年如一日照顾瘫痪母亲的孝子张晓如今已成长为结实的青年。母亲由于常年卧病在家,性格比较内向,他总会想办法逗母亲开心。现在,已参加工作的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让母亲活得舒心:“收入虽不高,但我有能力更好地照顾家人了。我现在能做的不仅仅是让我妈吃饱穿暖,更要让她心情舒畅。”
材料二:谢延信,用一生支撑起了一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舍弃17年青春送走瘫痪的岳父,牺牲大半生侍候重病在身的岳母。他的岳母说:“亮还给俺洗脚,还陪俺去看病。俺好看豫剧,领导来慰问时送的一台彩电,亮让放到俺屋里,星期天亮陪俺看《梨园春》是俺娘儿俩最开心的时候。”
材料三:“盲人孝子”李国峰,每天早早起床,用一根伴随了他几十年的榆木棍作“第三只眼睛”,给母亲烧火做饭,梳头洗脸。冬天:为了节省柴禾,他用刺骨的冷水洗衣服。夏天,他总会带母亲到村头散步解闷。村里有一个耍社火唱戏的娱乐班,但没有一个人台拉板胡、吹笛子,每年农闲演出时,都要从其他村请乐队。李国峰暗下决心学板胡、吹笛子。每当村组有演出,他就跟伙伴一起在台下听,心中暗自模仿。然后回家拉给老母亲听,那个时候是母子俩最幸福的时候。
(3)[拟写对联]为宣传此次活动,班长准备拟写一副对联,贴在学校宣传栏里,下面是他拟写的上联, 请你结合对联的相关知识,写出下联。
上联:义为天下和谐雨 下联:
11、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刻揭示了封建王朝嬗变的普遍规律,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12、名著阅读。
近期某校开展了以“品读《朝花夕拾》”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悟情感)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一项是( )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C.指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探内容)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文中“成功”具体指的是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原因是 。
(链现实)读经典,就像看汽车的后视镜,是为了更好的前行。上文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不是至今还在你或者你同学的身边出现,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请试举一例并加以评价。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善于自我否定
李慧勇
①古希腊德尔斐城的阿波罗神庙前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一句象征人类最高智慧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它道明一件事,就是人最难的不是看清别人,而是认清自己。事实上,人的一生,本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认识自己很难,否定自己更难。
②自我否定的核心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很多不敢或不愿自我否定的人,就是因为太过于沉醉过往的成就和经验,无法正视自身的缺点和短板。自我否定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动力,一个人只有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认知和评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扬长避短,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
③明代方孝孺说过:“人之不幸,莫过于自足。”即使自己做得再好,也还会有很多不足。越是有自知之明的人,越会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前进的目标和动力。知不足,其实就是要善于自我否定。当然,这里说的自我否定并非是对自己全盘否定,也不是妄自菲薄、打击自信。要知道,自信是建立在全面而准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靠抬高自身来树立自信。自恃过高只能助长虚荣,一旦虚荣心得不到满足,反而会让自信受到重创。即使我们在某些方面有所建树,也应该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更何况“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有英雄在前头”,谁比谁强,总是动态的、发展的。
④“昔日之得,不足以为矜;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已经做出的业绩固然可喜,但却可能限制思想的延伸乃至束缚手脚,成为走向未来的“绊脚石”。因此,要保持空杯心态,勇于放下曾经的辉煌,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虚怀若谷的胸襟,经得住困难挫折和各种诱惑的考验,时刻有一种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奋发拼搏的紧迫感,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鲜花和掌声中看到差距和不足,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借梯上楼、借智登高,不断提升自己。
⑤著名作家迟子建手捧中国文学最高荣誉,内心却十分冷静。在无数的赞誉声中,她仍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把名利当作是浮云,在成功的喜悦中坚持不骄傲、不自满,不断攀登文学的新高峰。自我否定与自我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只有不拘泥于过往的成就和已有的经验,摆脱业已存在的僵化思维模式,摒弃妄自尊大的僵硬和刻板,不断否定自己、挑战自己,方能突破自我、提高自我。
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在平凡平淡的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时不时地给予自己一些否定,让人生在不断的自我挑战中完成蜕变,遇见不一样的风景,成为更好的自己。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第6期)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本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展开论述,首先引用古希腊神庙面前石碑上的话,说明否定自己很难,接着指出自我否定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证明了要不断否定自己,才能突破自我、提高自我,最后得出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⑥段画波浪线句子的体会。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4、阅读《父亲的雨》,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雨
谢宗玉
①有一个人总在来雨时走出家门,那是我父亲。
②田是梯田,禾苗都是喝水长大的,但天雨常不遂人愿,所以在每一垅梯田的上坳总得有一口山塘。夏天热,禾苗需要同人一样拼命喝水,山塘没多一会儿就被喝得见了底,村人就有些慌了。好在天再糊涂,也不会让村人处在恐慌中太久。雨说来就来,一堆乱云一聚,几声炸雷一响,还不等村人都从田里地里跑回家,雨就下了。站在屋檐下,看雨中的庄稼欣欣向荣的样子,村人都一脸傻乐,乐得什么都忘记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他是一个小小的村民组长。
③父亲先也是站在屋檐下,傻头傻脑地看雨,突然就记起了什么的样子叫一声,哦,要去拦水,说罢提把锄头就冲进雨幕。等母亲转身从灶背屋寻来蓑衣斗笠时,他已经不见人影了。为这,父亲回来没少挨骂。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母亲一边念叨一边把准备好的热水提到灶背屋。父亲洗澡时,母亲又从衣柜里把干净的衣服找出来。
④父亲年轻时很结实的,他什么也不怕,再大的风雨也敢往里钻。风雨越大,父亲就一副越快乐的样子。有时,父亲叫一声要去拦水,就被母亲眼明手快地拉住了。虽然戴上母亲寻来的斗笠,但一出门,风就将它刮跑了。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待我们弹落身上的水珠,再看父亲时,父亲又消失在雨中不见了。父亲在雨中的身影像个谜,一闪一闪的。
⑤在瓢泼似的雨中,道道水流从山上落下来,父亲全把它们往山塘里赶。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我想,面对一下子就水灵丰活的山塘,父亲内心应该有一种满足。
⑥但我仍怀疑父亲是为着好玩,他在雨中那副兴奋得不得了的样子同小孩儿没什么区别。但小孩儿不能玩雨,小孩儿只能在大雨初来时,在稀稀朗朗的雨颗中,嚎着叫着钻来钻去,迅速返回屋檐下。所以我竟有些羡慕父亲。
⑦一年夏天,天旱了很久,大伙以为再没雨下了,就挖开山塘拼命往自己田里放水,父亲左劝右劝要节约,但没有人听他的。后来再下雨时,父亲硬撑了两个小时没出门,但终于没忍住又冲了出去。只有母亲看着心疼,念叨就更勤了。
⑧母亲的念叨并非多余,如今年老的父亲一身病痛,不打半点折扣。母亲给父亲煎药时,还在不停地念叨,而父亲,也再不能笑吟吟地听她念叨了。他躺在床上,配合母亲的念叨,咝咝咝地从牙缝里抽着凉气,他疼呢。父亲正在为他年轻时所经历的风雨支付代价。只不过,父亲的心里未必后悔。
(选自《青春美文》)
【1】阅读文中划橫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为什么挨了骂父亲也不在意,仿佛是件快乐的事?)
(2)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山塘给“吹胀”了是什么意思?)
【2】请任选一个角度(如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方法、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
【3】文章以“父亲的雨”为题有哪些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4】你认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情节和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5、题目一:
回望自己的人生经历,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信心倍增;总有一种人格让我们不断反思……正是这些闪光之处,将我们的希望点亮。
请将“ 点亮希望”横线处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