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

B. 《驿路梨花》以“梨花”为线索,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驿路梨花处处开”一语双关,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

C. 德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的口吻和平等的语气写来,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表达了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怀。

D. 《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宁静和喜悦,并由此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2、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准确的一项。(2分) ( )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受到情感的滋润。

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一场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   一片冬日的阳光

A. 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②④

3、(题文)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mì)   黄(yùn)   弄(sì) 人声沸(dǐn )

B. (huí) 酝(niàng)   别(jué)   咄逼人(duō)

C. (qí)   告(dǎo)   笑(nì) 翻来去(fù)

D. 谷(bǐ)   粗(kuàng)   一(chà)   花团锦(cù)

4、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pōu) (zèng)  正威坐(jīn )  坦荡如(dǐ)

B. (chùn)  (yá)   所向披 (mǐ)悦色(yán)

C. (diàn )  鲜(yú)然失色(àn) 油光可(jiàn)

D. (qí)   恹恹(yàn)  无消息(yǎo)  滋暗长(qián)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在小说《故乡》中给我们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如在生活中变得麻木迟钝、与“我”有深深的隔膜的闰土,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杨二嫂,粗俗迷信但又淳朴善良的长妈妈。

B.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曾是韩愈的老师,《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环境及太守与客人游览醉翁亭的经过,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C. 《陈涉世家》《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选自司马迁的编年体史书《史记》、左丘明的纪传体通史《左传》和刘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D.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课文《威尼斯商人》中,作者塑造了夏洛克这样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的典型形象。

 

6、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让我们学做荷叶的事业吧,以宽阔拥抱生活。

②让我们学做莲蓬的事业吧,以苦心孕育未来。

③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把芬芳献给他人。

④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把寂寞留给自己。

⑤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想。

A.③①⑤②④ B.④①②③⑤ C.②③①④⑤ D.⑤③①②④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B.这个北大毕业后在长安街头卖肉谋生的才子,经《华商报》首次报道之后,几乎家喻户晓,掀起了一场关于人才话题的大讨论。

C.中国南极科考队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磨镜十年,在南极冰穹成功布放了天文望远镜阵。

D.这次的运动会,我们班啦啦队大庭广众,给运动员们加油鼓劲,肯定能战胜对方,取得佳绩。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陇西李幼卿,字长夫,以右庶子领滁州。而滁人之饥者粒,流者召,乃至无讼以听。故居多暇日,常寄傲此山之下因凿石引泉酾其流以为溪,溪左右建上下坊,作禅堂、琴台,以环之。状而述曰:自有此山,便有此泉。山不过十仞,溪不袤数丈,怪石皑皑,涌湍潺潺。洞壑无底,云兴其间。仲春气至,草木华发。公登山乐,乐者毕同。无小无大,乘兴从公。时公荐觞,酒酣气振。舍瑟咏歌,同风舞雩。时时醉归,与夕鸟俱。

(选自《琅琊溪述》,有删改)

【注】①领:治理。②而滁人之饥者粒,流者召:让滁州饥饿的人有粮食吃,把流亡在外的人召唤回来。③讼:案件。④酾(shī):疏导。⑤荐觞:举起酒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泉香而酒       (2)状而述曰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游人去禽鸟乐也

A.暮

B.年又最高

C.若夫日出林霏开

D.不知人之乐

【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常寄傲此山之下/因凿石引泉/酾其流以为溪

B.常寄傲此山/之下因凿/石引泉酾其流以为溪

C.常寄傲此山之下因凿/石引泉酾其/流以为溪

D.常寄傲此山之/下因凿石引/泉酾其流以为溪

【4】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颓然乎其间者。       (2)时时醉归。

【5】[甲][乙]两文中的治理者有着同样的为官情怀,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东汉末刘桢的《赠从弟(其二)》,完成问题。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①选自《建安七子集》卷七。从弟,堂弟。②罹(lí)凌寒:遭受严寒。

(1)下列诗句与“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所用手法相同的是______

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C.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下列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首联描写松柏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笑迎“瑟瑟”寒风。

B.颔联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劲松与狂风的对抗,语调紧促有力。

C.颈联写出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的品质。

D. 尾联通过反问牵出全篇主旨,可谓收束得法。

(3)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你所在的班级将于本周五(10月25日)上午10点,在班内举办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加,完成以下各项活动任务。

(活动一:搜集整理)同学们搜集整理出了下面这张表格。

[材料一]

有关“自强不息”的名人名言

(1)请你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把同学们未完成的表格内容补全。

(活动二:人物专访)

你们班里有不乏自强不息的人,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为此你专门对他进行了采访。

(2)请依据采访的需要,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你:  

浩强:认可,我一直很自信自立,面对逆境不屈不挠。

(活动三:即兴演讲)

[材料二]

一些同学认为大凡有成就的人,靠的是个人的天赋,命运总是春顾那些运气好的人,有自强不息的毅力,勤奋好学的精神也不一定有用,命运将主宰一切。

(3)对于这样的看法,同学们争论不休,此时,面对这种观点,你自信满满,才思泉涌澈情大发,围绕“自强不息与成功”即兴发表了演讲。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使至塞上》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传神地表达出孤寂、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传神的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当日燕青禀宋江道:“小乙自幼跟着卢员外,学得这身相扑,江湖上不曾逢着对手。今日幸遇此机会,三月二十八日又近了,小乙并不要带一人,自去献台上,好歹攀他攧一交。若是输了攧死,永无怨心;倘或赢时,也与哥哥增些光彩。这日必然有一场好闹。哥哥却使人救应。”

……

众人看燕青时,打扮得村村朴朴,将一身花绣,把纳袄包得不见。扮做山东货郎,腰里插着一把串鼓儿,挑一条高肩杂货担子。燕青一手拈串鼓,一手打板,唱出货郎太平歌,与山东人不差分毫来去,众人又笑。

……

任原见燕青不动惮,看看逼过右边来。燕青只瞅他下三面。任原暗忖道:“这人必来算我下三面。你看我不消动手,只一脚踢这厮下献台去。”任原看看逼将入来,虚将左脚卖个破绽,燕青叫一声:“不要来!”任原却待奔他,被燕青去任原左胁下穿将过去。任原性起,急转身又来拿燕青。被燕青虚跃一跃,又在右胁下钻过去。大汉转身,终是不便。三换,换得脚步乱了。燕青却抢将入去,用右手扭住任原,探左手插入任原交裆,用肩脾顶住他胸脯,把任原直托将起来,头重脚轻,借力便旋五旋。旋到献台边,叫一声:“下去!”把任原头在下,脚在上,直撺下献台来。这一扑,名唤做鹁鸽旋。数万香官看了,齐声喝采。

(作者:施耐庵,选自《水浒传》,长江文艺出版社)

近段时间孝感市文化中心排演了京剧《燕青打擂》,你和同学们准备去观看这出传统戏曲,观看前得先了解《水浒传》中有关这出戏的相关知识。

【1】燕青绰号是什么?梁山排座次“虽是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请你结合全书及选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夸赞燕青?(至少两条)

【2】根据此剧的情节先后,排列图片顺序

【3】“这个相扑,一来一往,最要说得分明,说时迟,那时疾,正如空中星移电掣相似,些儿迟慢不得。”如果要把燕青取胜的动作分成几个环节给演员解说,你认为应该怎样概括呢?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仝的屈服

鲍鹏山

①雷横打死了郓城县知县的相好白秀英,知县一心要雷横死,派朱仝押解雷横去州里判决。朱仝在路上私自放了雷横,自己去顶罪,被断了二十脊杖,刺配沧州牢城。沧州牢城曾经是林冲待过的地方,我们领教了那里的黑暗和无道,但是我们不必为朱仝担心,因为朱仝碰到了一个好人,这个好人就是沧州知府。

②沧州知府见朱仝仪表不凡,面如重枣,美髯过腹,并且知道他是因为私放雷横而获罪,内心便对朱仝有了一分敬重,于是没让他去牢城营服刑受苦役,而是留在本府听候使唤。知府的亲生儿子小衙内年方四岁,生得端严美貌,也很亲近朱仝,知府便吩咐朱仝早晚抱小衙内上街玩耍。

③此时的朱仝,一心想的就是回乡,和家里的妻儿团聚,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碰到这样一个好知府,实现他的愿望应该不会等太久。

④朱仝碰到沧州知府实在是运气,但沧州知府碰到朱仝却是天大的晦气——不是朱仝会怎么样,而是朱仝有那么几个实在不怎么样的“朋友”。

⑤刚刚半个月,梁山的“朋友”来了——宋江、吴用要逼朱仝上山。在大街上,吴用、雷横稳住朱仝,而李逵则趁机抱走了小衙内,一直抱到城外树林里,在僻静无人处,一板斧把孩子的头劈作两半!

⑥朱仝在树林里找到小衙内,李逵在一边拍着腰里的板斧扬扬得意。朱仝追着李逵要拼命,追到柴进庄上。柴进告诉朱仝:“及时雨宋公明写一封密书,令吴学究、雷横、黑旋风礼请足下上山,同聚大义。因见足下推阻不从,故意教李逵杀害了小衙内,先绝了足下归路,只得上山坐把交椅。”吴用、雷横也说:“兄长,望乞恕罪,皆是宋公明哥哥将令,吩咐如此。”朱仝对众人说道:“若要我上山时,你只杀了黑旋风,与我出了这口气,我便罢!”李逵听了大怒道:“教你咬我鸟!晁、宋二位哥哥将令,干我屁事!”朱仝怒发,又要和李逵厮并,三个又劝住了。朱仝道:“若有黑旋风时,我死也不上山去!”

⑦如果要我在梁山好汉中选一个最为正派而厚道的人,我一定选朱仝。《水浒传》中救人最多的,是朱仝;明明白白地用毁掉自己的方式去救人的,也是朱仝。《水浒传》是歌颂义气的,而论讲义气,首屈一指之人,非朱仝莫属。

⑧但是,他救过的宋江、吴用,还有雷横,是怎么报答他的呢?就是逼得他无法做人,逼得他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还美其名曰报答对方!更糟糕的是,他们这样做,对一个活泼可爱的四岁孩子公平吗?对孩子的父亲,一个对朱仝颇为关照、为人颇为正派、心地颇为善良的地方官员——沧州知府公正吗?后来沧州知府亲自到城外树林中来看儿子的尸首,痛哭不已,备办棺木烧化。这是何等的人间惨剧!

⑨这出惨剧的导演是宋江,副导演是吴用,而主演则是李逵。

⑩朱仝说,若有李逵在山上,他死也不上山去。他真正想说的,难道不是:宋江、吴用的梁山,他死也不愿意去!但是,确实如宋江和吴用设计的,此时的朱仝,除了上梁山,还真是无路可走了。朱仝放过追罪宋江、吴用,他已经在自欺欺人,已经在内心屈服了。是的,他上梁山了。他屈服了。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件。它照出了梁山阴暗的一面,残忍的一面。

⑪有意思的是,朱仝上山以后,根本就没有向宋江问起这件事。不必问,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一个无路可走的人,已经没有问责别人的资本,也没有了问责别人的心气。

⑫马幼垣先生说,朱仝上梁山后,把这一切都宽恕了。说他是“唯大智慧能饶恕,独仁厚能刚大”(《水浒人物之最》)。我则认为,朱仝未必有这么高的精神境界,他只是有着无法言说的忧伤与无奈罢了。

1通读全文,说说朱仝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第④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文章第⑩段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1)朱仝放过追罪宋江、吴用,他已经在自欺欺人,已经在内心屈服了。

(2)它照出了梁山阴暗的一面,残忍的一面。

4宋江等人设了怎样的计策,使得朱仝上了梁山?

1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生物质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生物质发电主要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三种方式。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呈现出全面加速的发展态势。

材料一

垃圾焚烧发电是一种对城市垃圾进行高温热化学处理的技术。在“垃圾围城”的严峻形势下,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城市垃圾处理难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垃圾的能源回收。自2005年BOT模式大规模推广以来,这一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30个省(区、市)垃圾焚烧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202万千瓦。垃圾变废为宝,有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垃圾经地磅称重后被卸入贮存坑进行充分发酵,然后被投入焚烧炉,经过850-1100摄氏度的充分燃烧,释放出巨大的热量,同时分解成高温烟气和灰渣。锅炉吸收热量形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系统运转,向外输送电力;经热交换的烟气进入烟气处理系统被分离为无害烟气和飞灰。灰渣冷却后进入灰渣处理系统,性质稳定的灰渣可直接填埋处置或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材料二

农林生物质发电,是一种以农林剩余生物质(农作物秸秆、林业生产剩余物等)为燃料的直接燃烧发电技术。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仅农作物秸秆一项,每年就可以收集4.5亿吨左右。这为农林生物质发电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自2006年我国第一个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诞生以来,这一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25个省(区、市)农林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量达973万千瓦,其中,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是山东、安徽、黑龙江、湖北、江苏,合计占全国装机容量的54.4%。

农林生物质发电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投资一个3万千瓦的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一年就可以消纳120万亩、总计30万吨的农作物秸秆,与同类型的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同时,项目还可以带动上下游安置1000个就业岗位,每年惠农收益近亿元。

材料三

沼气发电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是利用工业、农业或城镇生活中的大量有机废弃物,经厌氧发酵处理产生沼气,再经燃烧,把热能转化为蒸汽,推动涡轮机转动产生电能的发电技术。

沼气发电同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一样,对环境也没有污染。同时,由于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用以生产沼气的有机物产量巨大,这为此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25个省(区、市)沼气发电累计装机容量79万千瓦,其中排名前六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江苏、河南、山东、江西、湖南,合计占全国装机容量的60.1%。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图1)的X处应填___________,它是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最重要的中转站。原本的垃圾由此分解,最终变成了_____________被应用于生产生活,从而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

【2】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选择下面对生物质发电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A.燃烧是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

B.自生物质发电产业在全国推广以来,各地发展均衡。

C.三种发电方式中,沼气发电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3】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简要说明我国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原因是什么。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命题作文

漫漫人生,数次回眸:曾在挫折中徘徊,却在瞬间超越了自己,悟出的真谛令我们受益终生;也曾在困境中迷惘,得到倾情相助而豁然开朗,那份温暖让我们铭记于心。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瞬间,美好的回忆,镌刻在岁月的长河中,芬芳了我们的一生。

请以“花开刹那,香远一生”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